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超声表现及其定位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证实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果手术证实超声定位的31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部位全部符合。直接声像表现为局部胃窦或十二指肠球部壁全层中断,胃肠腔内外回声贯通,可见"漏斗征"、"通道征"声像图。间接声像表现有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积液,穿孔断端向内塌陷,肝下间隙大网膜增厚包裹等。结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弥补了X线检查无法定位的缺陷,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胃肠道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主要依据病史、X线和超声检查发现腹腔游离气体为佐证间接诊断,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对胃肠道穿孔的直接声像图特征和超声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临床拟诊胃肠道穿孔病例常规超声检查或X线检查,并重点检查胃肠道有无异常改变,总结分析胃肠道穿孔的直接声像图和间接声像图改变,做出定位诊断。结果本组26例中,X线发现腹腔游离气体50.0%(13/26),超声发现游离气体65.3%(17/26)。超声检查发现胃肠道声像图改变23例,表现为:胃或肠道壁局部性增厚,中央凹陷全层回声中断缺损,局部见气体贯穿腔内。超声检查诊断胃肠道穿孔26例,定位诊断23例。超声诊断胃肠道穿孔与手术和保守治疗后内镜检查诊断符合率100%,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88.4%。结论超声检查不仅可以显示胃肠道穿孔病变的间接声像改变而且可以发现穿孔部位的直接征象改变,可以较准确地做出定位诊断。因此,超声检查不仅弥补了X线和常规超声检查检查的不足,而且解决了临床定位诊断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早期及时定位诊断,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和赢得抢救时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评估超声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68例,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超声直接、间接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超声检出溃疡穿孔16例,腹腔积液42例,膈下游离气体15例,漏诊16例,误诊6例。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征性,可以作为重要辅助检查,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穿孔的声像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经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穿孔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腔游离气体为103例,占88.8%;腹盆腔积液107例,占92.2%;腹腔包块和包裹性积液8例,占6.9%;发现穿孔部位51例,占43.9%;X线诊断腹腔游离气体95例,占81.9%;13例包裹性消化道穿孔彩色多普勒超声和X-线均未发现游离气体。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胃肠道穿孔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X线和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的超声表现。结果胃穿孔22例,十二指肠穿孔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6.7%。结论超声可明确诊断腹腔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对诊断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有重要参考价值,为诊断胃及十二指肠穿孔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超声胃肠显影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胃肠显影声像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22例术前X-线检查无膈下游离气体影的患者,服用胃肠声学显影剂后扫查,并与术后结果做对照.结果十二脂肠球部溃疡13例,胃溃疡9例;超声表现类型有:腹腔积液 胃潴留占36%(8/22)、腹腔积液 高回声模糊团块占23%(5/22)、腹腔积液 胃潴留 高回声模糊团块占10%(2/22)、胃潴留 高回声模糊团块占10%(2/22)、腹腔积液占18%(4/22)、右肾前间隙增宽伴高回声团块仅1例,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超声特征者占77%(17/22).结论超声胃肠显影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4例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表现,并与腹部X线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64例消化道穿孔患者中,手术证实胃穿孔10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39例,阑尾穿孔14例,外伤致小肠破裂1例。术前超声提示消化道穿孔58例,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90.6%,其中发现腹腔游离气体41例,占64%;腹腔游离积液或局限性积液54例,占84%;局部网膜聚集23例,占35.9%,直接发现穿孔部位21例,占32.8%;腹部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44例,诊断符合率68.7%,与超声检查发现游离气体的符合率相差不大。结论 X线和超声检查均可发现腹腔内游离气体,但是超声还可以发现由消化道穿孔引起的腹腔积液、局部网膜聚集等征象,对腹腔脏器穿孔的检出率较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丁永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945-2946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胃十二指肠穿孔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43例患者行X线检查,31例为阳性,符合率为72.1%;行超声检查的33例患者,23例为阳性,符合率为69.7%。结论:在发现腹腔少量游离气体方面超声可以与X线检查相媲美,且超声还可发现腹盆腔积液、肿块等X线不能发现的并发症,弥补了X线的不足,是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一项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胃肠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胃肠穿孔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为胃肠穿孔患者的声像图与X线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发现腹腔游离气体和(或)游离包裹性积液,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1.6%(33/36)和100%(36/36),腹腔内不规则炎性包块占55.6%(20/36)。X线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敏感性则为80.5%(29/36)。结论:超声诊断胃肠穿孔可检出腹腔内游离气体、积液和异常回声包块等征象,能弥补X线的不足,为临床外科急腹症提供快速而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通过CT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影像表现.方法:此次研究时间自2017年7月1日开始,至2019年6月30日结束,研究对象选择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36例,均于术前接受CT早期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计算CT诊断准确率,同时对患者征象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此次36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CT诊断符合率为100.00%,其中30例患者穿孔位于十二指肠球处,2例患者穿孔位于十二指肠降段,1例患者穿孔位于胃部.所有患者腹腔内均存在游离气体影,18例气体影位于剑突下隐窝处,14例气体影位于肝门肝圆韧带间隙处,2例气体影位于腹膜后.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早期以CT诊断准确性高,可通过游离气体对病情进行判断,从而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77-3478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均给予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膈下气体、腹腔游离气体以及腹腔积液的声像图资料。结果(1)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阳性率分别为68.3%(56/82),90.2%(74/82),两种检查方法比较(P<0.005)。(2)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膈下气体检出率分别为65.9%(54/82),92.7%(76/82);腹腔游离气体检出率分别为62.2%(51/82),98.8%(81/82);腹腔积液检出率63.4%(52/82),98.8%(81/82)两种检查方法比较(P<0.005)。应用超声检查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可以准确定位,提高阳性检出率,及膈下气体、腹腔游离气体以及腹腔积液检查出率,可以弥补X线检查无法定位的缺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常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发病急,患者常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迅速扩展至全腹,有致命危险,需紧急处理。传统诊断方法是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x线透视腹腔发现游离气体诊断。近年来,超声检查成为临床急腹症的一项常规检查方法。本研究分析14例超声提示或手术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穿孔病例,探讨超声对十二指肠球部穿孔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新药的开发和使用,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有了重大的突破,溃疡病的药物治愈率越来越高,穿孔的发生几率越来越低。经查阅1993~2004年2月前的超声档案和临床病历资料,发现经手术和胃镜证实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仅12例,现将其声像图改变进行分析,并探讨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在诊断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腔游离气体中的敏感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9月50例胃肠穿孔患者采用低、高频超声联合检查,并与腹部X线透析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低、高频探头联合检查,"双层气体征"及"小气泡征"为腹腔游离气体较具特征性的声像图。术前超声检出腹腔游离气体47例(94%),高于腹部X线透视检出的39例(7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低、高频超声对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腔游离气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由于其无创性且能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在胃肠穿孔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超声诊断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胃十二肠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前均行X-线检查,33例术前行超声检查,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行X-线检查,31例为阳性,符合率为72%(34/43),假阳性12例,占28%(12/43),行超声检查的33例患,27例为阳性,符合率82%(27/33),其中4例X-线为阴性的超声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结论超声相对X-线在诊断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优势在于实时动态观察,并能检出其他征象,为穿孔及其他急腹症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华支睾吸虫病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已确诊为华支睾吸虫病的56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肝、胆、脾声像图特征。 结果54例华支睾吸虫病声像图有特征性表现,占被检人数的96.4%。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较均匀、轻度扩张,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以、级胆管较为明显,部分病例出现肝脏、胆囊病变。超声声像图表现与感染程度、患者年龄、病程长短、用药情况密切相关。 结论华支睾吸虫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特异性,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等优点、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者的CT表现。结果:本组5例中,急、亚急性穿孔4例,慢性穿孔1例。穿孔部位包括:胃窦小弯侧1例,胃体大弯侧1例,十二指肠球部上壁及前壁各1例,十二指肠球后部后壁1例。溃疡穿孔的CT表现;定性征象有腹腔内游离气体;定位片像有局部管壁增厚,不规则,周围脂肪层模糊;同时能全面地显示穿孔后腹腔内的继发改变。本组5例中有3例未能确定穿孔部位。结论:CT对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很有价值,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但对部分急性穿孔的定应诊断、慢性穿孔的定性诊断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膈下游离气体为阴性的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3~2006年收治的16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前均行腹部X线透视或摄片.[结果]膈下游离气体阴性者28例,占17.0%(28/165).术前明确诊断者21例,误诊为阑尾穿孔4例,诊断不明行剖腹探查3例.均行手术治疗,死亡1例.[结论]对于缺乏典型X线表现的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有时较为困难,容易出现误诊、漏诊,须结合腹腔诊断性穿刺等其他手段.  相似文献   

19.
高频超声对消化道穿孔19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志方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5):1792-179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9例消化道穿孔的高频超声表现,重点为腹腔游离气体和积液的发现,并与X线腹部透视的检查结果对照.结果:胃穿孔9例,十二指肠穿孔8例,小肠穿孔2例,超声诊断内脏穿孔19例,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达到100%.X线腹部透视发现膈下游离气体15例,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仅为78.9%(15/19),与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腹腔内游离气体和少量积液,具有很高的捡出率,结合大网膜异常积聚征象,与X线腹部透视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符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肠破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超声仪对48例肠破裂患者进行检查,对其声像表现及手术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 超声检出腹腔积液者48例(100%),积液内显示大小不一“高回声点”声像者42例(87.50%),腹腔游离气体者25例(52.08%),大网膜聚集征象者21例(43.75%),腹腔积液内呈现“线条征”者12例(25.0%),肠壁血肿者5例(10.42%).结论 超声检查肠破裂能够显示多种声像表现,可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具有重要价值的诊断信息,而腹腔积液内大小不一的“高回声点”声像与腹腔游离气体在肠破裂的诊断上具有同样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