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小肠血管畸形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12例临床拟诊小肠出血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均采用周围静脉法。扫描前肌内注射盐酸山莨菪碱20 mg,检查时饮水600 mL,采用1 mm层厚平扫后注射对比剂,进行动脉期、实质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增强后图像以1 mm重建,重建后图象采用CTA技术结合1 mm薄层图像对小肠出血部位、病变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2例患者CTA明确诊断出血部位9例,均显示出血灶及供血血管和引流静脉,其中7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3例未发现出血灶。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重建技术诊断小肠出血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手术定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肠系膜上动脉的影像学结构,为临床提供相关疾病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50例患上腹部疾病患者,采用系膜上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通过运用多种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以及容积显示技术(VRT)对本组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结果 通过后期处理,诊断结果显示使用MPR技术能够更好的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的整体结构,优于使用MIP、CPR、VRT,但使用MIP可以更好的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学形态,故临床应当将三者结合使用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较好的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周围器官的空间关系,而使用MPR与MIP可更好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中的细小动脉分支,对患者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肠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疑似小肠疾病患者31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造影检查,并采取增强扫描,进行容积重建技术(VRT)、多平面重建(MRP)、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 对小肠诊断的敏感度95.65%、特异性87.50%、准确性93.55%。结论: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小肠壁、肠壁等结构,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报告5例患者中,女4例,男1例,年龄22~74(平均47.4)岁,病程1~6年。均因"上腹闷胀痛不适"、"反复呕吐"入院治疗,经仔细追问病史,症状多出现在进餐之后,且变换体位后可缓解或消失。患者曾多次在外院就诊,予消炎、补液等治疗后症状缓解,3例年轻女性患者自诉曾行胃镜、上消化道钡餐或上腹部B超检查,未能明确病因。体格检查均有不同程度上腹压痛,未见胃型及蠕动波。入院后5例患者首先行胃镜检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螺旋CT(MSCT)由于扫描速度快、层厚薄和有多种后处理能力,从而使CT血管造影术(CTA)真正得以实现,特别是在颅内病变中的应用。现分析本院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22例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疾病或颅内肿瘤患者,用MSCT作CTA检查,并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以评价CTA技术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2~65岁(平均49.4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癫痫等。CTA检查前行CT平扫,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出血5例、脑肿瘤8例、疑脑血管畸形2例。其中10例CTA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肠系膜动脉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50例行全腹部MSCT动脉期追踪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速率分别为3.0ml/s(23例)及4.0ml/s(27例),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后,采用容积再现(VR)、三维最大密度投影(3D MIP)、薄层滑块最大密度投影(STS-MIP)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50例肠系膜动脉均显示;对比剂注射速率为4.0ml/s肠系膜细小分支、肠壁血管网及吻合支的显示优于注射速率为3.0ml/s;VR及3D MIP图像可显示肠系膜动脉4-级以下分支;STS-MIP图像可显示4级以上分支至肠壁血管网,并可显示腹腔干(CA)与肠系膜上动脉(SMA)间、SMA内部及部分SAM与肠系膜下动脉(IMA)间吻合支;对于4级以下分支的显示VR及3D MIP更为直观,对于4级以上分支显示STS-MIP优于VR及3D MIP。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获得良好的肠系膜动脉的图像,是一种无创、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能为临床治疗肠系膜动脉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62例均于发病后1周以内完成血管造影检查,其中40例先行MSCTA检查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22例先行DSA检查后行MSCTA检查。以手术或者DsA结果为金标准,依照wH0的S-M分级标准作出AVM的5种分级。对比观察MSCTA与DsA在AVM诊断中的不同作用。结果MSCTA与DsA都能清晰显示AVM的引流血管及其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解剖关系,MSCTA区分AVM高危组比DSA更有意义。结论MSCTA优于DSA,可清晰显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钙化等细节情况,对于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98-1899
回顾性分析40例于本院就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结果两组的总体异常、主动脉弓部异常以及征象诊断的主要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主动脉瓣异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冠状动脉异常和胸腹主动脉异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层螺旋CTA诊断,取得了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为颈部动脉狭窄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验证该诊断的正确率,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诊断为对比依据,分析经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颈动脉血管狭窄情况的诊断的正确性,以判断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及应用价值。结果经对比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比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中的结果显示:颈动脉的轻度狭窄正确率为为91.94%,中度狭窄为84.85%,重度狭窄为100%,血管闭塞为100%。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有效地提高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正确率,在对该病的诊断中能为临床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脑动静脉畸形的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0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 26例脑AVM行SCTA,准直器宽度1.0-2.0mm,层间距1.0mm,SCAT均与DSA对照。结果 26例脑AVM共有瘤巢26个,供血动脉,26根,引流静脉37极,SCTA显示瘤巢24个(92.3%),SCTA显示的瘤巢大小与DSA一致22个(84.6%),对纤细畸形血管显示能力不高是SCTA漏诊瘤巢及显示的瘤巢小于DSA的原因;SCTA显示供血动脉31根(86.1%)。引流静脉33根(89.2%),漏诊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分流量小,血管细;4例AVM用多层螺旋CT行SCTA显示了全部病变。结论 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MSCTA检查35例,其中2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MSCTA检查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即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三维显示(SSD)、容积显示(VR)和薄层块最大密度投影(MIP),分析不同重建方法 对颈部血管的显示能力,并与DSA对照分析.结果 35例MSCTA显示正常血管76支,狭窄血管64支,其中20例DSA结果 与之比较,二者对颈部血管狭窄的显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MSCTA可作为颈部动脉血管性病变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可基本取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6例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及护理,结果5例病人出现轻度造影剂变态置应症尊:2例病人出现穿刺点局部造影剂外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余均达到诊断目的,得出做好造影前、中、后的护理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少见的血管阻塞性疾病,Kumar等建议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分为小血管型及大血管型,小血管型仅有单纯肠系膜上静脉小血管血栓形成,而大血管型则累及大血管或合并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此病容易误诊,死亡率较高,常规CT扫描速度慢,层厚较厚,对该病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通过平扫及增强扫描,利用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进行血管、脏器及组织图像重建从而大大提高诊断正确率。本文对我院16例病人进行分析,探讨其CT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外科手术或经DSA证实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技术,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形态。结果12例增强扫描均示肠系膜上动脉内充盈缺损影,MPR、MIP的后处理图像亦可显示充盈缺损影,表面遮盖显示可见血管截断,远端血管不显影,部分病例伴有肠腔扩张、腹水、肠梗阻等征象。结论MSCT增强扫描和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快速正确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对及时采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4例SAH患者进行MSCTA检查,均经CT平扫及腰穿明确诊断,18例MSCTA检查后行DSA检查。结果:24例SAH中经MSCTA显示动脉瘤ll例,脑动静脉畸形7例,另6例正常。ll例脑动脉瘤中MSCTA显示动脉瘤13个,检出率为92.9%。7例脑动静脉畸形中MSCTA显示与DSA一致。结论:MSCTA是简单,快速,无创伤和可靠性的血管成像技术,对危急重SAH患者可随时检查;MS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极高价值,可补充DSA诊断信息。MSCT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敏感性极高。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6例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及护理,结果5例病人出现轻度造影剂变态反应症状,2例病人出现穿刺点局部造影剂外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余均达到诊断目的,得出做好造影前、中、后的护理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在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肠系膜损伤患者,全部患者在伤后1h至3d内行MSCT检查,其中15例患者行增强扫描,将肠系膜损伤的影像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并观察肠系膜损伤在CT上的各种征象。结果 22例患者中,肠系膜脂肪间隙模糊22例、肠系膜积血15例、活动性出血1例、假性动脉瘤1例,伴有腹腔及盆腔积血9例,伴有肠道损伤10例。2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9例患者的MSCT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相吻合,1例因呼吸运动伪影较重而漏诊。结论 MSCT结合增强扫描能明确肠系膜创伤的范围、程度,所显示的造影剂外漏、假性动脉瘤是判断肠系膜血管性损伤的可靠征象,对急诊肠系膜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结肠癌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的评估价值,探讨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诊治的62例结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血管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对结肠癌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下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多种重建方式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可疑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CTA检查,并分别采取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三种重建方法,记录分析三种重建方法所显示膝以上血管、膝以下血管节段数以及血管狭窄程度,随后将三种重建方式相互结合观察血管节段数狭窄程度并与DSA检查相比较。结果 CPR、MIP以及VR三种重建方法显示,膝以上血管节段数比较(763个vs. 762个vs. 766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膝以下血管节段数比较,CRP明显优于MIP和VR(454个vs. 405个vs. 387个),而MIP又明显优于VR(405个vs. 387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全部下肢血管节段数比较,CPR亦优于MIP和VR(1 217个vs. 1 167个vs. 1 153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TA与DSA检查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下肢CTA的三种重建方法均能准确显示膝以上血管,CPR显示膝以下血管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工作中对膝以下血管诊断时应三种重建方法相互结合进行综合诊断,以准确评估血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和评价各种血运重建术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检查费用亦较昂贵,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新方法,随着64层螺旋CT的问世,其扫描范围更大,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提供了安全、无创、可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