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湖北省宜昌市居民对登革热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登革热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对象,采取集中健康教育和一对一入户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调查对象在健康教育后的知、信、行各方面知晓率与之前相比有显著性提高。健康教育前人群对登革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低项仅20.4%,健康教育后对各项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84.6%,对登革热的传播媒介、病原体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人群的相关行为形成率各项中最高仅78.8%,健康教育后形成率各项中最低为79.0%,在基本防蚊措施、居住环境的维护、就医及预防态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前,相关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依靠电视、网络、广播(59.0%),健康教育后,获取途径主要依靠小区宣传栏(84.0%)。结论以集中健康教育结合一对一入户健康教育的方式对城市小区居民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普通人群对登革热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在流行季节对该病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2.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急性传染病。在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防蚊灭蚊控制传播媒介是主要预防措施。但是灭蚊药水大量使用污染环境,从长远来看不是根本性预防措施。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手段降低蚊媒密度可获得极好的防制登革热媒介的效果〔1〕。慈溪市2004年以前无登革热疫情,2004年10月发生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疫情,共发病83例,其中中小学生发病10例(占12·05%)。为了避免疫情的再次发生,针对小学生这一危险人群,通过学校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KAP)、行为形成率(BIP),人人动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西安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全市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和社区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相同问卷进行两次问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正确行为持有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西安市城镇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0.10%提高至87.19%,农村居民由54.69%提高至83.06%。3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城镇居民由40.17%提高至83.05%,农村居民由36.00%提高至77.43%。3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城镇居民由7.10%提高至21.59%,农村居民由6.83%提高至17.99%。正确态度和行为持有率也明显上升。居民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居民最希望的途径为“医务人员讲解”和“网络”。结论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但需进一步强化“可疑症状”“免费政策”和“免费机构”核心信息的宣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农村居民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开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建立完善的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对迁安市夏官营镇农村居民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按照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408人和200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干预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由54.2%上升至91.5%;健康行为形成率由54.7%提高到93.0%。结论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农村居民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厦门市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后,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与健康行为持有率的改变情况。方法以厦门市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的20多万户常住人口家庭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问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于2003年10月和2005年10月分别进行两次调查。结果通过资料入户、发放宣传教育礼品、布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播放专题节目、发送手机短信以及“小手拉大手”等健康促进活动,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显著提高,健康知识完全知晓率从2003年的46.1%上升到2005年的59.2%,不良行为平均持有率下降,健康行为形成率提高。结论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对促进农民健康知识的提高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教育对中专学生健康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影响的效果,将282名中专学生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在教育组中,采用讲课等形式进行了6个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使用问卷调查来比较他们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营养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的变化。结果发现:和对照组相比,开展健康教育后教育组学生的健康营养知识水平显提高,态度明显改善,吸烟率明显降低。这说明健康教育采用的方式和内容是行之有效的,可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海南岛环境与社区登革热控制”研究项目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初步分析,认为预防登革热,一要进行健康教育,普及登革热基本知识;二要建立坚实的群众基础,开展一项长期的综合治理埃及伊蚊的计划;三要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本项目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如今第一期任务已基本完成,实验村居民经过健康教育后掌握登革热知识的人户比率从17%上升到68.18%,布雷图指数从42.38下降至11.09,小积水容器从平均每产0.5个下降至平均每户0.04个。  相似文献   

8.
亚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持续存在与亚洲以农村小规模养殖为主的家禽传统饲养方式密切相关。我国是世界上禽类饲养大国,目前仍以农村个体小规模养殖为主,养殖设施简单,卫生条件落后,并且60%~70%的禽类被庭院饲养,这极大地增加了农村居民感染禽流感的危险心。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报告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信阳市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地方病知识的知晓率。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按照《河南省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方案》的要求,在开展健康教育项目活动前,对项目小学学生及项目村的家庭主妇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在开展活动1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后,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6.44%提高到干预后的93.99%,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59.10%提高到干预后的92.03%;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3.13%提高到干预后的93.27%,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59.62%提高到干预后的91.81%。“你向父母讲过碘缺乏病知识”小学生从干预前的2.06%提高到干预后的95.58%.能正确回答“做菜时,碘盐应该什么时候放”的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62-33%提高到干预后的90.02%;“愿意改饮低氟水”的小学生从干预前的43.12%提高到干预后的76.23%,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77.59%提高到干预后的89136%。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后,信阳市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县(区)在校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方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陈晨  赵锋  陈平  陈森  殷环  娜地拉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0):827-828,838
目的评价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龋齿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活动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利用问卷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小学生龋齿相关知识得分由干预前(7.01±1.85)分提高至(7.61±1.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四年级提高最为明显。定期口腔检查比例由干预前33.2%提升至42.3%(P<0.05)。干预前后对自身及他人的口腔健康关注态度变化不明显。结论口腔综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小学生龋齿相关知识和口腔健康行为,还需要长期坚持在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降低患龋率。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碘缺乏病重病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贫困地区及碘缺乏病重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评价其效果。方法对目标人群开展多种形式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于教育前后用碘缺乏病知、信、行问卷(询问式)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和到居民家中进行食用盐碘含量的半定量检测。结果干预后教师知识知晓率提高近20%;学生知识知晓率提高20%~35%(P<0.01)。五年级学生高于四年级的学生;主妇/户主知晓率提高近10%。碘盐食用率从82.2%提高至91.0%。结论健康教育及相关的活动用品提供激发和促进了学生进行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老师—学生—家长(居民)这一宣传链,将健康教育扩大影响到家庭及社会,有助于当地居民知、信、行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在干预及对照社区对农村妇女(干预前776人、788人,干预后804人、803人)进行知识、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农村妇女传播途径知晓率、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一般知识知晓率、自我保护正确态度持有率、对待艾滋病人/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持有率比干预前分别提高24.38%、29.69%、28.80%、16.27%、21.08%;对照组分别为4.85%、0.14%、3.86%、-0.13%、3.13%。干预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农村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山西焦煤集团男性下井工人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煤矿工人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煤矿工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西焦煤集团4个煤矿的595名男性下井工人作为调查对象,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正确率由51.1%(304人)上升到84.3%(502人)。对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持有歧视态度的比例由61.2%(364人)下降为16.3%(97人),非婚性行为发生率由32.4%(193人)下降为11.3%(67人),最后一次和三次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煤矿工人最希望获得信息途径为发放宣传扑克牌。结论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提高煤矿工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危险行为的发生,减少社会歧视;贴近煤矿工人自身文化、生活和生产实际的传播方式易于接受,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学生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为以后开展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干预前后分别对1 249名和1 2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50.8%提高到80.6%(P0.01);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正确态度持有率在干预后显著提高(P0.01)但总体正确认知水平仍较低,干预前后分别为49.2%和68.6%,;有3.1%的学生自述发生过性行为;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依次为电视、报刊、书籍。结论采用多种形式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取得明显效果,可作为良好经验推广到其他学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福建省厦门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效果,为制定相关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厦门市6市区的全部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于2006、2008和2010年对厦门市的常住人口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厦门市居民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总平均知晓率由2006年的62.1%提高到2010年的83.0%,正确态度持有率从60.8%提高到78.7%,艾滋病相关政策信息总平均知晓率由41.4%提高到58.3%。2010年城市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和政策知晓率均高于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政策知晓情况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71.6%),网络(56.4%)、报刊/杂志(46.8%)、广播(42.8%)、宣传材料/宣传栏(38.4%)。结论厦门市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城乡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艳清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31-1633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高校新生转氨酶升高人群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玉林师范学院2011级336例转氨酶升高的新生为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该模式的干预方案,对照组只作一般健康指导。干预前与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学生对病毒性肝炎知识答对率较低,对转氨酶升高的症状答对率和转氨酶升高对身体的危害答对率都不足50%,尤其对熬夜、不良饮食习惯、劳累会引起转氨酶升高答对率只有15.50%、19.00%和31.50%。通过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对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因素答对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引起转氨酶升高的相关因素的认知水平,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控制南京市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方法对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流动人口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作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除“接受未筛选的血液及血制品可传播艾滋病病毒”外,其余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正确知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态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特别是“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交往”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3.2%(504/1168)上升到干预后的69.7%(798/1145)。求医行为以去公立医院看医生为主,干预前75.3%(879/1168),干预后上升到93.3%(1068/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居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农民健康教育学校模式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方法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为控制条件,选择莲都区平三村100名作为干预组,相邻村100名农民为平行对照组,以问卷形式分别了解干预、对照两组知晓率。结果通过一年的探索,干预组的农民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率明显提高,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为52.93%,而对照组只有26.89%,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农民健康教育学校为主要干预平台结合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