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应用双源CT低剂量对比剂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内血栓与肺灌注缺损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5例无肺动脉栓塞患者分别行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比分析其图像质量;20例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低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同时获得肺动脉CTA(CTPA)及肺灌注图像。用CTPA轴位及三维重建图像分析肺动脉内有无血栓以及血栓的部位、数量、形态特征。用双能量肺灌注分析软件判断有无灌注缺损及缺损的部位、范围。统计肺动脉内血栓与肺灌注缺损间的关系。结果: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双能量肺灌注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20例患者中,13例肺灌注图像中出现102个肺叶、肺段或亚段灌注缺损,4例共6个灌注缺损无明确血栓。11例患者CTPA轴位及三维重建图像显示43个血栓,2例CTPA显示5个血栓的患者肺内无灌注缺损。9例同时出现血栓与灌注缺损,肺内75个灌注缺损与栓塞肺动脉供血范围一致,21个灌注缺损(8个肺段、13个亚段)与肺动脉供血范围无关。结论:肺动脉内血栓与肺灌注缺损不一定匹配,综合分析双源CT低剂量对比剂双能量肺灌注图像与CTPA,可以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多排螺旋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急性肺血栓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急性PE的21例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行薄层肺动脉造影(CTPA)及间接法深静脉造影(CTV).结果 CTPA检出12例急性PE,间接法CTV检出深静脉血栓8例.1 mm有效层厚图像对段、亚段肺动脉及其内血栓的显示高于3 mm有效层厚图像(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能促进急性PE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光谱CT肺动脉成像(SCTPA)定性诊断肺动脉栓塞(PE)和定量评估肺组织灌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临床诊断PE患者的CTPA资料,观察常规CTPA及SCTPA后处理图像,后者包括40 keV虚拟单能量图(VMI40 keV)、碘密度图(IDI)与有效原子序数(Z-eff)图的融合图及电子密度图(EDI);记录2种图像中肺段动脉、肺亚段及以下动脉内的栓子数量和位置,对比其中相应肺灌注缺损区与对侧相应正常肺实质区常规CT值、碘密度(ID)、Z-eff及电子密度(ED)的差异;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sCTPA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区分PE肺灌注缺损区与正常肺实质的效能。结果 37例中,仅以常规CTPA检出37个栓子,其中26个位于肺段动脉、11 个位于肺亚段及以下动脉;之后结合SCTPA后处理图像额外检出1个肺段动脉和2个肺亚段以下动脉内栓子。全部40个栓子对应肺灌注缺损区常规CT值高于、ID及Z-eff均低于对侧正常肺实质区(P均<0.01),而ED与正常肺实质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以常规CT值区分肺灌注缺损区与正常肺实质区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42.50%及87.50%,以ID及Z-eff区分的敏感度分别为95.00%、97.50%,特异度均为100%。ID及Z-eff的AUC均为0.99,均高于常规CT值(0.65,Z=5.56、5.53,P均<0.01),而 ID与Z-eff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P=0.48)。结论 利用SCTPA可提高PE检出率及定量评估肺组织灌注;根据ID及Z-eff可有效区分肺灌注缺损区与正常肺实质。 相似文献
5.
6.
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表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q-的表现。方法:本组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经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CT机胸部平扫加肺动脉造影增强检查,其中对12例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患者,在肺动脉造影扫描后2min再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扫描,并对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6例左右肺动脉主干同时栓塞,10例单侧肺动脉主干栓塞。24条肺叶动脉栓塞.57条肺段动脉栓塞和41条肺亚段动脉栓塞。12例下肢深静脉造影扫描发现7例深静脉血栓,其中4例血栓累及双侧髂静脉,3例为单侧,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后栓子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应成为影像学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同时对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疗效的评估及发现下肢深静脉栓塞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螺旋CT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新的肺动脉栓塞(PE)诊断方法,不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可观察到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尤其是三维图像和多平面图像重建(MPR)技术对血栓的显示有独到之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CT肺动脉成像(CTPA)联合下肢静脉成像(CTV)技术,分析肺动脉栓塞(PE)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关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4例因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接受CTPA联合下肢CTV检查的患者资料,分别评估左下肢、右下肢、双下肢DVT并发PE的风险,分析PE与下肢DVT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出下肢DVT 288例,PE 155例;下肢DVT合并PE共145例.共检出DVT病变血管321条,左下肢DVT的发生率(211/321,65.73%)明显高于右下肢(110/321,3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83,P<0.001).50.35%(145/288)的下肢DVT患者合并PE,左下肢、右下肢、双下肢DVT合并PE患者分别占44.38%(79/178)、58.44%(45/77)、63.64%(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3,P=0.032).93.55%(145/155)的PE患者合并下肢DVT,PE合并左下肢、右下肢、双下肢DVT的患者分别占50.97%(79/155)、29.03%(45/155)、13.55%(21/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25,P>0.05).PE与DVT呈正相关(r=0.8).结论 PE的发生与下肢DVT呈正相关,应用CTPA联合下肢CTV诊断下肢DVT可同时判断是否合并PE,有利于及时合理治疗,减低PE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移植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例肝移植患者(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45岁),手术前后1周内均行MSCT肝脏平扫、动态多期增强扫描、3D血管重建、体积测量,CT结果与手术进行对照.结果肝硬化7例,伴有严重肝萎缩2例、小肝癌4例.3D血管成像:100%显示肝总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起源、长度及主分支;1例肝动脉变异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狭窄1例,门静脉狭窄1例,门静脉主干血栓1例,移植后血管并发症1例.术前、术后CT结果均与术中相符.结论 MSCT在肝移植手术前后是一种可行性检查方法,能准确、客观反映肝实质及肝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10.
多排CT对肺动脉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运用CT肺动脉造影和下肢CT静脉造影(CTVPA)两种方法对肺动脉栓塞(P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检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怀疑PE的患者行CTVPA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并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38例患者中PE24例,下肢DVT11例。PE主要表现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和同侧肺野内病变。下肢DVT主要表现为下肢深静脉管腔内充盈缺损、静脉增粗和患肢软组织肿胀。对于栓子的显示,多层面容积重建(MPVR)优于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结论:多排CT(MSCT)联合运用CT肺动脉造影和CTVPA两种方法对PE和下肢DVT检出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怀疑PE的患者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33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投影(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33例均能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25例急性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截断征","双轨征";8例慢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的和附壁性的充盈缺损。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及其溶栓疗效评价和随访最有效的无创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前瞻性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二维或三维重建,所有患者经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和/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SCTA扫描参数取层厚3.0,螺距(pitch)1.5,用SmartPrep软件对比剂智能触发技术获得最佳延迟扫描时间。结果3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中,21例肺栓塞共累及肺动脉105支;SCTA确诊了19例,2例5个亚段肺动脉的栓子漏诊。在11例肺栓塞阴性中,SCTA对10例作出了正确诊断:2例肺癌,4例肺炎,1例夹层动脉瘤,3例未见明显异常;另外1例肺动脉肉瘤,SCTA误诊为肺栓塞。SCTA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90.9%,敏感性90.5%,准确性90.6,阳性预测值95.0%,阴性预测值83.3%。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CT肺动脉成像(CTPA)被认为是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PE)的“金标准”。CTPA为诊断急性外周性PE提供了多方面的依据。但CTPA诊断急性外周性PE仍存在较大困难。目前CT辐射剂量及对比剂负荷为研究热点。本文对急性PE的CTPA诊断(尤其是外周性PE)、预后评估、CTPA技术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PA漏诊亚段肺栓塞(SSPE)的常见原因。方法 对临床确诊肺栓塞(PE)的91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首诊CTPA、复诊CTPA及经查看肺通气/灌注(V/Q)显像结果后复诊CTPA对SSPE的检出率,并与V/Q显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1例PE患者中,3 494支亚段肺动脉显示清楚。肺V/Q显像对SSPE的检出率为19.00%(664/3 494),首诊CTPA的检出率为11.99%(419/3 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9,P<0.01);复诊CTPA检出率为13.62%(476/3 494),低于肺V/Q显像(χ2=37.05,P<0.01);查看肺V/Q显像结果后,复诊CTPA对SSPE的检出率为15.83%(553/3 494),与肺V/Q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P<0.01)。结论 CTPA漏诊SSPE的原因主要包括亚段肺动脉观察困难、诊断水平较低和对慢性PE诊断困难。提高阅片医师注意力和针对性,并联合肺V/Q显像,可提高CTPA对SSPE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肺血管成像在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例拟诊肺栓塞、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工作站上对原始薄层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肺动脉栓子分布情况,其中5例同时行DSA检查,并与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三维肺血管图像均能充分显示肺动、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不但能准确、直观地观察肺血管,而且能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23例患者中检出肺动脉栓塞16例,共发现肺动脉栓子264处,其中段及段以上栓子149处,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115处,血栓栓塞血管直径最小者1mm。1例上肢和胸侧壁因锁骨下静脉血栓明显侧支循环形成,1例左上肺静脉左房入口和左心耳内附壁血栓形成。5例同时行DSA检查,对肺段及段以下肺动脉栓子检出率,64层CT和DSA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64层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主干、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肺栓塞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肺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一站式扫描对急性肺栓塞(PE)及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DSCT对56例临床疑诊急性PE患者先行肺动脉成像(CTPA),间隔120~180 s后再行深静脉成像(CTV)。利用MPR和MIP观察PE和DVT分布情况。56例中,12例于CTPA检查发现PE后接受DSA检查。以血管节段为单位,记录双源CT和DSA对PE和DVT的诊断结果,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2例PE患者中发现DVT 11例,CTPA对肺段及亚段动脉PE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SA(χ2=8.34、92.65,P均<0.01),对肺叶动脉及以上级别血管PE的检出率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V对DVT的检出率与DS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7,P=0.414)。以DSA为金标准,CTV评价DV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16%(47/51)、96.49%(55/57)、94.44%(102/108)。结论 双源CT一站式扫描可同时准确地诊断急性PE及DV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双能量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中采用Lung Vessels软件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DE-CTPA扫描的可疑PE患者49例,采用Lung Vessels软件处理图像,记录病变血管的位置及数目,以CTPA结合临床作为诊断PE的金标准,按患者、段动脉及亚段动脉为单位计算Lung Vessels诊断PE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CTPA诊断PE患者29例,栓塞动脉共188支,包括段动脉138支,亚段动脉50支。分别以患者、段动脉及亚段动脉为单位,Lung Vessels诊断PE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6.55%(28/29)、45.00%(9/20)、71.79%(28/39)、90.00%(9/10),65.94%(91/138)、80.38%(598/744)、38.40%(91/237)、92.71%(598/645)和64.00%(32/50)、92.24%(1581/1714)、19.39%(32/165)、98.87%(1581/1599)。结论 DE-CTPA中采用Lung Vessels软件可直观显示肺血管,有助于提高对PE、尤其是段及亚段PE的诊断效能,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MSCT增强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122支,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分别从2.5%到75%不等。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形态、发生部位及其他间接征象,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肺栓塞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与螺旋CT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肺栓塞(PE)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的PE患者20例,将超声心动图与CT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0例PE中,CT显示9例肺动脉一级分支内有血栓,11例肺动脉2级及以下分支出现血栓,超声仅发现肺动脉一级分支血栓1例.在超声检查中,11例单侧PE中有2例,9例双侧PE中有7例同时出现右心室(RV)和右心房(RA)增大、右心室与左心室比值(RV/LV)增加、肺动脉(PA)扩张、肺动脉收缩压(PASP)≥40 mmHg的征象;1例单侧PE和6例双侧PE出现"D"型征(P均<0.05).9例单支PE中有1例、11例多支PE中有8例同时出现RV和RA增大、RV/LV增加、PA扩张、PASP≥40 mmHg;单支PE无"D"型征,多支PE中7例出现"D"型征(P均<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左、右肺动脉内血栓的检出率低;双侧PE及多支PE超声心动图多出现急性右心压力负荷过重的表现,可提示PE;单支PE患者的右心功能可以轻度异常或正常,超声心动图难以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