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是目前我国小儿中最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亦是引起小儿各种畸形和病残的主要病因之一[1] 。新生儿先天性感染率大约占出生婴儿的 0 .5 -0 .1% [2 ] 。婴儿期死亡率高达 12 % ,幸存者中 80 % - 90 %有后遗症 ,即使无症状的HCMV感染患儿 ,10 % - 15 %亦可发生后遗症[3] 。HCMV感染亦可在新生儿期及围产期间通过获得而建立 ,并可能引起肺炎或脓肿 ,出血性胃肠炎及生长发育障碍[2 ] 。因而 ,儿童HCMV感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HCMV感染的临床诊断通常较为困难 ,故需借助快速和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出血性疾病 ,其中部分患者常发生于病毒感染后。目前发现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人细小病毒B19、风疹病毒等感染后均有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HCMV感染相关性ITP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定论。我们检测了合并有HCMV感染的ITP患者的巨核系祖细胞内的HCMV晚期抗原mRNA ,以探讨HCMV感染相关性ITP可能的发病机制。对ITP患者抗凝外周血和非抗凝外周血分别进行PCR检测HCMV DNA和ELISA检测CMV IgM。选择HCMV及CMVIgM均阳性的病例共…  相似文献   

3.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活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活动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经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抗CMV-IgM阳性的50例住院儿进行流行病学,疾病种类及临床表现、基他病原感染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流行病学中以母乳喂养儿,母亲年龄在26~30岁之间及家庭妇女,居住在城镇的小儿为多。3个月以下的患儿全部为男性;3个月以上的小儿无性别差异。临床因素:先天性HCMV感染以肝炎、神经系统损害及多发畸形为主要表现。后天获得性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为多见,临床症状表现无特征性,但病程达2周以上者占64%。其他病原检查: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共6例;血清抗HEBV-IgM阳性者22例。结论 母乳喂养、居住环境以及母亲的年龄职业等都是小儿HCMV感染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因素。先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受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其它机会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5例肾移植受者尿中人巨细胞病毒-DNA,配合捕获ELISA法及间间接ELISA法检测HCMV-IgM及IgG,诊断HCMV感染,感染率为60% ,应用临床及实验室方法诊断其它病原体所致的机会感染,结果表明,HCMV感染组机会感染率明显高于HCMV未感组。  相似文献   

5.
监测HCMV活动性感染的一种新方法-HCMV PP65抗原血症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对人类的影响甚广 ,尤其是对免疫功能低下者 ,往往是致死的[1] 。随着移植学的长足进步 ,严重困扰移植术后生存率的棘手问题之一仍是移植受者HCMV的原发或潜伏—再激活感染[2 ] 。HCMV感染对宿主有两方负效应 ,即病毒本身导致的细胞损伤和病毒诱导的免疫病理损伤外 ,还极易激发宿主受损于细菌、真菌、原虫以及其他病毒的双重感染。  HCMVPP6 5抗原血症检测能早期、快速监测HCMV的激活 ,适时以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对免疫功能受抑的宿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1 HCMVPP6 5抗原血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引起[1] ,人类MVC是引起婴儿宫内感染的重要病原 ,在我国相当普遍 ,且大多数在幼年时期发生 ,虽然大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 ,但在婴儿期和有免疫抑制的个体可引起严重疾病[2 ] 。我们对自 1998年初至 1999年 7月间到我院初诊为可疑CMV感染的婴幼儿 371人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中的CMV抗体 (IgA)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自 1998年 2月至 1999年 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患儿 ,年龄在新生儿期至 16岁 ,怀疑为CMV感染的患儿 371例 ,其中男性 2 33…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抗病毒IgM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抗HCVIgM间接ELISA方法,并用之检测HCV不同感染人群。抗HCVIgM在不同感染人群中的检出率变化很大。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检出率可高达93.8%,而正常献血员中可低至0.68%。比较抗HCVIgM和抗LgG阳性中HCVRNA的检测结果发现,抗IgM阳性者中,不同HCV感染人群的HCVRNA检出率很高(93.0%~100%);而IgG阳性者中HCVRNA的检出率变化很大(37.5%~93.8%)。在43例血液透析者中抗IgM与HCVRNA检测的一致性为83.7%;抗IgM与抗IgG检测的一致性为88.4%,结果提示:(1)抗HCVIgM与HCV活跃复制有关,(2)抗HCVIgM与抗HCVIgG检出不完全一致。因此,临床检测抗HCVIgM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甲状腺疾病的诱因 ,我们利用放射免疫分析确定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以及正常人 ,利用他们的血清同时检测弓形体 (TOX -IgM) ,风疹病毒 (RV -IgM)、巨细胞病毒 (MCV -IgM)、疮疹病毒 (HSV -IgM) ,发现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的TORCH系列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 0 1) ;而三者之间TORCH系列推测阳性率无显著性的差别 (p >0 0 5 )。提示TORCH系列病毒不仅是人体不孕症的原因之一 ,而且可能是甲状腺疾病的诱因之一。对象、方法和结果一、对象和检测指标 :(一 )正常对照组 :3…  相似文献   

9.
用PCR技术产前诊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ELISA法筛选早孕妇女血人巨细胞病毒IgM(HCMV-IgM),在孕12 ̄20周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其羊水中HCMV-DNA,对胎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作出产前诊断。在384例孕妇中,筛选出血HCMV-IgM阳性26例为实验组,其羊水HCMV-DNA检出率为34.62%;从258例HCMV-IgM阴性中选出20例为对照组,其羊水HCMV-DNA检出率为1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用HCMVDNA探针检测IgA肾病患者尿及肾组织中巨细胞病毒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刘述文,陈香美,柏立群,谷志远本文利用α-32 ̄P-dCTP标记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探针,以斑点杂交法检测了17例IgA肾病(IgAN)患者尿及肾...  相似文献   

11.
戊型病毒性肝炎1 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对 17例急性、亚急性重症戊型肝炎进行了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  17例戊型病毒性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均为 1992~ 1996年间 30 2医院的住院病人。男 14例 ,女 3例。平均年龄为 5 0 .35岁 (2 1~ 6 8岁 ) ;6 0岁以上者 6人 ,占 35 .2 9%。急性重型5例 ,亚急性重型 12例。临床诊断和分型按 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定的标准。1.2 检测方法和试剂 乙型肝炎五项指标及抗 HBCIgM ,抗 HCV、抗 HEV、抗 HEVIgM、抗 HAVIgM、抗 CMVIgM、抗 EBVIgM、抗 HDIgM及 HD…  相似文献   

12.
TT病毒(TTV)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被认为可能与肝炎有关的新型病毒。为了解闽南地区TTV感染情况,我们采用PCR技术对泉州地区43例肝炎患者血清TTVDNA进行检测。43例为1998年1~4月住院的肝炎患者,男34例,女9例,年龄22~70岁。临床类型:急性肝炎11例,慢性肝炎21例,重型肝炎4例;肝炎肝硬化5例,洒精性肝炎2例。收集血清标本47份,采用ELISA法检测抗HAVIg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cIgM(以上为上海荣盛公司试剂)、抗HCV(华美公司)、HDAg、抗HDVIgM(河南瑞安公司)、抗…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献血员抗巨细胞病毒抗体调查方德强,王义武,吉耀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110003)输血导致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国内外均有报道,因此检测献血员中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抗体(HCMV-sIgM)对预防输血传播及骨髓移植的失败,...  相似文献   

14.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巨细胞病毒 (HCMV)活动性感染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导致流产、畸形、死胎、新生儿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损害 ,已成为影响胎儿及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常见病原。现已证实 ,许多病毒性疾病 (如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 )的发生与凋亡失常有关〔1〕 。但目前有关HCMV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报道尚少。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HCMV感染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和凋亡分析 ,以探讨HCMV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及机理。1 材料和方法1 1 病毒和细胞 HCMVAD16 9毒株由湖北省病毒研究所提供 ,按常规方法传代 ,滴定 ,其滴度为 10 3 TCID5 0 0 .1…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术后受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其它机会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65例肾移植受者(RTR)尿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配合捕获ELISA法及间接ELISA法检测HCMV-IgM及IgG,诊断HCMV感染,感染率为60%(39/65)。应用临床及实验室方法诊断其它病原体(如革兰氏细菌,结核杆菌,霉菌,HSV及VZV等)所致的机会感染,结果表明,HCMV感染组机会感染率明显高于HCMV未感染组(P<0.01)。对其机理的分析表明,HCMV感染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产生了变化,即HCMV感染组CD4水平显著低于HCMV未感染组,CD8水平显著增高,导致CD4/CD8值显著降低(P均小于0.01),说明HCMV感染组患者细胞免疫受到严重抑制,招致其它病原体的机会感染。  相似文献   

16.
金樱冲剂对不良孕产史妇女HCMV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为探讨中药金缨冲剂对活动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孕妇及不良产史妇女的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HCMV IgM阳性作为活动性HCMV感染的指标,转阴性为疗效判断标准。通过164例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后有148例转阴。总有效率为90.24%。  相似文献   

17.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巨细胞病毒 (HCMV)活动性感染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导致流产、畸形、死胎、新生儿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损害 ,已成为影响胎儿及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常见病原。现已证实 ,许多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与凋亡失常有关〔1〕。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HCMV感染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和凋亡分析 ,以探讨HCMV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及机理。1 材料和方法1 1 病毒和细胞 HCMVAD16 9毒株由湖北省病毒研究所提供 ,按常规方法传代 ,滴定 ,其滴度为 10 3TCID5 0 0 .1ml;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HEL)由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病毒室提供 ,…  相似文献   

18.
临床研究已表明许多病毒感染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其作用机制尚不明。近年随着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研究病毒对造血祖细胞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本文概括介绍近年研究的新进展。一、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HCMV是一种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的感染因子,在正常人群中HCMV感染可超过50%,是引起小儿各种畸形和病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又发现HCMV感染还可导致患儿严重的造血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异常淋巴细胞增多、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及贫血等[2…  相似文献   

19.
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的诊断及对胎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地高辛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1例人巨细胞病毒(HCMV)血清学抗体IgM阳性孕妇的羊水、脐血和产后两周内的新生儿尿液,进行HCMVDNA检测。同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脐血、羊水中HCMV-IgM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地高辛探针斑点杂交检测HCM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羊水21.57%,脐血33.33%,新生儿尿液27.45%。PCR检测HCM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羊水29.41%,脐血43.14%,新生儿尿液3S,29%。羊水HCMV-IgM阳性率为11.76%,脐血HCMV-IgM阳性率为23.53%。脐血HCMV-DNA阳性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明显低于脐血HCMV-DNA阴性的新生儿,而脐血HDW-DNA阳性的新生儿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以及低Apgar评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脐血HCMV-DNA阴性的新生儿。结果表明:采用ER技术检测羊水、脐血或产后两周内新生儿尿液HCMVDNA有助于HCMV官内感染的早期诊断,便于临床早期干预,HCMV官内感染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可造成胎儿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无锡地区3782例新生儿脐血CMV—IgM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女妇妊娠期感染CMV,CMV可通过胎盘致胎儿宫内感染导致流产、畸形、死胎、早产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也是小儿病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降低围产期CMV感染率是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无锡地区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率,我们于1995年至1997年4月对3782例活产新生儿脐血进行了巨细胞病毒抗体IgM(CMV-IgM)的筛查。共检出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