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顽固性呃逆的穴位、针灸、验方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 Hiccups is autonomic intermittent contraction of Diaphragm.It is thought as a kind of nerve reflex action, and can be cured spontaneously or after treatment.But refractory hiccups isn't easy to cure because of long duration, frequent onset and severe degree.  相似文献   

2.
介绍针灸治疗肥胖症的方法.针灸通过对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细胞调节的影响,多环节调整肥胖机体能量代谢、糖、脂代谢的失衡状态,逆转代谢异常,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最终实现减肥效应.  相似文献   

3.
介绍近10年来针灸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从取穴,治疗方法,疗效评价标准、机制研究等方面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文献报道做以综述。针灸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副作用小等优点。但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研究设计科学化,针灸作用机制研究,治疗选穴的规范化,针灸治疗最佳方案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JBI)、MEDLINE(1966年-2012年)、EMbase(1989年-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60年-2012年)、CNKI(1912年-2011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2011年)、万方学位论文库、万方会议论文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RCT试验.由2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各研究均显示针刺疗法比传统疗法的有效率高.[结论]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病人康复过程中发挥着较好的作用,具有易操作、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套系统的针灸治疗脑卒中的方法。方法:检索参考相关文献,并对临床实验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脑卒中的针刺治疗分为3期,即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无意识障碍,体质尚可,应及早配和针灸治疗,宜体针弱刺激。脑出血患者针刺介入时机相对脑梗死延后。恢复期阶段对肢体功能恢复及一些并发症最适宜针灸治疗。应先促使休克的脊中枢恢复其对下级神经元的控制功能,及时恢复脊髓反射弧重建。此时以梅花针叩刺督脉及背俞穴并加运动头针、体针对症治疗。对于失语、吞咽困难等并发症,运用运动头针及时对症治疗。后遗症期以功能锻炼为主,减少针灸次数,间断治疗。结论:脑卒中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治疗中,应采用将各种针法优化组合的临床方案,这样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套系统的针灸治疗脑卒中的方法,方法:检索参考相关文献,并对临床实验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脑卒中的针刺治疗分为3期,即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无意识障碍,体质尚可,应及早配和针灸治疗,宜体针弱刺激。脑出血患者针刺介入时机相对脑梗死延后。恢复期阶段对肢体功能恢复及一些并发症最适宜针灸治疗。应先促使休克的脊中枢恢复其对下级神经元的控制功能,及时恢复脊髓反射弧重建。此时以梅花针叩刺督脉及背俞穴并加运动头针、体针对症治疗。对于失语、吞咽困难等并发症,运用运动头针及时对症治疗,后遗症期以功能锻炼为主,减少针灸次数,间断治疗。结论:脑卒中患者住不同阶段的治疗中,应果用将各种针法优化组合的临床方案,这样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时机。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5的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相关的文献,采用检索词“面瘫”和“针灸”分别与“时机”、“分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组合后进行5次检索,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从资料中选取有关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时机的研究。纳入标准:①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研究。②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不同时期的比较研究。③不同时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特点的论述。资料提炼:就检索到的173余篇文献进行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共28篇。资料综合:28篇文献主要表明:针灸应尽早介入面神经瘫痪急性期的治疗;急性期取穴宜少,刺激宜轻,留针时间不宜过长,可配合特种电磁波照射或艾灸,应慎用电针或采用弱刺激;恢复期治疗应针刺宜深,手法宜重,可采用透刺法或电针,选穴宜多;后遗症期以补法为主,针刺以重刺为主,可在患侧局部刺络放血。结论:根据面神经瘫痪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针灸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时机。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5的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相关的文献,采用检索词“面瘫”和“针灸”分别与“时机”、“分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组合后进行5次检索,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从资料中选取有关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时机的研究。纳入标准:①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研究。②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不同时期的比较研究。③不同时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特点的论述。资料提炼:就检索到的173余篇文献进行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共28篇。资料综合:28篇文献主要表明:针灸应尽早介入面神经瘫痪急性期的治疗;急性期取穴宜少,刺激宜轻,留针时间不宜过长,可配合特种电磁波照射或艾灸,应慎用电针或采用弱刺激;恢复期治疗应针刺宜深,手法宜重,可采用透刺法或电针,选穴宜多;后遗症期以补法为主,针刺以重刺为主,可在患侧局部刺络放血。结论:根据面神经瘫痪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针灸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综述近年来针灸防治艾滋病(AIDS)的研究概况。内容包括:1.针炎防治艾滋病的可行性探讨:不少学者认为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多属中医“虚证”(主要为气虚、阴精亏虚、脾虚血亏和肺气阴两虚等)或“本虚标实证”,治疗宜补虚扶正为主;针灸能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扶正驱邪,通过整体调节作用改变患者体内艾滋病病毒感染毒力增强向艾滋病相关复合征(ARC)或 AIDS 发展的过程,从而达到防治艾滋病的目的。2.针灸防治艾滋病的临床实践探讨已近十年,虽然目前尚未有彻底治愈的报告,但所获得的临床疗效是令人振奋的:使患者健康状况在根本上得到很大程度改善,部分患者还恢复了正常社交和工作,有效地延缓了患者的生命。因此,在防治艾滋病领域上。针灸疗法并非只是辅助手段,而已被公认为最有希望不可低估的一支重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针灸能祛病美容,并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痛苦少又价廉易行等优点。近年来,不少学者应用针炎治疗一些妨碍美容的皮肤疾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证实针灸美容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综述了这几年来针灸治疗几种妨碍美容皮肤病(如痤疮、疣痣、黄褐斑及雀斑等)的临床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慢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针灸治疗慢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理论基础、处方选穴、治疗方法、疗程和疗效及其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探讨近几年针药结合治疗疑难杂症的干预效果和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BM,CBMdisc系统及万方数据库2000-01/2005-02有关针药结合治疗疑难杂症的文献,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针药结合,帕金森病,糖尿病,血管性痴呆”,观察对象为帕金森病、糖尿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资料选择:选取实验包括针药结合治疗并和对照组相比较的文献,进行初审,删除明显非随机临床实验的文章,然后查找余下的文献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临床实验。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调查设计是否严密,实施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合理。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2篇有关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和非随机实验,1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16篇重复研究文献。资料综合:16个实验共包括582例患者,分别对针药结合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①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干预效果:有学者应用眼针结合内服定风胶囊治疗,经3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88.90%。②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的干预效果:有人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性面瘫患者,有效率为93.55%,明显优于特定电磁波照射配合西药对照组60.00%。③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干预效果:有人应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并与单用药物作对照,结果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90%。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疑难杂病疗效肯定,尤其是对帕金森病、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血管性痴呆具有特有优势,其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探讨近几年针药结合治疗疑难杂症的干预效果和前景。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BM,CBMdise系统及万方数据库2000-01/2005-02有关针药结合治疗疑难杂症的文献,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针药结合,帕金森病。糖尿病,血管性痴呆”,观察对象为帕金森病、糖尿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 资料选择:选取实验包括针药结合治疗并和对照组相比较的文献,进行初审.删除明显非随机临床实验的文章,然后查找余下的文献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临床实验。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调查设计是否严密,实施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合理。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2篇有关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和非随机实验,1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16篇重复研究文献。 资料综合:16个实验共包括582例患者,分别对针药结合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①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干预效果:有学者应用眼针结合内服定风胶囊治疗,经3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88.90%。②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的干预效果:有人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性面瘫患者,有效率为93.55%。明显优于特定电磁波照射配合西药对照组60.00%。③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干预效果:有人应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并与单用药物作对照,结果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90%。 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疑难杂病疗效肯定,尤其是对帕金森病、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血管性痴呆具有特有优势。其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围针刺配合铺棉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围针刺配合铺棉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1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疼痛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等数据,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5%,对照组痊愈率35%,观察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止疱时间观察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结痂时间、脱痂时间观察组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电针、围针刺配合 铺棉灸治疗带状疱疹具有快速缓解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等的优点,安全有效,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6.
头体针治疗脑卒中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83例脑卒中患者分头针、体针、头体针 3组进行治疗 ,疗程满2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头针组与体针组之间、体针组与头体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但头体针组与头针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头体针结合较单纯的头针或体针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W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NSAID resistant dysmenorrhea related pain [measured according to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in 15 consecutive patients. Pain was measured at baseline (T1), mid treatment (T2), end of treatment (T3) and 3 (T4) and 6 months (T5) 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 Substantial reduction of pain and NSAID assumption was observed in 13 of 15 patients (87%). Pain int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respect to baseline (average VAS=8.5), by 64, 72, 60 or 53% at T2, T3, T4 or T5. Greater reduction of pain was observed for primary as compared with secondary dysmenorrhea. Average pain duration at baseline (2.6 day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62, 69, 54 or 54% at T2, T3, T4 or T5. Average NSAID us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63, 74, 58 or 58% at T2, T3, T4 or T5, respectively, and ceased totally in 7 patients, still asymptomatic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cupuncture may be indicated to treat dysmenorrhea related pain, in particular in those subjects in whom NSAID or oral contraceptives are contraindicated or refu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归纳针灸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繁杂多样的选穴,以期化繁为简,便于临床推广和推动针灸治疗的规范化,发挥针灸治疗的优势。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全文数据库2000/20065年间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学术论文,涉及的杂志包括《中国针灸》《中国临床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上海针灸杂志》等。纳入标准:治疗方法以针灸治疗为主,治疗疾病为糖尿病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研究。对纳入的现代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古典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发现所搜寻的13篇现代文献中,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42个穴位聚为3大类:①其中足三里、曲池、合谷为一类,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从除燥热入手治疗消渴,又能健脾益气,以助消除痰浊瘀血;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调理大肠经经所变动所生的疾病,在此类穴位中,足三里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上肢症状时可按照局部选穴的原则选用曲池、合谷。②三阴交、太溪为一类,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可调脾经之气,既可健脾统血、活血化瘀,又可健脾助运、化痰祛浊;太溪为足少阴肾经输(原)穴,以滋肾阴,取此穴乃从滋阴以固其本入手,兼消其兼症。③其余37个穴位为一类,聚类无明显规律。糖尿病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为“气阴双亏、痰浊瘀血痹阻脉络”。分析讨论3类穴位的主治规律,发现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配合可有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之功效。结论: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三穴为主组穴处方,符合″标本兼治″的原则,随症加减,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处方简练、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选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归纳针灸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繁杂多样的选穴,以期化繁为简,便于临床推广和推动针灸治疗的规范化,发挥针灸治疗的优势。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全文数据库2000/20065年间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学术论文,涉及的杂志包括《中国针灸》《中国临床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上海针灸杂志》等。纳入标准:治疗方法以针灸治疗为主,治疗疾病为糖尿病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研究。对纳入的现代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古典文献进行讨论。 结果:发现所搜寻的13篇现代文献中,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42个穴位聚为3大类:①其中足三里、曲池、合谷为一类,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从除燥热入手治疗消渴,又能健脾益气,以助消除痰浊瘀血;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调理大肠经经所变动所生的疾病,在此类穴位中,足三里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上肢症状时可按照局部选穴的原则选用曲池、合谷。②三阴交、太溪为一类,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可调脾经之气,既可健脾统血、活血化瘀,又可健脾助运、化痰祛浊;太溪为足少阴肾经输(原)穴,以滋肾阴,取此穴乃从滋阴以固其本入手,兼消其兼症。③其余37个穴位为一类,聚类无明显规律。糖尿病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为“气阴双亏、痰浊瘀血痹阻脉络”。分析讨论3类穴位的主治规律,发现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配合可有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之功效。 结论: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三穴为主组穴处方,符合“标本兼治”的原则,随症加减,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处方简练、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针灸防治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方法与疗效,结果显示毫针、电针、针药结合、头针、穴位注射等多种针灸方法对于防治VD均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在VD的康复治疗上占有较大的优势,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针灸取效的主要机制在于通过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抗氧自由基等多种途径改善VD的智能状态。近几年来针灸防治VD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统一诊断标准与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严谨的临床对照研究及检测指标的客观化,乃是今后临床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