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31例临床及内镜表现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分析3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化及病理结果内镜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全部患者均出现上腹部疼痛。检查血红蛋白为(102.90±26.95)g/L,血清白蛋白为(33.95±4.23)g/L,全部患者肝肾功能正常,除2例出现CA125升高外,其余肿瘤筛查指标均阴性。患者中只有17例经胃镜确诊,HP检测均阳性。全部病理结果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肿瘤消耗症状不明显,肿瘤筛查指标敏感度低,HP感染率高,病理类型主要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研究已探明,胃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癌、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子,尽管并非所有Hp感染者均出现临床症状,但研究Hp感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病原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菌,一端有数根鞭毛,...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内镜喷洒酚红溶液,直接观察胃内颜色改变诊断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方法:14例慢性胃炎,1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于检查前1天的睡前服兰索拉唑30mg,内镜检查时从活检孔道将0.1%的酚红溶液与5%的尿素溶液喷洒于胃粘膜上,观察胃粘膜的颜色变化,分别取染色和非染色胃粘膜组织4块,2块做病检查,2块做细菌检查。结果:7例慢性胃炎胃粘膜染色,其中5例全胃染色,2例胃窦染色,9例消化性溃疡胃粘膜染色,其中2例全胃染色,5例胃窦染色,1例胃体染色,1例胃底染色。染色部位的病理检查、细菌培养(除1例因消化道出血连续3d静脉注射洛赛克40mg为阴性外)均阳性,未染色部位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均阴性。结论:内镜下酚红喷洒染色可诊断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32例儿童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Hp-IgG),其中46例行纤维胃镜检查和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全组中男226例,女206例。分为3组:①胃肠疾病组:临床诊断为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或溃疡共262人,年龄3~14岁,检测Hg-IgG,其中46例行纤维胃镜检查和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②新生儿组:25例。测Hg-IgG,阳性者同时检测其母或父Hg-IgG。③健康对照组:145人,年龄3~14岁.检测Hp-IgG。1.2方法1.2.1血清Hg-Ig…  相似文献   

8.
色素内镜对胃粘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素内镜对胃粘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北京同仁医院内科(100730)龚宝丽,刘宾,王晨色素内镜就是在内镜下利用色素对消化管粘膜染色的一种检查方法,目前在国外被广泛应用。消化管粘膜着色后,消化管粘膜性状及病变更容易识别和诊断,所以有利于早期消化管恶性病变的诊...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晓琴  万里  陆其明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77-878,88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方法 总结1993年1月~2004年4月该院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4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91.7%)。病变主要在胃体和胃窦,同时累及胃体胃窦部10例,局限于胃体部9例,胃窦部4例,胃底部1例。形态表现多样,溃疡型18例;弥漫型4例:结节型2例。内镜活检确诊率低(41.7%)。病理以B细胞为主。H.pylori感染率为83.3%。结论 原发性胃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范围广、病灶多发为其特点,内镜下多点、多块深取检以及及时行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H、pylori感染可能与胃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美兰色素内镜与早期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告了对胃镜检查中发现胃内异常改变后用0.25%美兰直接喷洒后活检,提高了早期胃癌检出库的结果。作者用美兰色素内镜技术在1994-1996年间早期胃癌检出率为45/9261(0.49%),而1991-1993年早期胃癌检出率为29/9752(0.30%)。内镜下直接喷洒美兰,简便易行,对提高活检阳性率,识别早期胃癌有帮助,在临床工作中实用性强,比口服法易于被病人接受,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放大内镜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诊断的实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微细形态的改变来判断Hp感染,以探讨放大内镜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 GIFQ-240电子放大内镜,选取200例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患者行变焦放大观察病变部位胃黏膜的微细结构。结果放大内镜诊断Hp感染与病理组织学及快速尿素酶检测无统计学差异;将放大内镜下集合静脉观察大体分三型,R型与I型或D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两型存在Hp感染;胃小凹分为五型,A型胃小凹为正常胃黏膜,x^2检验证实,C型小凹对应黏膜的Hp感染率高于B型(P〈0.01),其余各型间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E存在Hp感染。结论电子放大内镜对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小岩  王亮升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220-1221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 .py lori)感染在儿童胃及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儿童感染H .pylori及其后果等研究状况综述如下。1 儿童感染H .pylori的概况儿童感染H .pylori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而各地报告感染率差异较大 ,H .py lori感染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这种地区差异与民族不同无明显关系 ,却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的儿童H .pylori感染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儿童 ,前者感染率高达 80 %~ 90 % ,后者则为 …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与胃部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真  李恩复 《内镜》1994,11(1):24-25
  相似文献   

14.
郝风亮  巩新华 《临床荟萃》1998,13(4):173-174
早期食管癌由于病灶微小,普通纤维胃镜肉眼观察易漏诊、误诊。而通过内镜下粘膜染色能清楚的显示病灶的形态、色泽、大小及周边粘膜的变化情况,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现将我院经内镜下喷洒卢戈氏液诊断食管疾病的335例患者中,结合病理活检,诊断早期食管癌17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彤  陈燕 《临床荟萃》1996,11(13):600-601
我院自1994年1月以来,胃镜检查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采用悉尼胃炎分类法,检出内镜胃炎4218例,将其中同时作活检找Hp的936例内镜胃炎作一临床内镜分析。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目前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方法有很多,如快速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病理组织切片、血清学检查以及14碳尿素呼气试验(14C-UBT)、13C-UBT等,但每一种检测方法均有其优、缺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单项与联合以上检测手段对Hp感染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从而为临床联合应用检测手段提高Hp感染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吕晓菊 《华西医学》1995,10(2):166-168
聚合酶链反应在幽门螺杆菌研究中的应用吕晓菊综述穆国尧审校华西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呈弯曲状或螺杆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982年首次由Marshall[1]等从慢性活动型胃炎病人胃活检组织中...  相似文献   

18.
19.
林钢  姚峰 《临床医学》2000,20(1):3-4
本文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分析测定了各种胃疾病患者幽门螺力每分钟^14C衰变数DPM值,并以胃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阴性者作正常对照。结果表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溃疡及胃溃疡病人的DPM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3%、92.5%、93.3%和84.9%。急性胃炎和患者DPM值也明显高于正常组,但你芋慢性为及消化性溃疡病人,其阳性率分别为58.9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