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拉西地平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拉西地平(4~8mg/d)降压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并观察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拉西地平治疗12月后,降压疗效明显,颈动脉IMT明显减低,从(0.94±0.07)减低到治疗后的(0.85±0.07)mm(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拉西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颈动脉IMT进展,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氨氯地平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神经肽Y(NPY)的影响. 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前后及40例对照者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并检测颈动脉IMT值,测定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NO、NPY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服氨氯地平5~10 mg/d,治疗4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对照.血浆ET、NPY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无显著性改变.结论经氨氯地平降压治疗4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而颈动脉IMT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苗懿德  苏琳 《高血压杂志》2002,10(5):418-420
目的 了解氨氯地平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前后及40例对照者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并检测颈动脉IMT值,测定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NO,NPY浓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服氨氯地平5-10mg/d,治疗4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对照。血浆ET,NPY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经氨氯地平降压治疗4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而颈动脉IMT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叶酸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叶酸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叶酸干预组22例,对照组20例。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治疗前后两组间及组内肱动脉基础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叶酸干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11.59%±4.79%比7.15%±3.20%和8.14%±3.01%)、肱动脉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19.73%±5.80%比16.69%±4.75%和17.55%±6.05%)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叶酸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吲哒帕胺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对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轻度高血压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吲哒帕胺(2.5mg,q.d),另一组服氢氯噻嗪组(25mg,q.d),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血压及肱动脉FMD的变化。结果吲哒帕胺与氢氯噻嗪均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吲哒帕胺治疗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明显提高(6.1%±0.8%比7.8%±0.8%,P<0.01);而氢氯噻嗪治疗前后患者肱动脉ED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管EDD的损伤是可逆的,吲哒帕胺平稳降压,且可以明显改善损伤的血管ED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吲哒帕胺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对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轻度高血压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吲哒帕胺(2.5 mg,q.d),另一组服氢氯噻嗪组(25 mg,q.d),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血压及肱动脉FMD的变化.结果吲哒帕胺与氢氯噻嗪均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吲哒帕胺治疗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明显提高(6.1%±0.8%比7.8%±0.8%,P<0.01);而氢氯噻嗪治疗前后患者肱动脉ED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管EDD的损伤是可逆的,吲哒帕胺平稳降压,且可以明显改善损伤的血管EDD.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择对照组40例,高血压组60例。使用日立EUB-6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测量颈动脉IMT,EDD。结果:高血压组动脉IMT明显增厚,平均(0.912±0.263)mm,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内皮功能改变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及内皮功能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关系。方法:以二维超声测定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硬化斑块指数(Plaque index,PI)作为衡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指标,测定肱动脉内径作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指标。ACS组56例,对照组26例。结果:ACS组的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PI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0.01)。ACS组与对照组相比,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损(P<0.001),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存在严重颈动脉粥样硬化,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对 39例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7例老年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及 2 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 ,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内径 (r)、IMT/ r比值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 (FMD)。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 IMT及 IMT/ r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增大 (P<0 .0 5) ,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下降 (P<0 .0 5) ,尤以高血压并脑梗死组改变更明显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老年高血压尤其并发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 ,高分辨率超声检测颈动脉 IMT和肱动脉 FMD这两项指标对高血压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不同心脏室间隔厚度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83例,非室间隔肥厚组42例,室间隔肥厚组41例,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IMT及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结果 室间隔肥厚组较非室间隔肥厚组IMT明显增厚[(1.01±0.29)比(0.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fosinopril)对原发性高血压肱动脉血液动力学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n=42)和吲哚帕胺组(indapamide,n=38)分别于治疗前、后4周和8周进行血压测量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SC)、容积扩张性(VD)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作为反映动脉功能的指标.结果分别接受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治疗的2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周后血压均得到满意控制,福辛普利组肱动脉内径、CSC和VD均增加,阻力指数降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改善.结论福辛普利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肱动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关系.方法:用高频超声分别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17例,冠心病单支病变组20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26例患者进行颈动脉IMT、肱动脉EDD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测定.超声测值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比对照组的颈动脉IMT明显增高,肱动脉ED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之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ID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与EDD之间有较大相关性,呈负相关(r=-0.61,P<0.01),与TG,吸烟时间呈正相关(r=0.34,0.31,P<0.05).结论: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可作为监测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普伐他汀降脂治疗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 ,对 70例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降脂前后和 70例对照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高胆固醇血症组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较正常组明显减弱(P <0 0 0 1 ) ,而二组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P =0 49)。 70例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服用普伐他汀 1 0mg治疗 (3 8± 0 8)月后 ,血浆总胆固醇从 (6 31± 0 70 )mmol/L降至 (5 0 6± 0 63)mmol/L ,同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0 1 ) ,而治疗前后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经普伐他汀降胆固醇治疗后 ,受损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34例高血压病(EH)及28例EH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服用缬沙坦前及12周后右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D%)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EH组与合并组(EH 2DM组)间右肱动脉基础内径(D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H 2DM组的△D%[(2.50±4.00)%]较EH组[(6.34±4.34)%]明显减低(P<0.05),服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EH及EH 2DM组的△D%[(10.12±4.68)%、(4.68±3.2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EH 2DM组较EH组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缬沙坦对二者的血管内皮损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养心氏片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常规降压,治疗组加服养心氏2片/次,3次/天,疗程12wk,两组治疗前后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以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肱动脉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明显改变,分别为(10.5±2.7)%v(s3.5±1.9)%(p<0.01),(10.5±2.7)%vs(3.8±1.6)%(p<0.01)。结论养心氏可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预防冠心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F)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筛选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另设30例非EH老年人为对照组(N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4 h尿白蛋白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其粥样斑块指数(PI).结果 (1)与对照组(9.1%±1.8%)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NAU组已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6.3%±1.1%, P<0.05),而MAU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则进一步降低(5.0%±1.4%, P<0.05).(2)MAU组颈总动脉IMT较NAU组增高,且两组均较对照组增高[(1.0±0.2, 0.9±0.1 vs 0.8±0.1)mm, P值均<0.05].(3)MAU组的微量白蛋白尿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负相关(r=-0.597, P<0.001);微量白蛋白尿与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r=0.700, P<0.001).结论老年EH患者均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和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IMT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每日1次10 mg治疗8周后,血脂、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并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选择15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做为对照.结果治疗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治疗后ET血浆水平明显下降(P<0.01),EDD明显改善(P<0.01),且ET和EDD改善与LDL-C下降程度无相关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的功能,且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代谢综合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肱动脉的舒张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EH患者148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EH 非MS组(79例)和EH MS组(69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对照组),超声测定颈动脉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激光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 与EH 非MS组患者比较,EH MS组患者的IMT[(1.0±0.3)VS(0.8±0.2)mm,P<0.01]和hsCRP[(0.9±0.4)vs(0.7±0.3)mg/L,P<0.01]显著增高,FMD[(5.5±4.0)%VS(8.9±3.5)%.P<0.05]和NMD[(13.5±4.1)%vs(20.1±3.9)%vs(26.7±3.3)%,P<0.01]显著降低.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显示,IMT与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和hsCRP相关(P<0.05或P<0.01).结论 EH和MS可损害内皮细胞及动脉的舒张功能,促进颈动脉内膜增厚和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择对照组40例。高血压组60例。使用E1立EUB-6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测量颈动脉IMT,EDD。结果:高血压组动脉IMT明显增厚,平均(0.912±0.263)mm。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MS患者(MS组)40例、健康对照组(NC组)36例,用彩超检测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 MS组IMT明显高于NC组(P<0.01),FMD及NID低于NC组(P<0.05),IMT与舒张压(SBP)、甘油三酯(TG)明显正相关,FMD与年龄、体重指数(BMI)、TG、SBP、收缩压(DBP)、空腹血糖(FBG)呈负相关.结论 MS患者存在较严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