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脑镰与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大脑镰与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56例,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同时利用经皮穿刺颈动脉造影或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辅助检查.在显微镜下进行硬脑膜剥离和肿瘤切除手术.结果 根据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标准,Ⅰ、Ⅱ、Ⅲ级切除分别占67.9%(38/56)、21.4%(12/56)和10.7%(6/56).术后新出现偏瘫2例,另有3例偏瘫加重,经积极治疗,均已恢复正常.另有2例精神症状明显.经对症治疗2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手术死亡病例.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大脑镰与矢状窦旁脑膜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程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2,(32):123-123
目的?分析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效果以及手术技巧.方法?选择40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方法,显微组则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最后对比两组的手术结果如何,并分析手术技巧.结果?显微组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常规组,而且显微组无一例死亡.结论?用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来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效果很好,而且术中出血少,也降低了术后的病残率,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矢状窦旁或跨矢状窦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捆绑牵引方法 ,完整切除巨大脑膜瘤并注意保护中央沟静脉和上矢状窦通畅。结果 手术治疗直径 5~ 10cm以上脑膜瘤 2 6例 ,其中Ⅰ级切除 2 0例 ,Ⅱ级切除 5例 ,Ⅲ级切除 1例 ,无手术死亡和特殊并发症发生。 2 4例经 1~ 5年随访 ,无肿瘤复发。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能明显提高手术全切率和减少手术出血 ,缩短手术时间 ,有效防止矢状窦及中央沟静脉损伤 ,减少脑组织牵拉 ,保护重要脑功能区和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技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使用显微技术治疗4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显微手术,分析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 依据Simpson分级标准,16例Ⅰ级切除(32.65%),25例Ⅱ级切除(51.02%),3例Ⅲ级切除(6.12%),5例Ⅳ级切除(10.21%),无手术死亡.术后35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至4年,1例复发,均无并发症.结论 使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影像学检查,提高了肿瘤全切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矢状窦镰旁双侧巨大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跨中线骨瓣、双侧条状镰旁硬脑膜瓣、牵引脑膜瓣向上矢状窦对侧、沿脑沟切开脑组织并向额叶枕叶方向牵开和经纵裂切除肿瘤等显微手术技术切除32例上矢状窦镰旁巨大脑膜瘤.结果 肿瘤Simpson Ⅰ级21例,SimpsonⅡ级9例,SimpsonⅢ级2例;1例术后昏迷、家属放弃治疗;术后随访6 ~ 36个月,肿瘤复发2例.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充分暴露肿瘤,有效控制出血,保护回流静脉,妥善处理矢状窦,减少并发症,保护神经功能,尽可能全切或次全切除肿瘤,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常规手术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一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46例功能区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34.2±2.3)岁,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率、术中出血量及肿瘤全切除率。结果:接受治疗后,实验组症状改善22例(95.65%),肿瘤全切除21例(91.30%),术中出血量为(323.16±24.51)mL,对照组症状改善18例(78.26%),肿瘤全切除14例(60.97%),术中出血量为(1108.25±35.37)mL。两组症状改善率及肿瘤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3例患者Simpson切除分级为:I级切除6例(26.09%),Ⅱ级切除13例(56.52%),111级切除4例(17.39%),无死亡病例。结论:相比于常规手术治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能显著提高症状改善率及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和显微手术疗效。结果按照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0~Ⅰ级切除16例(47.1%);Ⅱ级切除14例(41.2%);Ⅱ级切除4例(11.7%)。无手术死亡,随访1~72个月,仅有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并放射治疗。结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应力争达到Simpson Ⅰ级切除、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暴露等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宝君 《健康必读》2008,7(4):66-67
窦镰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和大脑镰的肿瘤,占脑膜瘤的24%-35%。由于该肿瘤起源部位的特殊,往往累及矢状窦,与中央沟静脉关系密切,对其手术全部切除造成一定困难。我院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窦镰旁脑膜瘤22例,疗效满意,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上矢状窦前1/3段14例,中1/3段12例,后1/3段6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处理受累矢状窦。结果SimpsonI级切除19例(59.4%),Ⅱ级切除10例(30.1%),Ⅲ级切除3例(9.5%)。28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9年,平均(21.4±1.5)个月,无手术死亡,2例复发。结论有效的术前影像学评价,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及避免脑皮质引流静脉的损伤,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 Ⅰ级切除33例(71.6%),Ⅱ级切除9例(28.4%),其中Ⅱ级切除者手术后行γ-刀治疗.全组病例41例恢复良好,1例对侧肢体轻瘫,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复查无复发.结论 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肿瘤的方案应个体化,并注意脑静脉引流系统的保护,要重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于东  刘建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758-3759,3761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手术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5月入院的62例符合标准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家属是否同意手术分成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其中保守组28例,保守组进行常规标准的内科治疗;手术组34例,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都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后随访6个月,将两组的NIHSS、ADL评分、死亡率和致残率、住院时间、ICU时间和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手术组的死亡率(20.6%)显著低于保守组(60.6%),P﹤0.05;手术组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率(14.7%)和轻度致残率(47.1%)均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和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要显著长于保守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极显著高于保守组,P﹤0.01;平均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手术可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否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尚存争议,同是相对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2.
秦晓刚  邵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288-1289,1291
目的探讨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诊治的112例脑血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调脂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评价疗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两组的预后。结果治疗组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及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节血脂及抗血小板能够显著提高脑血栓的疗效,改善预后,降低预后不良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及时雨  齐平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636-2637,2639
目的探讨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止血、镇痛等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d,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涂瑞沙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102-210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胃癌穿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9月期间,某院诊治的90例胃癌穿孔患者,根据术式分为穿孔修补术组、姑息性切除术组和根治性切除术组,每组各30例,对比其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5年。与穿孔修补术相比,姑息性切除和根治性切除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穿孔修补术组相比,姑息性切除术组和根治性切除术组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姑息性切除术相比(580.3±35.1)d,根治性切除术组的生存期明显延长(770.6±46.2)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姑息性切除术和根治性切除术,都可以明显延长胃癌穿孔患者的生存期,根治性切除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金宝灿  广跃乾  刘厚鹏  杜传琴  王琼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42-4043,4046
目的 观察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积极控制原发性感染的基础上,给予晶体液、胶体液或白蛋白等进行常规液体扩容循环与容量支持治疗,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观察组给予早期目标导向疗法治疗.结果 CVP、MAP、ScvO2、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h尿量观察组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ICU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病死率观察组为15.00%,对照组为5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目标导向疗法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评分(SOFA),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桂心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58-2760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分为心理结合药物综合干预组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8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S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全血粘度、血浆浓度、低切与中切全血还原粘度、RBC压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BI评分上治疗组则升高明显(P﹤0.01)。结论药物结合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整体提高脑血栓的疗效,而且对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喻莉  万安琪  王美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82-3183,3185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8月,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78例给予血栓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TNF-α、IL-6和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TNF-α、IL-6和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林  李波  王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30-4031,40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某院自2010年2月~2012年1月的5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治疗组,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对两组的术后生存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后生存率分别为93.10% (27/29)、89.66% (26/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7.4±22.4) min、 (174.5±14.8) min, (106.5±25.7) ml、(203.2±34.1)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切除术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具有与常规开腹手术相当的远期生存率,可以安全的用于结肠癌根治的治疗,是一种值得临床上推广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陈立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828-1829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微创手术在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04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微创开颅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51.6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保守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