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尿微量清蛋白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据HbA1c的测定结果将纳入研究者分为两组,A组:HbA1c<6.5%,共60例;B组:HbA1c≥6.5%,共6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HbA1c、尿微量清蛋白、血脂水平。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尿微量清蛋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P<0.05)。结论当HbA1c≥6.5%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
血糖达标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FBG)达标和餐后2小时血糖(P2hBG)达标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300例门诊就诊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FBG、P2hBG和HbA1c,分析FBG达标(≤6.1mmol/L)、P2hBG达标(≤8.0mmol/L)与HbA1c达标(≤6.5%或7.0%)三者间的关系。结果(1)300例患者中,HbA1c≤6.5%和7.0%分别为72例和132例,占24.0%和44.0%;(2)FBG达标(FPG<6.1mmol/L)66例中,HbA1c≤6.5%达标率为53.0%,HbA1c≤7%的达标率为68.2%;(3)P2hBG达标(<8mmol/L)共49例中,HbA1c≤6.5%达标率为91.8%;HbA1c≤7%达标率为95.9%;(4)FBG和P2hBG均达标18例中,HbA1c≤6.5%达标率为94.4%;HbA1c≤7%达标率为100%。结论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同时关注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有助促进HbA1c更好达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功能状态,探讨HbA1c分层研究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收集来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患者299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6组,A组78例,HbA1c6.5%,B组42例,6.5%≤HbA1c7.0%,C组48例,7.0%≤HbA1c8.0%,D组42例,8.0%≤HbA1c9.0%,E组48例,9.0%≤HbA1c12.0%,F组41例,HbA1c≥12.0%,采用标准餐试验,比较各组空腹血糖(FPG)、1hPG、2hPG、3hPG和空腹胰岛素(FIns)、1hIns、2hIns、3hIns及空腹C肽(FC-P)、1hC-P、2hC-P、3hC-P的水平,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HbA1c水平升高,FPG、1hPG、2hPG均明显升高,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在HbA1c9.0%时,随着HbA1c水平升高,2hIns、1hC-P、2hC-P、3hC-P下降明显,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当HbA1c≥10.39%时,糖耐量的相关性下降,Ins和C肽功能变化的几个指标均处于正常或较低的水平,与HbA1c的水平呈较明显的负相关性。结论联合HbA1c检测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有助于较准确地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态。其水平变化对于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控,以及判定胰岛β细胞的功能,防止糖尿病患者被漏诊,及在防止血糖产生较大的波动和指导治疗方面,有较积极的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3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糖尿病病史>10年,其中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mmol/L者35例,为第1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mmol/L者38例,为第2组;检测2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第2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第1组[(287.80±35.60)vs(162.50±20.30)mg/24h,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大于空腹血糖,积极控制餐后血糖,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1,5-脱水葡萄糖(1,5-AG)水平与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microalbuminuria/creatinine ratio,ACR)是否具有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患者出现微量清蛋白尿症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检测血清1,5-A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尿微量清蛋白、肌酐等指标。将HbA1c≤7.0%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按HbA1c 水平分为2 组(HbA1c≤7.0%组和HbA1c>7.0%组),比较2 个亚组(ACR 正常组、异常组)血清1,5-AG水平及其他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清1,5-AG、HbA1c与ACR的相关性以及1,5-AG与空腹血糖、HbA1c的相关性。结果?在HbA1c≤7%组中,ACR异常组血清1,5-AG水平低于ACR正常组(P<0.01);ACR异常组空腹血糖高于ACR正常组(P<0.05);ACR异常组和ACR正常组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1,5-AG与ACR呈负相关(r?=-0.408,P<0.01),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280,P<0.05)。在HbA1c>7%组中,血清1,5-AG 与空腹血糖、HbA1c 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21、-0.301,P均<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HbA1c≤7.0%)的情况下,亦可能存在血糖异常波动,血清1,5-AG水平与血糖波动和微量清蛋白尿相关,建议利用1,5-AG来评估短期内血糖波动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波动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均于入院后行动态血糖监测,并测定 HbA1 c 水平,按 HbA1 c 水平分为3组,Ⅰ组(HbA1 c≤7.0%)20例、Ⅱ组(7.0%10%)25例,分析动态血糖波动与 HbA1 c 的相关性,探讨夜间低血糖与睡前血糖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低血糖比例Ⅱ组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Ⅲ组与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平均血糖(MBG)、空腹平均血糖(MFBG)、早餐后2 h 平均血糖、中餐后2 h 平均血糖、晚餐后2 h 平均血糖与 HbA1 c 均呈正相关(P 均<0.01);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有效血糖波动次数、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随着 HbA1 c 的增高也逐渐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HbA1 c 与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 <0.01)。夜间低血糖发生率16.8%,其中,睡前血糖最低值(7.2±3.4)mmol/L。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HbA1 c 与动态血糖水平显著相关,HbA1 c 与 MBG 相关性最好,睡前血糖在7.2mmol/L 以下,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杭春中  季中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0):2543+2545-2543,254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6例健康人和680例DM患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HbA1c水平,用BS-42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健康组到DM组之间的HbA1c的变化关系可看出:DM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HbA1c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均P〈0.01),以HbA1c≥6.5%作为DM诊断临界值,其诊断灵敏度为99.18%,诊断特异性为94.45%,均优于以FPG≥7.0mmol/L作为诊断临界值的诊断灵敏度(76.43%)和诊断特异性(89.82%)。结论 HbA1c的值为6.5%时用于诊断DM,与FPG≥7.0mmol/L时联合应用可增加诊断DM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BG)与12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的关系。方法选择113例空腹血糖(FBG)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及54例体检正常人群。HbA1c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 hPBG检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清蛋白检测用放射免疫法,记录12 h尿量,计算出UAE。按照HbA1c及2 h PBG水平将113例患者分为A组(HbA1c<7%且PBG<10 mmol/L),B组(HbA1c<7%且PBG≥10 mmol/L),C组(HbA1c>7%且PBG<10mmol/L)和D组(HbA1c≥7%且PBG≥10 mmol/L)。结果113例T2DM患者UA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组UAE水平明高于A,B,C组(P<0.01,P<0.05,P<0.01);A组UAE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A,C组UAE无差异(P>0.05)。结论T2DM病人FBG控制达标后,餐后血糖及HbA1c控制不良仍会加重尿清蛋白排泄。因此强化血糖控制要重视HbA1c和餐后血糖的监测及达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CP)和肝功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处理,对伴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害发生率37.82%;B组(HbA1c>9%)患者的血糖水平、肝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A组(HbA1c≤9%),P<0.01;而B组(HbA1c>9%)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HbA1c≤9%).结论 HbA1c可反映糖尿病控制好坏与否,较好地控制血糖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全天不同时间血糖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敬泽  王健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2):1101-110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全天不同时间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三餐前30min、餐后2h及晚睡前共7次血糖水平,并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同时测定HbA1c。按HbA1c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血糖控制尚可组(HbA1c≤7.5%)和控制差组(HbA1c>7.5%)。直线回归相关分析总体及各组HbA1c与MBG、全天7次血糖的相关性。结果MBG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851,P<0.001),MBG=-0.70+1.30×HbA1c;HbA1c与全天7次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逐步多元线形回归分析示HbA1c与空腹、晚餐后、午餐后及早餐后血糖相关。HbA1c≤7.5%组的HbA1c与晚餐后、午餐后及午餐前血糖相关,而HbA1c>7.5%组HbA1c与空腹、晚餐后、午餐后及早餐后血糖相关。结论HbA1c受全天平均血糖水平的影响,血糖控制尚可组晚餐后、午餐后及午餐前的血糖对HbA1c影响明显,而血糖控制差组空腹、晚餐后、午餐后及早餐后的血糖对HbA1c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检测,探讨其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在我院集体健康体检的志愿者2986例(除外已经诊断糖尿病者和其他影响HbA1c检测结果因素者),全部检查HbAlc及空腹血糖,HbA1c≥6.5%的318例和空腹血糖(FPG)≥6.1 mmol/L的616例(其中FPG≥7.0 mmol/L者262例),择日再行血糖水平检测或75%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两次检测结果诊断或排除糖尿病。结果进一步检测HbAlc≥6.5%组诊断糖尿病276例,FPG≥6.1 mmol/L组诊断糖尿病311例(其中FPG≥7.0 mmol/L组216例)。以HbA1c≥6.5%为切点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为88.7%,特异性为98.4%;FPG≥7.0 mmol/L为切点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为69.5%,特异性为98.3%;以HbA1c≥6.5%为切点诊断糖尿病的漏诊率(11.3%),明显低于以FPG≥7.0 mmol/L为切点诊断糖尿病的漏诊率(30.5%)。结论 HbA1c水平可以作为糖尿病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或提供进一步检查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BG)、胱抑素C(Cy-sC)与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和肾脏早期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35例空腹血糖(FBG)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及30例体检健康人群。HbA1c检测采用酶法,2 hPBG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CysC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记录24 h尿量算出UAE。按照HbA1c及2 hPBG水平将135例患者分为A组(HbA1c<7%且PBG<10 mmol/L)、B组(HbA1c<7%且P≥10 mmol/L)、C组(HbA1c<7%且PBG<10 mmol/L)和D组(HbA1c≥7%且PBG≥10 mmol/L)。结果 135例T2DM患者UAE和Cys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bA1c>7%组的UAE和CysC水平明显高于HbA1c<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 hPBG和HbA1c未达标者的UAE和CysC明显高于达标者,也高于2 hPBG或HbA1c任何一项达标者。结论 T2DM患者FBG控制达标后,HbA1c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原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的相关关系,了解HbA1c的影响因素及血红蛋白变化对血糖和HbA1c的影响.方法 选择居住在丽江市(海拔2420 m)5年以上且用药治疗3个月以上未做调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同时测定HbA1c和血红蛋白,对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进行散点图、Pearson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对高血红蛋白组和正常血红蛋白组之间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进行比较.结果 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P <0.001)和0.29 (P=0.003),HbA1c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回归方程为Y=2.674+0.52X1 +0.018X2;HbA1c与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r=-0.06,P=0.551).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组之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影响HbA1c的主要因素是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对空腹、餐后2h血糖和HbA1c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ALB)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联合测定在2型糖尿病(DM)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2组对象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尿肌酐的测定,并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将观察组分为三组,A组(HbA1c7.0%),B组(7%≤HbA1c≤10%),C组(HbA1c10.0%)。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HbA1c和24h-uALB水平较高,而Ccr水平较低。24h-uALB和Ccr水平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与B组C组有显著差异,B组与C组有显著差异,并成负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联合测定对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辅助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血糖、胰岛素分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T2DM患者300例。按Hb A1c水平分为5组:A组62例(Hb A1c≤7.0%),B组58例(7.0%Hb A1c≤8.0%),C组52例(8.0%Hb A1c≤9.0%),D组65例(9.0%Hb A1c≤10.0%),E组63例(Hb A1c10.0%)。对所有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均空腹及餐后2 h各采集两管静脉血,测定指标有Hb A1c、空腹血糖(FPG)、负荷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负荷后2 h胰岛素(FIns),采用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Hb A1c与DM病程同步增长,甘油三酯B、C、E四组均高于A组(P0.01);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随着Hb A1c的增加逐渐升高(P0.01),而负荷后2 h胰岛素(FIns)水平逐渐下降(P0.01);T2DM患者Hb A1c水平与FPG(r=0.683,P0.01)、2 h FPG(r=0.764,P0.01)呈正相关、与FIns(r=0.643,P0.05)、2 h FIns(r=0.428,P0.05)、HOMA-β(r=0.587,P0.05)呈负相关,HOMA-IR与Hb A1c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随着Hb A1c水平的升高,血糖也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β细胞分泌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3 269例本实验室接收标本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的频数分布;并对62例糖尿病患者同一天检测HbA1c,空腹血糖(Fib)及餐后2 h血糖(2 hPBG),探讨其相关性,进一步明确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治疗上的监测价值。方法 BIO-RAD 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标本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BECKMAN LX20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检测标本中的葡萄糖含量。结果 3 269例HbA1c结果的频数分布P50对应的HbA1c含量为6.5%。位于正常范围内的HbA1c4.0%~6.0%有961例,占总人数29.5%;HbA1c在6.0%~8.0%控制范围内有1 611例;HbA1c含量大于8.0%以上,属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达到标准有697例,占总人数21.3%。同一天HbA1c与餐后2 hPBG的相关性更密切。结论本院临床医生能较合理利用该检测项目,来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HbA1c大都控制在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血脂水平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5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E(Apo E)、脂蛋白a[Lp(a)]、游离脂肪酸(FFA)、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患者组根据HbA1c结果分为HbA1c7.0%组和HbA1c≥7.0%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A1c7.0%组HbA1c、FPG、TG、Apo B、Apo E、Lp(a)、RBP4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po A1、HDL-C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bA1c≥7.0%组HbA1c、体质量指数、BMI、FPG、TG、Apo E、FFA、RBP4、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HbA1c7.0%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TC、Apo B、Lp(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po A1、HDL-C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MI、TG、Apo E、FFA、RBP4、FINS、HOMA-IR是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RBP4、血脂水平可能与血糖水平控制不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5年8月该院诊治的1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76例)和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7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HbA1c和CRP水平。根据HbA1c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HbA1c6.5%组(40例)和HbA1c≤6.5%组(36例),比较不同HbA1c水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bA1c与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6.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R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显著高于HbA1c≤6.5%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6.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三支病变及闭塞性病变比例高于HbA1c≤6.5%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HbA1c与CRP明显升高,且HbA1c6.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生化指标改变更显著,冠状动脉病变更严重。  相似文献   

19.
张梅  杨涛  付麒  刘璇  单珊  钱莉  周红文 《临床荟萃》2010,25(24):2117-2120
目的 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异常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45例,测定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脂、肾功能及尿ACR等.分别根据患者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ACR水平进行分层.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本研究人群中,尿ACR的异常率为21.6%,其中微量白蛋白尿20.4%,大量白蛋白尿1.2%.②不同年龄组患者尿ACR水平<40岁组(26.4±34.2)mg/g、≥40~50岁组(33.7±68.5)mg/g、≥50~59岁组(38.6±94.9)mg/g、≥60~69岁组(33.9±60.8)mg/g、≥70岁组(48.9±62.4)m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00,P>0.05).③异常尿ACR组FPG、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体质量指数(BMI)显著高于正常尿ACR组患者(t值分别为-2.547、-2.144、-2.113、-4.663,P<0.05或<0.01),高密度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正常尿ACR组(t=2.216,P<0.05).④HbA1 c≥6.5%组的尿ACR水平与HbA1c<6.5%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5,P>0.05),HbA1 c≥6.5%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尿ACR水平显著高于血压正常患者(t=-2.472,P<0.05).HbA1c<6.5%组患者尿ACR比值水平与BMI、FP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4、0.559,均P<0.05);HbA1c≥6.5%组尿ACR水平与SBP、舒张压(DBP)和FP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6、0.169、0.182,均P<0.05);⑤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尿ACR的主要因素包括FPG、SBP、肌酐(Cr).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ACR水平异常的发生不受年龄的影响,与血压及FPG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并发糖尿病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n=72)、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0%,n=32),分别检测血清中胱抑素C(Cys C)、肌酐(Cr)、尿素(Ur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微量清蛋白(U-mAlb)等项目。结果糖尿病各组血清Cys C、hs-CRP、U-RBP和U-mAlb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或P<0.01),并且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越差,Cys C、hs-CRP、U-RBP和UmAlb升高幅度越大。结论 T2DM患者HbA1c水平越高,血糖控制越差,并发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就越高。因此,控制好血糖对预防或延缓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