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中的低血糖、无症状低血糖。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1147例血糖控制稳定的T2DM患者血糖(BG)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37.23%,其中无症状低血糖60.80%(697人次),与病程呈指数曲线负相关。平均血糖(MBG)与低血糖发生率呈指数曲线负相关,与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呈双曲线负相关。随着日内血糖差值逐渐增大,低血糖发生率呈等级增高。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率高,MBG控制越低、日内BG波动越大,则低血糖、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越高;(2)CGMS能及时准确发现无症状低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无症状低血糖。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1147例血糖控制稳定的T2DM患者连续3d(65—72h)的血糖变化。结果①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25.54%,占低血糖60.8%(697例),与病程呈指数曲线正相关(r=0.913,tr=3.636,P〈0.05);②平均血糖(MBG)与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呈双曲线负相关(r=-0.963,P〈0.01);③随着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增大,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增高;④低血糖发生率男女相仿,与年龄呈负相关(男r=旬.929,tr=5.613,P〈0.01。女r=m.824,tr=3.251,P〈0.01);⑤老年组MBG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t=6.81,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x^2=60.37,P〈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高,且随病程延长而增高。MBG控制越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越大,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越高;②放宽老年DM患者血糖控制要求,提高MBG水平可有效降低其低血糖发生率;③cGMS能及时准确发现无症状低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特点。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6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4例和CGMS组3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血糖监测,CGMS组应用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分析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率、胰岛素剂量、低血糖频次以及治疗不同时期血糖情况。结果:CGMS组患者所需达标时间更短,达标率更高,低血糖发作次数更少(P均<0.05),两组间胰岛素剂量无差别。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平均FBG和2 h PBG均达标,但CGMS组2 h PBG控制更佳(P<0.05)。结论:在制定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时采用CGMS有助于血糖更好、更快达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74例患者入院时均安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佩戴72 h,同时使用便携式末梢血糖仪和试纸进行每日末梢血糖监测(空腹,三餐前,夜间100),分析两种方法无症状低血糖检出情况。结果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出低血糖例数比末梢血糖监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4例患者无症状性低血糖多发生在夜间000~600,其中200~400发生率最高,达10.34%,血糖值平均为(3.30±1.14)mmol/L,最低值为2.2 mmol/L。结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能及时监测无症状低血糖现象,避免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规律中的应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573例住院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血糖稳定后,佩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72h,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规律。结果平均血糖与无症状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均呈双曲线负相关,餐后4h血糖与平均血糖呈直线正相关,晚餐后4h血糖值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呈指数曲线负相关。晚餐后4h血糖值4.5mmol/L时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达50%以上。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规律,可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而未佩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低血糖常见时段的参考,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研究2型糖尿病(T2DM)强化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特征。方法(1)将研究对象分为胰岛索治疗组、磺脲类治疗组和诺和龙治疗组;(2)用CGMS对66例T2DM患者于血糖稳定后进行72h血糖监测,其间监测指端血糖谱并输入CGMS以校正,根据血糖测定图谱观察各组低血糖发生的特征。并对每一患者抽血检测升糖相关激素,比较低血糖发生时与非低血糖时升糖相关激素的异同。结果(1)各组低血糖多于11:00—12:00,21:00一次日5:00发生,最多见于2:00。(2)餐后3h血糖较餐后2h可以更好地预测低血糖的发生。(3)发生低血糖时,升糖相关激素变化不明显。(4)磺脲类治疗组较胰岛索治疗组、诺和龙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CGMS能及时准确地发现低血糖,了解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及低血糖后的反应,以指导临床治疗,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运用中的注意事项,评价其对临床护理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9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50例和无动脉粥样硬化组43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2组72 h血糖变化及波动特点,并统计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动态血糖监测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血糖波动明显大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且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高.结论 2型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失去了生理性血糖波动的规律.加强宣教,合理运用动态血糖监测,在临床护理中可以全面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孔蓓   《护理与康复》2017,16(11):1173-1175
<正>糖尿病并发症与控制试验(DCCT)[1]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2]显示,严格血糖控制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但是随着血糖控制达标,低血糖的发生机会明显增加,特别是夜间无感知低血糖,往往导致救治不及时而造成严重后果。如何及时准确地发现和预防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的发生至关重要,目前多采用指尖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水平,但不稳定,随机性大,且由于疼痛及不便等原因,监测次数极为  相似文献   

9.
周彦敏  张颖  陆敏 《上海护理》2010,10(5):50-52
高龄糖尿病患者在漫长的病程中心、脑、肾等并发症增多,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发应性降低,对低血糖反应性变差,往往在强化血糖控制的治疗中发生低血糖,且病情隐匿,易被忽视,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危及生命或造成不同程度重要器官的损害。动态血糖监测(CGMS)是通过监测细胞间液的葡萄糖浓度来反映血糖浓度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情况,探讨分析患者使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46例,应用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皮下埋入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72h血糖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结果使用CGMS监测中,过程顺利,未出现异常报警现象,监测结果对患者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论使用CGMS监测可以明确显示患者24h血糖波动及波幅,能够正确指导患者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楼娟亚  陆珣靓  张哲 《护理与康复》2014,13(10):933-93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动态血糖监测低血糖的意义,同时评估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型糖尿病或胰岛功能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41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72h血糖监测,同期每天测毛细血管血糖,采集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糖尿病病程、HbA1c等资料。分析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总结低血糖发生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41例糖尿病患者中,72h内指测毛细血管血糖发现低血糖患者13例(17例次),动态血糖监测发现低血糖29例(43例次),其中无症状低血糖22例(占75.9%)、有症状低血糖7例(占24.1%)。低血糖好发于后半夜,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时段、HbA1c和指测最低血糖值。当HbA1c/(指测最低血糖值·BMI)≥0.04时,78%患者动态血糖监测可见低血糖反应;当该指数0.04时,未见低血糖患者。结论对于胰岛功能较差的糖尿病患者,常规每天6次指测毛细血管血糖易漏诊后半夜低血糖的发现。HbA1c/(指测最低血糖值·BMI)可作为低血糖的预测指数,该指数≥0.04提示低血糖风险较高,宜行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2.
张法越  王维清 《天津护理》2011,19(3):129-130
目的:比较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和传统血糖检测方法,并对CGMS在Ⅱ型糖尿病中应用和护理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2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CGMS检测,患者均使用CGMS动态血糖仪连续测定血糖3天,同时每天测定末梢血糖浓度,两组数据进行校正和比较。结果:5例局部有少量出血,2例胶布固定处出现红肿,血糖值输入时出现错误3次,1例由于电流低报警2次,CGMS所测血糖值与末梢血糖值呈正相关(r=0.8742,P〈0.001),发现凌晨高血糖12例,餐后血糖高峰值在餐后1.5~3 h出现,有12例患者血糖值有超出CGMS检测的高限或低限,发生低血糖事件20例次。结论:CGMS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均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血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总结24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应用和护理。认为CGMS有利于发现低血糖及全天血糖分布情况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价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判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黎明现象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先佩戴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48 h后再佩戴CGMS行连续血糖监测,再过72 h...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监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趋势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方法采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24例新诊断未经干预治疗的T2DM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患者记录生活日记。结果 CGMS所测的血糖值与指端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1)。患者一天中血糖较高的时间段为早餐后及中、晚餐后1~5 h,下午2点至凌晨1点是血糖高峰最集中(57.5%)的时间段,而75.5%的血糖低谷值出现在凌晨2点至5点。血糖(7.8 mmol/L及11.1 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93%和57%。食物、运动、生活事件影响血糖波动。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食物、运动、生活事件是影响血糖波动的主要因素,为拟定更为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为糖尿病教育提供更形象、更具说服力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及护理要点、注意事项.方法:用CGMS监测仪对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与护理.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CGMS,无不良反应.结论:合理应用CGMS,能及时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变化特点,为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指导糖尿病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临床应用中的可视化教育手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健康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患者72 h血糖,针对患者生活事件对血糖的影响实施个体化的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监测法监测血糖,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可视化教育手段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自我管理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在广州市5家医院就诊的349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血糖监测情况及有关糖尿病知识、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家庭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中能按要求进行家庭监测血糖者占65.6%。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水平与其血糖监测等技能掌握得分、健康信念(P〈0.01)呈正相关。城市患者的家庭监测状况优于乡镇患者(P〈0.05);患者到医院就诊和监测病情(包括监测血糖)的间隔时间,56.2%的患者间隔1-2个月,32.0%的患者间隔较长时间才复查或监测血糖,8.6%的患者是在感觉身体不适时才就诊,3.2%的患者确诊后从未再就诊。结论 应强化患者血糖监测的意识,提高其自测血糖技能;扩大教育途径范围,重视对乡镇患者进行教育引导;倡导患者家庭成员教育,争取获得其家庭支持,以解决目前糖尿病监测管理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9.
2例幼儿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2例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期间的护理.入院后为患儿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胰岛素治疗的护理外,积极、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介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优点,使患儿和家属能配合医护人员做好CGMS的维护.并根据患儿的特点将CGMS安装部位由常规的下腹部改为臀部外上方,最终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患者膳食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与膳食结构的关系.方法 对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筛查出无症状低血糖患者63例次(无症状低血糖组),与63例次患者(非低血糖组)前1 d或后1 d相应时间段未发生低血糖时三大产能营养素实际摄人量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比较使用营养计算器V1.6.结果 无症状低血糖63例次,发生在晚夜间31例次,占49%;年龄>60岁者 39例次,占62%;非低血糖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高于无症状低血糖组(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