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均成功手术,手术时间40~90 min,术中出血量50~350ml。本组1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0个月;术后6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闭合复位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最大限度地保存局部骨量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布朗架牵引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应用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40例,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疗效。结果38例获得6~15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Harris功能评分结果显示,所有病人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PFNA是目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侧卧位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44例股间转子间骨折患者.按Tronzo-Evans分型:Ⅰ型4例,Ⅱ型11例,Ⅲ型12例,Ⅳ型14例,Ⅴ型3例.结果 3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0个月,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Harris评分:67~96分,平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微创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应用闭合复位微创逆行髓内钉系统治疗股骨髁上骨折10例的效果.本组病例男6例,女4例;年龄25~56岁,平均42岁;术后根据Merchan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 10例患者均获随访9.0~24.0个月,平均15.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均获满意.膝关节疗效按Merchan评分:优7例,良3例.结论 闭合复位微创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不破坏骨折端的生物环境、可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炼、术后恢复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占股骨骨折的36.27%[1-2]。闭合或微创复位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股骨干骨折最常用的技术之一[3]。置入髓内钉的关键是将导丝自骨折近端髓腔经骨折断端置入远端髓腔内。然而,股骨干骨折往往存在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等,借助常规复位技术或牵引床很难解剖复位并有效维持[4-5]。此外,在置入髓内钉导丝时,由于残留移位的影响,导丝经常在骨折断端穿入周围软组织,不能顺利置入骨折远端髓腔内。针对这一难题,笔者设计了一种可自动送丝的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以便术中纠正残留移位、顺利置入导丝,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转子下骨折22例,对稳定型骨折应用普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不稳定型应用第二代髓内钉(Gamma钉、重建钉、PFN)固定。评价其临床疗效。探讨应用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22例患者均获随访,总体疗效满意。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提示:髓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中疗效优良,应作为手术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43例;年龄75~96岁,平均(81.9士5.2)岁;AO分型:31-A2.2型31例,31-A2.3型23例,31-A3.3型10例.根据复位方式,分为有限切开或器械辅助复位组(n=19)和直接闭合复位组(n=45).所有患者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成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65.8士81.2)mL]多于直接闭合复位组[(238.9士56.7)mL],手术时间[(93.4±10.4) vs (79.4±12.7) min]也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8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17.4±3.1) vs (16.7士2.2)周]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4.7±8.3 vs 86.4±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深部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内翻畸形、股骨干骨折及内置物失效、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在高龄患者中并不少见,闭合复位困难时需要采用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以提高复位质量.虽然这会明显增加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耗时,但并不影响临床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8.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若采用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泌尿道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多倾向于手术治疗。以往最常采用的固定方法是动力髋螺钉(DHS),但术后易出现髋内翻畸形、主钉切割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及胫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3月~2004年1月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和胫骨各种类型骨折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全部病例均在术后6个月愈合,未发生感染和栓塞等并发症。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胫骨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此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患者可早期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大多数学者提倡早期手术治疗。一般认为对于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应采用髓内固定,PFN因抗旋转稳定性强以及远端具有动、静两种锁定孔设计而得到广泛应用。笔者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采用PFN治疗5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提高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和生命质量评分,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治疗效果优于LCP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2.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髓内装置治疗10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08例,其中A2型63例,A3型45例,分别行Gamma 3髓内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等手术治疗,并分别对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离床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髋关节活动情况经随访1年,无一例骨不连或异位骨化,髋关节活动尚可。每组病人均于术后4个月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Gamma 3组、PFN组与PFN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2%、94.8%与97.1%,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PFNA和Gamma 3均可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提供安全可靠的内固定,且并发症及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3.
股骨近端髓内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评估股骨近端髓内针特别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2006年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类31-A1型8例,31-A2型33例,31-A3型21例.使用MFN,PFN及PFN-A治疗,统计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100 ml,平均手术时间1 h.术后随访4~24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1例术后髋螺钉退出,2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功能评价总优良率为95.2%,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 股骨近端髓内针,特别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稳、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远端第四点固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治疗的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分型为A2.2~A3.3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42例)、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40例)、长髓内钉组(26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疗效,其中疗效评价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长髓内钉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致伤原因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的骨折AO分型存在差异(P<0.01)。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手术时间为(62.26±31.03)min,短于长髓内钉组[(89.54±26.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64.53±29.22)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术中出血量为(149.19±45.97)mL,少于长髓内钉组[(230.77±57.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153.43±40.30)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4.10±2.22)个月,长于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长髓内钉组[分别为(11.43±2.95)个月、(12.35±4.4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Harris评分为(77.33±8.18)分,低于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长髓内钉组[分别为(85.52±10.76)分、(89.12±9.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2例患者出现髋内翻畸形,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8例患者出现术后复位丢失,长髓内钉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13)。结论 运用远端第四点固定技术可以减少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复位的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从而使患者早期负重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以避免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条件限制、降低治疗费用.方法 手术均在能透视的普通手术台进行,于髌韧带外侧缘做8 cm的切口,经股骨髁间窝开孔,膝关节屈曲手法复位,依次扩髓,逆行穿入带锁钉.全部闭合复位.结果 经平均20.4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人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良好, Kolmert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0.9%.结论 徒手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且不受条件限制,费用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收治的5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术后患者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0~92 min,平均(62.5±19.3)min;术中出血量380~800 mL,平均(465±77)mL.术后43~76 d达临床愈合,平均(56.7±11.9)d.所有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炎性反应.术后3个月患者关节活动良好,未发生感染、断钉、内固定松动及医源性血管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Gamma髓内钉与InterTan髓内钉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择老年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Gamma组(n=50)和InterTan组(n=5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相关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头钉尖顶距(TAD)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InterTan组手术时间长于Gamma组(P<0.05),出血量多于Gamma组(P<0.05);InterTan组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Gamm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Gamma组TAD大于InterTan组(P<0.05);InterTa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Gamm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Gamma髓内钉与InterTan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式都适用于治疗老年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的稳定性更好,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或者粉碎性骨折患者,而Gamma髓内钉内固定更加适用于对手术不耐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7例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应用53例普通钢板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51例,良6例,优良率100.0%;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46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8.1%;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且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术后骨折愈合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imited扩髓和静和静态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12例,所有病例都首先采用静力性带锁,结果:11例患者平均随访10.3个月,所有病例都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膝、踝关节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结论:股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有效,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