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3435例LC术后17例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发病率为0.49%,与手术时间、二氧化碳气腹、体位及年龄等有关。14例浅静脉血栓病例溶栓治疗,3例股深静脉经溶栓、取栓术治愈,抗凝治疗6个月,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LC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高危因素、二氧化碳气腹、体位及麻醉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围手术期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7例并发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浅静脉血栓静脉溶栓治疗4—8d后症状消失。复查彩色多普勒血栓消失,予华法林抗凝治疗,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3例深静脉血栓行介入治疗4—5d症状消失,予华法林抗凝治疗,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与高危因素、CO2气腹、体位、麻醉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围手术期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2—06/2008—12 2652例各种腹腔镜术后出现的3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2-215min,17例下肢浅静脉血栓治疗5~7d后症状消失,复查彩色多普勒血栓消失,随访3~12个月无复发。15例髂一股及股深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14~21d症状消失,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高危因素、CO2气腹、体位等密切相关,在围手术期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预防。  相似文献   

4.
赵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6002-600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5/2006—052000余例各种腹腔镜术后出现26例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0~200min,15例下肢浅静脉血栓治疗5~7d后症状消失。复查彩色多普勒血栓消失,随访3~12个月,无复发。11例髂-股及股深静脉,经抗凝治疗14~21d症状消失,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高危因素,CO2气腹,体位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围手术期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方法:结合资料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静脉炎原因、护理要点。结果:197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下肢静脉输液组静脉炎发生率与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上肢静脉输液可减少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术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一般护理和引流管的护理等措施的综合护理。结果:1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术后未发生胆漏和出血、高碳酸血症、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术后轻度胸部皮下气肿1例。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护理,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和引流管的观察,及时发现处理包括皮下气肿、胆漏、出血、下肢静脉血栓等在内的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病因和治疗体会,以期为预防和治疗术后胆漏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4年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发生了术后胆漏,据此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效果。结果未合理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操作不熟练、局部解剖结构认识不清等因素是术后胆漏常见原因。5例行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6例行保守治疗,3例行开腹手术治疗,所有胆漏患者均获痊愈。胆囊炎症急性期胆漏发生率与胆囊炎症非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提高操作技巧、认清局部解剖关系,能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两院2002年1月~2006年6月1268例LC术后发生6例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用西药及中药脉络宁、通塞脉及中药汤剂等进行溶栓、抗凝、祛聚等中西医结合治疗。5例较浅的下肢静脉血栓,治疗6~7d后下肢红、肿、热、痛等症状消失,复查彩色多普勒血栓消失,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1例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8d后下肢肿胀消失,14d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血栓消失。结论 腹腔镜术后可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这与病人自身的高危因素、CO2气腹、手术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围手术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加以治疗。  相似文献   

9.
徐菊玲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271-127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一种具有明显优势的外科技术,近年来在老年良性胆囊外科疾病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2005年7月~2009年9月共对547例老年患者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例出现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现将其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高龄、并存疾病、手术及应用脱水药物等是DVT的发病原因。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存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患者应提高警惕,一旦确诊,尽早实施抗凝、促溶药物加手术的综合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原因,为临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中减少和预防胆道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出现胆道损伤的患者3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无损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出现胆道损伤的原因。结果30例手术后出现胆道损伤的患者中,出现胆管横断伤11例,出现胆管撕裂伤6例,出现胆管穿孔伤5例,出现胆瘘6例,胆管部分夹闭2例,对患者的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导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致胆道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人员的熟练程度、患者自身胆道结构、胆囊管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胆囊切断顺序等。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出现胆道损伤的原因主要有手术人员的熟练程度、患者自身胆道结构、胆囊管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胆囊切断顺序等,因此,在手术时,术者熟练操作,在术前对患者的胆道结构等进行全面评估,控制术中出血量和胆囊切除顺序,有效降低患者胆道损伤的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病,绝大多数发生在下肢,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仅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2%[1]。2011年7月,我们收治1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综合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例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料,采取术前焦虑干预.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腹部征象,加强引流管护理,预防高碳酸血症、静脉血栓等措施。20例患者均获得成功,其中4例加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加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经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必须将脾切除术护理措施与腔镜手术护理有机结合,同时注重患者的术前心理干预,方能达到该术式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术中、术后不同体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探索利于患者康复的体位护理方式。方法将10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体位,术后予以常规腹腔镜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上半身抬高30°,再调整为右侧高左侧低的体位,并于患者膝关节处垫一软枕或小方袋,术后2 h即指导患者随意活动四肢。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静脉压、术后腰肌酸痛、尿潴留、腹胀的发生率,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下肢肿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改变后5 min,观察组的静脉压为(30.1±3.9)cmH2O,低于对照组的(38.1±3.2)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45,P<0.05)。观察组患者腰肌酸痛、尿潴留、腹胀的发生率分别为15.1%,3.8%,3.8%,均低于对照组(62.3%,15.1%,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859,3.975,4.970;P<0.05)。观察组患者无发症发生,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肿痛,经抗凝、溶栓等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改进后的体位护理不仅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有效减少术后腰肌酸痛、尿潴留、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36例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体会,包括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巧等。结果:35例(97.2%)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2.8%)中转开腹,无胆管、肠管损伤,无术后出血及围手术期(术后30天)死亡等并发症,均获治愈。术后随访4月~23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在术者熟练的操作技巧,合理选择中转开腹时机的前提下,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胆囊切除术后腹痛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10/2008-10收治的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原因5例为胆汁漏,3例为腹腔内出血,3例为胆总管残余结石,4例为胃十二指肠溃疡,1例为胆囊癌,4例为腹腔残余感染,2例为其他原因,均经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引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详细询问病史,充分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都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近年来外科实施的一项新技术,是在电视监视下通过腹腔镜实施胆囊切除术^[1]。而开腹胆囊切除术是传统腹部外科手术。两者相比,腹腔镜手术以其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高危患者能耐受等优点,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方法^[2]。自2004年8月-2006年8月,我院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例,传统胆囊切除术26例,  相似文献   

18.
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例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采取术前焦虑干预,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腹部征象,加强引流管护理.预防高碳酸血症、静脉血栓等措施。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成功.其中4例加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加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经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必须将脾切除术护理措施与腔镜手术护理有机结合,同时注重患者的术前心理干预,方能达到实施该术式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未发生胆漏和出血、高碳酸血症、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仅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症状,1例出现轻度胸部皮下气肿,术后第1天患者出现胸痛,给予相应处理后症状均缓解。结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需手术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120例和小切VI胆囊切除术组(MC组)9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胆管、血管、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LC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MC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野广、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的优势,在医疗条件与技术许可的前提下,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