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4例胸腔镜检查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胸腔镜检查在胸膜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74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有64例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达86.5%,其中结核性胸膜炎12例,肺癌胸膜转移2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慢性炎症11例,肺大疱10例,肺胸膜淀粉样变1例。结论: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和肺疾病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易操作、较安全的诊断方法,其阳性率高,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胸腔镜临床检查应用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疑难胸膜疾病的诊断检查和胸腔镜检操作关键。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胸膜疾病的病例资料,总结病因组成和并发症。结果91例胸膜疾病患者,男性73例,女性18例,胸腔积液71例,自发性气胸20例。胸腔积液病因:恶性肿瘤39例,结核15例,慢性炎症14例;气胸病因:肺大疱6例;胸膜粘连3例;肺破裂1例;无原因者8例。并发症以发热多见,无与胸腔镜检查相关的死亡。结论:该院胸腔镜诊断的胸腔积液以恶性肿瘤最常见,其次为结核。难治性气胸首要病因为肺大疱。对胸液分析、细胞学检查和闭式胸膜活检不能确诊的胸膜疾病有必要考虑内科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联合胸膜刷检术对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4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检联合胸膜刷检术,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刷检标本进行细胞学涂片检查以及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154例胸膜活检患者均1次取材成功,成功率为100%,病理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59例,胸膜活检恶性阳性率为38.3%。胸膜刷检脱落细胞阳性率为40.1%,胸水脱落细胞阳性率仅为30.5%,总恶性胸腔积液阳性率44.2%,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为37.0%,总病理确诊率为81.2%。结论:胸膜活检联合胸膜刷检是一种对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操作简单,相对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术对胸膜疾病的诊断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术对胸膜疾病的诊断体会,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对33例胸膜患者作胸膜腔检查。结果发现胸膜结核13例,胸膜恶性间皮瘤1例,肺腺癌胸膜转移1例,脓胸1例,非特异性胸膜炎3例。14例气胸患者,发现胸膜粘连带形成的有6例,胸膜下肺大泡3例,未发现病灶的5例。经追踪观察发现该法对胸膜腔积液病因诊断符合率达84.2%,特异性100%。对气胸病因的诊断达57.1%。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4.2%,且多数较轻微。说明使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对胸膜疾病的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为一种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伟良  陶维华  王苑玲 《临床荟萃》2012,27(13):1118-1120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单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因不明原因单侧胸腔积液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患者74例,对其诊断方法和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胸腔镜检查和病理活组织检查,74例中有65例得到明确诊断,确诊率87.8%.其中结核性胸膜炎33例,肺癌胸膜转移21例,乳腺癌胸膜转移2例,鼻咽癌胸膜转移、甲状腺癌胸膜转移、腮腺癌胸膜转移各1例,胸膜间皮瘤3例,淋巴瘤1例,漏出液2例.全部病例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科胸腔镜操作简单、安全,对不明原因单侧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定位针刺胸膜活检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阳性率和安全性。方法:对近4年诊断为胸膜疾病并行针刺胸膜活检、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胸膜活检中提示结核性胸膜炎23例(33.8%)、慢性炎症13例(19.1%)、腺癌11例(16.1%)、鳞癌5例(7.0%)、小细胞癌3例(4.4%)、不明部位的转移癌3例(4.4%)、间皮瘤1例(1.4%),活检失败得到胸膜组织病理报告为骨胳肌组织和纤维脂肪组织9例(13.2%),胸膜活检恶性阳性率33.8%,胸水脱落细胞阳性率仅为29.4%.总病理确诊率为86.7%。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气胸3例(4.4%),胸膜反应2例(2.9%),出血1例(1.4%)。结论:在胸膜疾病中.B超定位针刺胸膜活检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阳性率高.致命并发症极少  相似文献   

7.
诊断性胸腔镜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胸腔积液为主要适应症以及其他胸部疾患共71例,53例胸腔积液中绝大多数经胸片、CT、纤支镜、胸膜活检等全身检查未完全明确诊断,进行了胸腔镜检查,镜下及病理活检结果确诊为结核、腺癌、鳞癌、胸膜间皮瘤、恶性淋巴瘤等。非胸腔积液18例经胸腔镜确诊为炎性假瘤、恶性淋巴瘤等。非胸腔积液18例经胸腔镜确诊为炎性假瘤、肺大疤、胸壁血管渗血等疾患。提示诊断性胸腔镜求是胸部疾病一项重要病理诊断措施。该文以实例分析表明诊断性胸腔镜检查具有创伤小,器械简单,结果可靠,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极佳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纤支镜代替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膜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而胸腔积液是胸膜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临床上大部分胸腔积液的病因通过胸水实验室检查,经皮穿刺胸膜活检,影像学等检查能明确病因,但仍有约20%~30%的患者无法明确,从而延误治疗。胸腔镜可直接观察胸膜及肺表面病变,直视下活检取材,确诊率高;并能避开较大血管,减少出血概率。胸腔镜还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孔晖  杨瑞安  赵珊 《新医学》2002,33(8):477-478
目的:探讨内科医生应用胸腔镜对胸膜、肺疾病进行诊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在局部麻醉下采用硬质胸腔镜对76例胸膜、肺疾病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气变化,观察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和检查的安全性。结果:76例患者中有66例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达87%,其中结核性胸膜炎13例,肺癌胸膜转移2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6例,慢性炎症11例,肺大疱10例,肺、胸膜淀粉样变性1例。术中生命体征及血气等无明显变化,5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心动过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胸腔镜检查操作简单、较安全、并发症少,对内科医生而言是一种较实用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0.
张敦华  陈英男 《临床》1997,4(1):7-10
对146例原因不明胸腔积液患者作胸腔镜检查,其中127例确诊为恶性病109例和良性特异性疾病18例。将全部病例组织学诊断与随访结果比较,发现本检查敏感性为92.7%、特异性100%,准确率93.2%。72例经胸腔镜喷入滑石粉治疗,63例获得完全的胸膜固定,持久的成功率在67例恶性胸水中为88.1%,在5例良性胸水中为80%。术后仅有短暂发热和局限性上以下气肿及2例胸腔引流部位肿瘤种植。本法对胸腔积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检查对原因不明性胸膜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对原因不明性胸膜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6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和胸膜肿块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观察镜下病变形态和病理结果.结果 确诊率为95.0%;恶性病变19例,其中腺癌12例、小细胞癌4例、胸膜间皮瘤2例、淋巴瘤1例;良性病变15例,其中结核10例、脓胸5例;未明确病因2例.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具有诊断阳性率高、损伤小、安全、可诊断原因不明性胸膜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有的胸膜腔疾患靠胸片、CT、胸水分析、细胞学检查及胸膜活检不能得到确诊,需通过胸腔镜检查,但胸腔镜价格昂贵,故我们用开放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诊断胸膜腔疾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水染色体检查、胸膜活检及其联合运用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别行胸水染色体、胸膜活检检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阳性率。结果 单独行胸水染色体检查,阳性率41.9%;单独膜膜活检,阳性率67.4%。而者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用阳性率为88.4%,与单独一种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项检查均较安全,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有显著意义,联合运用能大大提供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除肺、胸膜疾患外,很多肺外疾病也可引起,故病因诊断较困难。目前,胸腔积液常用诊断方法包括胸水排放后影像学检查、胸水实验室检查、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经皮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等,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获得病因诊断,导致误诊与误治。近年来,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在提高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上得到极大发展,本次研究总结因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行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手术的150患者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附11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方法及特点。方法 对11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资料及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例经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获得明确诊断,4例在胸腔镜下行胸膜活检而确诊。66例胸腔内留置微管排液送检,均未出现并发症;48例行胸腔穿刺排液送检,其中有9例出现气胸、复张性肺水肿、胸膜反应等并发症。结论 应对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积极进行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可应用胸腔镜行胸膜活检:胸腔内留置微管可多次、随时获取标本,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电子支气管镜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价值。方法对我科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应用电子支气管镜确诊的恶性胸膜间皮瘤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均经血气分析,肺通气功能,胸腔积液常规、生化、细菌学、细胞学,支气管镜及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等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后行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并取组织送病理检查,全部确诊为恶性胸膜间皮瘤,确诊率100%。本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前12例误诊,分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6例,肺癌4例,胸膜转移瘤2例。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具有创伤小,诊断阳性率高,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胸膜活检术及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价值.方法 80例确诊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术,同时测定胸水中的腺苷脱氨酶.结果 胸膜活检病理表现为干酪样坏死及为类上皮细胞和朗罕氏巨细胞、伴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肉芽肿性炎41例,慢性胸膜炎19例,未取到胸膜20例,诊断阳性率51.3%;胸水ADA≥45 U/L 62例,占77.5%;胸膜病理结合胸水AD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76例,诊断阳性率95%较分别单独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P<0.001).结论 胸膜活检结合胸水ADA的测定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内科胸腔镜在胸膜间皮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内科胸腔镜在胸膜间皮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1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男17例,女4例,平均(62±12)岁。所有患者连续3次行胸水细胞学及经皮胸膜活检后实施内科胸腔镜。弥漫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胸腔镜术后行胸膜粘连术。观察对比3种方法的病理诊断阳性率、并发症及利用胸腔镜行胸膜粘连术的疗效。结果胸水细胞学、胸膜活检及胸腔镜3种检查方法在胸膜间皮瘤中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4.3%(3/21)、57.4%(12/21)和100.0%(21/21),两两对比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胸膜活检和胸腔镜检查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0%(4/21)和28.6%(6/21),胸腔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生率稍高,P>0.05,差异无显著性。19例患者行胸膜粘连术,12例注入顺铂,7例使用博莱霉素,总有效率达84.2%(16/19);半年的复发率为31.3%。结论内科胸腔镜操作简单安全,在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中阳性率高,具有诊断治疗一次进行的优点,是胸膜间皮瘤诊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观察镜下病变形态和病理结果。结果 71例患者中,恶性痛变45例。其中腺癌34例,胸膜间皮瘤5例,淋巴瘤2例,未能分类间皮细胞团生长4例;26例良性病变中,结核12例,脓胸8例,3例因胸膜粘连广泛而失败,3例未见明显异常。71例患者中61例明确诊断,诊断总阳性率为85.9%;45例恶性积液中41例明确诊断,诊断阳性率为91.1%。所有病例中,明确诊断恶性病变占57.7%,结核占16.9%,化脓性炎症占11.3%。并发症少,出血、疼痛、发热、胸腔内气体残留均极轻微且很快消失。无1例因不能耐受而终止。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具有诊断阳性率高、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胸膜穿刺自动活检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胸膜自动活检的组织学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94例外周型肺占位和胸膜病变98次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自动活检的结果。病例包括肺癌32例,胸膜间皮瘤20例,转移性肺癌5例,肺或胸膜结核27例,肺炎性病变10例。使用带18G内槽式穿刺针的自动活检装置,在B超引导下行病变穿刺活检,术后观察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8次穿刺均一次取材成功,87例做出了明确的组织学分型诊断,组织学确诊阳性率为92.6%(87/94),穿刺后并发症中气胸和出血各2例(占2.1%),均无须手术处理而愈。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肺、胸膜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确诊肺外周型占位和胸膜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