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净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对自体骨髓移植物的净化作用。方法 :分离 10例初诊的慢性期Ph+ 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 ,体外培养 10天 ,利用染色体分析法检测培养前后Ph+ 中期细胞比例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前后MNC中CD+ 3 4干 /祖细胞比例。结果 :培养后Ph+ 中期细胞比例下降明显 (5 7%±6 92 % )vs(88.2 %± 7.97% ) ,P <0 .0 5 ;培养体系MNC中CD+ 3 4干 /祖细胞数量减少无显著性 (2 .78± 1.6 7)× 10 5 vs(3 2 7± 2 .2 5 )× 10 5 ,P >0 .0 5。结论 :CML骨髓细胞经体外培养 ,Ph+ 细胞比例下降 ,而CD+ 3 4干 /祖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 ,提示该法对CML骨髓细胞具有一定程度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ES型bcr/abl探针(双色单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检测bcr/abl融合基因中的价值。方法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初诊或复诊患者30例(骨髓标本43份),行普通染色体核型分析和ES型bcr/abl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43份骨髓标本,6份未做骨髓培养,6份培养失败,在其余31份培养成功的标本中,找到Ph1染色体9份,另有1份标本多次检查都发现存在21p+染色体异常;43份骨髓都经FISH检测,13份标本发现bcr/abl融合基因。结论 ES型bcr/abl探针对CML初诊病例的bcr/abl融合基因有较高的检出率;对复发病例,不仅能辅助诊断CML,而且在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判断疾病的进展上均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IFN-α、TNF-α和IL-2联合激活正常骨髓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净化作用.方法采用细胞集落形成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激活的正常骨髓对K562细胞的净化作用.并观察其对正常造血及造血微环境的影响.结果 3种细胞因子均能激活骨髓细胞,以3种同时应用作用最强,且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阴性(Rt-PCR法);IL-2+IFN-α作用次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41%;其后是IL-2+TNF-α和单独使用IL-2;最后是单用TNF-α,bcr/abl融合基因均阳性.3种细胞因子对CFU-GM的抑制很小,对CFU-F和CFU-Blast有促进作用.结论 IL-2、IFN-α和TNF-α联合应用有助于净化白血病骨髓.  相似文献   

4.
崔久嵬  李薇  王冠军  李荔 《吉林医学》2003,24(6):500-502
目的:体外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CD34+细胞、单核细胞为树突状细胞(DCs),并对其形态、表型及其刺激T细胞增殖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利用GM-CSF、IL-4、TNF-α体外定向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所诱生的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及表型检测,用D-FISH方法检测所诱生DCs的白血病源性。并应用MTT法检测所诱生的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CML患者BMMNCs、CD34+细胞、单核细胞体外均可诱导生成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DCs,前者DCs产量明显高于后二者,但均具有刺激自体及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且三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来源于CML患者骨髓的BMMNCs、CD34+细胞、单核细胞均可诱生成CMLDCs,对T细胞均具有刺激增殖能力,但BMMNCs所诱生的DC主要来源于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bcr/abl双色ES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FISH)应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本院收治的1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之骨髓细胞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2例CML均检出bcr/abl基因的存在,其中2例伴ASS基因缺失.结论:使用bcr/abl双色ES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能为bcr/abl融合基因的检测提供准确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IFN_α、TNF_α和IL_2联合激活正常骨髓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净化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集落形成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检测激活的正常骨髓对K562 细胞的净化作用。并观察其对正常造血及造血微环境的影响。结果 3种细胞因子均能激活骨髓细胞 ,以3种同时应用作用最强,且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阴性 (Rt_PCR法 ) ;IL_2 IFN_α作用次之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41% ;其后是IL_2 TNF_α和单独使用IL_2 ;最后是单用TNF -α ,bcr/abl融合基因均阳性。3种细胞因子对CFU_GM的抑制很小 ,对CFU_F和CFU_Blast有促进作用。结论 IL_2、IFN_α和TNF_α联合应用有助于净化白血病骨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FQ -PCR)技术,对8例复治CML患者和作为对照组的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进行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同时比较患者的血象、骨髓象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CML中7例慢性期(CP)和1例急变期(BC)患者,均不同程度地表达了bcr/abl融合基因,而对照组该融合基因的表达为阴性.结论 bcr/abl基因是CML发病的分子基础,定量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对于CML的诊断、临床分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纯化、扩增以及在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方法获取CML患者的骨髓MSCs,采用低血清培养液培养,瑞士染色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和细胞周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ML特异性表达的bcr/abl基因;分析骨髓MSCs染色体核型。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MSCs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丝蛋白(NF)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CML来源的骨髓MSCs呈纤维样贴壁生长,体外培养易扩增;表达相关抗原CD29、CD44、CD105,不表达CD31、CD13、CD34、CD45、HLA—DR;不表达bcr/abl融合基因,且具有正常的核型;不同扩增代数的MSCs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呈现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态,NF、NSE呈阳性反应。结论CML患者骨髓中可以分离培养MSCs,它具有体外大量扩增并保持低分化状态的特性和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是一种可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最有效治疗手段为骨髓移植(BMT)。但异体BMT供髓者缺乏,且有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自体BMT常因骨髓净化不彻底导致复发。所以探讨CML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的原因,是探索CML病因进而力争治愈CML的关键。   1 bcr/abl表达产物及功能   90%以上CML患者骨髓全部造血细胞内出现Ph1染色体,由位于9号染色体q34.11的c-abl基因与位于22号染色体q11.21的c-sis基因相互易位,形成t(9;22)(q34.11;q11.21)所致。22号染色体上断裂点集中在约5 800 bp的区域内,称M-bcr。CML中bcr/abl融合方式有2种:bcr第3及第2外显子分别与abl第2外显子融合成b3a2及b2a2型,二者差75 bp,均表达210 000的蛋白,即p210bcr/abl (p210)。此外还有bla2型(p185),主要见于AL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FN α及IFN α联合GM CSF调节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CP)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 bcr abl,bcl 2 和 c 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富集 14例CML CP患者骨髓MNCs,经干扰素 α(IFN α)及IFN α联合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培养 2 4h后 ,采用相对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及扩增片段光密度扫描分析bcr abl,bcl 2 ,c myc及β actin 基因表达水平 ,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IFN α(2 0 0U·ml-1)及IFN α(2 0 0U·ml-1)联合GM CSF(10ng·ml-1)均显著抑制bcr abl基因表达 ;IFN α部分抑制 c myc及 bcl 2 基因表达 ;GM CSF在IFN α作用的基础上部分促进 bcr abl及 c myc基因表达和显著抑制 bcl 2 基因表达。结论 :IFN α及IFN α联合GM CSF均可抑制抗凋亡基因bcr abl和bcl 2基因表达 ,并调节c myc基因表达水平。通过促进细胞凋亡而抑制恶性克隆增长是IFN α或IFN α联合GM CSF治疗CML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探索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原则和技巧.方法通过具体的选材、取材、首次换液、换液、传代。获得大量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从中探索培养的方法、原则和技巧.结果体外培养获得大量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结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遵循一定的方法、原则和技巧,在不同的环境可以快速准确的体外培养出大量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腔内骨髓移植(Intrabonemarrow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IBMBMT)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供鼠C57BL/6(H2b)骨髓细胞经微量注射器直接注入到经致死量照射后的受鼠BalB/c(H2d)胫骨骨髓腔。在骨髓移植后1,7,14d分别检测受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骨髓移植后7,14d分别检测受鼠骨髓中的CFUS。结果:IBMBMT组小鼠移植后7,14d的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骨髓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均显著高于传统骨髓移植组(IVBMT)(P<0.01)。结论:IBMBMT较IVBMT更能促进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ulture in vitro. Data sources The data cited in this review were mainly obtained from the articles listed in Medline and PubMed. The search terms wer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and “cell culture”. Study selection Articles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BM-MSCs culture in vitro,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 of optimizing cell culture environment in 2D vs 3D. Results Improving the culture conditions increase the proliferation and reduce the differentiation. Optimal values for many culture parameters remain to be identified.Expansion of BM-MSCs under defined conditions remains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BMSC and large-volume produc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带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2007年12月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69例,手术采用小切口复位、手动扩髓、顺行插钉技术。结果随访3~36个月,平均14个月,无继发性感染、畸形愈合,关节功能正常,无髓内钉及锁钉断裂等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稳定性好、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补骨合剂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观察不同浓度的补骨合剂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MSC)分化的影响,探讨补骨合剂促进MSC分化的作用机理。检测不同浓度的补骨合剂对MSC分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和细胞内骨钙素(BGP)含量的影响,以及观察ALP和矿化结节染色情况,并与密钙息作对照。结果发现:补骨合剂有促进分化中的MSC分泌ALP、BGP的作用,从而加速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作用原理与密钙息作用原理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分离、培养以及诱导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经贴壁后定向诱导培养2周。以CD34、CD133、VEGFR-2、vWF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法以及Dil-acLDL结合FITC-UEA-1双荧光染色法鉴定EPCs。结果:贴壁细胞经培养诱导后3d开始伸展,4~7 d形成细胞集落,10~21 d增殖加速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并出现条索状结构且呈"微血管样"排列生长。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D34、CD133、VEGFR-2、vWF阳性,Dil-acLDL联合FITC-UEA-1双染阳性。结论: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后可以表现出部分内皮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血清浓度处理对小鼠骨髓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小鼠全骨髓培养法培养细胞,原代细胞用10%、15%、20%血清体积分数的培养基,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结果细胞在血清浓度为10%的培养基中增殖速度快,细胞形态以梭型为主;血清浓度为20%时细胞胞体面积增大,且增殖速度减慢。结论体外培养小鼠骨髓干细胞的最佳血清体积分数为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体外培养?纯化?扩增方法,并进行体外定向诱导条件下的多向分化潜能鉴定?【方法】 取3~18月雄性C57BL/6J小鼠(共48只)骨髓细胞,贴壁培养后,用免疫磁珠法纯化,观察纯化后的细胞形态,对3?10?20代的MSC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绘制;并检测细胞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 小鼠MSC在体外可以诱导成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MSC连续传代培养达30代以上,细胞的形态?抗原表达无改变,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结论】 该方法获得的MSC具有高度增殖?多向分化潜能?生物学特性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补骨合剂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补骨合剂对骨髓基质细胞 ( MSC)增殖的影响 ,采用贴壁分离筛选法对 MSC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分析 ,用 MTT法检测补骨合剂对 MSC增殖的影响 ,结果发现补骨合剂刺激 MSC增殖与药物浓度有关 ,浓度为 1 0 0 μg/ml时达到最大效应 ,说明补骨合剂可以直接刺激 MSC增殖 ,使成骨细胞转化的数量增加 ,从而促进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骨髓基质细胞上清对脐血造血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SN)对人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方法:使用rIL-3,rIL-1β.rIL-6和SCF等细胞因子或SN或者两者联用长期培养人脐血造血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和造血祖细胞集落测定.结果:脐血造血细胞培养至2周时,细胞总数在细胞因子组增加了134.5倍和SN组增加8.15倍,两者联用增加了171.3倍.培养至第6周时,细胞增加减少,以SN组最明显,为培养前的26.65倍,细胞因子组为54.15倍,两者联用仍有92.25倍.对脐血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在扩增2周后,CFU产率细胞因子组和SN组比扩增前增殖了250%和217%,两者联用为279%.扩增至第3周,CFU产率下降,以前两组最明显,比扩增前分别增殖151%和145%,两者联用仍增殖了240%.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可促进脐血造血细胞的增殖,但比细胞因子作用弱,两者联用时作用明显强于两者分别使用,提示骨髓基质细胞还可产生其它物质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并延长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