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VCAM-1mRNA增加表达与浸润淋巴细胞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34例非角化性鼻咽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活检组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的VCAM-1mRNA,同时在HE切片上观察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VCAM-1mRNA在97.11%(33/34)的非角化性鼻咽癌癌细胞中被检测到。其积聚强度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98。P〉0.05)及与癌巢间和癌巢内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也无关(P=-0.092,P=0.479)。21例可见鼻咽被覆上皮组织,均被检测到VCAM-1mRNA,其中12例有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也被检测到VCAM-1mRNA。结论VCAM-1mRNA积聚程度与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和肿瘤进展无明显相关。血管内皮细胞不是鼻咽癌组织中VCAM-1mRNA积聚的主要细胞,在鼻咽癌组织中多种细胞中被检测到,提示鼻咽癌组织中存在着较强的诱导VCAM-1转录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鼻咽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mucosa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mIEL)在鼻咽癌时的变化,初步探讨局部上皮增生活跃程度对mIEL的影响。方法:(1)收集可见黏膜上皮的51例鼻咽慢性炎症(NPi)和90例鼻咽癌(NPC)石蜡标本。(2)在HE切片上计数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癌巢内淋巴细胞,判定巢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3)对部分病例用CD3、CD4、CD8(Npi20例,NPC33例)和PCNA抗体(Npi48例,NPC80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NPC组mIEL数量明显少于NPi组[(4.53±3.87)vs(6.33±7.20),P=0.017],但其在NPC各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变化不明显(P〉0.05)。(2)NPC组mIEL与其巢内、癌巢间淋巴细胞数量(P=0.011,P=0.018)和组织中T细胞数量变化(P=0.037)均呈正相关。(3)NPC组黏膜上皮PCNA表达强度与mIEL数量变化呈正相关(P=0.007)。结论:(1)NPC组mIEL明显减少,但在其肿瘤进展过程中变化不显著;(2)NPC组mIEL变化与其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和T淋巴细胞变化一致;(3)NPC组mIEL数量随黏膜上皮增生活跃程度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负性免疫调节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ligand 1,PD-L1)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T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5例正常宫颈组织、7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组织和67例子宫颈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和淋巴细胞PD-1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相应组织内浸润的CD4+T和CD8+T细胞数量,TUNEL法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结果 正常子宫颈上皮不表达PD-L1;宫颈瘤变上皮不表达或弱阳性表达PD-L1,70%(47/67)的宫颈癌表达PD-L1.肿瘤内浸润的部分淋巴细胞表达PD-1.子宫颈瘤变上皮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PD-L1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1),浅表浸润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PD-L1 的表达略低于深部浸润的鳞状细胞癌,但无显著差异;PD-L1阳性病例肿瘤局部CD8+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且PD-L1 表达与CD8+T细胞数量明显负相关(r=-0.82,P<0.01),但与肿瘤局部CD4+T细胞数量无明显相关性(r=-0.05,P>0.05);部分PD-L1阳性的子宫颈癌局部浸润的淋巴细胞存在凋亡现象.结论 子宫颈癌细胞表达PD-L1,且PD-L1的表达与肿瘤局部浸润的CD8+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但与浸润的CD4+T细胞数量无关.癌细胞表达PD-L1可能促进了肿瘤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在乳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乳腺癌患者105例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和石蜡包埋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在乳腺癌原发灶的表达,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相关因素。结果 105例患者乳腺癌原发灶CD3+阳性101例(96.19%),CD4+阳性55例(52.38%),CD8+阳性71例(67.62%),CD3+T淋巴细胞浸润与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SBR分级、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淋巴结状态无关,CD4+T淋巴细胞浸润与SBR分级、HER-2表达有关(P<0.05),CD8+T淋巴细胞浸润与SBR分级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SBR分级、HER-2阳性、淋巴结转移、CD4+T淋巴细胞浸润、CD8+T淋巴细胞浸润与DFS有关(P<0.05);临床分期、SBR分级、HER-2阳性、淋巴结转移、CD4+浸润、CD8+浸润与O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浸润、CD8+T淋巴细胞浸润是DFS的保护因素(HR=0.655、0.534,P<0.05);CD4+T淋巴细胞浸润、CD8+T淋巴细胞浸润是OS的保护因素(HR=0.525、0.628,P<0.05)。结论乳腺癌原发灶普遍存在CD3+T淋巴细胞浸润,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浸润与病变程度有关,两者均与乳腺癌较好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CD4+T和CD8+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体外实验观察重组人PD-L1蛋白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L1在10例正常人宫颈组织和67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在宫颈癌内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分析宫颈癌内浸润的CD4+T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分析PD-L1促进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活化CD4+T和CD8+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上皮不表达PD-L1;宫颈癌PD-L1的表达率为70%(47/67)。部分宫颈癌内浸润的淋巴细胞表达PD-1,且淋巴细胞存在凋亡现象。PD-L1阳性宫颈癌肿瘤内浸润的CD8+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体外实验发现PD-L1与健康人或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混合培养48 h后,T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2组平均凋亡率分别为(32.8±1.4)%、(38.3±1.5)%(P<0.05)和(27.7±1.3)%、(30.9±1.9)%(P<0.05);抗PD-1抗体使PD-L1诱导的T细胞凋亡率下降,分别为(29.8±1.6)%和(31.6±1.4)%(P>0.05)。PD-L1对人外周血活化CD4+T和CD8+T细胞均有促凋亡作用。结论:人子宫颈癌异常表达PD-L1与肿瘤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及CD8+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PD-L1经PD-1促进活化的CD4+T和CD8+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在乳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石蜡包埋病理标本进行分析,利用免疫组化检测患者CD3+T、CD4+T、CD8+T淋巴细胞在乳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利用COX多因素和单因素分析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CD8+T淋巴细胞浸润和SBR分级具有相关性(P<0.05)。CD4+T淋巴细胞浸润与HER-2表达、SBR分级有关(P<0.05),CD3+T淋巴细胞浸润和淋巴结状态、HER-2表达、PR表达、ER表达、SBR分级、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年龄等无关。结论 CD3+T淋巴细胞浸润广泛存在于乳腺癌原发灶中,病变程度受到CD8+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浸润的影响,CD3+T、CD4+T、CD8+T淋巴细胞都关系着乳腺癌的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间质T细胞亚群与患者5 a生存率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中CD4+、CD8+T细胞和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的表达。结果乳腺癌间质中T细胞亚群的表达与患者5 a生存率无相关性(P>0.05);乳腺癌间质中Foxp3+Treg的浸润与p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间质中CD4+和CD8+T细胞的浸润与p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间质Foxp3+T细胞可抑制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打破肿瘤间质免疫平衡状态,对癌细胞免疫逃逸和肿瘤的侵袭、转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负性共刺激分子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OSCC患者作为OSCC组,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其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IM-3在OSCC患者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IM-3在OSCC患者癌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OSCC患者外周血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OSCC患者(P<0.05)。TIM-3在OSCC患者癌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TIM-3在OSCC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呈高表达,且OSCC患者外周血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TIM-3可能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并有望成为OSCC新的生物标志物及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在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免疫细胞的变化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CD3、CD4、CD8、CD4FoxP3和CD8FoxP3在101例鼻咽癌和21例鼻咽黏膜慢性炎中的表达。结果 CD3、CD4、CD8、CD4FoxP3、CD8FoxP3在鼻咽癌组与黏膜慢性炎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FoxP3^+、CD8^+FoxP3^+T细胞在分化型非角化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型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提示了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同分化程度的鼻咽癌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状态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III期乳腺癌CD4+、CD8+T淋巴细胞癌巢浸润与TopoIIα以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120例I~III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原发灶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癌巢浸润,并分析其与TopoIIα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8+T淋巴细胞在癌巢的阳性浸润与TopoIIα的阳性表达存在明显相关(P<0.01);Cox单因素分析CD4+T淋巴细胞浸润与5年总生存率(OS)有关(P<0.05).结论 CD8+T淋巴细胞癌巢浸润与TopoIIα的高表达状态相关;乳腺癌原发灶CD4+ T淋巴细胞癌巢浸润与较好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KAI1/CD82基因在人鼻咽癌细胞株及鼻咽部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应用PCR法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28例鼻咽癌和15例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KAI1/CD8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均扩增出KAI1/CD82 mRNA,随细胞转移习性增高,KAI1/CD82 mRNA表达水平降低;KAI1/CD82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9%,低于非肿瘤性鼻咽组织的7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I1/CD82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等无相关性。随N分期进展,KAI1/CD82 mRNA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无淋巴结转移组(N0)85.7%比有淋巴结转移组(N1-N3)28.6%表达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KAI1/CD82基因在低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低表达。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低表达,在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中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组织的低表达与鼻咽部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该基因在抑制鼻咽癌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PD-L1在鼻咽癌组织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PD-L1的表达和鼻咽癌Foxp3+淋巴细胞增多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共刺激分子PD-L1在64例鼻咽癌的肿瘤组织和2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的表达情况及Foxp3+淋巴细胞的分布。结果 PD-L1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7.2%,明显高于其在慢性鼻咽炎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病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及是否转移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鼻咽癌组织中Foxp3+淋巴细胞增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鼻咽癌PD-L1的表达也与Foxp3+/CD8+淋巴细胞比率增加正相关(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PD-L1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瘤内的调节性T细胞升高及CD8+细胞下降有关,其可能在鼻咽癌的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鼻咽癌患者和22例慢性鼻咽炎患者的鼻咽部组织nm23-H1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nm23-H1蛋白在鼻咽癌组中的阳性率为(53.30%)低于慢性鼻咽炎组(90.91%,P〈0.05);在鼻咽癌患者中,转移组的阳性率为(40.91%)低于非转移组(87.50%,P〈0.05);nm23-H1蛋白表达未显示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关。结论nm23-H1蛋白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转移有关;nm23-H1蛋白的表达在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EB病毒原位杂交的表达与鼻咽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EB病毒原位杂交的表达与鼻咽癌各组织学类型的关系,用EB病毒原位杂交方法对NPC69例、NPC淋巴结转移11例、非NPC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10例进行研究,结果:角化型鳞状细胞癌12例全部阴性,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54例全部阳性,腺癌3 例阴性。  相似文献   

16.
谭晓虹  刘志辉  岑洪  李刚  劳永聪 《重庆医学》2011,40(36):3689-3690,3693,3783
目的探讨人类鼻咽癌(NPC)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132例鼻咽癌组织、5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的黏膜组织中hMLH1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55.30%,明显低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的黏膜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76.00%,P<0.05),鼻咽癌组织中hMLH1表达与鼻咽癌T、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hMLH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hMLH1可能成为预测鼻咽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角蛋白19与鼻咽癌分化转移的关系,以期为转移患者的早起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52例鼻咽癌患者,并随机选取同时期的35例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患者、35例无鼻咽癌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化检测角蛋白19在所有鼻咽患者原发肿瘤以及对照组患者正常鼻咽上皮中的表达水平,并使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角蛋白19在不同分化程度与不同转移潜能鼻咽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角蛋白19在鼻咽癌组与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分化低、伴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病灶中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角蛋白19与鼻咽癌的分化及转移关系密切,对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一种病程短,很快发生远处转移并导致死亡的鼻咽癌,称为迅速发展型鼻咽癌。其临床病理特点是:(l)患者从自觉症状至死亡的时间平均仅11.7个月。(2)多数患者来诊时已有大块或累及锁骨上区的颈淋巴结转移(N_3病例占51.6%)。(3)角化性鳞癌和非角化性癌所占比例较高(43.3%)。(4)癌组织中淋巴细胞,树状突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较少。临床大夫如能及时识别这一特殊类型的鼻咽癌,并采取相应措施,将达到减少远处转移,提高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