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前、术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 ,更好地避免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对产前、术前患者进行必要的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检验的一项任务。为此 ,我们对手术或输血前病人及产前妇女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 (TRUST)、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TP·PA)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检测结果作一回顾性统计 ,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受检者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来我院手术、输血病人及产妇共计 41 1 3例 ,抽取静脉血 ,立即分离血清 ,置 4°C冰箱保存 ,1~ 2d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HCV-RNA 3种方法联合检测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西宁地区203例HCV-Ab阳性患者及5例HCV-Ab阴性HCV-cAg阳性的患者,使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CV-RNA检测,化学发光法检测HCV-Ab,ELISA法检测HCV-cAg。结果 203例HCV-Ab阳性患者中HCV-cAg阳性例数为67例、HCV-RNA1×103 U/L 143例;72例HCV-Ag阳性患者中HCV-RNA阳性例数69例,符合率达95.83%,其中5例HCV-Ab阴性HCV-cAg阳性患者中,HCV-RNA阳性3例,符合率达60.00%。结论 HCV-cAg、HCV-Ab和HCV-RNA 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用于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同时可有效缩短HCV窗口期,降低HCV感染的漏检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许多实验表明,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IR)术检测丙型肝炎病(HCV—RNA)具有快速以及特异,灵敏度高等特点。这种方法对于丙型肝炎患的早期诊断、治疗期间抗病毒药物的评价、受感人群的普查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HCV—RNA定量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脏炎症活动及肝损伤程度。本实验就对100份丙型肝炎分别进行HCV—RNA,抗-HCV,ALT检测,进一步探讨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曾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8年Coo等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HCV的基因克隆。1991年将其归类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随着对HCV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检测方法问世。从抗体检测到病原体检测以及感染性、生化指标的检测,形成了对HCV的全方位检测,极大地提高了HCV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周炳华  张琼 《新医学》1999,30(3):152-153
引言为了解新疆多民族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流行情况,我们于1994年6月至1997年5月间应用第二代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对不同人群3012例进行了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2对象与方法2.1检测对象...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检测了经ELISA检测抗-HCV的86份血清,抗-HCV阳性血清66份,用PCR检测有37份是阳性,阳性符合率为56.1%,抗-HCV阴性血清20份,用PCR检测有8份是阳性,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57.0%。单项ALT升高、HB、HC和血液病患者HCV、RNA阳性率分别为37.5%,55.6%,62.5%和53.8%。用PCR检出HCV-RNA时间早于抗-HCV阳转时间,而且敏感性高于后者,是一种早期、灵敏及特异的HCV感染诊断方法。检测HCV-RNA有助于发现抗-HCV阴性的急、慢性丙型肝炎,根据HCV-RNA的连续检测,结合抗-HCV的消长状态,可用于丙型肝炎的预后判断和干扰素等药物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测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丙型肝炎病毒的特性,以及其特异性标志物-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包括抗-HCV、重组免疫印迹法和核心蛋白抗体的检测,以及用PCR检测其核酸,对有关检测方法进行评价,介绍有关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脂代谢状况及与外周血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75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分为HCV RNA高复制组、低复制组及阴性组。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HCV RNA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TG、CHO、Apo A1、Apo B、HDL-C、LDL-C等血脂代谢指标。结果甘油三酯(TG)、脂蛋白Apo B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HCV RNA阴性组和高复制组有显著差异,上述3个指标均与HCV RNA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随着TG、Apo B、LDL-C水平的上升,且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关系,并提示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血脂代谢紊乱的纠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与HCV-RNA检测的相关性及其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HCV-cA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以了解两者检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在160例HCV-RNA阳性血清中,HCV-cAg阳性148例,阳性符合率92.5%;在60例HCV-cAg阳性血清中,HCV-RNA阳性59例,阳性符合率98.3%。结论通过对HCV-RNA与HCV-cAg检测,说明HCV核心抗原与HCV-RNA检测可作为反映HCV复制的间接指标,预防窗口期感染。由于HCV-cAg在方法学上与HCV-RNA相比,具有方法简便、快速、价廉,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普及应用等优点,特别是在不具备HCV-RNA检测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作为HCV感染检测的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浓度,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变化与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143例,分成HCV携带者、轻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中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水平。结果HCV携带者、轻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中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浓度均值分别为(38.3±7.4)、(48.9±5.9)、(67.2±9.9)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值(28.9±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透明质酸的水平随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增加。结论血清透明质酸升高是肝纤维化的特征之一,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水平随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增加,也预示随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患者出现肝纤维化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HCV抗体及HCV-RNA阳性患者血清29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LKM-1)和抗肝细胞浆Ⅰ型(LC-1)等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 297例丙型肝炎患者中,98例患者至少一项自身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2.9%,其中ANA检出率为32.9%,SMA检出率为1.3%,LKM-1检出率为3.0%,LC-1检出率为0.3%,抗体检测阳性率与作为阴性对照的HBV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检测中自身抗体以中、低浓度抗体为主,主要以ANA为主.抗体滴度≥1∶100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LT,AST,Tbil,GGT及IgG含量明显高于抗体滴度<1∶100患者,但ALP,IgA,IgM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V感染过程中可引发机体自身免疫紊乱产生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出现对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可造成一定的损伤.注重自身抗体及其浓度的检测对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HBV和HCV重叠感染情况及其对肝功能及血清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常规检测3816例临床血清样本中的HBV及HcV血清标志物以及肝功能等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结果3816例送检样本中HBsAg阳性率8.9%(341/3816),抗HCV抗体阳性率1.2%(46/3816),其中HCVRNA检测阳性15例,现症感染率为0.39%。3816例样本中,HBV/HCV重叠感染15例,单纯HBV感染326例,单纯HCV感染31例。单纯HBV感染患者血清转氨酶(ALT和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重叠感染患者和单纯HCV感染患者。HBV/HCV重叠感染组患者HBVDNA栽量低于单纯HBV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HCV重叠感染组患者HCVRNA载量也低于单纯HCV感染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重庆地区HBV/HCV感染情况与我国一般人群分布基本一致,重叠感染患者肝功能血清学指标改变低于单纯HBV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抗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HCV感染早期,HCV Ab为阴性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CV核心抗原的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用重组HCV核心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对HCV核心抗原进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HCV核心抗原检测灵敏度高可达5ng/ml,用酶联法对11份HCV Ab阴性,HCV RNA阳性标本检测9份阳性。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HCV核心抗原可作为HCV感染早期的抗原检测方法,较HCV RNA检测法简便、快速,可以作为核酸检测法的一种简易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由基在急性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测了28例急性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 急性肺部感染组S0D、MDA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结论 急性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自由基一方面杀死细菌,另一方面也可以损伤机体。  相似文献   

16.
骨桥蛋白(osteopomin,OPN)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可与整合素和CD44受体结合[1,2].早期认为它的主要功能与骨组织的矿化和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肝癌患者HBV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M )与HBVDNA情况 ,我们对 6 8例肝癌患者进行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经确诊的肝癌患者 6 8例 ,男 6 1例 ,女 7例 ,年龄 2 8~ 83岁。2 .方法 所有病例均抽取静脉血 ,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进行HBVM (HBsAg、HBeAg、抗 HBs、抗 HBe、抗 HBc)检测 ,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HBVDNA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ELISA法检测 ,试剂由上海浩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 ;所有操作步骤按说明书…  相似文献   

18.
刘光中  徐洪涛 《疾病监测》1993,8(12):321-324
对江苏省11个县(市)各类人群共5144份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自然人群抗HCV阳性率为1.44%(40/2787),献血员为15.59%(206/1321)受血者为29.59%(58/196),急性肝炎5.72%(22/384),慢性肝炎13.9%(60/430),原发性肝癌23.09%(6/26)、在江苏省HCV感染主要发生在高危人群,其传播主要经输血途径,应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血液透析(HD)患者并发肝脏疾患是影响其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丙型肝炎病毒(HCV)是透析患者肝病的一个主要原因。输血后的非甲非乙型肝炎中90%以上为HCV所致。本文拟对HD患者HCV感染的流行病学、实验室监测、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1流行病学HCV为一种单链R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