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临床中因各种原因致不能平卧的危重病人行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8例行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穿刺方法:体位选择半卧位;穿刺点选择在锁骨中点的外侧1.0~1.5cm,下方1.5-2.5cm;进针的方向为穿刺针与皮肤夹角大约10°~30°角,穿刺针与锁骨轴线呈约30°~60°角,针尖指向胸骨上窝至环状软骨中1/3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深度右侧为12~15cm,左侧为14~17cm。结果成功率:穿刺总成功率100%,一针穿刺成功率67.86%,再穿刺成功率28.57%,单侧失败改对侧穿刺率3.57%;并发症:穿刺点出血3例,导管从锁骨下静脉走向颈内静脉2例,一过性心律失常1例,误入锁骨下动脉1例;导管感染1例;无血气胸、乳糜胸、导管堵塞、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为不能平卧的危重患者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
经锁骨上穿刺中心静脉置管156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锁骨上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方法。方法1560例经锁骨上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成年患者,枕仰卧,穿刺点选择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与锁骨夹角的平分线上,距离夹角顶部约1.5cm,针头指向胸锁关节下缘,穿刺时穿刺针与水平面呈25°,刺入2.5~4cm即能进入锁骨下静脉,把导管导丝沿穿刺针插入中心静脉,插入时需无明显阻力。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结论经锁骨上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相对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我院ICU危重病人616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3种不同穿刺方法比较其成功率。方法对616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A组:锁骨中内1/3下2~3cm,朝胸骨上凹与甲状软骨的中点方向进针4~5cm处入血管186例;B组:锁骨中点下2~3cm,朝胸骨上凹方向进针4~5cm入血管202例;C组:锁骨中1/3下3cm,朝锁骨中点内侧方向进针4~5cm入血管228例。结果c组228例222例成功较A组186例161例成功及B组228例178例成功,并发症发生率:A组20例(10.8%),B组25例(11.9%),C组5例(2.5%),且并发症轻微。C组方法优于A、B两组(P<0.01)。结论C组方法穿刺成功率高,特别是一针成功率高,定位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较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王吴  黄迅 《江苏医药》2012,38(14):1675-1677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用超声对胸前区腋静脉段及伴行腋动脉进行测量。采用超声实时引导和平面内技术行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腋静脉第二段区域位于锁骨下缘中点外1-3cm处。在锁骨下缘中点外3cm纵线上,穿刺点至锁骨距离为(5.22±0.43)cm,向锁骨中点内1cm处进针,平均进针角度(42±4)度,平均进针深度(4.6±0.6)cm,平均穿刺次数(1.00±0.86)次。随访评价满意。结论采用超声实时引导可成功完成腋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 用超声对胸前区腋静脉段及伴行腋动脉进行测量.采用超声实时引导和平面内技术行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 腋静脉第二段区域位于锁骨下缘中点外1-3 cm处.在锁骨下缘中点外3cm纵线上,穿刺点至锁骨距离为(5.22±0.43) cm,向锁骨中点内1cm处进针,平均进针角度(42±4)度,平均进针深度(4.6±0.6)cm,平均穿刺次数(1.00±0.86)次.随访评价满意.结论 采用超声实时引导可成功完成腋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销骨下静脉的方法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材料与方法:207例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的患男132例,女75例,平均年龄52.2岁。经皮穿刺锁骨焉胸脉,取锁骨中点内侧15mm,锁骨下15mm为进针点,针尖对准胸骨切迹与环状软骨的中点进针,进针先低向锁骨然后回撤,再抬高针尾紧贴锁骨下缘负压进针,若通畅抽出暗红色静脉血,则撤法注射器,导入导丝及导管。结果:总成功率99.03%,误入动脉1例,引起气胸1例,2例右侧未成功,改为左侧成功。结论:经皮锁骨下穿刺锁骨下静脉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高频超声定位对于锁骨之下行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2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高频超声定位锁骨静脉穿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186例患者的静脉穿刺点选取于锁骨中点以内1~2cm处,41例患者选取于锁骨中点处。227例患者一次性进针成功率达100%。3例患者存在锁骨之下静脉解剖异常。结论:在高频超声定位之下行锁骨下静脉的穿刺,可以对局部的解剖结构以及相关形态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有着引导精确、图像较为清晰、对患者不存在放射性损害的优势,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药实践》2017,(2):159-160
目的:探讨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避免误入颈内静脉方法。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2016年6月54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取右侧锁骨中外1/3交界点区域内锁骨下方1~2 cm为穿刺点,针尖指向同侧锁骨胸骨端的后上缘;穿刺成功后头转向穿刺侧并下颌靠肩;导引钢丝J型头向脚侧置入穿刺针,控制引导钢丝超出穿刺针头4 cm时,退出穿刺针,置入导管。观察此种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结果:穿刺置管成功后X线拍片证实,无一例误入颈内静脉。结论:选取锁骨中外1/3交界点区域内锁骨下方1~2 cm处为穿刺点,针尖指向锁骨胸骨端的后上缘,穿刺成功后头转向穿刺侧并下颌靠肩,导引钢丝J型头向脚侧置入,控制引导钢丝超出穿刺针头为4 cm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可降低导管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的X线片,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的X线解剖特点,另将140例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方法操作,改进组70例依据X线解剖特点采用改进的方法操作,对两种方法效果进行比较,及140例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的X线解剖特点。结果: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通常走行于锁骨内侧1/3段后方,一般不超出锁骨内侧1/3段的上下缘。改进组一针穿刺成功率78.57%,穿刺总成功率97.14%,穿刺置管时间(13±6.2)min;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率35.71%.穿刺总成功率85.71%,穿刺置管时间(18±7.6)min。结论:依据X线解剖特点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熟悉认识锁骨下静脉的局部解剖结构,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方法对126例住院患者(男75例、女51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锁骨上人路穿刺置管术68例,(男42例、女26例)。锁骨下人路穿刺置管术58例(男33例、女25例)。结果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其中一次成功109例,占86.5%,(男71例,占94.7%;女38例,占74.5%),失败17例,占13.5%。(男4例,占5.3%;女13例,占24.55)。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难度较大,成功率稍低。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99~2003年选择25例深静脉穿刺管留置患者(38例次 ) ,成功率达94 7 % (36例次 )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25例 ,面积均大于50% ,ASAⅢ -Ⅳ级 ,属特重烧伤 ,男19例 ,女6例 ,年龄19~56岁 ,置管最长20天 ,最短3天。操作前检查 ,均无凝血机制严重障碍。热力烧伤18例 ,行颈内、锁骨下、股静脉穿刺。化学烧伤7例 ,行颈内、锁骨下静脉穿刺。不同穿刺入径成功率及并发症见表1。通常置管深度为颈内静脉12~15cm ,锁骨下10~12cm ,股静脉25~30cm ,均未发生心律失常 ,刺破血管、心脏穿刺等严重并发症。1 2…  相似文献   

12.
ICU病人深静脉置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志华  饶平  陈莹晖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300-1300
20 0 2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们应用深静脉置管技术于 4 5例危重病病人的抢救和治疗 ,收到较好临床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使用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盒。常选择右锁骨下静脉、右颈内静脉或股静脉 ,右锁骨下静脉均由锁骨下穿刺。穿刺参照国内通用方法[1] 。首先根据术者习惯及病人病情 ,配合程度以及穿刺部位。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穿刺点、穿刺方向及深度。进针时注射器保持一定负压 ,顺利回血后迅速置入导丝 ,拔出穿刺针 ,用手术刀在穿刺点挑开一直径 1mm小口 ,用扩张器扩张各层 ,以便置管顺利进行且避免使导管尖变形造…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以来 ,我院急诊科对危重病人开展经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共 45 6例 ,全科医生及护理人员均熟练掌握了此项技术 ,现将置管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5 6例均为急、危、重病人 ,男 3 18例 ,女 13 8例 ,年龄 12~ 83岁。使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或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包 ,垫肩 ,头低位。常规消毒铺孔巾 ,局麻。选择右锁骨中内 1 3交界处偏外侧 1cm处、锁骨下方 1cm为进针点 ,进针方向与皮肤呈 40度 ,方向指向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形成夹角平分线上 1cm处 ,保持注射器负压进针约2~ 3cm ,回抽出暗红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研究2种不同型号头皮针逆行静脉穿刺在内科老年病人中应用的选择。方法 将237例内科老年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在手背部指掌关节上1cm~2cm处实施逆向静脉穿刺1504例次,A组选用7号穿刺输液,B组选用5.5号头皮针穿刺输液。观察2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评价、脱针及液体渗漏情况,拔针时按压5min局部出血、淤血情况。结果 B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发生率、脱针及液体渗漏、局部出血、淤血情况与A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尤其是随着静脉穿刺难度增加,一次穿刺成功率与A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内科老年慢性疾病病人选用5.5号头皮针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痛苦,提高静脉利用率,减少输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误入颈内静脉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导管误入颈内静脉时机体的影响和方法改进.方法 将48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分为A.B两组,选择不同穿荆点进行穿刺。结果经X线透视、X光摄片或CT等检查证实,锁骨下静脉导管进入颈内静脉者18例,其中A组12例,B组6例。结论穿刺点选在锁骨中点外侧至锁骨中、外1/3交界点区域内的锁骨下方1~2cm进针,可降低导管进入颈内静脉的概率n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33例猝死病人及临终病人,进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Seldinger法)置人临时起搏器。紧急床旁插入电极导管以往多选择右锁骨下静脉插管法,但由于右锁骨下静脉至右心室经路自然弯曲的解剖结构与插入电极导管走行方向不一致,在抢救中大多导致失败。根据国内有关报告和在安装永久起搏器时,采用左锁骨下静脉插入电极导管几乎无例外的顺利进入右心室,并将此经验纳入紧急床旁临时起搏收到了同样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如能在导管电极进入右心室深度方面加入以限制,就可以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此项工作,目前国内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们对危重病人进行经皮颈外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共 33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3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0例。年龄 31~ 84岁。 33例中 ,胃肠瘘 13例 ,晚期胃癌 10例 ,坏死性胰腺炎 5例 ,肠梗阻 2例 ,休克3例。1 2 置管方法 :准备 14号静脉穿刺针及硅胶导管各1根。硅胶导管长 2 5~ 30cm ,外径与穿刺针相适应。用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与硅胶导管后 ,将导管一端放入穿刺针内 ,另一端连接 2 0mL注射器 ,内盛肝素生理盐水。测量准备置入导管的深度 ,一般从锁骨上缘 2cm…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95年~1996年开展锁骨下缘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共66例,置管时间最长达半年,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现将锁骨下缘锁骨静脉穿刺法及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 操作方法 1.1 器材准备无菌穿刺包:20号穿刺针2只,硅胶管两条(长 25~30cm),其内径1.2mm,外  相似文献   

19.
报告192例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对各种导管、静脉途径及置管方法的用途及不足做了详细的讨论。认为居管以目前商品聚酯导管较理想,血营以锁骨下静脉为首选.失败后改用其它途径。本组并发症19例.主要为导管阻塞,对各种穿刺法介绍简明实用.同时对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提出自己的体会,并将动脉搏动,超声检查应用于反复穿刺失败的病人.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临床工作中常因水肿、休克、血管硬化等因素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建立血管通路 ,确保能及时准确的给药 ,我们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还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临床工作中对 8例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采用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性 5例 ,女性 3例 ,年龄 5 6~ 80岁 ,平均年龄 65岁 ,昏迷病人 6例 ,置管时间最长 60 d,最短时间 2 3d,平均置管时间 43 d。2 穿刺方法和护理2 .1 穿刺前准备2 .1.1 病人准备 :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穿刺的目的与方法 ,以取得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