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根据汉制一两约合今之15g的折算标准,仲景方中单味药量远远重于今方。这给经方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都带来很多疑惑。文章从古今的体质差异、煎药方式、药材质量、药材湿度、服药次数、疾病程度、加工精度、方中药味八个方面进行探析,解释了仲景方药量重于今方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3.
仲景古方如何临床新用,笔者从掌握主证,据证处方;洞察病机,灵活施用;推考方义,化裁新用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扩大了促景方临床应用范围,文中还附有病案举例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4.
桂枝的记载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言其"味辛,温。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本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应用桂枝的83首方剂进行整理,分析认为其功效的发挥因其所配伍的药物不同而改变:和营多与等量芍药配伍;补中多伍甘温益气类药物;温通心阳多配伍炙甘草、通阳利水之方多与茯苓相配伍、通阳散结可配以桃仁、川芎等活血祛瘀药物、温通经脉常需与附子、细辛等辛散药物同用;下气多配以茯苓或取用大剂量桂枝。文章旨在分析枝功效与配伍关系,以期在开阔临床思路、扩大经方应用范围等方面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仲景方治疗老年不寐举要浙江省黄岩市中医院(318020)金美亚关键词老年不寐仲景方不寐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笔者运用仲景方治疗此病,收到满意疗效,兹举要介绍如下。1肝郁血虚肝藏血,性喜条达,老人肝血本亏,加之精神抑郁,肝气失其条达,郁而化热,上扰... 相似文献
6.
仲景运用芍药非常广泛,其配伍严谨灵活,匠心独具,就其配伍特点作一探讨。一收散相伍仲景在挂枝汤、小青龙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等方剂中芍药和桂枝相伍,桂枝辛散解肌发表,芍药酸收敛阴和营,两药相伍,一收一散,一阴一阳,解表中寓敛汗之意,和营中有调卫之功。阴阳营卫两面俱到,相辅相成,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相似文献
7.
仲景对脏躁、百合病、奔豚气等病因作了论述,对精神异常的治疗大法主要有养心安神法、平肝解郁法、化痰救逆法、泻热宁神法、行瘀泻热法等。迄今有效的指导临床,指出:妇人经带之病,可出现类似厥癫的症状,即神志失常与现代医学的经期、更年期、产后精神障碍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仲景对脏躁,百合病,奔豚气等病因作了论述,对精神异常的治疗大法主要有养心发神法、平肝解郁法、化痰救逆法、泻热宁神法、行瘀泻热法等。迄今有效的指导临床,指出,妇人经带之病,可出现类似厥癫的症状,即神志失常与现代这经期、更年期、产后精神障碍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1 顽固性失眠 刘××,男,46岁,医生,1996—3—3日初诊。反复失眠二年,加重半月。曾服安眠酮、冬眠灵及朱砂安神丸、柏示养心丸等药无效。刻诊:烦躁不宁,近日每夜只睡约l~2小时,且拟睡非睡,伴心悸健忘、头昏、精神萎靡,肢体困倦,形寒肢冷,口苦咽干不喜饮,小便不黄,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综观诸证,乃脾肾阳虚,心阴不足,上热下寒,心肾不交,神不守舍所致。治拟温下清上,交通心肾、养心安神。方用乌梅丸加减:乌梅、熟附子各10g,细辛、肉桂、黄连、琥珀各6g,党参、干姜各15g、生枣仁、炒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各30g。三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10.
11.
浅析干姜的应用,以临床经验结合参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综述,干姜具有温肺化饮、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之功效。干姜的临床用途广泛,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仲景诸方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 ,其组方之严谨 ,理论之精良 ,疗效之确切 ,应用之广泛 ,是中医古方中的佼佼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运用仲景方治疗老年慢性胃炎每获良效 ,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虚寒胀满 ,首选理中汤理中汤组成 :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功用 :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笔者运用仲景方治疗老年急症,只要辨证正确,每获满意疗效。兹举要介绍如下。l房事后高热张某,男,61岁。1993年10月3日诊。劳累后房事,翌日即发高热,已3天,伴恶寒肢冷,曾服过速效感冒片、感冒退热冲剂及静脉滴注抗病毒药、抗生素等治疗,热仍不退,转余诊治。诊 相似文献
15.
浅析茯苓与桂枝药对在仲景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景方中药对的使用,是仲景常用的一种特定药物组配和方剂组成.药对即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的配伍组合,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由经验积累而逐步形成的.<神农本草经>提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相似文献
16.
方剂的药用剂量 ,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因此 ,药用剂量不可忽视 ,特别是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 ,因其配伍严密 ,用药精当 ,其用量考究 ,如用之不当 ,便会失去经方应有的效果。笔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 ,证实经方用量远较现高校教材之剂量为大。现探讨如下。1 量变则功效异 纵观《伤寒杂病论》113方 ,除极少数方剂未注明剂量外 ,几乎每方有药 ,每药有其量 ,且煎服调理非常详细。由此可见 ,仲景对药物剂量之重视。以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为例 ,因其药物用量的变化 ,主治功效亦异了。四逆汤用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 ,甘… 相似文献
18.
19.
陈保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22-23
清.吴塘所著《温病条辨》对运用仲景方的规律有以下几方面:遵循经旨,引用经方,法同方同;古法活用,运化经方,方随证变;师法仲景,大胆创新,变革新方(以方剂确定的治疗法则;根据病症而求治疗法则:根据证候,偶反取法)作了论述。指出吴塘认为伤寒与温热两病,实有水火的区别。寒病源,属于水;温病源,属于火。凉、寒、咸均属于水之气味,辛凉解表,用于风温初起,甘寒清热养阴,颇能尽其"一隅三反"的妙用。 相似文献
20.
经方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是治疗急症、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国内中医医院能用中医治疗急症、重症的很少,多为中西医结合,不能突出中医治疗急症、重症的特色。虽原因多种,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方的药物用量问题。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学习中医药及临证40余年体会,提出要发挥中医药治疗急症、重症及疑难杂症的特色,探求经方体系药量的原貌,建立经方药物用量的国际标准。结论:适宜的剂量是中医经方临床疗效尤其治疗一些危急重症获得可靠疗效的保证。现今中国中医药药典对于中医饮片临床使用剂量的限定严重限制了中医经方的合理有效使用,应当予以研究进行切合临床实际的调整,才能有助于促进中医经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