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 70年代体质学说提出以来 ,许多学者论述了体质与证的相关性及差异。本文从气虚体质和气虚证的概念、形成原因、特征、转归及调养与治疗入手 ,进一步说明体质与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气虚体质的调养方法。方法根据祖国医学对气虚体质调养的认识,结合近年来气虚体质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总结,探讨气虚体质调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方法。结果气虚体质是形成许多疾病的内在基础,有必要早期干预。气虚体质调养的方法包括膳食调养法、中药调养法、针灸调养法、情志调养法等。结论应用上述调养法调养气虚体质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中医体质学是一门年轻的临床医学学科,但是对于促进心身医学发展,维护和增强国人健康却有着重大意义。文章就有关气虚体质的概念﹑形成﹑发展及其相关疾病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气虚体质的研究进展,并思考了气虚体质的研究方向,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论气虚体质的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归纳气虚体质主要有以下特征:多见于婴幼儿及中老年人;肺、脾胃、肾等脏腑功能低下是气虚体质重要病理基础;气息、机体活动状态及精神状态低下,且与五软、五迟、遗尿、脱肛、胃下垂、阴挺、感冒、中风、虚劳等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容易与血虚、血瘀、痰湿兼夹;内在实质变化主要有能量代谢低下、免疫功能低下等。  相似文献   

5.
论气虚体质的形成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文献研究方法探讨气虚体质形成因素,发现气虚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因素有关,是先后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叶子怡  李海  谭健成  林晓冰  林嬿钊 《新中医》2020,52(13):190-193
目的:调查气虚体质人群的饮食口味习惯,分析气虚体质与饮食口味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1 121例受检者的饮食口味习惯及中医体质类型,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气虚质的饮食因素。结果:1 121例受检者中,气虚质236例(21.10%),非气虚质885例(78.90%),其中,气虚质人群中男88例(37.29%)、女148例(62.71%),非气虚质人群中男270例(30.51%)、女615例(69.49%)。气虚质人群与非气虚质人群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人群和非气虚质人群在喜温热食、喜饮茶及饮食定时定量、进食生冷食物、进食寒凉食物、挑食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影响气虚体质的饮食因素有饮食定时定量、喜温热食、喜饮茶、挑食,其OR值分别为0.73、0.66、1.89、1.59。结论:挑食、喜饮茶会导致气虚体质形成,饮食规律及喜温热食可减缓气虚体质形成,调节饮食对纠正气虚体质偏颇状态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杨纯新  赵萍  陈万儒 《光明中医》2012,27(10):2084-2085
目的探讨体质辨识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方法以临床上对气虚体质的辨识为例来分析说明。结果依据气虚体质的辨识来诊疗气虚体质病人,效果很好。结论中医体质辨识指导临床诊疗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学在气虚体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蛋白质组学为代表的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必然使分子生物学经历从局部观走向整体观、从线形思维走向复杂思维的转变。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从分子流行病学水平来探讨中医学与蛋白质组学乃至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相结合都是必须的。而蛋白质组学与传统中医药在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上逐步趋于一致,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组学在气虚体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蛋白质组学在气虚体质研究中应用的科学性、可行性。方法:对气虚体质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总结,探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蛋白质组学在气虚体质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中医气虚体质的组织和细胞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检测蛋白质指纹图谱,探索气虚体质与蛋白质组学之间的关系,建立"气虚体质-蛋白质指纹图谱",可以揭示中医气虚体质的科学内涵。结论: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气虚体质实质研究,能够提高中医气虚体质实验室研究水平,进而推动整个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环磷酰胺腹腔注射联合饮食睡眠剥夺方法建立气虚型中医体质大鼠,并观察补中益气汤灌胃对模型的反证效果。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饮食睡眠剥夺组、环磷酰胺组、中药组,每组10只。空白组每日正常饲养;饮食睡眠剥夺组每日放置在自制的游泳盒中进行饮食睡眠剥夺;环磷酰胺组在饮食睡眠剥夺组的基础上按照80mg/kg连续注射环磷酰胺3天,以后按照40mg/kg每周注射1次进行维持;中药组在环磷酰胺组的基础上每日灌胃中药(1ml/100g),实验周期为2周。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行为学表现,判断各造模方法与中医气虚体质的相似度。比较各组大鼠的血液学指标(RBC、HGB、HCT、PLT),免疫学指标(WBC、IgA、IgG、IgM),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指标(GLU、Tch、TG、HDL、LDL、TP、ALB、GLO、A/G、ALT、AST),胸腺、脾脏指数及基础代谢率。结果:大鼠一般行为学观察发现,环磷酰胺组更接近气虚型中医体质的评定标准。与空白组比较,饮食睡眠剥夺组血液检查及脏器指数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环磷酰胺组血液检查(ALT、AST升高)及脏器指数均出现降低(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中药组血液检查(ALT、AST降低)及脏器指数均出现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他3组大鼠基础代谢率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环磷酰胺组最为明显,各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环磷酰胺腹腔注射联合饮食睡眠剥夺能够较好的复制气虚型中医体质模型,并可以通过补中益气汤反证。  相似文献   

11.
<正>体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共同形成的,是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1]。个体体质的不同,不只表现在生理状态下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和适应性上的一些差异性,还表现在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不同的体质类型具有不同的发病倾向。中医体质学深化了中医对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  相似文献   

12.
气虚体质是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文章以气的生理功能为切入点,从气虚质的形成特点、相关分型及方药应用3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多维度的阐述了气虚体质人群在气不足的状态下,所变生出来的各种病理表现,并深入的阐述了相关方药的应用,为今后的调体预防和临床疾病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气虚体质大学生客观化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气虚体质大学生舌象、脉象、握力等指标的客观化评价方法。方法:应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评估大学生体质状态;应用舌象数字分析诊断系统(TDAS 2.0)采集分析舌象;采用RM6240C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采集分析脉象、握力信息;分析气虚体质状态舌象、脉象、握力等指标特征。结果:气虚组舌质、舌苔主要显著性指标为L、a、b;气虚组脉象主要显著性指标为h4,h3/h1,h4/h1,t4,t5,As,Ad;气虚组握力3次最大值、10次平均值、10次面积均明显小于健康组(P0.05)。结论:应用舌象、脉象、握力等指标评价气虚体质是可行的,研究为气虚体质状态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黄淑芬教授调治气虚体质的经验,阐述了气虚体质的病因病机为先天、自然环境、情志、饮食、生活起居、久病因素共同作用,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通过饮食、情志、药物、艾灸、运动等内外结合,综合调治,疗效明显,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气虚体质是八种偏颇体质中常见之一,我们在中医"治未病"、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非药物调治方法:饮食、情志、睡眠、运动调护,结合艾灸综合调治,使气虚体质明显改善,充分发挥了中医非药物治未病的特色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辨体调理膏对气虚体质的干预作用。方法:符合气虚体质条件的门诊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在一般辨体施养的基础上加用辨体调理膏干预,每年从冬至前10 d开始服用,至立春后10 d之间,大约服用60 d左右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一般辨体施养的方法。结果:试验组在干预后,气虚体质者总体临床体质评分优于干预前(P<0.01),且试验组比对照组的干预效果要好(P<0.01)。结论:辨体调理膏对气虚体质者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296例大学新生气虚体质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气虚体质在大学新生中的分布状况,以期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2296例大学新生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气虚体质在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不同学科、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新生中的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气虚体质在大学新生中发生率33.4%,女生发生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科生明显高于工科生和医科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发生率差异显著,不同生源地大学新生之间气虚体质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虚体质是大学新生中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兼杂体质非常明显;大学新生气虚体质的发生既与先天遗传有关,也受后天条件的影响,气虚体质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治可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王胜教授师从国家名老中医胡国俊教授,有着20多年的临床经验,擅长从中医体质学角度防治肺系疾病。王胜教授认为慢性咳嗽患者多为气虚体质,治疗本病时以气虚质为论,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遣方用药,实现治病与调质同步。  相似文献   

20.
王广民  侯桃红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53-2554
中医妇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中医理论认识妇女解剖生理、病理特点、诊疗规律和研究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笔者研读有年,稍有感悟,今不揣浅陋,冒昧陈词,对其渊源与发展探析如下,以冀教正。1起始久远中医学在妇女解剖生理的特点、疾病的防治、专科的设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