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系统梳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经脉》、《针灸甲乙经》、敦煌《灸经图》等医学文献中关于足太阳经的记载,可以发现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不断总结经验的动态过程。敦煌医学文献《灸经图》关于足太阳经在背腰骶部后正中线旁开2.3寸的单条循行路线的记载可能是长期以来擅长灸法的医家通过其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一套专属于"灸"所用的一种腧穴定位模式;此外,还可能有以重灸的方法来治疗疑难杂症(尤其以风寒邪气侵袭人体所导致的重病为主)的思想在内。  相似文献   

2.
逆推足三阴经对中风偏瘫下肢肌肉痉挛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逆推足三阴经对中风偏瘫下肢肌肉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伴有下肢肌肉痉挛的中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接受针灸治疗和传统推拿治疗,治疗组另进行逆推足三阴经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逆推足三阴经有助于中风偏瘫下肢肌肉痉挛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腰腿痛作为一组症状,是临床常见病证,依据腰腿痛出现部位可分五型:督脉型、足阳明型、足厥阴型、足太阳型、足少阳型,并以循经辨证来指导针灸推章临床循经取穴,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治疗外感热病,当分清伤寒抑或温病,治法迥异,不可混淆。今从《伤寒论》有关太阳经发热的条文分析,外邪侵入人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病情的轻重与邪气入里程度和病人的体质有关,探讨太阳经发热的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5.
<正> 太阳病辨证太阳病为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以恶寒或恶风,发热、头痛,苔白,脉浮为基本特征。故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由于感受邪气和人体抗病力强弱不同,又有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之分,两者统称为“经证”。太阳经病不愈,病邪内侵入  相似文献   

6.
《内经》热病的证治《內经》所载的热病,计有伤寒、溫病、暑病、风热病、湿热病和疟、痢、霍乱等多种。其证治详略不一,兹概述如下。 1.伤寒《内经》关于伤寒的证治理论集中于《素问·热论》中。篇中“热病”、“病热”与“伤寒”交互称谓,似表明“伤寒”作为病名尚未正式确定。然由伤于寒而命为“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的基础上加用足太阳经穴对抑郁症大鼠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1组和针刺2组,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结合孤养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分别测定大鼠糖水消耗量以及行为学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下降,旷场法测定行为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治疗组的糖水消耗量增加,行为学评分升高。结论: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可以改变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穴("百会"、"神庭")的基础上加用足太阳经穴("心俞"、"肝俞")对抑郁症大鼠体重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结合孤养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电针对抑郁大鼠体重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电针督脉加足太阳经穴可使抑郁症大鼠的体重增加迟缓,使抑郁大鼠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DG)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结论:电针督脉加足太阳经穴可能通过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从而改善动物的抑郁病情。  相似文献   

9.
傅贵平 《中医杂志》2011,22(21):1871
郁金,前贤常用之治疗血瘀气滞所致胸胁腹痛;热病所致神昏癫痫;气火上逆所致吐血、衄血及妇女倒经等。笔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将郁金运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举例介绍如下。例1: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熊某,女,29岁,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281-1283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拟针对该漆人足太阳经脉循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历代经脉相关文物、文献进行对比研究,从而管窥老官山汉墓漆人经脉循行的特点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逆经”又称倒经 ,指妇女月经来潮前或正值经期出现口鼻吐衄血 ,而不见经来或月经量少的一种证候。现代医学称之为“代偿性月经”。其病因为 :过食辛香燥烈之品 ,脾胃蕴热 ,影响冲任致血热妄行 ;素性急躁 ,郁怒伤肝 ,肝郁化火 ,火炎气逆而迫血上逆 ;或肝肾阴虚 ,虚火内炎 ,灼伤血络使血溢上行 ;或瘀血内阻 ,血行不畅 ,血不循经 ,发为经行衄血。可见 ,血热妄行与气逆血瘀是逆经发生的根本原因。逆经的治法 ,历代医家均有详尽论述。《傅青主女科》用顺经汤 ,平肝以顺气。《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要诀》云 :“经前吐衄为热壅 ,三黄四物大芩连 ;经…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6,(5):958-959
对《针灸甲乙经》中《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和《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两篇中针对热病的取穴、配穴规律进行了探讨。发现《针灸甲乙经》中六经受病取穴以五十九刺、督脉穴位独取和六经辨证取穴为主;五脏传病取穴则以特定穴和膀胱经腧穴为主。以求对热病的临床实践提供相关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对穴位的排列,有的以分部为主,有的以分经为主。分部为主,是不按十四经排穴,而是在分部的基础上分经,如《甲乙》、《千金》、《外台》等书,这已成为历史;分经为主:则按十四经排穴,是在分经的基础上分部,如已佚杨上善的《明堂类成》、宋代的《圣济总录》等书。分经为主的排穴法逐渐成为穴位排列的主流,自明代的《针灸问对》、《医学入门》、《针灸大成》至近代承谈安等人的著作都保持了这一传统,直  相似文献   

14.
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痛证之一,表现在腰的一侧或两侧。因腰为肾之府,又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故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督脉“并于脊里”,带脉环绕腰部;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因此,腰痛还与督脉、带脉、足太阳经有关。腰痛的原因虽多,总不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感受风寒,涉水冒雨,久居湿地,劳汗当风,衣着湿冷,外邪闭阻腰部经脉而作痛。跌仆闪挫,损伤经脉气血,导致筋络气血阻滞,瘀血滞着腰部而发生疼痛。内伤为先天不足,或久病亏损,年高精衰,房室伤精,腰中脉络失养而痛。  相似文献   

15.
Guo Y  Luo R  Wang J  Zhao Y 《针刺研究》2011,36(4):307-312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模拟电针可以引起循经电信息的传递,P物质和谷氨酸等兴奋性递质参与此过程。我们近期的研究表明,除了兴奋性递质外,内源性的抑制性递质生长抑素也可通过其外周受体抑制穴位支配神经电活动,并且对电针引起的循经电信息传递发挥抑制作用。穴位局部生长抑素与谷氨酸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上述研究表明,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之间的动态平衡对于维持经络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海涛  邹来勇 《河南中医》2012,32(4):483-484
目的:观察循经推拿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循经推拿治疗,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超过5次者视为未愈.结果:两组首次治疗后和最后1次治疗前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48例,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2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5.83%,显效率为54.17%,治疗组48例,治愈27倒,显效10例,有效11例,未愈0倒,总有效率为100.00%,显效率为77.08%,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循经推拿治疗落枕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7.
章芬 《中医康复》2022,13(1):65-66
《素问·刺腰痛》记述了足太阳经3条支脉,分别为解脉、会阴之脉、衡络之脉。笔者通过考究足太阳膀胱经、其交会经及临床研究报道等推演出《素问·刺腰痛》可增列足太阳经第4条支脉,即“足太阳支脉—耳支脉”,该支脉对腰痛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针刺头部督脉和足太阳经穴对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伴下肢痉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作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4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针刺头部督脉和足太阳经腧穴进行治疗,总疗程4周。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FM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量表、临床痉挛指数(cliniespastieityindex,CSI)评估患者下肢痉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过治疗,两组MAS分级均较治疗前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分数为28.57±2.87,明显高于对照组25.97±4.13(P0.01);两组BI分数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CSI评分中腱反射分数为2.43±0.55,肌张力分数为4.25±0.67,阵挛分数为1.41±0.51,均小于对照组各指数,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头部督脉和足太阳经穴可有效缓解卒中患者下肢痉挛和改善步态异常情况,促使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伤寒传足不传手"首次由北宋著名伤寒大家韩祗和提出,后世医家争论不休。持相同观点的医家如朱肱、刘草窗等多以阴阳为总纲,根据五行生克观念,对伤寒六经的传变进行阐释;持相反意见的医家如刘完素等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的错误认识,是因为足经发病的热病多,手经发病的热病很少,而且手经发病的热病病情轻微;当代医家刘渡舟、何任等从经络脏腑相应来分析,认为手足经都有所传,而且传经形式有多种,传经是活法,不是定例。笔者从《伤寒论》中六经归属问题、六经诸病证特点以及经络循行特点等分析,认为"伤寒足经症状多而手经症状少"的现象,不仅跟邪气性质相关,尚暗含经脉循行气化升降的理论,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20.
王履在外感热病学术史上富有创见,具有重要的学术贡献和地位。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研读王履《医经溯洄集》中关于外感热病学的论述,重点探析王履外感热病学术思想,比较王履前后医家外感热病学术观点的差异、继承、发展和创新。王履外感热病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张仲景、刘完素和朱丹溪,并能批判性继承、融合、折中上述医家。王履首次明确指出寒温有别,不得相混,温病病机为怫热内郁,治法当辛凉解散或苦寒清里,并首倡伤寒错简,主张温病初起慎用麻桂,发挥泻南补北之法等。王履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影响了叶天士、吴瑭、章虚谷、柳宝诒等一大批温病医家,并开启了明清伤寒学术流派之争,或可称之为温病理论发展第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