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医学研究》2012,(7):740-740
2012年2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赵铱民教授领衔,郭树忠、金岩、刘彦普等专家共同完成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口腔界获得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2012年2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赵铱民教授领衔,郭树忠、金岩、刘彦普等专家共同完成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赵铱民教授领衔,郭树忠、金岩、刘彦普等专家共同完成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口腔界获得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2012年2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赵铱民教授领衔,郭树忠、金岩、刘彦普等专家共同完成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口腔界获得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2012年2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赵铱民教授领衔,郭树忠、金岩、刘彦普等专家共同完成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  相似文献   

6.
2012年2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赵铱民教授领衔,郭树忠、金岩、刘彦普等专家共同完成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  相似文献   

7.
2012年2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赵铱民教授领衔,郭树忠、金岩、刘彦普等专家共同完成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口腔界获得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2012年2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赵铱民教授领衔,郭树忠、金岩、刘彦普等专家共同完成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  相似文献   

9.
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颌面部肿瘤所致下颌骨缺损常常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颜面畸形。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旨在重建下颌骨的完整性,恢复下颌骨的功能和口腔功能,矫正颌面畸形,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选择良好的修复材料,力求恢复下颌骨的满意外形和功能以及医患双方对肿瘤术后生存质量的刻意追求,都迫使该领域的工作者做进一步的研究。作者对1990年以来18例病例完整的下颌骨缺损修复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修复材料进行了比较。1 临床资料1.1 年龄和性别男女比为1∶1;年龄19~68岁,平均39.26岁。1.2 下颌骨缺损原因、缺损程度和…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切除、创伤和感染所致,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颜面畸形和生理功能障碍。下颌骨缺损具有复杂性,不同部位、范围的缺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和功能损害,相应的修复重建难度也不相同。因此,下颌骨缺损的精准分类对功能性重建及术后康复意义重大。本文在前期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髁区(condyle region)、区(occlusion region)和肌区(muscle region)3大不同功能区域的新型下颌骨缺损分类方法,即COM法,希望有助于下颌骨的功能性修复重建指导及康复效果预测。  相似文献   

11.
下颌骨位于面部中下1/3,解剖位置和形态特殊,是面部诸多骨骼中唯一可动骨,正常行使功能要求双侧关节联动,功能结构复杂。下颌骨节段性缺损(mandibular segmental defect,MSD)通常是指下颌骨连续性中断的部分下颌骨缺损,多由于良恶性肿瘤切除所致,其它疾病如创伤和感染等也可以导致下颌骨节段性缺损。MSD由于下颌骨连续性的中断,常常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有关生理功能障碍和颜面畸形,其修复重建往往既要考虑生理功能的恢复,又要照顾美观功能。随着功能性外科和功能性修复的日益受到关注,如何使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修复达到更理想的功能恢复效…  相似文献   

12.
上颌骨是保持面部美观和功能的重要结构,参与眼眶、鼻腔、口腔的构成,外伤及肿瘤造成的上颌骨缺损形成的严重的颜面部畸形、口腔功能丧失、复视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上颌骨大型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难题之一.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颞肌颅骨瓣联合腓骨肌皮瓣修复上颌骨大型缺损,进行功能性重建,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羟基磷灰石与颊脂垫移植重建一侧上颌骨缺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羟基磷灰石与颊脂垫移植重建一侧上颌骨缺损陈关福,杨晓荣,黄燕一侧上颌骨切除后缺损的外形和功能即刻重建是口腔颌面外科难以解决的问题。上颌骨的缺损可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和颜面畸形,特别是上颌骨为颜面中三分之一的主要骨性支撑,对维持面形起着重要作用,一侧上颌...  相似文献   

14.
由石冰和李盛翻译的《唇腭裂手术图谱》由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发行。先天性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畸形,可影响除视力以外口腔颌面部所有器官的功能与形态。唇腭裂畸形的危害并不限于其本身组织移位与缺损的多少,而是这种畸形及其不良修复效果将最终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可能  相似文献   

15.
颜面复合组织同种异体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面部的畸形和缺损较为常见,与自体组织移植相比,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在颜面大面积严重畸形和缺损的重建上显示了巨大的潜力.目前,对这项手术的开展存在众多争论.本文就颜面复合组织同种异体移植所面临的各方挑战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面颊部由于其显露的部位以及相对有限的组织量,给重建修复带来了挑战。同时,作为面部最大的美学亚单位,颊部毗邻鼻、眼、唇、口等多个颜面部重要器官,在保证高质量缺损修复的同时,应确保周围器官的形态、功能不受影响。修复重建外科医师需要根据缺损的大小、层次、位置选择最优的修复方式,从而达到理想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本文针对颊部皮肤缺损的不同修复方式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上海口腔医学》2006,15(6):636-636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志愿教授领衔完成的重大课题《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功能性修复》,近日荣获2006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009)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同种胚胎骨移植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颌面部骨骼缺损常造成面部畸形和生理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修复颌面部骨骼的缺损,恢复颜面形态和机能,最常用的修复方法是骨移植术。骨移植术包括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异种骨移植。这几类骨移植均具不同的优缺点,一般认为,自体骨移植效果较好,但受植者必须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外科 -正畸联合治疗颌骨关系严重不调的成人患者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重建颌骨的三维空间关系 ,恢复牙颌面的生理功能及颜面美观 ,是正畸医师、外科医师和患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1 ,2 ] 。本文就临床较常见的成人严重骨性Ⅱ类畸形在经过外科 -正畸联合治疗后的颜面部软、硬组织形态改变及口颌系统的功能改变作一简要综述。1 软硬组织形态变化骨性Ⅱ类畸形患者无论是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 ,还是双颌同时发育异常 ,通过外科 -正畸联合治疗后 ,改变最直接的是颌骨、牙齿等硬组织。面部软组织的形态改变由其所附着的硬组织框架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下颌骨疾患的功能性外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颌骨是颌面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支撑面部轮廓与形态,还维系口腔功能尤其是咀嚼功能.任何病因导致的下颌骨缺损皆可引起颌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由于下颌骨的特殊形态和复杂功能,下颌骨缺损特别是大型的下颌骨缺损将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生理和心理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恢复和重建缺损下颌骨解剖外形、生理功能是近一个世纪来在口腔颌面外科及修复重建外科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国际性临床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