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镁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经病理证实的Barrett食管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间隔为2周,直至病理证实复层鳞状上皮完全修复,术后给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镁20 mg/次,2次//d口服,共3个月,术后第6个月及1年进行内镜及组织学随访.结果 17例经1次APC根除,4例经2次APC根除,2例经3次APC根除,平均烧灼次数为1.3次.全部病例于治疗后6个月均获得治愈,4例于治疗后1年出现化生的柱状上皮黏膜岛,治疗总有效率为82.6%.7例出现剑突或胸骨后疼痛,经口服埃索美拉唑镁后症状缓解.结论 BE的内镜下APC联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治疗安全有效,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复发与残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加埃索美拉唑治疗舌型及岛型SSBE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舌型或岛型的SSBE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行内镜下APC加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21例单纯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6,9及12个月复查胃镜并取活检送病理检查。治疗组中复查胃镜未达显效的患者,再行镜下APC治疗并继续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6,9及12个月总有效率均为100%,平均显效率为87.5%,与对照组(30.5%,6.1%)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未出现出血、穿孔、食管狭窄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内镜下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SSBE疗程短,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联合药物治疗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疗效。方法将90例B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先给予单纯药物治疗8周(雷贝拉唑20 mg,bid,莫沙比利5 mg tid,铝碳酸镁片1 g tid),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BE病灶仍存在者再行APC,术后服上述同样药物治疗;对照组先胃镜下行APC,术后再给予同样药物治疗。对于一次治疗不能清除病灶的患者,4周后进行第二次清除,直至病灶消失。两组APC均在无痛胃镜、窄带成像(NBI)及透明帽辅助下完成。于术后6、12、24个月进行NBI辅助下胃镜复查,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在单纯药物治疗3个月后胃镜下BE病灶未见明显改变;随访24个月,试验组镜下保持完全清除的BE食管患者占APC治疗的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率(93.3%,8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单纯药物治疗虽不能消除BE黏膜病理改变,但可以缓解症状,减少APC后复发;先药物治疗2个月,再联合无痛胃镜下NBI及透明帽辅助下APC治疗BE疗效显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泮托拉唑胶囊治疗Barrett食管的近期疗效。方法35例Barrett食管患者均应用60w氩气刀行氩离子凝固术(argonplasmacoagulation,APC)治疗,并在术后给予泮托拉唑胶囊40mg/次,1次/d,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行胃镜检查评定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PC治疗后患者Barrett黏膜均可完全消除,其中1次治疗消除26例,2次治疗消除7例,3次治疗消除2例;治疗后24h出现胸骨后不适感15例,烧灼感、反酸、恶心1例,服用泮托拉唑胶囊后症状消失;1例长段Barrett食管12个月后复发。结论APC联合泮托拉唑胶囊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唐毅  龙晓奇  陈拥军  姚勇 《华西医学》2009,24(3):664-665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治疗对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内镜及病理确诊的Barrett食管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经内镜下APC治疗后联合埃索美拉唑20mg2次/日连续3月,对照组单用埃索美拉唑20mg2次/日连续3月,分别于3月、6月、12月对两组进行临床症状积分和内镜及病理随访。结果:两组治疗后3、6、12月临床症状积分缓解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从内镜、病理随访的有效率来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BE内镜下APC联合抑酸治疗能有效逆转Barrett上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射频治疗术(RF)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BE)上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胃镜和病理证实的BE患者23例,分别行APC或RF,并于术后给予抗反流和抑酸剂治疗。分别于术后1个月、治疗结束后第3、6、12个月进行复查,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采用APC治疗的15例患者中有12例首次治疗即全部清除病灶,另外3例经2次治疗病灶亦完全清除;采用射频治疗的8例患者中有3例治疗1次病灶即消失,4例经2次、1例经3次治疗后始见BE完全消除。12个月后复查5例患者复发。结论应用APC、射频联合抑酸剂治疗BE方法简便易行、安全,且APC治疗效果优于RF。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内镜下止血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分析内镜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组(68例)与单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组(70例)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剖腹手术率、平均输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内镜联合药物组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剖腹手术率、平均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单用药物组(P<0.01),且内镜下止血未发生医源性穿孔病例。结论内镜下止血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Barrett食管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对Barrett食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的Barrett食管患者113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23例为对照组,未给予治疗;Ⅱ组33例给予口服奥美拉唑;Ⅲ组48例行氩离子凝固术后并口服药物(同Ⅱ组)维持,3个月后复查,若发现有残留Barrett食管,再次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1次。所有患者治疗1年,并在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复查内镜并行病理组织活检,比较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结果:Ⅰ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Ⅱ组与Ⅲ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Ⅰ组与Ⅱ组Barrett食管未见明显变化。Ⅲ组能使89.6%的Barrett食管达到胃镜下完全消除,1年后复发率为25.6%,至随访结束时,完全缓解Barrett食管占治疗的66.7%。结论: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既可改善Barrett食管的症状,也可消除Barrett食管,但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评价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治疗组38例和法莫替丁对照组30例,两组均加用莫沙必利,疗程8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埃索美拉唑组与法莫替丁组治疗GERD 8周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63.33%,内镜下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GERD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胃镜及活检确诊的Barrett患者12例,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2次/d;治疗组(B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2次/d,多潘立酮10mg,3次/d,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表现。结果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Barrett食管黏膜均见明显缩小。结论抑酸药和消化道动力药联用可以消除Barrett食管症状,可部分逆转Barrett食管上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香连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幽门螺杆菌相关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难治性溃疡接受埃索美拉唑治疗(埃索美拉唑组),另外47例接受埃索美拉唑+香连治疗(埃索美拉唑+香连组)。评价二组药物对患者临床症状、内镜下溃疡改善和安全性。结果:共有9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完成实验(每组45例)。埃索美拉唑+香连组在中上腹痛、上腹饱胀、总症状积分、内镜缓解率和愈合率上优于埃索美拉唑组(P<0.05),而在反酸、嗳气和烧心上二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上二者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 论:香连联合埃索美拉唑可有效治疗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香连为该类溃疡的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BE)病应用内镜氩离子凝固术和奥美拉唑药物疗法联合治疗及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确诊的100例Barrett食管患者,根据年龄层次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并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通过胃镜观察手术效果,对病灶清除不完全的患者日后进行二次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进行4次定期胃镜复检,统计复检结果,对2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结果分析2组患者复检数据,治疗1年以后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比较,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治疗组使用氩离子凝固术后6例患者有短期胸骨疼痛,在后续药物治疗过程中逐渐消失,对患者健康状况影响不大。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该临床治疗方案安全性好、有效率高,值得更深入长期的研究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与埃索美拉唑单用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和对照组(单用埃索美拉唑)。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0%(P 0. 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 00%和26. 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GERD的疗效显著优于埃索美拉唑单用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对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埃索关拉唑组、法莫替丁组和铝碳酸镁组,对照组单独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余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服奥美拉唑20 mg 1次/d;埃索美拉唑20 mg 1次/d;法莫替丁20 mg 2次/d和铝碳酸镁500 mg 2次/d.分别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对各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埃索美拉唑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对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73例疗效。方法14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3例应用埃索美拉唑20mg,1次/d口服,疗程4周,阿莫西林1.0g,2次/d口服,克拉霉素0.5g,2次/d口服,疗程1周。对照组70例应用埃索美拉唑20mg,1次/dVI服,疗程4周。结果两组溃疡愈合率均达100%,治疗组H.pylori清除率95%,对照组19%;随诊所有患者治疗组2个月溃疡复发率1%,一年复发率5%,对照组为33%、54%;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疗程短、高效、依从性好,无药物不良反应,使用方便,溃疡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方法:应用APC方法治疗Barrett食管患者,以药物治疗为对照,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内镜下表现及组织学表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抑酸治疗BE有效,治愈率高、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四磨汤联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内镜下证实的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 每日2次,四磨汤口服液20 mL,每日3次,治疗2周后改为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每日1次,四磨汤口服液10 mL,每日3次,治疗4周.对照组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 每日2次,治疗2周后改为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每日1次,治疗4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第2、4、6周观察反酸、烧心及胸痛症状积分改变.2组患者治疗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内镜下治愈率及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烧心、反酸及胸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 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6周后治疗组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为72.5%,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为52.6%,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四磨汤联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比单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平均出血率、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80例,随机选取40例患者分为单纯埃索美拉唑治疗组(单独治疗组),另40例为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再出血率、平均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出血率、再出血率为5.0%、0,均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的15.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较单纯埃索美拉唑更能有效降低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出血率、再出血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巴瑞特食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净  黄介飞  鲍柏军  张晓义 《临床荟萃》2005,20(10):541-543,F002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003年5月至2004年2月经内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的BE患者22例,在内镜下行APC治疗,氩离子凝固治疗单次启动延续时间及启动次数视病灶大小、数目情况而定,一般以内镜下整个病灶凝固为止,所有病例1~3个月内复查内镜。结果22例BE患者中1例失访,1例未到复查时间,其余20例BE患者至复查时17例(85%)胃镜下未见复发,2例在原来部位有散在BE上皮残留,1例在其他部位有新BE上皮生长。结论APC是经内镜非接触性治疗BE的新方法,操作方便,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预防肾移植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肾移植术患者,分为埃索美拉唑组(76例)和雷尼替丁组(46例),术后分别应用埃索美拉唑、雷尼替丁预防胃肠道并发症,观察2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及埃索美拉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术后第1,2,3,4周相同时间点同一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低于雷尼替丁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低于雷尼替丁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患者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雷尼替丁组患者1例出现皮疹,1例发生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结论:埃索美拉唑能够降低肾移植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胃肠道出血,不良反应轻,是预防肾移植术后胃肠道并发症有效的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