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MD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韩强,隋强,辛平脑梗塞发生过程中,由于脑组织缺血、灌流缺失及再灌流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破坏了脑组织中自由基与自由基清除酶之间的动态平衡,使自由基过量而对脑组织各部位产生...  相似文献   

2.
俞红良  刘涛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177-179
目的:综合分析中药抗运动源性自由基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7和万方数据库1998—01/2006—07有关中药抗运动源性自由基的文章,检索词“自由基(抗氧化剂),中药,运动”,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中药抗运动源性自由基研究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排除综述类文献。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115篇相关文献,其中20篇符合要求。 资料综合:随着人们对运动源性自由基对机体危害的深入认识,抗运动源性自由基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而其中的中药抗运动源性自由基研究成为当今国内运动医学界一个研究热点。有研究显示某些单味类中药、复方类中药及天然植物提取物均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运动能力。 结论:中药对维持运动时机体自由基代谢平衡有着重要作用,但仍需加强中药抗人体自由基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自由基的概念,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致心肌组织损伤,并拟定了抗自由基的防治措施,以期保护心功能,缩小梗塞范围,减少缺血引起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
自由基参与许多基本生命过程,很多肿瘤患者血清中自由基呈现异常,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涉及自由基反应,该反应是多种疾病和机体损伤的分子病理基础,其致损伤机制主要是攻击DNA链致突变,脂质过氧化的炎症介质引起的损害作用,最终导致细胞生长失控,肿瘤发生,另一方面,临床上放疗和很多化疗药物作用的内在机制就是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导致不可逆转的组织损伤来达到治疗目的。大量的实验室研究与临床调查已充分证明自由基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防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自由基与再灌注损伤刘枢衡246702安徽省枞阳县人民医院自由基与再灌注损伤,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问关于自由基自由基(FR),或称游离基,是外层轨道中具有奇数电子(即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  相似文献   

6.
铜与维生素C协同灭活大肠杆菌噬菌体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电子自旋共振仪检测维生素C和硫酸铜混合液的自由基波谱,及其灭活f_2噬菌体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C自由基有较强的灭活噬菌体作用。硫酸铜可提高维生素C自由基强度,并加速其灭活噬菌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频率为820KHz脉冲宽度不同的超声波的空化致自由基的规律。结果得出空化致自由基产量随脉冲宽度及声强呈现律性变化,在某一脉冲宽度下,空化致自由基产量表现为极大值。并对超声致自由基对超声诊断及其治疗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6—羟基多巴胺诱发大鼠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自由基,神经营养因子及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变化。方法: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的方法建立大鼠PD模型,采用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生化方法。观察大鼠黑质细胞凋亡数量,方状体多巴胺含量,脑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及自由基和在酶的变化。结果:PD大鼠黑质存在明显的细胞凋亡,自由基反应增强,抗自由基酶和胶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及GDNF减少,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由基反应增强,营养因子缺乏及细胞凋亡参与了PD的发病,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用化学比色法对31例脑梗塞病人及48例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血清MDA和SOD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脑梗塞病人及正常中、老年期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青壮年组,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青壮年组,且脑梗塞组上述改变更明显。提示自由基的含量随增龄而升高,清除自由基的酶与非酶系统的防御机能随增龄而下降,故MDA和SOD目前被认为是衰老的生化指标之一。脑梗塞由于急性缺血缺氧和再灌流损伤,使体内自由基产生连锁反应而进一步增加,清除自由基的酶系统进一步消耗。因此,中年期以后给予自由基清除剂,对防治衰老和血管病发生及促进脑梗塞病人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动健身与自由基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动可以健身,但是运动方式和强度不当反而不利于健康。运动可以产生自由基可能是原因之一。从一次性急性有氧运动、一次性大强度无氧运动和不同强度运动后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变化规律进行综述,从自由基角度找出运动健身的最佳强度。资料来源:从www.ncbi.nlm.nih、gov/PubMed和www.ncki.net检索1978-01/2003-12的国内外期刊文献,逐一校对,检索词:自由基(rree radical),运动(exercise).强度(intensity)。资料选择:选择运动与自由基关系的文章100篇。排除非随机研究原著性文献,未排除非盲法研究原著的文献。资料提炼:在100篇文献中,内容呈不同程度重复的有24篇,给予删除;对76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36篇选用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大量的文献是研究一次性运动后自由基的变化,缺乏运动中自由基变化的研究。另外缺乏连续递增强度运动与自由基关系的研究。结论;从自由基角度提出,应该把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的强度作为运动健身的适宜强度。  相似文献   

11.
对106例脑血栓形成和34例脑出血患者应用RIA法测定血清SOD-1含量,结果均降低,与病程无关,说明脑血管病虽然性质不同,但具有共同的病理效应,均存在着自由基损伤和脂质过氧化,因此补充外源性SOD和给予自由基清除剂必将有利于减轻脑损伤。不同病期内血清SOD-1含量无差异,提示可能原来就存在自由基代谢的异常,对有危险因素者及在患病后较长期服用抗自由基药物者可以预防发病。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再灌流损伤中,铁参与自由基形成,形成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脂质自由基,造成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本文通过检测血清铁蛋白(SF),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血清铁蛋白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缺血性脑卒中组:诊断按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  相似文献   

13.
自由基,抗氧化物与皮肤衰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利 《华西医学》1996,11(1):118-119
自由基、抗氧化物与皮肤衰老李利综述雷观鲁审校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皮肤科近年来,自由基与抗氧化物的研究已涉及到基础和临床各科,引起医学界极大的兴趣。本文就自由基、抗氧化物对皮肤的影响作一简要介绍。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化合物分子的共价键断裂,形成含有奇数电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化学比色法对31例脑梗塞病人及48例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血清MDA和SOD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脑梗塞病人及正常中、老年期者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青壮年组,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青壮年组,且脑梗塞组上述改变更明显。提示自由基的含量随增龄而升高,清除自由基的酶与非酶系统的防御机能随增龄而下降,故MDA和SOD目前被认为是衰老的生化指标之一。脑梗塞由于急性缺血缺氧和再灌流损伤,使体内自由基产生连锁反应而进一步增加,清除自由基的酶系统进一步消耗。因此,中年期以后给予自由基清除剂,对防治衰老和血管病发生及促进脑梗塞病人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检测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的新方法。方法羟自由基与灿烂绿发生氧化反应,使灿烂绿颜色发生变化,在624nm处用分光度计测定其△A624值的变化,可间接测定羟自由基的生成量。结果通过对测定条件的研究,得到最佳测定方案。同时发现甘露醇、抗坏血酸、硫脲清除羟自由基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可作为一种简便的筛选抗氧化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直结肠癌是世界第二大癌症,致死率也位居第二位。临床分期往往决定了直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早期阶段确诊的患者往往预后良好[1]。电子顺磁共振谱仪(EPR)可以测定血浆蛋白的功能特性,以HSA 为例,采用具有稳定自由基结构(如氮氧自由基,doxyl)的长链脂肪酸作为人工引入的自由基,然后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经过 EPR 检测该自由基并分析这些自旋标记的脂肪酸与白蛋白的结合能力改变,同时监测血清白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2,3]。  相似文献   

17.
剧烈运动后蛋白尿与氧自由基实验诊断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实,自由基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病理损伤有关。为消除自由基的生成,机体形成了具有预防性、阻断性和修复性作用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剧烈运动可引起蛋白尿、血尿、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其发病的影响因素较多。近年来逐渐将自由基理论引入对运动性蛋白尿的研究。为了解剧烈运动后蛋白尿与自由基的关系。我们观察了青年人5公里越野训练后尿蛋白、氧化、抗氧化实验诊断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甘草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和抑制作用。方法:用化学反应法检测不同剂量的甘草总黄酮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和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与维生素E和甘露醇的抗氧化作用进行比较。结果:甘草总黄酮具有明显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其半数清除量(IC50)为226mg/L明显低于维生素E的IC50 770mg/L,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明显优于维生素E(P&;lt;0.05);甘草总黄酮对Fenton反应生成的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直接清除作用,该作用明显优于甘露醇,其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是甘露醇的1/255,其抑制羟自由基生成的IC50是甘露醇的1/139。结论:甘草总黄酮对氧自由基的羟自由基有清除和抑制作用,且作用强于维生素E和甘露醇。  相似文献   

19.
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与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67例脑卒中病人的急性期与恢复期,脑梗塞与脑出血,死亡者与存活者,经抗自由基 治疗与未经抗自由基治疗的血清,红细胞,脑脊液,尿液进行了超氧化物上支化酶,丙二醛的信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有氧运动抗氧化损伤作用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自由基研究技术和方法的突破,促进了生物医学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是导致机体老化和多种疾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又将注意力转移到运动与机体组织器官的自由基代谢及抗氧化酶的关系上。文章就有氧运动抗氧化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