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人因别嘌呤醇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通过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CHKD),以"别嘌呤醇and药疹and临床分析"为关键词,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表的中文文章进行检索,提取其中有关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15项临床研究中的31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236例,女7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8.65岁,平均潜伏期为29.70d。别嘌呤醇药疹中,重症药疹的发生率为52.61%,以剥脱性皮炎型发生率为最高。临床表现中发热发生率为81.52%,血白细胞数目异常占51.81%,肝功能损害占57.38%,肾功能损害占47.13%。别嘌呤醇药疹的治愈率为84.42%,病死率为6.52%。最常见的死因是肾功能衰竭,占47.83%;其次是各种感染,占34.78%。平均住院时间为32.61d。结论我国别嘌呤醇药疹的发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潜伏期长,重症比例大,病程及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卡马西平重症药疹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临床卡马西平重症药疹的危险因素,以减少药疹的发生。方法:收集1997年至2007年服用卡马西平出现药疹的住院患者55例的资料,其中非重症药疹28例,重症药疹27例。统计分析药疹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癫痫病、药物初始剂量、药疹潜伏期的关系,并对2组患者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药疹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癫痫病无关(P〉0.05),与卡马西平的起始剂量和药疹潜伏期有关。而重症药疹组和非重症药疹组的卡马西平起始剂量及药疹潜伏期有差异,卡马西平起始剂量分别为(155.74±81.130)mg/d和(124.11±44.867)mg/d(P〈0.05),药疹潜伏期分别为(11.81±7.45)d和(6.14±5.30)d(P〈0.01)。重症药疹的肝损害较非重症者显著增多(P〈0.01),且早期均有发热表现,病情也较重。结论:卡马西平的起始剂量犬及药疹潜伏期长可能增加药疹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如年龄分布、药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种类等,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药疹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药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药疹发生的因素。结果 13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36,平均发病年龄为(31.99±22.24)岁,药疹的发生与发病年龄、性别及潜伏期无关,与药物种类相关。重症药疹组发病率最高的是解热镇痛类药物(30.77%),非重症药疹组发病率最高的是抗生素类药物(46.15%)。结论药疹的发生与发病年龄、性别及潜伏期无关,与药物种类相关。重症药疹组发病率最高的是解热镇痛类药物,非重症药疹组发病率最高的是抗生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4.
181例药疹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1995~2005年间收治的181例药疹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1例药疹患者中非重症药疹124例,重症药疹57例。16例符合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HS)的诊断标准,占8.84%。102例由抗生素所致,40例由解热镇痛药所致,9例由别嘌呤醇所致,7例由卡马西平所致。重症药疹其住院天数、平均最高皮质类固醇用量、疗程等方面与非重症药疹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11年来住院药疹及重症药疹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及疹型亦有变化。别嘌呤醇和卡马西平所致重症药疹较多,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药疹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的文献,查阅到相关文献49篇,共计55例患者。对患者因素和用药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重症药疹患者47例,重症药疹发生率达85.45%;药疹合并症可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中,发热所占比例最高,为45例次,占总例次数(137例次)的32.8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24 d,24 h内停药治疗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合并多器官功能严重损伤者可导致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特征,做到早发现、早停药、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重症药疹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重症药疹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重症药疹患者潜伏期1~68d,平均28.8d。发病年龄20~82岁。发热30例,肝脏损害29例,黏膜损害26例。结论发热、脏器损害、黏膜损害是重症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较快的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7.
曹育春  陈岚  李慎秋  刘继红  陈兴平 《医药导报》2007,26(12):1512-1514
[摘要]目的研究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由马西平所致药疹住院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用药原因、潜伏期、皮肤和黏膜损害特点、系统损害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等。结果8例患者的平均潜伏期为(13.9±5.9) d;重症多形性红斑(SEM)、重症多形性红斑并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SEM/ TEN)各3例,轻症多形性红斑(MEM)、大疱性表皮松解症(TEN)各1例;成人重症药疹易出现肝肾等内脏损害;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差的重症药疹患者并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较理想; 在7例重症药疹患者中有5例糖皮质激素的有效剂量等效于泼尼松平均为1.5 mg·kg-1·d-1。 结论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潜伏期平均约为2周;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可进展成重症药疹;及时停药和使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可能是阻止患者向TEN或SEM/ TEN发展的关键;等效的泼尼松1.2~2.0 mg·kg-1·d-1的激素用量或并用较大剂量IVIG疗效较好, 且在4周内未出现明显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35例卡马西平致药疹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药疹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CBM、PubMed、Medline、Embase、VIP等数据库,搜集卡马西平导致药疹的文献,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药疹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汇总并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35例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个案报道,均为重症药疹,其中重症多形性红斑18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9例,剥脱性皮炎8例。结论: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潜伏期平均约为2周,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可发展成重症药疹,及时停药和使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皮损好转或痊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临床实例出发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的特点和关联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70-2017年国内外期刊数据库公开报道的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的病例,提取文献中患者年龄、性别、致ADR药物、重症药疹类型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文献49篇,共计病例49例。其中单一用药致重症药疹病例有27例,联合用药22例;49例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中发生率最高为对乙酰氨基酚,其次为吡罗昔康、布洛芬、依托考昔;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平均潜伏期为(7.88±10.42)d,其中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潜伏期最长,可长达(36.50±14.20)d;大部分患者停药后好转,1例因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征死亡。结论: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临床应用时应提高警惕,以减少重症药疹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皮肤病专科医院住院药疹患者致敏药物、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以期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7月间我院住院部收治确诊为药疹的患者166例,分析其临床及相关情况.结果明确致敏药物者108例,主要致敏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43例)、中药注射剂(15例)、非甾体类抗炎药(7例)和抗痛风类(7例).临床类型主要为荨麻疹型(74例)、麻疹型(28例)、多形红斑型(19例).重症药疹(30例)的主要致敏药物为卡马西平(5例)和别嘌呤醇(7例).136例非重症药疹中,有血象异常者113例,肝肾功能异常者(18例).30例重症药疹中,血象异常者26例,肝肾功能异常者12例.结论抗菌药物是药疹主要致敏药物;抗痛风药与抗癫痫药是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住院重症药疹患者年龄较大、潜伏期长,易并发肝肾损害及感染.  相似文献   

11.
儿童重症药疹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院近4年住院重症药疹患者的诊治情况。方法:对22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热镇痛药所致重症药疹在我院占第1位,有19例患儿有发热,累及粘膜16例,肝脏受累16例。由芳香族抗癫痫药物所致重症药疹致敏期长,常伴有发热和内脏损害。结论:早期诊断和足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的关键,大剂量静注高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能缩短疗程,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药疹的诱发因素及防治策略,并就患者因住院产生的医疗总费用做经济学评价,为国家建立药害赔偿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院101例药疹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药疹的潜伏期、致病药、类型、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因药疹就医而造成的所有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进行调查分析和经济学评价。结果:101例药疹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62例;明确致敏药的患者82例,有明确潜伏期的患者85例,2种以上联合用药的患者65例。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疹最多见,占44.55%。常见皮疹类型为发疹型、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101例药疹患者的平均医疗费用为3 712.22元,平均住院时间为9.5d。结论:药疹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因素较复杂,易给患者造成危害和经济负担,早期识别和及时停药、合理处置具有临床和经济学的双重价值。国家应逐步建立和完善药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住院患者药疹的情况和重症药疹的皮疹特点,并对此进行药学监护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确诊药疹的患者42例。结果药疹致敏药物主要构成为抗生素类(50.00%),解热镇痛类(19.05%),生物制品类(4.76%),抗痛风类(2.38%);药疹疹型主要构成为红斑疹型(69.05%),斑丘疹型(14.29%),猩红热样、麻疹样、多形红斑样荨麻疹(共占7.14%),固定型疹(4.76%)及重症药疹(4.76%)。结论抗生素类药物是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抗癫痫类药是重症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故建议临床医务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及时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并加强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14.
别嘌呤醇药疹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别嘌呤醇所致药疹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2 7例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住院的 112例其它药物所致的药疹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2 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 70 .2岁 ,重症药疹的发生率为 71%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剂量平均相当强的松 90 .5 mg/日 ,总疗程平均 35 .5天。与非别嘌呤醇药疹相比 ,老年人的发病率、重症药疹的发生率、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剂量及总疗程有明显差异 (P<0 .0 1)。结论 别嘌呤醇药疹多表现为重症药疹 ,常见于老年人。治疗中皮质类固醇激素用量较其它药疹大 ,及时给予适当的支持疗法可缩短病程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药疹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5年7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标准剂量IVIgG组、半标准剂量IVIgG组以及激素组,采用SCORTEN评分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比较三组SCORTEN评分,最大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卡马西平和别嘌呤醇是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以重症多形红斑型最常见.激素组的最大激素使用量大于标准剂量IVIgG组(P<0.05),激素组的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大于其他两组(P<0.05);标准剂量和半标准剂量IVgG组最大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联合IVIgG治疗重症药疹是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治疗方法.半标准剂量和标准剂量IVIgG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我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药品导致的药疹进行归类并采取药学服务对策。方法统计75例药疹患者的一般情况、致敏药物、临床表现、治疗和疾病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75例药疹患者,男30例,女45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28.4岁;药疹的疹型分为猩红热样型(13.33%)、麻疹样型(52.00%)、荨麻疹样型(28.00%)、固定型(2.67%)、多形红斑型(2.67%)、剥脱性皮炎型(1.33%);引起药疹的药物有抗菌药(70.67%)、解热镇痛抗炎药(14.67%)、中成药(6.67%)、生物制品(5.33%)、抗痛风药(1.33%)、心血管系统药(1.33%)。结论抗菌药是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别嘌醇片是重症药疹的致敏药。必须做好药品不良反应及治疗药疹药品的药学服务,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别嘌醇引起药疹的临床特征以及病情轻重、预后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995-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房收治的156例别嘌醇药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别嘌醇引起药疹的潜伏期为(41.8&±14.3)d,病人住院时间为(36.8±11.2)d,重症多形红斑型、剥脱性皮炎型及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占42.3%,全身症状重,死亡12例.病情轻重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P<0.05),疾病的预后也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别嘌醇所致的药疹具有潜伏期长、病程长、皮疹重、全身症状重等特点,其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可影响病情的轻重和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