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入栓塞治疗良性肝动脉-门静脉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s, HAPFs)的病因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病因包括肝细胞癌、转移瘤、胆管细胞癌等;良性病因包括血管瘤、肝脏损伤、介人性治疗(活检、射频消融、脓肿引流、胆汁引流)、肝硬化、动脉瘤破裂以及先天性畸形等~([1]).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肝血管疾病,临床极易漏诊或误诊,其诊断主要依据X线血管造影.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彩色多普勒图像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APF)所致大量腹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并发高流量APF和大量腹腔积液的肝癌患者9例,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载瘘动脉,消除或减少APF,用碘化油尽量栓塞肝癌病灶。结果:APF消失7例,少量残留2例;门静脉血流方向全部由逆肝转为向肝;肝癌病灶内碘化油沉积良好6例;术后2周内腹腔积液完全消失5例,少量残余4例;2周后肝功复查,5例肝功能原有明显损害者全部明显改善;全部病例原有腹胀、腹痛、厌食、乏力症状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对肝癌并高流量APF所致腹腔积液,动脉栓塞治疗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因“体检发现腹腔动静脉畸形1个月余”于2016年10月25日入院.既往无手术、创伤、动脉瘤、胰腺炎或其他腹部感染性病变.腹部体检阴性.入院后CT增强示胰十二指肠后血管弓增粗,局部动脉端可见“囊袋状”膨大,并通过一瘘口经其上方引流静脉回流至肠系膜上静脉,该引流静脉起始部呈瘤样扩张.考虑胃十二指肠动脉-门脉瘘合并门静脉端动脉瘤形成.遂于2016年10月27日行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图1):首先采用5 F Yashiro导管经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证实该动-门瘘的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及合并的动脉瘤;然后采用同轴3F微导管经腹腔干、胃十二指肠动脉插至胰十二指肠后血管弓动-门脉瘘口远端置入弹簧圈行瘘口远端供血动脉栓塞;再经皮肝穿门静脉并采用5 F Cobra导管逆行插管至胰十二指肠上静脉动-门脉瘘门静脉端,置入弹簧圈栓塞门静脉端动脉瘤及引流血管;经动脉造影证实门静脉引流血管栓塞满意后,再经微导管置入弹簧圈行动-门脉瘘口近端供血动脉栓塞;最后造影复查示动-门瘘及合并的门静脉端动脉瘤未见显影.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宋君  黄科峰  黎昌华  方晓熠   《放射学实践》2012,27(2):144-144
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压力升高称为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肝静脉型、肝窦型、门静脉型和动静脉型[1],其中动静脉型是指肝、脾、肠系膜上动脉与门静脉系统间发生分流,致压力较高的大量动脉血流入门静脉,形成门静脉高压.现将1例肝动脉-门静脉瘘所致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肝内动脉瘤样门静脉-肝静脉瘘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女,87岁.因上腹痛伴恶心、呕吐5天入院,无其他不适,无精神及神经症状.体检:腹软,右上腹压痛,轻度反跳痛,向肩背部放射,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增宽.  相似文献   

7.
我科收治1例成人原发性肝内动脉门静脉瘘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先天性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陈迪   《放射学实践》2009,24(6):621-621
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因颅脑挫裂伤两侧额部硬膜下积液入院,无其他病史,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CT平扫示肝脏膈顶见低密度结节,增强后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呈多发结节状明显强化(图1),与门脉血管强化程度相似。通过瘤样扩张的血管与中肝静脉相连(图2),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增粗,病灶范围约3.0cm×4.0cm,下腔静脉肝段强化明显高于肝下段下腔静脉,多平面重建示门脉右前支与肝右静脉经瘤样扩张的血管相通(图3)。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s)是指肝动脉与门静脉之间形成异常的血流通道,使压力较高的动脉血“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直接冲击瘘道后进入门静脉致使其扩张,从而导致瘘口局部血管发生病变或瘘口周围、甚至全身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是引起窦前性门静脉高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合并不同类型肝动脉-门静脉瘘(APS)的介入栓塞近期疗效.方法 接受两次以上序贯栓塞治疗的45例PLC合并APS患者,根据血管造影表现将APS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采用超选择插管堵瘘及化疗栓塞肿瘤.观察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两种类型实时瘘口变化、肿瘤碘油沉积及再次治疗时瘘口表现.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8.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PS中央型20例,周围型25例.实时瘘口改善率84.4%,再次治疗瘘口再通及进展率26.7%,中央型和周围型瘘口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7,P=0.739;x2=1.278,P=0.262),周围型肿瘤碘油沉积优于中央型(x2=7.605,P=0.006).术后1周内转氨酶升高,2~3周恢复至术前水平.大部分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改善.结论 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PLC合并APS短期内可以控制肿瘤,改善异常分流并部分缓解门静脉高压症状,但瘘口易复发进展,中央型瘘肿瘤区碘油不易沉积.  相似文献   

13.
陈红  黄连军 《放射学实践》2002,17(5):373-373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5岁 ,生后 3 0天体检发现心脏杂音 ,无明显症状。体检 :胸骨左缘 3~ 4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 ,双肺正常 ,无周围血管征。心电图检查示左室肥厚。X线平片 :两侧肺血多 ,左室大 ,心胸比率 0 .5 8。超声心动图检查示 :左室增大 ,余房室内径正常 ,右冠状动脉自起始处扩张纡曲 ,在右室流入道前侧壁呈瘤样扩张 ,直径达 2 8mm ,开口于右室流入道 ,瘘口 4mm。多普勒超声显示扩张的右冠状动脉内血管信号增强 ,在右室探及连续性异常层流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 右室瘘。升主动脉造影检查示 :右冠状动脉主干明…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肝动脉-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肝动脉-门静脉畸形(APVM)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APVM患儿的诊治经过和疗效观察。男2例,女2例,分别为3.5、4、12、13岁。临床表现为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贫血,所有患儿均被误诊。肝动脉造影确诊后分别以明胶海绵和钢圈(2例)、聚乙烯醇(PVA)微粒(2例)栓塞病变肝动脉分支。结果肝功能和甲胎蛋白(AFP)均正常。肝脏CT和B超显示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及脾大,有明显门静脉高压征象,无肝内占位病变。肝动脉造影表现为肝动脉分支增多、增粗,门静脉异常显影及胃冠状静脉曲张。3例栓塞术后消化道出血停止,1例迟发再出血。随访0.5~24个月,1例24个月仍存活,1例术后13个月死于尿毒症,2例因放弃治疗分别于术后0.5个月、3个月死亡。结论APVM属先天性疾病,临床容易误诊为肝硬化。肝动脉造影为诊断的金标准。治疗以多次血管内栓塞畸形血管为主,栓塞材料以PVA颗粒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肝癌合并肝动脉-肝门静脉瘘介入治疗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进介入方式的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不同类型的肝癌合并HAPF患者(A组)在瘘El处用明胶海绵或(和)无水乙醇封堵瘘口,再行TACE;对43例不同类型肝癌合并HAPF(B组)利用改进的介入方法治疗,即越过瘘口后对肝段或肝亚段动脉行碘油化疗乳剂栓寒,再行与A组相同治疗.术后1~3个月内复查CT评价碘油沉积情况.结果 A组中央型HAPF(11例)碘油沉积良好5例(45.5%),周围型(27例)沉积良好19例(70.4%);B组中央型(14例)沉积良好10例(71.4%),周围型(29例)沉积良好21例(72.4%).B组中央型HAPF较A组碘油沉积率明显提高(P=0.041,P<0.05);B组周围型与A组碘油沉积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642,P>0.05).结论 采用改进法介入方式治疗中央型HAPF可有效增加碘油沉积率,对于周围型在增加碘油沉积率方面效果不明显,且越过瘘口的操作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肝动脉-门静脉瘘(APVS)栓塞对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6例肝癌伴MPVTT且有明显APVS行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的患者,采用经皮穿肝门静脉支架植入,门静脉支架植入后使用合适栓塞剂对APVS所属的肝动脉分支进行栓塞。分别于门静脉支架植入前、植入后以及APVS栓塞后行门静脉造影并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所有患者门静脉支架植入和APVS栓塞均获得成功。支架植入前肝动脉和门静脉造影显示16例患者门静脉为双相血流,10例为离肝血流。16例门静脉双相血流患者14例门静脉支架植入后门静脉向肝血流明显恢复,2例门静脉双相血流和10例离肝血流患者APVS栓塞后门静脉主干向肝血流恢复。支架植入前、后以及APVS栓塞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50.1±6.3)cm H2O、(43.5±7.5)cm H2O和(36.9±8.2)cm H2O,门静脉支架植入后门静脉压力较支架植入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VS栓塞后门静脉压力较门静脉支架植入后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对肝癌伴MPVTT和明显APVS患者,植入门静脉支架能有效复通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APVS栓塞则进一步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血液动力上使门静脉双相或离肝血流恢复为向肝血流。  相似文献   

17.
吴科平 《放射学实践》2000,15(6):411-411
肺动静脉瘘少见,发生于上肺比较少见,易误诊为肺结核,我院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18岁。四肢末稍发绀3年余,伴咯血半个月。 体验:T37.8℃、P95次/min、R22次/min、BP13/10kPa。化验RBC650×10~(12)/1、WBC48.6×10~9/1。在外院诊断为: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本院以①“右上肺结核”;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待查”收住院。 入院后行站立后前位胸片检查,见右上肺野外带有一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界较清,其内侧见粗大迂曲索条状阴影,未见明显空洞影(如图1)。…  相似文献   

18.
19.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s,PAVF)比较少见.继我院2例经手术证实后.又发现2例.经螺旋CT强化扫描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的影像诊断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动静脉瘘影像诊断特点。方法:分析11例先天性肺动静脉瘘平片、CT、MRI和肺动脉血管造影表现。结果:按病变形态与影像表现,先天性肺动静脉瘘分为三型:6例为单纯型,4例为复杂型,1例为弥漫型。结论:肺动脉血管造影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手段,并为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