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草冰块对3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3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放疗前遵医嘱口含甘草冰块10min,观察放疗期间口腔黏膜放射损伤情况,评价放疗结束后甘草冰块对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放疗结束后2周,Ⅰ、Ⅱ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22例(73.3%)、8例(26.6%),无0、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结论甘草冰块对口腔黏膜放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有效预防措施。 方法 将6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4)。观察组外用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喷入口腔黏膜表面,每次放疗治疗前后15min各喷一次,至放疗疗程结束。对照组放疗治疗前后15min用朵贝氏液漱口至放疗结束。 结果 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口腔黏膜反应出现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金因肽喷剂可预防和减轻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  相似文献   

3.
阐述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分级,从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湿润和使用安抚剂、中医护理、含服生理盐水冰块和使用表皮生长因子等方面综述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4.
面颈部放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溃疡或有假膜形成、疼痛等并常随着放疗剂量增加而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放疗的正常进行,因此放射性口腔黏膜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面颈部放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溃疡或有假膜形成、疼痛等并常随着放疗剂量增加而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放疗的正常进行,因此放射性口腔黏膜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及降低其反应程度,近年来放射医学工作者和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轻则令患者口腔疼痛不适,重则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中断放疗.有文献报道超分割、加速超分割放疗对头颈部肿瘤局部控制率、5年生存率高于常规分割放疗15%[1],但也大大增加了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的损伤率.……  相似文献   

7.
芦荟混合液雾化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将120例NPC需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1)及对照组(n=59),观察组于放疗前3d用20%芦蜜液含漱,含漱液在口腔内保持10~15min,3次/d,每次放疗结束用50%芦荟混合液雾化20~30min,至放疗结束;对照组于放疗前3d用朵贝氏液含漱,3次/d,至放疗结束,放疗中患者出现口腔黏膜反应时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和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明显推迟口腔黏膜反应出现时间,缩短黏膜修复时间,口腔黏膜反应程度为Ⅰ~Ⅱ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荟混合液雾化对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有较好的效果,其取材方便,经济,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棒冰综合防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将80例采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每日于放疗前后及进食后漱口,必要时行雾化吸入;实验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从放疗开始每天于放疗前和饭前预防性地吃复方棒冰直至放疗结束后10d。监测两组放疗期间口腔酸碱度和唾液分泌量变化;记录患者进食情况,口腔黏膜变化,吞咽疼痛与放疗剂量的关系等。最后比较两组发生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结果放疗至30Gy时,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至55~60Gy及放疗结束后10d,实验组3~4级黏膜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唾液分泌量及唾液pH值大于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棒冰可用于综合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维生素B12混合液在防治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将80例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放疗期间给予常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放疗前后及进食后采用生理盐水含漱,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从放疗第1d开始采用维生素B12混合液给予含漱。观察两组在20Gy、50Gy及70Gy照射剂量期间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口腔黏膜反应在20Gy照射剂量时(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放疗剂量达50Gy时,实验组口腔黏膜反应以Ⅰ度为主,占50.0%,而对照组则以Ⅱ、Ⅲ度为主,占75.0%,另有2例出现了Ⅳ度口腔黏膜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放疗剂量达70Gy时,实验组口腔黏膜反应以Ⅰ、Ⅱ度为主,占75.0%,对照组62.5%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达到了Ⅲ度,有4例出现了严重的Ⅳ度口腔黏膜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素B12混合液能有效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减轻患者痛苦,使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口腔黏膜急性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8例头颈部肿瘤病人做放疗,总量70一80Gy/35—40次/7—8周,根据放疗后的反应程度进行相应的口腔护理和生活指导。结果通过治疗龋齿、口咽含漱、雾化吸入、口腔喷药、药物止痛、饮食调节、营养支持等方法,控制症状、减轻疼痛使病人顺利完成放疗。结论 对放疗病人细致的口腔护理及合理用药使反应程度降低,缩短黏膜修复时间,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口腔护理液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口腔护理液漱口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口腔黏膜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放疗+口腔护理液)52例和对照组(放疗+0.9%氯化钠注射溶液)52例,比较两组发生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所有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口腔护理液漱口治疗的5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达90.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疗期间及放疗后坚持含漱口腔护理液,可控制口腔黏膜反应的发展,加速溃疡面愈合,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有利于放疗计划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放疗前使用氨磷汀防止口腔黏膜炎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琳  李旬 《上海护理》2010,10(3):72-73
放射治疗(放疗)是鼻咽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放疗过程中出现的急性口腔黏膜炎无疑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睡眠及营养摄入,降低患者的放疗耐受性。因此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急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氨磷汀是一种正常细胞保护剂,主要用于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放疗前应用本品可显著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将6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4)。放疗开始后,观察组用鱼腥草、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3次/d,30min/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用思密达调成糊状均匀涂于口腔黏膜,3次/d,至放疗结束。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χ2=61.85,P<0.01)。结论鱼腥草、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可用于预防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付本翠  张健  刘燕  陈世梅  李慧 《护理研究》2008,22(9):2415-2415
[目的]观察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将金因肽喷于口腔创面,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有效率。[结果]金因肽治疗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因肽配合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治疗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将120例NPC需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1)及对照组(n=59),观察组于放疗前3d用20%芦蜜液含漱,含漱液在口腔内保持10~15min,3次/d,每次放疗结束用50%芦荟混合液雾化20~30min,至放疗结束;对照组于放疗前3d用朵贝氏液含漱,3次/d,至放疗结束,放疗中患者出现口腔黏膜反应时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和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明显推迟口腔黏膜反应出现时间,缩短黏膜修复时间,口腔黏膜反应程度为Ⅰ~Ⅱ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荟混合液雾化对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有较好的效果,其取材方便,经济,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又称放疗诱发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RTOM),主要发生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由放射线电离辐射引起的急慢性口腔黏膜损伤,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白膜、溃疡,伴疼痛和进食困难,发生率高达85%~100%[1]。  相似文献   

17.
冰敷预防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低温在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行头颈部肿瘤治疗的31例病人双侧面颈联合野分为A、B野,A野为实验组,B野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个放疗期间均于放疗前将冰袋置于照射野皮肤30 min,然后立即放疗。口腔一旦出现黏膜溃疡,用卫生棉签取欧柏宁凝胶擦溃疡处,以减轻疼痛,促进愈合。结果A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放疗结束后1周口腔黏膜愈合,A组0级、1级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低温可有效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相似文献   

18.
付本翠  张健  刘燕  陈世梅  李慧 《护理研究》2008,22(26):2415-2415
[目的]观察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将金因肽喷于口腔创面,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有效率。[结果]金因肽治疗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因肽配合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治疗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放疗期间不同时点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及放疗第7周末口腔黏膜反应。结果:两组放疗第1,2,3,4周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及放疗第7周末口腔黏膜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延缓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出现时间,减轻炎性反应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鼻咽癌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口腔黏膜及口干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其中观察组行调强放疗,对照组行三维适形放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口干及口腔黏膜反应。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多为Ⅰ、Ⅱ级,少数为Ⅲ级反应,口干反应多为Ⅰ、Ⅱ级,未出现Ⅳ级反应;对照组的口腔黏膜反应多为Ⅱ、Ⅲ级,口干反应也同样多为Ⅱ、Ⅲ级。观察组的黏膜反应、口干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调强放疗较三维适形放疗口腔毒副反应轻,更为安全,且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