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气PM_(10)对两种不同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肺成纤维细胞(HLF)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颗粒物样品采自北京市城区采暖期。两种染毒途径:(1)不同剂量的PM10直接对HLF染毒;(2)PM10首先作用于RAW264·7细胞,染毒一定时间后的细胞上清液再作用于HLF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测定细胞毒性;放射免疫法测定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8。结果PM10作用24h后,表现为低剂量时刺激细胞增殖,而高剂量时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存活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P<0·01);PM10能刺激HLF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8,且有剂量-反应关系(P<0·05);巨噬细胞上清液亦能刺激HLF产生TNF-α、IL-6和IL-8,且其产生量高于PM10作用于HLF产生的量(P<0·05)。结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HLF有一定毒性作用;PM10染毒24小时后能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8;巨噬细胞上清液亦能刺激人肺成纤维细胞释放上述三种炎性因子,其产生量高于PM10。  相似文献   

2.
氯化镉对V79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影响及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氯化镉(CdCl2)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影响及锌的拮抗作用。探讨镉的遗传毒性机制。方法采用克隆形成法了解CdCl2对V79细胞的慢性毒性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克隆法研究不同浓度CACl2对V79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影响,并采用生理浓度的氯化锌(ZnCl2)与CdCl2同时作用后,观察锌对于镉致突变效应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浓度CdCl2预先染毒24h后,对过氧化氢(H。()。)所致hprt基因位点突变效应的影响及锌的拮抗作用。结果克隆形成实验中,CdCl2对V79细胞的毒性随染毒浓度增加而增高,呈线性关系;CdCl2可以引起V79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增加,在0.1和8μmol/L染毒浓度处分别有两个峰值。CdCl2与H2O2联合作用表现为协同效应。ZnCl2可以拮抗这种效应。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CdCl2可以导致V79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并可使其他致突变物的致突变性增强,而锌瓦‘以拮抗此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镉和汞对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探讨化学诱变物致机体损伤早期检测的敏感指标。方法 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化学诱变物氯化汞和镉对人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 氯化汞可诱发大鼠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突变频率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突变频率Y↑^(10^-3)与氯化汞浓度C(mg/kg)之间拟合成Y↑^=0.0423C 1.0463的直线回归方程,不同浓度金属镉也能致hprt基因突变,镉浓度与突变频率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氯化汞和镉对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及突变频率有影响,hprt基因突变频率可作为接触环境致突变物人群检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芥子气对人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探讨氧化损伤在芥子气所致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人皮肤真皮层成纤维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芥子气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采用DCFH-DA荧光染色法检测芥子气对细胞内ROS的影响;采用Annexin-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不同浓度芥子气作用于成纤维细胞24 h,对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15μmol/L;随着芥子气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ROS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芥子气导致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并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细胞在芥子气和ROS清除剂的双重作用下存活率显著高于芥子气组。结论芥子气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导致ROS的产生,活性氧清除剂NAC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芥子气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甲醛共同作用于原代大鼠肺成纤维细胞时,其细胞毒性为相加作用.结论 根据共毒系数法,苯、甲醛各1/2 IC50混合染毒时,苯与甲醛对原代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联合毒性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多核细胞法研究氡及其子体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位点突变情况。[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4只,采用HD-3型多功能移动式氡室进行动态吸入染毒,按照氡染毒的累计暴露量,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获取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以多核细胞法检测该两种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结果]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均随氡累积暴露剂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剂量-效应关系明显,拟合的函数分别为(?)=1.785×10~(-5)D~2 1.174×10~(-3)D 1.054和(?)=3.538×10~(-5)D~2 8.338×10~(-4)D 1.032。[结论]氡及其子体能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背景]矽肺发病机制未明且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矽肺纤维化进程中或可发挥作用.[目的]探讨lncRNA MRAK050699对SiO2粉尘诱导大鼠肺泡II型上皮细胞(RLE-6TN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换(EMT)过程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细胞)与RLE-6TN...  相似文献   

8.
建立肺泡II型细胞系为研究细胞恶性转化提供实验模型。采用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了大鼠肺泡II型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大鼠肺泡II型上皮细胞并将SV4 0病毒的早期区大T基因转导入上皮细胞 ,建立了可在体外长期稳定传代的细胞系RAE - 1。对此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 :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了SV4 0T基因 ;染色体分析以非整倍体为主 ,众数染色体为 4 4条 ;细胞不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 ;除了转化特性以外 ,RAE - 1细胞仍保留了正常的上皮组织角蛋白Ck8、Ck18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具有迟发性神经毒性的有机磷酸酯 (organophosphates,OPs)对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SH SY5Y的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测定SH SY5Y细胞活力 ;用培养的SH SY5Y细胞与45CaCl2 和磷酸三邻甲苯酯 (tri o cresylphosphate ,TOCP)或甲胺磷共育后 ,洗脱 ,裂解 ,经液闪仪计数测定细胞对钙的摄取情况。结果 甲胺磷在较低浓度 (7× 10 -7~ 7× 10 -6mol/L)时可刺激SH SY5Y细胞的生长 ,在 7× 10 -7mol/L浓度时细胞的增长比对照增加了 2 8% ,而在高浓度 (7× 10 -4~ 7× 10 -3mol/L)时抑制细胞生长 ,在 7× 10 -3 mol/L时的抑制率为 6 2 % ;但TOCP只在高浓度 (7× 10 -3 mol/L)时才对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抑制率为 34% )。TOCP在几乎所有的测试浓度下都对SH SY5Y细胞的钙摄取量有影响 :在低浓度 (1× 10 -9~ 1× 10 -7mol/L)时刺激细胞的钙摄取 ,细胞的钙摄取量最高增加 2 4 1% ,但在高浓度 (1× 10 -6~ 1× 10 -4mol/L)时抑制细胞的钙摄取 ,最高的抑制率达 5 5 %。结论 OPs的神经毒性可能涉及阻遏神经细胞生长和干扰细胞钙平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X射线诱发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影响。方法 在42℃、5% CO2培养箱中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热休克处理90min。将细胞样本分为:对照组,热休克组,照射组,热休克+照射组,每组6个平行样本。每组样本再分成两组细胞,其中一组细胞加入终浓度为0.1mmol/L的6-TG,另一组不加6-TG。每组细胞经不同剂量(0.5Gy、1.0 Gy、1.5 Gy、2.0 Gy、2.5 Gy、3.0 Gy)X射线照射并恢复培养3h,6h,10h后,用多核细胞法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结果 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恢复3h,6h,10h,热休克+照射组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与照射组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相比明显下降(P < 0.01)。结论 热休克预处理对X射线所致细胞hprt基因突变具有保护效应,对X射线所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保护作用在低剂量照射比高剂量照射时更为明显,其保护效率与照射剂量之间为负相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溴氰菊酯 (DM)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及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的影响。方法 以锥虫蓝染料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染DM后存活率的变化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RF 5 30 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 [Ca2 + ]i的变化。结果  1× 10 -5mol/L组染毒DM 72h后细胞存活率下降为 91.9% ,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 10 -4mol/L组DM染毒4、12、4 8、72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 89.0 %、84 .8%、81.2 %和 79.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 10 -7、1× 10 -6、1× 10 -5mol/L组DM染毒 5min后胞内 [Ca2 + ]i分别上升至 (45 1.4± 4 2 .3)、(5 36 .9± 4 7.5 )、(870 .9± 10 0 .5 )nmol/L ,与染毒前及对照组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以后各染毒组胞内 [Ca2 + ]i逐渐下降 ,15min时 1× 10 -8、1× 10 -7、1× 10 -6、1× 10 -5mol/L染毒组胞内 [Ca2 + ]i分别降至 (12 4 .3± 6 .0 )、(131.3± 19.1)、(118.9± 1.4 )、(136 .6± 3.8)nmol/L ,与染毒前及对照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DM在体外可降低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并短时升高胞内 [Ca2 + ]i。  相似文献   

12.
SiO2刺激肺泡上皮细胞间隙连接功能下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矽肺发病过程中,SiO2对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和间隙连接通讯功能(GJIC)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SiO2刺激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PAM)培养上清液,作用于正常貂肺泡上皮细胞株CCL-64细胞.用四唑盐(MTT)法测定CCL-64细胞增殖(以A570nm值表示);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LSCM,LeicaTCS SP)用荧光光漂白后再恢复(FRAP)技术测定CCL-64细胞GJIC功能[以荧光扩散率K(×10-3/s)]表示.结果体积分数为5%的SiO2刺激的PAM上清液能诱导CCL-64细胞增殖(F=9.679,P<0.01),并抑制CCL-64细胞间GJIC功能(F=20.587,P<0.01).在50~500 μg/mlSiO2范围内,随SiO2浓度增加,两者均呈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关系(GJICr=-0.943,P<0.05;增殖r=0.891,P<O.05).结论SiO2刺激PAM培养上清液可以抑制肺泡上皮细胞的GJIC功能,并诱导细胞增殖.推论肺泡上皮细胞GJIC功能下调在SiO2介导的肺泡上皮组织损伤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及与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损伤与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生间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大鼠经气管灌注BLM制作肺纤维化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1)组织学观察:染BLM后3、7 d,大鼠肺泡腔及间隔水肿,炎细胞渗出,肺泡Ⅰ型及Ⅱ型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肺泡上皮细胞基底膜断裂,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核浓缩;7、14 d,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间隔有较多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形成;28 d,大鼠肺泡间隔增厚,肺泡结构破坏,肺组织明显纤维化样改变。(2)VEGF免疫组化染色: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呈弱表达,主要分布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及肺间质细胞。染BLM组大鼠VEGF呈明显高表达,其中,3 d至28 d,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VEGF持续高表达,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14、28 d,大鼠肺间质细胞VEGF呈高表达;3 d至28 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VEGF表达均升高,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VEGF持续高表达与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是BLM诱发大鼠肺纤维化的重要启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体外培养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为靶细胞,研究PM10与气传真菌单独和联合染毒对它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采集室内PM10、气传真菌,配制成染毒溶液.用不同浓度的PM10、气传真菌,以及PM10和气传真菌联合染毒液染毒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别测定培养液中肺泡细胞存活率、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以及细胞因子TNF-α,观察PM10与气传真菌单独和联合染毒对肺巨噬细胞存活率及其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PM10和真菌均能引起AM存活率降低,且有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剂量越高,存活率越低(P<0.05).联合染毒组存活率低于相应单独染毒组.2×2析因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染毒组存活率下降,且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PM10和真菌对巨噬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存在联合作用.单独和联合染毒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也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高剂量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远远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2×2析因试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染毒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PM10和真菌对AM吞噬功能具有一定联合效应.结果还表明,阴性对照组培养上清液中未检测到TNF-α.染毒组TNF-α活性则随剂量上升而上升(P<0.05).但PM10和真菌单独染毒时的最高剂量组TNF-α活性反而降低了,这提示在适当增高剂量时,可使细胞合成与分泌TNF-α增加,但过高剂量时,细胞受损以至功能受抑.2×2析因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染毒组TNF-α活性改变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染毒组TNF-α活性约等于相应单独染毒组的TNF-α活性之和.[结论]室内PM10和气传真菌有细胞毒性,并能损害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且能增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TNF-α.提示在作用终点上,PM10和气传真菌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碘对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碘离子(终浓度为0~10000μg/L)染毒1×104个/ml的成纤维细胞悬液。于4、12、24、48h后测定细胞增殖活性;于24、48h后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计算细胞增殖指数和细胞凋亡率。结果染毒24h,碘离子浓度≤7000μg/L时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碘离子浓度7000μg/L时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染毒48h,碘离子浓度≤3000μg/L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碘离子浓度≥7000μg/L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结论碘对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增殖和凋亡具有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体外哺乳动物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探讨硝基胍(NQ)的细胞致突变性。在无代谢活化(-S9)和有代谢活化(+S9)条件下,NQ处理L5178Y细胞3h后表达培养2d,加入三氟胸苷(TFT),接种于96孔板,培养12d,计算突变频率(MF)。结果显示,以1000、2 000、4000μg/ml NQ处理L5178Y细胞,在-S9和+S9条件下,各剂量组MF具有剂量相关性,4000μg/ml剂量组的MF分别为(126.24±20.22)×10-6和(375.83±41.94)×10-6,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提示NQ可能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具有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7.
端粒酶在石英致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在石英诱发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中端粒酶的作用。方法 将端粒酶功能片段(hTERT)导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HELF)中。经细胞毒性实验确定染毒剂量后 ,用石英粉尘 (1 6 0 μg cm2 )对导入 未导入hTERT的HELF进行染毒 ,分离转化灶 ,观察细胞生物性状 ,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 ,进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 ,判定转化性质。结果 将hTERT成功地导入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HELF T+ ) ,发现石英刺激后 ,导入端粒酶功能片段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恶性转化率高于未导入端粒酶功能片段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P <0 0 5 )且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结论 端粒酶在石英诱导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的端粒酶基因导入的细胞系可用于其它环境与职业危害因素相关疾病发病过程中的端粒酶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对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肺泡灌洗液中自噬相关蛋白NBR1、P62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超纯水)组和10、100、1 000μg/L亚砷酸钠染毒组,每组8只。采用自由饮用方式染毒,连续染毒28 d。测定大鼠血清中IL-6、IL-8、IL-1β、TNF-α的浓度和肺泡灌洗液中NBR1和P62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的水平和10、100μg/L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清中IL-8水平及10μg/L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浓度的升高,大鼠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浓度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100、1 000μg/L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NBR1的水平和10、100μg/L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P62的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浓度的升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NBR1、P62的浓度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亚砷酸钠染毒大鼠血清IL-6与肺泡灌洗液中P62呈正相关(r=0.399,P0.05),血清TNF-α与肺泡灌洗液中NBR1呈正相关(r=0.452,P0.05)。结论炎症因子和细胞自噬参与亚砷酸钠致大鼠肺损伤,大鼠肺部损伤可能与细胞自噬受到抑制和炎症因子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9.
微囊藻毒素联合DEN诱发转基因小鼠体内遗传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λ/lacZ转基因小鼠检测MCLR是否具有增强DEN致突变能力。方法:实验分为DEN (2 5mg/kg) ,DEN加MCLR (1mg/kg)及生理盐水组,每周给药1次,连续4周。染毒4 8h后检测外周血微核细胞率。末次染毒7d后处死动物,提取组织DNA ,通过体外包装反应获得并测定肝脏、肺脏lacZ基因突变频率。结果:两个实验组诱发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MCLR联合DEN实验组动物肝脏组织lacZ基因突变(MF)为2 0 9 6×10 -6,是对照组的4 7倍,肺脏MF也明显高于对照,是其3 4倍,但与DEN处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CLR联合DEN染毒并不能增加由DEN诱发的靶基因突变频率。  相似文献   

20.
烤烟和白肋烟的致突变作用和细胞毒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易懿  栾洋  郑赛晶  金永明  任进 《职业与健康》2012,28(16):1937-1940
目的比较纯粹烤烟和白肋烟的致突变作用和细胞毒性,为开发低危害卷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种纯粹烤烟(F1,F2)和2种纯粹白肋烟(B1,B2)为研究对象,应用鼠伤寒沙门杆菌TA98和TA100菌株,分别在代谢活化和非活化条件下进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应用人淋巴母细胞TK6细胞进行TK基因突变试验,并通过测定相对悬浮生长率和平板效率考察细胞毒性,应用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CHL)细胞进行中性红试验。结果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表明,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4个样品均未检测出致突变作用;在代谢活化条件下,只有白肋烟样品被检测出具有较弱致突变作用。TK基因突变试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白肋烟样品(B2)显著诱导突变频率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K6细胞细胞毒性试验和CHL细胞中性红试验结果表明,未见烤烟和白肋烟的细胞毒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认为白肋烟的致突变作用强于烤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