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抑制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有效性和合适的剂量.方法 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2.5 μg/kg芬太尼诱导,术中输注0.03 μg/(kg·min)芬太尼维持;Ⅱ组2 μg/kg瑞芬太尼诱导,术中输注0.2 μg/(kg·min)瑞芬太尼维持;Ⅲ组2 μg/kg瑞芬太尼诱导,术中输注0.4 μg/(kg·min)瑞芬太尼维持;各组其他麻醉诱导均为咪唑安定0.04 mg/kg、丙泊酚1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注入,维持药物均为维库溴铵0.1 mg/kg维持肌松、丙泊酚6 mg/(kg·h)微量泵注入.观察入室时基础值、T1、术毕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等变化.结果 Ⅲ组心率较Ⅰ组显著下降(P<0.05);Ⅱ组,Ⅲ组T1平均动脉压较Ⅰ组显著下降(P<0.05);Ⅱ组、Ⅲ组术中、术毕血糖较Ⅰ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瑞芬太尼较芬太尼能更有效抑制妇科腹腔镜术中应激反应,且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与异丙酚配伍维持麻醉,0.2 pg/(kg·min)瑞芬太尼可能是更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2.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向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339-734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七氟醚复合全身麻醉与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40例患者,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七氟醚组(S组)和瑞芬太尼-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以咪达唑仑0.04 mg/kg,芬太尼3-4μg/kg,丙泊酚1.5-2.0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插管;麻醉维持为S组吸入2%-3%七氟醚以及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P组60-100μg/(kg.min)丙泊酚和0.2μg/(kg.min)瑞芬太尼静脉泵入,观察两组的苏醒时间,术中BP、HR的变化。结果两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中SBP、DBP、HR的波动大于S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七氟醚对循环影响更小,无蓄积,适合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靶控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5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组(Ⅰ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Ⅱ组),每组25例。I组静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5~2mg/kg、阿曲库铵0.5~1mg/kg诱导插管,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丙泊酚6~10mg/(kg.h),瑞芬太尼0.5μg/(kg.min),30~45min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25~0.5mg/kg维持麻醉。Ⅱ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观察2组患者围术期血压、脉搏、SpO2的变化,术中牵拉反射、疼痛反应、肌松效果及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入量、麻黄素使用等情况。结果Ⅰ组平均手术时间(61.9±6.6)min,Ⅱ组(78.8±9.3)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中液体入量为(1272.3±220.1)mL,明显多于Ⅰ组(819.9±139.6)mL(P〈0.05);Ⅰ组使用麻黄素5例(25.0%),Ⅱ组18例(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肌松及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牵拉反应明显小于Ⅱ组(均P〈0.05)。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的特点,麻醉效果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疗效优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芬及阿曲库胺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及阿曲库胺全凭静脉组(Ⅰ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诱导量分别为1μg/kg和1mg/kg,阿曲库胺为0.5mg/kg。瑞芬太尼以0.2μg/(kg·h)速率输注。麻醉中通过增减瑞芬太尼输注速率调整麻醉深度;丙泊酚按5:4:3方案输注,即5mg/(kg·h)输注10min,4mg/(kg·h)输注20min后,3mg/(kg·h)恒速输注。阿曲库胺以1mg/(kg·h)恒速输注。观察两组气管插管反应、麻醉效果、苏醒质量。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Ⅰ组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Ⅱ组插管后及术中各观测值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清醒时间Ⅰ组较Ⅱ组显著缩短(P〈0.01),但麻醉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较Ⅱ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及阿曲库胺实施全凭静脉麻醉,采用负荷量加两种以上速率输注简便易行,术中情况平稳,管理方便,苏醒迅速,但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术毕持续双通道靶控输注小剂量丙泊酚、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摘除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TCI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地塞米松5 mg、咪达唑仑1 m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2组麻醉维持均采用靶控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术毕,C组停用靶控泵注,输注等量生理盐水;TCI组持续小剂量丙泊酚(0.5-2 mg/L)、瑞芬太尼(1-2 mg/L)双通道靶控输注,待有拔管指征时拔管。记录术前,拔管前1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15、min的SBP、DBP、HR及疼痛和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TCI组拔管后心血管反应稳定,C组血压、心率在拔管前1 min、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 min均较术前和TCI组升高(P〈0.05),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TCI组疼痛、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可有效地抑制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及疼痛、躁动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芬太尼联合异氟烷组(Ⅱ组),每组32例。2组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麻醉维持:Ⅰ组用持续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和丙泊酚60μg.kg^-1.min^-1,手术结束前停止泵入;Ⅱ组用芬太尼0.01-0.02μg.kg^-1静脉注射,同时吸入1%-3%的异氟烷维持麻醉,术终停止吸入异氟烷。对2组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0 min和术毕时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进行比较。结果Ⅱ组气腹后10 min的HR、SBP、DBP及术毕HR明显高于麻醉前及气腹前(P〈0.05);Ⅰ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术后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较Ⅱ组明显缩短(均P〈0.01)。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常规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满意,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不良反应率低且无室空气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作全静脉麻醉.丙泊酚1.5~2.0mg/kg、瑞芬太尼1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插管,术中维持丙泊酚2~4 mg/(kg·h)、瑞芬太尼0.1~0.3μg/(kg·min),间隔30 min追加维库溴铵2~3 mg.记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药用量及麻醉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40例患者麻醉诱导后收缩压(SP)、舒张压(DP)明显降低,心率(HR)减慢,气管插管、切皮气腹时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停用麻醉药患者苏醒快,无烦躁不安及再度呼吸抑制现象,术中无知晓.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诱导快速,维持麻醉平稳,停药后清醒快,气管导管耐受好,并发症少,适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开胸患者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R组采用咪唑安定0.05 mg/kg,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0.1 mg/kg。F组采用芬太尼3μg/kg,代替瑞芬太尼。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R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3μg/(kg.min),丙泊酚3~4 mg/(kg.h)。F组芬太尼0.03~0.05 mg/(kg.min),丙泊酚3~4 mg/(kg.min)持续泵入,两组均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3 mg/kg。R组在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泵入丙泊酚,在手术结束时停止泵入瑞芬太尼。F组在手术结束前25 min停止泵入芬太尼,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泵入丙泊酚。结果 R组诱导时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F组。麻醉维持期间,R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小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开胸患者麻醉效果好,对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改变不明显,术毕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硫酸镁对瑞芬太尼致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56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B组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硫酸镁40mg/kg,并以10mg/(kg·h)的速度输注至手术结束,A组输入等剂量生理盐水。维持麻醉:瑞芬太尼0.4μg/(kg·min),丙泊酚4mg/(kg·h)。记录术后30rain、1h、4h、12h、24hVAS评分,24h内追加芬太尼的量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30min至4h之间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停瑞芬太尼后第一次应用芬太尼的时间比B组明显提前(P〈0.05),且术后24h应用芬太尼的总量也明显较多(P〈0.05)。A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高于B组(P〈0.05)。【结论】硫酸镁可以缓解瑞芬太尼.致妇科腔镛丰来患者未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微量泵持续输注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n=15)以咪唑安定0.05m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1.5μ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瑞芬太尼微量泵持续泵注0.25μg/kg/min,丙泊酚靶控输注2-2.5μg/ml;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n=15例),以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澳铵0.1mg/kg、丙泊酚1.5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吸入1-2%异氟烷、50%N2O维持麻醉。所有药物术毕停用。记录诱导前、CO2气腹前、CO2气腹后10分、30分、苏醒期血压、心率。观察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和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1)A组CO2气腹前后相比较及苏醒期与诱导前相比较,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变化;B组气腹后10分钟SBP、DBP较气腹前有显著升高(P〈0.05),苏醒期血压、心率较诱导前有显著升高(P〈0.01)。(2)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A组显著快于B组(P〈0.01)。(3)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与静吸复合相比,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迅速、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联合美托洛尔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颅内动脉瘤择期手术病人(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组(Ⅰ组,28例)在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2 mg/kg、硝酸甘油2μg/kg,插管后5 min用微量泵输注乌拉地尔2μg/(kg.min)、硝酸甘油0.5μg/(kg.min);尼卡地平联合美托洛尔组(Ⅱ组,28例)在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尼卡地平15μg/kg,美托洛尔20μg/kg,插管后5 min用微量泵输注尼卡地平2μg/(kg.min)、美托洛尔4μg/(kg.min)。观察两组诱导前、插管后2 min、插管后10 min、夹闭动脉瘤时、手术结束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Ⅰ组插管后较诱导前SBP、MAP、DBP均明显降低,而HR则明显增快,差异有显著性(F=6.147~10.142,P〈0.05、0.01)。Ⅱ组插管后SBP、MAP、DBP、HR较诱导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7.247~18.136,P〈0.01)。Ⅱ组HR明显低于Ⅰ组(t=7.28,P〈0.01)。结论尼卡地平联合美托洛尔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降压安全有效,并能增加降压期间重要器官的灌注和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徐莉  ;王健  ;罗林丽 《华西医学》2009,(5):1211-1212
目的:观察等效剂量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诱导气管插管对小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全麻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麻醉诱导使用咪唑安定0.15mg/kg、丙泊酚2.5mg/kg、芬太尼2.5μg/kg或瑞芬太尼2μg/kg和维库溴铵0.1m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min(T1)、插管后1、2min(T2、T3)记录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诱导前血流动力学指标相似。与T0时比较,两组患儿T1时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5或P〈0.01),心率均减慢(P〈0.05或P〈0.01);瑞芬太尼组T2、T3时收缩压、舒张压降低(P〈0.05或P〈0.01),心率减慢(P〈0.05);芬太尼组T2、T3时收缩压、舒张压升高(P〈0.05),心率增快(P〈0.05)。与芬太尼组比较,瑞芬太尼组T1、T2和T3时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5),心率减慢(P〈0.05)。结论:瑞芬太尼比等效剂量芬太尼能更好地抑制小儿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肾移植麻醉时使用芬太尼、瑞芬太尼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 min1、h3、h和24 h的意识状态(OAAS),认识功能测试(MMSE);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麻醉诱导期瑞芬太尼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显著小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 min1、h、3 h的OAAS及MMSE评分均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更加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4.
谢瑜  贺亮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75-147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因消化道肿瘤需在全麻下行直肠癌或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按舒芬太尼不同剂量均分为Ⅰ、Ⅱ、Ⅲ组,各组全麻诱导时使用的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μg/kg、0.3μg/kg、0.4μg/kg,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插管前(T1)时点,三组的MAP、HR较T0时点均有所下降(P〈0.05),三组间比较,Ⅲ组的MAP、HR低于Ⅰ组、Ⅱ组(P〈0.05)。插管后即刻(T2)时点,Ⅰ组的MAP、HR较T0时点有所升高且高于Ⅱ组、Ⅲ组(P〈0.05)。插管后5min(T3)时点,Ⅲ组MAP、HR较T0时点有所降低(P〈0.05)且低于I组、Ⅱ组(P〈0.05)。插管前(T1)时点,各组E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插管后即刻(T2)时点与插管后5min(T3)时点,Ⅰ组E血浆浓度较T0时点有所升高,且高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Ⅲ组E血浆浓度较T0时点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使用0.3μg/kg舒芬太尼行全麻诱导插管,既能有效抑制插管反应,又能较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5.
罗小燕  谢文喜  章华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80-208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手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8例甲状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48例。患者分别用瑞芬太尼0.1μg/(kg·min)(A组23例),0.15μg/(kg·min)(B组24例),0.2μg/(kg·min)(C组21例)复合异丙酚输注诱导并维持。比较三组围麻醉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苏醒情况以及咳嗽发生率。【结果】甲状腺切除时,与A组相比,B组和C组MAP和HR均明显降低(P〈0.05);拔管时,与A组相比,C组HR值明显降低(P〈0.05)。C组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甲状腺手术均安全有效,0.2μg/(kg·min)瑞芬太尼术中维持可减轻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及咳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剖宫产手术对母体与胎儿娩出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 A、B、C三组,每组20例,全身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瑞芬太尼分别为1.0μg/kg(A组)、1.5μg/kg (B组)、2.0μg/kg(C组),辅助通气2 min后医生切皮开始手术,之后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异丙酚4 mg/(kg·h),间断静脉注入维库溴铵0.05 mg/kg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气管插管即刻(T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出血量、记录诱导至胎儿取出的时间(I~D时间)、1 min,5 min,10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的处理。【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前 SBP,DBP,MAP、HR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T1、T2分别与B和 C组的相同时间点比较 SBP,DBP,MAP、HR明显升高;同时 A组T1、T2与T0比较 SBP,DBP,MAP也明显升高,HR明显增加(P<0.05)。B组和C组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出血量,I~D时间三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C组与 A、B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 min,10 min新生儿 Apgar评分三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瑞芬太尼1.0μg/kg的诱导剂量,产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2.0μg/kg的诱导剂量,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下降,故1.5μg/kg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诱导效果良好,能较好的抑制术中产妇的应激反应,同时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单独使用丙泊酚行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门诊Ⅰ~Ⅱ级早期妊娠需无痛人工流产术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2.5mg/kg持续静脉滴注60s,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5~1.0mg/kg;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mg/kg持续静脉滴注60s,随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1μg/(kg·min)。结果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RP组苏醒时间短于P组,RP组体动反应、术中低血压发生少于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4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E组麻醉诱导前15min时,静脉注入艾司洛尔0.5mg/kg,随后以50μg/(kg·min)持续静脉输注直至手术结束;C组以等量的0.9%氯化钠液代替。采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Ce=3μg/mL)及罗库溴铵(0.8mg/kg)诱导插管,术中调整丙泊酚预期血浆浓度Cp值,使得脑双频指数(BIS)波动于40-55。分别记录手术期间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诱导前15min(艾司洛尔给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气腹后30min(T4)、手术结束时(T5)、拔管后1min(T6)各时点的收缩压(SBP)、心率(HR)和脑双频指数(BIS)值。结果:E组手术期间丙泊酚用量(78.4±11.2μg/(kg·min)少于C组用量(89.3±15.2μg/kg/min),P〈0.05;E组苏醒时间(10.4±2.5min)短于C组(12.1±2.7min),P〈0.05。插管后1min(T3),C组SBP、HR和BIS均高于E组(P〈0.05)。而T4、T5、T6时点,C组HR均高于E组(P〈0.05)。结论:围术期小剂量艾司洛尔持续输注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的用量,且使麻醉诱导和苏醒平稳、迅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Ⅰ组采用舒芬太尼1.5μg/(kg · d)+格拉司琼6 mg/100 mL ,Ⅱ组采用舒芬太尼1.0μg/(kg · d)+格拉司琼6 mg/100 mL ,Ⅲ组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1.0μg/(kg · d)+右美托咪定1.0 g/(kg · d)+格拉司琼6 mg/100 mL。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SA)及镇痛泵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对3组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根据3组患者术后V S A评分,Ⅰ、Ⅲ组术后4、8、12、24、48 h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Ⅰ、Ⅲ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镇痛泵按压次数高于Ⅰ、Ⅲ组,有效按压次数低于Ⅰ、Ⅲ组,Ⅲ组按压有效率高于Ⅰ组和Ⅱ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Ⅲ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舒芬太尼使用剂量,但不影响其药效,并且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安全有效,是临床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吸入麻醉药七氟烷(益君宁)对不同年龄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前的患者中青年组(<65岁)33例和老年组(≥65岁)29例.诱导麻醉成功后以3%~5%益君宁、0.05~0.2 μg/(kg· min)瑞芬太尼、0.05~0.2 μg/(kg· min)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流变性等指标.结果 麻醉后,2组各个血液黏度指标均下降(P<0.01或P<0.05);T1(MAC达到1~1.3并维持1 h)、T3(进入麻醉恢复室30 min)点2组血浆黏度(ηp)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T2点(停止吸入麻醉时)2组高切变率全血度Hη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老年组红细胞变形指数(EDI)升高(P<0.05),并维持至术后;2组红细胞刚性指数(ERI)都呈下降趋势.结论 围术期七氟烷麻醉能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能显著降低老年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