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了解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军校1310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与各种常模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并进行不同类别间的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军校大学生SCL-90的各项因子分,除恐怖因子分外均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除躯体化与恐怖因子分外,均显著高于军队常模;除躯体化、敌对因子分外,均显著低于地方院校大学生。军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排在前5位的因子是:敌对、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结论 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既具有军人特点,又有地方院校大学生特点,并受其性别、年级、入学前身份、是否独生子女和学科类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冲动性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一般调查表、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BIS-11)、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722名大一-大三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冲动性总分为(67.43±8.67)分;SCL-90的恐怖因子高于全国常模(P〈0.05),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SCL-90的10个因子与冲动性存在正相关(P〈0.05)。精神病性(b=0.295,P=0.007)、敌对(b=0.334,P=0.004)、焦虑(b=0.574,P=0.001)、恐怖(b=0.496,P=0.000)对于冲动性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冲动性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稍优于全国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对冲动性水平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山东医专2006级169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新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焦虑和精神病性症状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但躯体化、抑郁、敌对和偏执症状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1);②女生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6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③农村学生的各因子分高于城市学生,除敌对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子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应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9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大学生态度和观点的表露与恐怖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45,P<0.05),表露总水平与敌对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34,P<0.05),高、低表露者在强迫症状(t=2.302)、人际关系敏感(t=2.444,P <0.05)、抑郁因子(t=2.336,P<0.05)、焦虑因子(t=2.636,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态度和观点的表露有助于减轻恐怖心理;高表露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焦虑因子上比低表露者表现更健康;自我表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濮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方法]2008年11月,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该校682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测试682名大学生,SCL-90各因子总分为1.75±0.58分,560名全国青年正常常模为1.64±0.51分(P〈0.01)。其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得分,大学生高于全国青年正常常模(P〈0.01),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得分2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恐怖、焦虑因子得分女生高于男生,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三年级学生高于一年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科与理科学生各因子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濮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人际关系敏感、焦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及其直系亲属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92例艾滋病患者及92名直系亲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Morisky问卷(8条目版本)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和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估,并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性分析.结果 艾滋病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得分都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6.64、4.45、11.54、4.88、18.80、11.15、18.49、7.21和11.57,P均<0.01);艾滋病患者直系亲属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和偏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7.16、3.66、13.61、17.60、2.48和8.09,P<0.01或0.05).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得分为4.00(3.05,5.00),且在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工作等因素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3、0.31、0.38和0.28,P均>0.05).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与本人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上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r=-0.503、-0.653、-0.752、-0.722、-0.770、-0.654、-0.652、-0.676和-0.575,P均<0.01);同时,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与其直系亲属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和偏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23 、-0.255 、-0.371、-0.380、-0.388,P均<0.01).结论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较差,且与患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直系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边远艰苦地区导弹、雷达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 90)对某军区空军25个边远艰苦地区导弹、雷达部队官兵共686人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估,并分析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结果 SCL- 90各因子中,躯体化(t=2.608,P<0.01)、焦虑(t=2.877,P<0.01)、敌对(t=3.157,P<0.01)、偏执(t=2.002,P<0.05)、精神病(t=4.421,P<0.001)和阳性数(t=6.298,P<0.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t=-2.169,P<0.05)、抑郁(t=2.608,P<0.01)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余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边远艰苦地区导弹、雷达部队官兵易存在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问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8.
李昌庆 《现代预防医学》2015,(13):2385-2388
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撑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 129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scl-90阳性检出率占28.70%。少数民族学生躯体化得分高于汉族(t=-2.76,P<0.05),农村学生人际敏感(t=2.87,P<0.01)、抑郁(t=2.16,P<0.05)因子得分高于城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科学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专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科学生大二躯体化(F=2.91,P<0.05)、抑郁(F=3.04,P<0.05)和恐怖(F=3.07,P<0.05)得分高于大三,专科学生大二强迫症状(F=3.59,P<0.05)得分高于大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民族、生源地、性别、家庭结构、年级等因素对SCL-90得分影响较小;本科生心理问题高于专科生;大二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经济发展指标来自1994-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贫困生心理健康指标来自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等1998-2011年139篇(n=54 423)采用SCL-90的实证研究文献,利用横断历史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偏执2个因子均值与年代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5~-0.17,P值均<0.05);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敌对4个因子标准差与年代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8 ~-0.25,P值均<0.05);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偏执的均值以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敌对的标准差与5a前人均GDP、城镇化、工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7~-0.27,P值均<0.05);躯体化的标准差与城市和农村恩格尔系数、房价占工资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0.20,P值均<0.05),而抑郁与城市恩格尔系数呈正相关(r=0.18,P<0.05).结论 贫困大学生部分心理健康因子有所改善,一些健康因子的内部差异在逐渐变小.经济发展是影响贫困大学生某些心理健康因子发展及其内部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连云港市二所大专学校二年级397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抑郁,恐怖二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性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其主要心理问题为强迫,人际关系,偏执,但仍属轻度(2分)为主,男生组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其它因子分无差异,不同专业的同年级学生中,理工专业学生在人际关系因子方面得分高于师范专业学生。结论:我市大专生丰在的心理健康障碍仍属轻度为主(2分),应对大专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转化不良心态。  相似文献   

11.
张勤  王丹妮  姚荣英  韩慧  庄颖 《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1):1083-1086
目的探讨蚌埠市大学生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蚌埠市3所大学1 009名大学生,由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大学生进行无记名方式的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积极应对(positive coping style,PC)平均得分为(28.85±7.62)分,消极应对(negative coping style,NC)平均得分为(21.37±5.85)分,应对倾向分为(7.68±8.64)分,PC分与常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25);NC分与常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P=0.63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际敏感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和社会支持总分对PC分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SCL-90总分、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受惩罚因子和丧失因子对NC分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大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受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可以从不同方面来预防和控制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主动干预对提高心理不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心理咨询公选课的学生进行SCL-90心理健康检测。将心理不健康(SCL-90各因子分〉2.5)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为期8周的主动心理干预;将心理健康的学生作为对照组,不对其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在实验后心理不健康人数由原来的29人下降到实验后的4人(13.79%),有25人(86.21%)的SCL-90因子分〈2,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干预前实验组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实验组在躯体化、偏执、其他3个因子上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除敌对因子外均低于实验前的得分(P〈0.01)。结论主动干预为预防心理不健康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中心城区青少年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于2009年12月对卢湾区501名青少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进行调查。结果(1)SCL-90总均分(1.47±0.51)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9)。人际关系均分低于国内常模,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均分高于国内常模,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2)SCL-90总均分女性高于男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问题检出率:29.14%的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高于2分,强迫、敌对、人际关系等出现问题的较多。结论上海卢湾区青少年总体心理状况尚可,高中学生(特别是市重点中学)及女性青少年心理问题较严重,需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传染病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护理管理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传染病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69例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在35岁以下者占78.3%;学历:专科生占63.8%,本科占36.2%。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各因子分值与国内常模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躯体化、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在人际关系敏感(t=2.259,P=0.027)、偏执(t=2.556,P=0.013)和精神病性(t=2.064,P=0.043)方面,专科生的得分明显高于本科生(P〈0.05)。结论传染病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其中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一些方面好于专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对改善心理健康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郝雁  闫琼 《中国健康教育》2014,(3):245-246,249
目的 调查某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高校1245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研究生心理问题总检出阳性人数141人,占研究生总人数的11.4%.不同性别的研究生在焦虑[男生得分为(1.38±0.38),女生得分为(1.46±0.38)分]、恐怖[男生得分为(1.17 ±0.29),女生得分为(1.22 ±0.33)分]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在焦虑、恐怖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t=-3.69,P<0.01; t=-2.778,P<0.01).不同教育水平的研究生在躯体化[硕士得分为(1.27 ±0.35),博士得分为(1.18±0.22)分]、强迫[硕士得分为(1.73±0.53),博士得分为(1.64±0.44)分]、人际敏感[硕士得分为(1.52±0.47),博士得分为(1.44±0.41)分]、抑郁[硕士得分为(1.43±0.45),博士得分为(1.27±0.31)分]、敌对[硕士得分为(1.38±0.44),博士得分为(1.29±0.34)分]、恐怖[硕士得分为(1.22±0.33),博士得分为(1.15±0.26)分]、偏执[硕士得分为(1.38±0.40),博士得分为(1.33±0.33)分]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硕士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博士(P<0.05).结论 本课题研究结果较以往研究有所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性别、不同教育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王玉琴  刘健 《健康研究》2013,(3):238-240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提出优化心理健康的策略。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量表对167名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 (1)通过症状自评量表发现,除了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在强迫(P〈0.01)、人际敏感(P〈0.001)、抑郁(P〈0.01)、焦虑(P〈0.01)、敌对(P〈0.01)、恐怖(P〈0.05)和偏执(P〈0.05)各因子以及总分(P〈0.01)上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密切相关,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和逃避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均P〈0.001)。结论引导积极性的应对方式有益于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初中、普高及职高等不同类型学校中学女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开展针对性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对1168名中学学生(其中高中女生204名、男生217名,初中女生263名、男生198名,技校女生152名、男生134名)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调查女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55.43%)高于男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1,P<0.05)。女生在强迫( t=2.998, P<0.05)、人际关系敏感(t=12.662,P<0.01)、抑郁(t=2.624,P<0.05)、焦虑(t=7.581,P<0.01)、敌对(t=5.091,P<0.01)、精神病性(t=3.025,P<0.05)等因子上的得分与常模相比的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中、普高、职高女生的强迫和抑郁因子得分依次增高,职高女生躯体化、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最高,普高女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最高。 SCL-90总分和焦虑、抑郁及强迫各因子的得分与学习、受惩罚、人际关系存在正相关。结论深圳中学女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及其程度较全国成人水平偏高,也高于同比男生,表现出自身特色,有必要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学高职高专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高职高专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男女大一新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数均高于全国常模;相关分析表明SCL-90各因子与EMBU的父母严厉惩罚、父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父母亲拒绝否认等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父母偏爱与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母亲偏爱与SCL-90中的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结论高职高专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