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献血淘汰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对无偿献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ALT异常者进行追溯性调查及分析。结果在64 638例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1 726例ALT异常者(淘汰率2.67%),对异常人群的统计分析发现,ALT异常与性别及年龄有关。结论献血前对献血者ALT筛检时,应重点对23~33周岁男性献血者筛查,对女性献血者可选择性进行血液ALT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许昌市2016~201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淘汰情况,比较不同因素淘汰情况的差异,以便更好地指导献血工作,减少血液浪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许昌市72895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统计淘汰血样者的性别、年龄和不合格血液检查指标[血常规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血液抗体指标: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和丙肝病毒抗体(anti-HCV)]的分布特点。结果 :淘汰血样献血人次中26~35岁和36~45岁年龄段淘汰率较高,18~25岁和46~55岁年龄段淘汰率较低;男性与女性淘汰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淘汰血样的不合格生化指标主要集中在血常规指标,其中因ALT不合格的淘汰率较高,而血液抗体指标中因anti-HIV不合格的淘汰率较低。结论:许昌市2016年1月~2017年6月血液检测淘汰的无偿献血者主要集中于26~45岁之间,淘汰原因以ALT检测不合格为主,血站应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献血前资料的采集,有效控制血液淘汰情况,减少血液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相似文献   

3.
陈洋  李彬  梁义安  余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2):1677-1680
目的统计分析南宁市街头献血与团体献血差异,为保障血液安全及制订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分为3个时段(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为A时段,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为B时段,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为C时段),比较分析3个时段街头献血与团体献血在复检淘汰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等项目的差异。结果 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南宁市无偿献血(全血)血液筛查指标淘汰率为1.69%,街头献血和团体献血血液筛查淘汰率为1.54%和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和HBV感染是主要的淘汰项目;街头献血和团体献血ALT淘汰率分别为0.21%和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街头献血和团体献血HBV的淘汰率分别为0.19%和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街头献血和团体献血在HCV、TP和HIV淘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血液筛查淘汰率指标评价,南宁市应该大力发展街头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4.
刘拯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57+556-556
目的 探讨利用干式化学法初筛检测献血者ALT的效果,减少献血后血液报废.方法 比较无偿献血前ALT初筛检测进行与否,对血液ALT检测不合格的影响.结果 经干式化学法初筛检测后献血者血液ALT报废率为0.19%,为初筛前ALT淘汰率的9.5%,P<0.005.结论 推广应用干式化学法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ALT筛查,能有效...  相似文献   

5.
刘拯 《江西医学检验》2011,(5):557-557,556
目的探讨利用干式化学法初筛检测献血者ALT的效果,减少献血后血液报废。方法比较无偿献血前ALT初筛检测进行与否,对血液ALT检测不合格的影响。结果经干式化学法初筛检测后献血者血液ALT报废率为0.19%,为初筛前ALT淘汰率的9.5%,P〈0.005。结论推广应用干式化学法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ALT筛查,能有效降低血液报废,有利于保留献血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55~60周岁献血人群血液质量,为扩大献血者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55~60周岁献血人群的初筛和血液复检结果。结果2013-2017年郑州地区高龄献血者12843人,复检淘汰率8.3‰;其他年龄总献血人数964437人,复检淘汰率24.7‰;同期高龄和其他年龄段献血者的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的阳性率(‰)分别为5.2和14.1、1.3和3.6、0.9和3.1、0.5和2.6、0.5和1.3;两类献血者的血检淘汰率及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结论55~60周岁血液质量优于其他年龄人群,可加强其宣传和招募工作。  相似文献   

7.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不合格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原因及降低ALT不合格率的策略.方法 对2009年河源市中心血站自愿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异常的160例进行ALT异常与性别、年龄、体质量及献血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LT检测不合格献血者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体质量大于70 kg的与体质量在45~70 kg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异常升高与性别、体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降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ALT不合格率,有利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提高自愿无偿献血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江门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16年江门市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6年ALT检测不合格率为1.15%,2016年ALT检测不合格率(1.04%)比2015年(1.27%)有所下降(P0.05)。50 U/LALT70 U/L占78.92%,ALT≥70U/L占15.48%。男性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1.38%)远高于女性献血者(0.46%)。25~35岁年龄组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初次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其他类型献血者。街头流动献血点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团体单位献血点和固定献血点。ALT检测不合格率并无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结论加强献血服务工作人员ALT初筛操作技术培训,加强ALT初筛检测仪器的保养维护,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宣教,严格执行采血前ALT初筛检测,有助于降低ALT检测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的高危献血者献血前后的血压及相关生化指标来探讨献血对预防MS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男性或绝经后女性共102例,年龄45~55岁,收缩压110~140 mm Hg,舒张压75~90 mm Hg,体质量指数大于24kg/m2,献血前测定血压、心率、铁储量、血糖、血脂等指标与献血42d后再测定相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压、铁储量、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DL/HDL)与献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前后MS相关血液指标存在变化,献血对于MS高危者预防MS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ALT快速检测在无偿献血者初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献血前开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筛查对降低血液报废率是否有效.方法 比较ALT筛查前后血液ALT报废率.结果开展ALT快速筛查后ALT报废率从未开展筛查的9.43%下降到2.35%.结论 开展献血前ALT筛查可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成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本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进行分析,以探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方法对2009-2013年本市858 772份无偿献血者标本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LT不合格者27 579份,总体不合格率为3.21%;ALT不合格率以2011年(4.72%)最高,2013年(1.69%)最低,ALT不合格率不同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4.80%)明显高于女性(1.03%,P0.01);ALT不合格率以26-35岁年龄段最高(4.84%,P0.01)。ALT不合格率的高低有一定的季节性,秋季最高(4.37%,P0.01)。ALT不合格人群的HBs Ag、抗-HCV阳性率为1.61%,而在ALT合格人群中HBs Ag、抗-HCV阳性率仅为0.8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ALT升高与HBV、HCV的病毒感染呈低度相关(P0.01,r=0.006;P0.01,r=0.016)。结论加强献血前征询和教育,选择低危献血者,同时加强献血前ALT的初筛并合理运用ALT检测方案,可有效减少因ALT不合格而导致的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无偿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选择性初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减低血液报废率,有效地节约血液资源并有效地控制采供血成本。方法在中山地区2011年1~12月无偿献血活动中对体质量超过70kg的男性献血者进行ALT初筛,比较分析2011年选择性ALT初筛后和2010年未开展ALT初筛的血液报废率及采供血成本。结果 2011年的血液总报废率和ALT报废率明显降低,采供血成本不但未增加,并且有所降低。结论有针对性地对体质量超过70kg的男性献血者进行献血前ALT初筛,既可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又可有效控制采供血成本,降低血液成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献血者中开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2010年7月1日至9月30日5 376例无偿献血者进行ALT筛查,将其筛查结果与同时期3年内实验室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无偿献血者中,再次献血不合格率(8.56%)较初次献血者(10.47%)偏低,复检不合格率(5.42%)较初筛(9.80%)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献血前ALT筛查,2010年ALT不合格率较2008年和2009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不合格主要与献血前饮酒(26.00%)、疲劳(29.60%)等相关.结论 在献血前开展ALT项目的 筛查,既保护了献血者的身体健康,也有效避免血液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无偿献血者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知识及预防措施的认知度,积极探索无偿献血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减少因ALT造成无偿献血者无法献血及血液报废现象,为今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秦皇岛市参加无偿献血单纯ALT≥40的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3个采血点,每个采血点随机抽取单纯ALT≥40的无偿献血者100例,共计300例。结果在300例被调查者中ALT短期增高(1个月内恢复正常)56例,占18.7%;ALT长期增高214例,占71.3%;身体质量指数(BMI)24的196例,占65.3%;BMI正常者104例,占34.7%;生活不规律120例,占40.0%。有高糖饮食习惯者占74.7%、高脂饮食习惯者占68.0%、喜欢吃烧烤油炸食品者占82.7%、经常饮酒者(平均周摄入酒精量1000 g以上)占32%;工作紧张或无规律者占40.0%。大部分被调查者知道运动和良好饮食及生活习惯对降低ALT的重要性。能自觉坚持锻炼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的仅有34.7%,不经常运动者占76%。结论多数无偿献血者是在献血体检时才发现,且多数ALT升高是由于脂肪肝引起,同时伴随高脂血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无偿献血者的健康水平、提高公民献血率,有效发挥血站健康教育的职能。  相似文献   

15.
茂名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茂名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情况,为献血者的招募及血液初筛检测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初筛;初筛合格者血液样本采用双人、双试剂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初检与复检。结果 HBsAg初筛检测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计划献血人群、志愿献血人群、互助(应急)献血人群。血液初复检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HCV、HBsAg、梅毒抗体、抗-HIV;女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显著低于男性(P0.01);学生与军人ALT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其他职业人群(P0.01)。结论坚持HBsAg初筛并选择性进行ALT初筛,能显著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靖江地区无偿献血者献血指标的情况,减少血液报废,确保血液安全。方法对2006~2009年靖江地区无偿献血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测19439例次,总不合格率为4.42%,血液淘汰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梅毒、HBsAg、抗-HCV、抗-HIV。ALT异常和梅毒阳性是主要报废原因。结论必须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才能确保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万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病情况,为无偿献血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减少血液报废,保护血液资源,提高血液安全性的目的。方法收集2008~2013年万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相关数据。献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采用胶体金测试条进行筛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干式化学法筛查。献血后ALT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测定值小于或等于40U判为合格。自2013年8月起,以男性ALT≤50U和女性ALT≤40U判为合格标准。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无偿献血者共259 004人次,其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总不合格率为5.96%。各检测项目不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LT、抗-TP、HBsAg、抗-HCV、抗-HIV。团体招募预约采血方式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6.14%)高于街头采血不合格率(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人员、公务员、个体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8.69%、7.49%、7.05%,均高于学生、军人、医务人员、农民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2.69%、4.24%、5.48%、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盲、研究生、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8.89%、6.70%、6.22%、6.11%、6.05%,均高于中专、本科、大专文化程度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5.65%、5.71%、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提高ALT和HBsAg筛查的准确性,增加献血前抗-TP筛查,将有利于减少血液报废和保护血液资源。巩固和发展大学生与医务人员献血,大力宣传、动员和发展农民献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溧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情况,分析其趋势变化,寻找应对措施,在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通过血站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并统计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相关数据,分析血液报废的原因,了解可能的趋势变化。结果 5年来溧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是脂肪浆和检验不合格,检验不合格报废中2011年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主,2012年2月开始全面开展采前筛检后,总报废率明显下降(χ~2=70.16,P0.05);传染病检测项不合格报废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梅毒螺旋体抗体(0.8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0.56%)丙型肝炎抗体(0.4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0.07%)。结论降低血液总报废率的主要有效措施为:献血前采静脉血标本离心后,速率法检测ALT并判定血浆的脂肪程度,对中、重度脂肪浆和ALT高于标准的献血者作好延期献血的合理解释,可同时降低脂肪浆和ALT的报废率。加强血站质量管理,制订合理的采供血计划,及时调剂库存超量血液,加强采血前的献血知识宣传,加大力度招募固定献血者,选择敏感度和特异性双优的试剂,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并规范操作,控制好每个关键点等措施均可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不同血液筛查模式对筛查效果的影响,为适应新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制订适合本地区的献血者血液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2011年上海市奉贤区血站37 136例无偿献血标本,其中预约献血标本13 693例,预约后采血标本10 389例,无预约采血标本13 054例.同时在无预约采血者中选择了2 705例在采血前先行ALT快速法,合格后再采血,分析不同的采血模式对筛查不合格率的影响.结果 无论是预约还是无预约献血,ALT为主要不合格原因.预约后献血者所有检测指标不合格率(2.70%)明显较无预约者低(5.62%),采血前筛查ALT能有效降低ALT不合格率(从6.33%降为2.88%),而预约后采血能显著降低HBsAg和抗-HCV等其他指标的不合格率(从1.85%降为0.73%).结论 对于计划性的团体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筛查,以预约献血结合采血前ALT干化学法筛查的策略为佳.  相似文献   

20.
体重及体表面积与献血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无偿献血中,发生献血反应者存在一定比例。献血反应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献血心理、献血经验、性别、年龄、献血量、空腹及护士采血技术等[1~4],但献血反应与体重及体表面积等因素的相关性鲜见报道。笔者就此对杭州市的献血者做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杭州市区2004年10月25日~2005年3月15日的无偿献血者19156名,18~55岁,男性11322名,女性7834名,其中248名献血者(男性135名,女性113名)发生献血反应。1.2体表面积(S)计算方法S=0.0061×身高(cm) 0.0124×体重(kg)-0.0099[5]1.3献血反应判断标准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