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国人权重系数的ASCOT(A severity characterization of trauma)创伤评分法对急诊重度创伤的结局预测的可行性.方法 对700例急诊重度创伤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应用华西创伤数据库国人权重系数和MTOS权重系数进行急诊重度创伤结局的预测,观察预测值与实际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在穿透伤组,应用国人权重系数结果在预测准确率、生存误判率上与MTOS权重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死亡误判率上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钝伤组里,两者在预测准确率、生存误判率和死亡误判率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COT创伤评分时应用国人ASCOT权重系数的预测准确性优于MOTS权重,尤其是在穿透伤的预测上,其更适合于我国国情及临床使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192例创伤急诊手术患者综合创伤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我院192例急诊手术创伤患者的救治结果,并对比分析创伤和损伤严重度评分(TRISS)和创伤严重程度特征评价法(ASCOT)预测生存概率(Ps)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对192例创伤急诊手术患者分别应用TRISS、ASCOT评分法预测其Ps,并比较其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192例患者实际存活172例(89.6%),TRISS预测存活178例(92.7%),ASCOT预测存活173例(90.1%),两种方法预测Ps值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本组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结局与北美创伤数据库预后结局相当;ASCOT预测的死亡组Ps值<0.5,与实际相符,可信度较高,优于TRISS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北美严重创伤结局研究ASCOT模型、国内华西创伤数据库ASCOT模型和笔者计算出的MASCOT模型三种严重创伤结局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应用AIS - 2005版评分标准,建立本地区创伤数据库,对三种创伤结局预测模型的应用效能进行检验和比较.结果 MASCOT模型的准确性为94.23%,敏感性为41.78%,特异性为98.71%,死亡误判率为58.82%,生存误判率为1.29%,区别度为0.72;北美ASCOT模型的准确性为93.68%,敏感性为20.00%,特异性为99.90%,死亡误判率为80.00%,生存误判率为0.10%,区别度为0.64;华西ASCOT模型的准确性为80.04%,敏感性为62.35%,特异性为81.53%,死亡误判率为37.65%,生存误判率为18.47%,区别度为0.67.结论 不同的创伤结局预测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SIRS评分参与回归分析的MASCOT可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多发创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和常规急诊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急诊抢救时间、死亡率以及重度恶化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急诊抢救时间(28.5±5.4)min,死亡5例,存活22例,死亡率18.5%;对照组患者平均急诊抢救时间(37.3±8.1)min,死亡12例,存活15例,死亡率44.4%;观察组患者重度恶化7例,中度恶化12例,轻度恶化8例;对照组患者重度恶化15例,中度恶化10例,轻度恶化2例;观察组重度恶化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缩短急诊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重度恶化例数,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应用院前创伤评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接到的120急救电话中,遭遇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性严重伤害的200例院前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应用创伤指数评分法进行检查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性检查救治,比较救治两组伤员的成功率与死亡率、救治现场的转运情况及急诊救治情况,并运用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重度伤与严重伤死亡率分别为2.38%和31.25%,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与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率分别为94.56%和93.33%,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创伤评分能够快速、准确确定伤情,有利于合理分流,指导护理资源的配置,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影响胸部创伤救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楠  陈科  谢晓阳  李季  易军  王宗林 《西部医学》2005,17(2):129-130
目的 探讨影响胸部创伤救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各种胸部创伤 4 6 2例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 ,早期治愈组和延期治愈组 ,并运用创伤评分系统预测病人结局 ,分别比较组间和预测死亡组、预测生存组中实际死亡与实际生存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创伤评分指标。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为 5 .2 %,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生存组和死亡组临床一般资料和创伤评分指标 (RTS、ISS)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预测死亡组中实际生存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 (75 .0 %)高于实际死亡者 (35 .7%,P<0 .0 5 ) ;预测生存组中实际死亡者钝性伤比例 (90 .0 %)高于实际生存者 (5 7.5 %,P<0 .0 5 ) ;早期治愈组的钝性伤比例亦低于延期治愈组 (P<0 .0 5 )。结论 胸部创伤的救治质量仍不满意 ,严重胸部钝性伤的救治水平是影响胸部创伤救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积极手术是抢救严重胸部创伤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急诊救治严重创伤314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严重创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城市中常见的创伤急救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对2000-08/2005-07急诊危重病例中筛选出急需抢救的严重创伤314例进行分析.结果男性236,女性78例,年龄33.8(8~77)岁;创伤评分(TS)13.4±3.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4±3.6;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0.1±11.7;多发伤152例(48.4%).病因交通伤163例(52%);斗殴、工伤93例(30%);坠落伤58例(18%).休克253例,脱险率94%,抢救成功率89%.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261例.急诊滞留时间抢救脱险组(54±28)min,死亡组(121±48)min,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交通伤、斗殴、工伤、坠落伤是城市严重创伤的主要原因,缩短急诊滞留时间,早期实施确定性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10年我科收治的胸外伤病人的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我科收治的胸外伤病人103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创伤严重度特征评分法(ASCOT)对这些病人进行评分,与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愈974例;死亡12例;出现并发症53例;ASCOT评分结果与病人的预后基本相符。结论:在进行创伤急救时,应注意控制出血;在以后的治疗中,应预防感染;ASCOT评分是一种很好的创伤严重程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性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中、重度疼痛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科100例急诊创伤中、重度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进入急救室时及护理后20分钟NRS疼痛评分、生命体征(收缩压、心率)、焦虑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A评分)、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施针对性疼痛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生命体征(收缩压、心率)趋于平稳、焦虑状态改善(P0.05)。结论针对性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中、重度疼痛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7,(5):568-571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改良创伤评分(RTS)对成人创伤急诊分流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在急诊科就诊的63例成人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急诊科即刻分别进行MEWS、RTS评分,追踪患者分流及预后情况。根据分流情况将患者分为急诊ICU组和非急诊ICU组,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分析MEWS、RTS对成人创伤急诊分流和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就诊时,急诊ICU组患者MEWS评分高于非急诊ICU组患者,RTS评分低于非急诊ICU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存活组患者MEWS评分低于死亡组患者,RTS评分高于死亡组患者(P<0.001)。关于MEWS评分与RTS评分准确率的比较,MEWS能准确区分非急诊ICU成年创伤患者是否入住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对成人创伤急诊预后的评估准确率低于RTS评分,RTS能准确区分急诊成人创伤患者是否存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RTS评分在成人创伤急诊分流及预后中各有优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加强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和创伤严重程度特征评分(ASCOT)对胸外伤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07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TRISS评分和ASCOT评分,分别计算每例患者的预期病死率和全组患者的平均预计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进行比较。同时进行校准度和分辨力的评价,校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辨力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结果807例患者中,死亡39例,病死率4.8%。ASCOT评分表现出良好的校准度(χ^2=4.28,P〉0.05),而TRISS评分的校准度较差(χ^2=16.52,P〈0.05)。TRISS评分和ASCOT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和0.857,两者的分辨度均较好。结论ASCOT评分可准确地预测患者胸外伤的病死率,有较好的校准度。TRISS评分在预测死亡危险度方面不如ASCOT评分准确。临床上对胸外伤患者病情的评价及预测预后,宜以ASCOT评分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创伤评分体系作为评估创伤尤其是多发伤,复合伤的伤势,救治质量,预测生存概率及临床科研量化指标已被逐渐接受,创伤评分主要分为院前评分和院评分两类,常用的院前评分创伤指数,创伤记分法,院前指数,CRAMS记分法,病伤严重度指数,类选对照表等,院内评分包括以简明损伤定级标准为基础的损伤严重度评分和用于评定ICU病人病情及预后的急性生理和既往健康状况评分,其中ISS评分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曾先后出现TRISS、AP、ASCOT、ICISS、NISS等评分方法,目前,国内应用尚未普及,多采用国外的评分标准,且评分手段不一,因此,建立一套快速,简便,实用,适合我国现有医疗体系的创伤评分体系,建立国人及地区性MOTS数据库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创伤严重程度与住院不同时间营养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创伤病人损伤严重程度与其住院不同时间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 对外伤后24 h内入院的120例创伤病人,入院首日依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及重度损伤,各40例.入院次日对病人进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NRS),住院期间每周进行NRS评分,共4次.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SS与住院期间第1~3周NRS评分呈正相关(r=0.408~0.752,P<0.01).重度损伤组第1~3周NR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F=11.16~121.28,q=2.15~21.15,P<0.001).结论 创伤病人营养不良风险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对创伤病人进行ISS测定可预测病人住院期间不同时间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改良创伤评分(RTS)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创伤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1 000例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入院后进行MEWS、RTS评分,分为MEWS评分组和RTS评分组各500例,急救处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MEWS评分组患者急救成功率(90.0%)明显高于RTS评分组患者(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EWS评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RTS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EWS评分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RTS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EWS、RTS评分可以评估急诊ICU重症创伤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并为急救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预测急性左心衰预后结局的准确性,为急性左心衰在急诊救治中寻找一种有效简易的病情评估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急性左心衰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我院接诊时同时进行MEWS评分和校正MEWS评分;观察并比较2种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准确性差异。结果:MEWS评分和校正MEWS评分的符合率分别为69.0%和92.0%,差异显著。结论:校正MEWS评分较MEWS评分更能够反映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而且操作简便、预测精确,建议在临床急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夏素芹  费素娟  李莉 《医学研究杂志》2022,51(8):126-130,115
目的 研究MAP(ASH)、国际出血评分(INBS)、AIMS65和Glasgow-Blatchford评分(GBS)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UGIB)患者输血、再出血、院内死亡和临床干预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收集每例患者的基线资料,分别采用MAP(ASH)、INBS、AIMS65、GBS进行评分。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输血、再出血、院内死亡或临床干预等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不良结局组和良好结局组,比较各组患者一般资料、病因、MAP(ASH)、INBS、AIMS65、GBS评分、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析不同评分系统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UGIB患者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各评分系统对AUGIB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良结局组患者4种评分、住院天数和费用均明显高于良好结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P(ASH)、AIMS65、GBS评分和住院费用是AUGIB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输血和再出血方面,MAP(ASH)、AIMS65和GBS评分的AUC值分别为0.807、0.673、0.789和0.782、0.656、0.769,仅GBS评分预测输血和再出血能力明显优于AIMS65评分(P<0.05),其余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院内死亡和临床干预方面,MAP(ASH)、AIMS65和GBS评分的AUC值分别为0.740、0.739、0.752和0.806、0.711、0.784,3种评分预测院内死亡和临床干预能力俱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计算简便和指标客观性方面而言,急诊应用中更推荐以AIMS65评分预测院内死亡和临床干预风险,MAP(ASH)评分预测输血和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院前创伤评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120急救电话中交通事故及其它意外伤害的院前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收治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单号急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创伤指数评分(TI)法,双号急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边检查,边分类,边救治方法,比较两组轻、重伤人员的救治成功率和死亡率,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此次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现场迅速做出了明显的诊断,成功实现了现场救治延续性治疗,实验组重度伤和严重伤死亡率分别为2.74%和33.33%,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严重伤死亡率与对照组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4.38%,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满意率为87.5%,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采用院前创伤评分可快速确定伤情,有利于伤员的合理分流,更好地指导护理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分析和研究链式流程管理在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护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于本院急诊治疗的应用常规流程管理救护(常规组)231例和链式流程管理救护(链式组)375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结局,链式组的急诊救护包括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和分工合作等。结果:链式组患者来诊死亡的心跳和呼吸恢复、急诊死亡心跳和呼吸维持及休克发生率等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链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25%和90.93%,链式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式管理的抢救流程可充分地体现急诊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核心,同时使多发性创伤患者可得到及时且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抢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528例严重创伤分析,并对创伤急救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急诊危重病例中筛选出急需抢救的严重创伤5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8例按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为:重度患者387例,危重度患者120例,极危重度患者21例。本组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189例,伤员自受伤到实施确定性手术治疗时间24~84分钟;死亡组72~132分钟。结论:交通伤、机械伤、建筑坠落伤是常见严重创伤的主要原因。院前急救-急诊科-急诊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一体化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严重创伤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车祸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接收的车祸伤患者60例,将其按随机原则分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式,30例观察组在常规急诊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警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和30 d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率为46.67%,明显低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患者的30 d死亡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两组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车祸伤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警评分系统,患者住院率和30 d死亡率大大降低,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