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阳性的实体瘤患者化疗期肝功能变化 ,了解肝功能损伤与疾病种类及乙肝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2 0 0例乙肝病毒阳性的住院实体瘤患者接收全身化疗或动脉插管化疗 ,化疗前后检测肝功能变化。结果 Ⅰ度以上肝功能损害占 4 0 5 % (81/ 2 0 0 ) ,病种以恶性淋巴瘤和原发性肝癌居多 ,乙肝标志物中以HBsAg( )及HBeAb( )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 ,HBsAb( )者发生率低。结论 乙肝病毒阳性的实体瘤患者化疗期肝功能损伤发生率较高 ,尤其恶性淋巴瘤及HBsAg、HBeAb阳性患者 ,化疗前常规检测乙肝标志物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肝功能损害与乙肝病毒(HBV)标志物阳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6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乙肝病毒阳性32例,均采用EPOCH方案化疗。结果乙肝病毒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肝功能损害较乙肝病毒阴性者明显,肝功能损害总体发生率为46.9%VS18.2%,P值=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乙肝大三阳或乙肝小三阳者Ⅲ~Ⅳ度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达33.3%,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乙肝病毒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乙肝病毒阴性者高。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患者尤其明显。建议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并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发生的高危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对口腔炎作出预测。方法:对83例癌症患者进行研究,按口腔炎发生与否分为口腔炎组和对照组,对15例临床指标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持续灌注、体力状态,白细胞计数及口腔pH值4项指标为口腔炎的高危因素;据高危因素所建立的判别函数,阳性预测值为85.2%,阴性预测值为94.6%。判别准确率为91.6%。结论:持续灌注、体力状态,白细胞计数及口腔pH值4项指标为口腔炎的高危因素;据此所建立的判别函数模型简单,能较准确地预测口腔炎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化疗对淋巴瘤伴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比较50例HBsAg(-)、20例HBsAg(+)和18例小三阳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HBsAg(-)组、HBsAg(+)组和小三阳组化疗后Ⅲ级以上肝功能损害分别是0%、15%、55%。结论伴乙肝病毒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明显,尤其小三阳患者损害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癌症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发生的高危因素 ,建立数学模型 ,对口腔炎作出预测。方法 :对 83例癌症患者进行研究 ,按口腔炎发生与否分为口腔炎组和对照组 ,对 15例临床指标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持续灌注、体力状态、白细胞计数及口腔pH值 4项指标为口腔炎的高危因素 ;据高危因素所建立的判别函数 ,阳性预测值为 85 2 %、阴性预测值为 94 6%、判别准确率为 91 6%。结论 :持续灌注、体力状态、白细胞计数及口腔pH值 4项指标为口腔炎的高危因素 ;据此所建立的判别函数模型简单 ,能较准确地预测口腔炎的发生 ,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化疗对淋巴瘤伴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比较50例HBsAg(-)、20例HBsAg( )和18例小三阳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HBsAg(-)组、HBsAg( )组和小三阳组化疗后Ⅲ级以上肝功能损害分别是0%、15%、55%。结论伴乙肝病毒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明显,尤其小三阳患者损害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紫杉醇化疗罕见不良反应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观察124例接受紫杉醇化疗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发现两种罕见的不良反应:局限于头皮的药物性皮炎(3例)和过敏性球结膜炎(1例)。口服抗过敏药及外用类固醇药物为首选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9.
10.
Li YH  He YF  Wang FH  Lin XB  Xia ZJ  Sun XF  Lin TY  Huang HQ  Zhang L  Xu RH  Jiang WQ  Guan ZZ 《癌症》2005,24(12):1507-1509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显示,携带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及相关死亡率明显增加。本研究探讨携带慢性HBV的淋巴瘤患者接受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后果,并进一步探讨临床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1985年1月至2002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携带HBV的116例淋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接受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临床后果及其相关高危因素。结果:60例(51.7%)患者化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按WHO肝脏毒性标准,Ⅰ度4例(3.4%)、Ⅱ度14例(12.1%)、Ⅲ度15例(12.9%)、Ⅳ度27例(23.3%)。经对症治疗后11例(9.5%)患者按期化疗,27例(23.3%)化疗延期,16例(13.8%)终止化疗,6例(5.2%)死亡。应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激素是化疗后发生肝炎的高危因素。结论:携带HBV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化疗后肝功能损害会导致患者化疗延迟,甚至死亡。应用激素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13.
对28例化疗药物性肝功能异常的老年癌症患者,再次按原方案化疗时加用肝得健和甘利欣护肝治疗,从而形成自身对照研究.确定上述两种治疗方式对肝功能的影响.护肝治疗方法肝得健20 mL/d、甘利欣150 mg/d,平均用药1 3 d.结果单纯化疗组与化疗+护肝治疗组比较,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I~Ⅳ度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64.29%和26.87%,x2=11. 75,P<0.001;其中Ⅱ~Ⅳ度肝功能损害2组分别为7例、3例,经秩和检验证明,两组肝功能损害程度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肝得健加甘利欣对老年癌症患者化疗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防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阿扎司琼和昂丹司琼治疗63例恶性淋巴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其中盐酸阿扎司琼组33例,昂丹司琼组30例。结果:盐酸阿扎司琼组总有效率为93.9%(31/33),昂丹司琼组为70.0%(21/30)。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盐酸阿扎司琼组未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结论:盐酸阿扎司琼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16.
乙肝病毒感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9):947-948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LFD方案+HCPT治疗46例晚期直肠癌者,疗效CR2例,PR28例,有效率65.2%,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均能逆转且患者能耐受,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直肠癌术后,常规化疗后复发,转移发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LFD方案联合HCPT仍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19.
MTT法检测人实体瘤化疗敏感性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应用MTT法检测138例恶性实体瘤细胞体外对13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探讨此方法作为肿瘤患者个体化用药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可评价率为96.4%,体外药敏结果与临床化疗资料基本一致。结论:MTT法作为一种能为肿瘤患者化疗提供个体化实验室依据的准确、简便,快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慢性感染乳腺癌患者化疗与肝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对 98例 HBs Ag阳性乳腺癌患者以同一方案正规化疗两个周期后观察血肝功能指标和血 HBV- DNA含量变化。结果  HBs Ag阳性的乳腺癌组肝损伤发生率为 36 .8% (14 /38) ;阴性组发生率为 13.3% (8/6 0 )。阳性组肝炎发生率为 2 3.7% (9/38) ,阴性组为 8.3% (5 /6 0 )。两组间差异显著 (P<0 .0 1,P<0 .0 5 )。结论  HBV慢性感染的乳腺癌患者接受细胞毒化疗时容易出现肝损伤 ,其携带的乙肝病毒可能被细胞毒化疗所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