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54例)和高血压患者(50例)的动态血压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24h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及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高血压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高于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方法选取84例高龄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即A组(单纯高血压)和B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监测24 h动态血压。结果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所测得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动脉压(nMBP)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均升高;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非杓型动态血压节律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比率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昼夜变化节律明显改变,监测高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可为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及6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BP、24hPP、NPP、NMBP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正常的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消失较明显,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24 h动态血压,分析相关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将试验对象分为三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86例;单纯性高血压组,127例;正常对照组,83例.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动态血压及相关参数,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单纯性高血压患者高(P<0.05),其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增加(P<0.05),晨峰出现频率升高(P<0.05);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昼、夜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24小时血压负荷值均比血压正常组高(P<0.05).结论 监测和控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动态血压,是减少并发症危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住院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对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白天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 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脉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4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建议尽早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降压和降血糖,纠正异常的昼夜血压节律,对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止靶器官的损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波动与ST-T改变及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4例高血压和(或)冠心病患者分组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36例,高血压患者40例,冠心病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同步监测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观察各组血压波动、ST-T改变及心律失常的情况,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升高时心律失常、ST-T改变发生率为38.9%、64.5%,不伴高血压的冠心病组发生率为28.6%、37.0%;表明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血压与其心电图ST-T改变及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ABPM与DCG同步检测有助于鉴别血压变化与心电活动的关系,对指导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 :对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单纯高血压患者各 3 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ABPM )。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 ,昼夜血压节律消失、2 4hSBP、NSBP、SBPload、2 4hMBP、NMBP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高于单纯高血压组 ,有显著性差异 ;而PSBP、2 4hDPB、DDBP、NDBP、DBPload、DMBP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失去正常昼高夜低的血压波动规律 ,尤以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高为明显。 2 4h平稳降压是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降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以及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干预组病人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结果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干预组病人对动态血压的认知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尽早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掌握血压波动规律,有助于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提高病人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使血压控制平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和次数。方法:对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与人工定时测压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在同一时血压值差异无显著性;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结论:对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夜问血压的观测及护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以及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干预组病人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结果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干预组病人对动态血压的认知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尽早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掌握血压波动规律,有助于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提高病人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使血压控制平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24 h 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2009年-2013年就诊的28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对照组为无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4例。分析两组患者24 h 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压变异系数等。结果:两组对比分析,患者的收缩压、脉压、血压变异系数等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结论: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特点有动脉压差增大、血压变异系数降低等,可早期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高血压患者血压,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周琳  高方  薛耀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3027-3028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对40例老年T2DM合并EH患者(A组)和38例老年单纯EH患者(B组)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其血压昼夜差值、节律变化以及夜间心率变化与B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EH患者血压总体水平偏高,血压及心率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分析高血压、颈椎病、颈椎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正常人的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观察颈椎病对动态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4/2005在山东省通信公司门诊部进行普通健康查体的136例受试者,根据有无高血压和颈椎病分为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37例)、原发性高血压组(39例)、颈椎病组(33例)、对照组(27饥)。各组之间年龄具可比性,原发性高血压组和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的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颈椎病组和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完成常规体检项目后用TM-2421型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h血压,观察血压均值(包括24h的、白天、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夜间血压下降率≥20%为深勺型;≥10%,但〈20%为勺型;≥0%,但〈10%为非勺型;〈0为反勺型,勺型为正常。 结果:13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动态血压均值: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高于其他3组(P〈0.01或0.05);原发性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颈椎病组(P〈0.01或0.05);颈椎病组的收缩压均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昼夜变化模式:反勺型仅出现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各组均可见勺型、深勺型及非勺型模式。对照组、颈椎病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和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收缩压勺型模式发生率分别为63.0%,66.7%,38.5%和40.5%,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舒张压勺型模式发生率分别为55.6%,72.7%,43.6%和29.7%,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颈椎病组比,原发性高血压组和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夜间舒张压下降显著减少(P〈0.01或0.05)。 结论:颈椎病对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动态血压昼夜勺型变化模式的比例也反映出了高血压的损害性作用及颈椎病可能加重这种损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庄玲  毕慧敏 《护理研究》2005,19(3):494-495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则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对4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高血压病人,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进行观察分析,了解其血压变化特点,以期为此类慢性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9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合并高血压组冠状动脉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P<0.001);与脉压<60 mm Hg的患者相比,脉压≥60 mm Hg的患者冠状动脉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最高收缩压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与否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6.
观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分析20例NIDDM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75%的患者24小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17.3/10.6kPa(130/80mmHg),85%患者夜间平均血压下降率〈10%,且夜间平均血压下降与糖尿病病程呈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定量分析高血压、颈椎病、颈椎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正常人的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观察颈椎病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2005在山东省通信公司门诊部进行普通健康查体的136例受试者,根据有无高血压和颈椎病分为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37例)、原发性高血压组(39例)、颈椎病组(33例)、对照组(27例)。各组之间年龄具可比性,原发性高血压组和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的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颈椎病组和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完成常规体检项目后用TM-2421型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h血压,观察血压均值(包括24h的、白天、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夜间血压下降率≥20%为深勺型;≥10%,但<20%为勺型;≥0%,但<10%为非勺型;<0为反勺型,勺型为正常。结果:13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动态血压均值: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高于其他3组(P<0.01或0.05);原发性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颈椎病组(P<0.01或0.05);颈椎病组的收缩压均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昼夜变化模式:反勺型仅出现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各组均可见勺型、深勺型及非勺型模式。对照组、颈椎病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和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收缩压勺型模式发生率分别为63.0%,66.7%,38.5%和40.5%,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舒张压勺型模式发生率分别为55.6%,72.7%,43.6%和29.7%,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颈椎病组比,原发性高血压组和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组夜间舒张压下降显著减少(P<0.01或0.05)。结论:颈椎病对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动态血压昼夜勺型变化模式的比例也反映出了高血压的损害性作用及颈椎病可能加重这种损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方法:对11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收缩压负荷、白天平均收缩压负荷、夜间平均收缩压负荷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统计学差异;血压昼夜节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收缩压负荷偏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因此应积极控制收缩压、收缩压负荷,恢复正常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入选2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存在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n=41)和非脑梗死组(n=178),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状态下24 h动态血压参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夜间收缩压、白昼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P均<0.05),且脑梗死组患者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治疗状态下动态血压表现为收缩压过高和昼夜节律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原高血压24h动态血压变化。方法:应用美国Spacelabs90207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了60例高原高血压24h动态血压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0例高血压病(EH)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原高血压患者24h血压节律与EH基本相同,两组患者夜间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但高原高血压以DBP增高为著;高原高血压患者与EH患者24h血压曲线:白昼(6:00-22:00)及夜间(22:00-6:00)曲线均呈重叠、交叉状态。结论:凡移居高原前血压正常,移居高原后血压持续增高,能除外原发和继发性高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显示血压波动曲线呈长柄杓型,且以DBP增高为著,提示为高原高血压。返回平原后血压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