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血型筛检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1020份已知血型的标本,从血型判读的符合率,混合血清样本倍比稀释后反定型检测灵敏度,溶血及脂血干扰实验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血型判读符合率达99.22%;混合血清≤1:64的稀释度反定型检测准确度达100%,1:128的稀释度可出现误判;脂血和溶血标本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适用于血站血型筛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Galileo全自动血型仪在批量检测ABO和RH血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alileo全自动血型仪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统计ABO、RH血型的首次判读情况,并对正反定型不一致从凝块、重度溶血、重度脂血等干扰因素角度进行分析。结果全自动血型仪对129 569例标本ABO血型判读正确率为99.86%,对RH血型判读正确率达99.98%。凝块、重度溶血脂血标本均对仪器加样有干扰,影响结果判读;对抗体反应弱及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需手工复查、判读结果。结论全自动血型仪具有自动化、规范化、标准化、批量化等优点,能有效减少人为误差,可以发现亚型及盐水不规则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STARBG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血型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STARBG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利用微孔板凝集法进行ABO正反定型、Rh(D)正定型及盐水法不规则抗体检测,与试管离心方法的反定型进行比较。结果对本站118128名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STARBG全自动血型仪对AB0血型一次判读正确率为99.99%;Rh(D)血型一次判读正确率为99.99%;ABO血型一次判读不可定型率为0.12%;Rh(D)血型一次判读不可定型率为0%。结论STARBG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实现了血型检测的自动化,操作简便,降低了人为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凝集图像直观,结果可靠,方便人工核对,而且采用微板法减少了抗-D、抗-A和抗-B的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血站对献血者进行批量化血型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评价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应用于血站献血者血型筛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全自动法)对20 335例献血者标本进行ABO及Rh(D)血型鉴定、盐水不规则抗体初筛,并与U型微板法(半自动法)进行比对试验。结果全自动法与半自动法比较,ABO血型1次准确定型率:99.93%9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D血型鉴定正确率均为100.0%;O细胞凝集阳性率:0.1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保持反定型检测准确度达100.0%的血浆稀释倍数为1∶64,高于1∶4;脂血标本和溶血标本导致的误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更易发现盐水不规则抗体,适合于血站开展献血者血型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alileo全自动血型仪用于献血者血型鉴定的可行性。方法用Galileo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与U型微板法正定型和梯形板法反定型进行平行实验,进行AB0血型及RhD血型检测,正反不符、o细胞凝集及RhD阴性标本送往武汉血液中心输血研究室进行结果鉴定。结果对该中心6819名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平行检测,Galileo全自动血型仪对AB0血型一次判读正确率为99.78%;RhD血型一次判读正确率为99.82%;ABO血型一次判读不可定型率为0.22%;RhD血型一次判读不可定型率为0.18%。结论Galileo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实现了血型检测的自动化、操作规范化、标准化,降低了人为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凝集图像直观,结果可靠,方便人工核对,减少了试剂的用量,适合血站对献血者进行批量化血型检测。  相似文献   

6.
ABO正反定型和Rh(D)定型是采供血机构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传统手工法检查繁琐且易造成人为差错。随着全自动加样系统和微板法血型检测技术在血站的应用日益普及,使得传统的手工检测血型方法更新换代为自动检测成为可能。笔者对本站采用Freedom EVO全自动加样器、Poseidon数字血型仪和梯形微板整合的一套自动血型检测系统进行ABO正反定型和Rh(D)血型筛查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反定型RBC血型试剂用于Xantus全自动数字血型分析仪进行血型检测的效果.方法 应用自配红细胞及试剂红细胞,两种试剂分别行手工操作及Xantus双机械臂全自动数字血型仪自动检测.结果 试剂红细胞无论手工还是自动化血型仪检测,一次性判读结果准确率高,无手工改动结果现象,明显优于自配红细胞.结论 反定型成品试剂盒可用于Xantus全自动数字血型分析仪,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适应血站实验室批量快速检测献血员血型的方法.方法 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利用现有的全自动加样机、酶标仪、离心机等设备,结合血站大批量标本血型检测特点,通过不断摸索,在U型微孔板上用普通血型正、反血型定型试剂创建检测系统.结果 实现了ABO正、反血型检测的标本加样自动化,标本处理批量化,结果判定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结果文件的书面化,大大提高了血型检测的正确性和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临床用血者的生命安全.结论 利用目前实验室现有设备,经过反复试验探索所建立的ABO血型正反定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ECKMAN PK7300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在血站实验室用于血型筛查时出现结果可疑的原因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选取天津市血液中心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ABO及Rh血型经微板法鉴定后的无偿献血者的标本14417例,再由PK7300进行检测,统计分析ABO及Rh血型结果判读的正确率、错误率以及对可疑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ABO血型结果一次性判读正确率为99.01%,失败率0.99%(其中正反定型不符0.48%),无错误判读;Rh(D)血型正确判读率100%。结论 BECKMAN PK7300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结果准确可靠,实现了血型检测的自动化、标准化,减少人为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反应图像可长期保存,保证结果的可溯性,节约成本,适用于血站实验室血型批量化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0.
RhD血型初筛的自动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献血者RhD血型初筛和鉴定近年来已成为血站的常规检验工作.为实现操作的简便化和标准化,笔者探索一种全自动RhD血型的初筛检测法.该方法利用全自动加样器加样,使用全自动酶标仪及其相应软件的判读结果,有效地避免了人工判读结果无原始数据的缺点,提高了检验工作的速度及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与微板法在ABO血型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5月无偿献血者EDTA抗凝全血标本12 000例,采用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和STAR加样微板手工比色法分别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ABO血型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BO血型筛查中,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ABO亚型和抗体减弱的检出率均高于微板法。3例ABO血型正反定型在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中一致而在微板法中不一致,4例ABO血型正反定型在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中不一致而在微板法中一致。结论 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能够安全有效对献血者进行ABO血型筛查,检测结果可疑的标本仍需结合试管法进行人工判读。  相似文献   

12.
ABO血型反定型梯形微板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梯形微板ABO血型反定型检测方法。方法随机选用常规A、B、O、AB型血样各8份。运用正交设计原理选择血浆稀释度、红细胞浓度、反应温度、静止时间4个参数的最佳条件;采用混合血样倍比稀释,确定凝集与非凝集灰区值。根据已确定的最佳条件和灰区值,进行重复性试验、灵敏度试验、准确性试验、脂血干扰试验、溶血干扰试验,并检测6份ABO亚型血样AM、AX、A2B、A3B、AXB、BM和5份含不规则抗体血样抗-M、抗-N、抗-P1、抗-Leb、抗-HI,以评价对特殊血样的检出能力。结果重复性符合率100%。灵敏度可达到与试管法相同效价的检出能力。准确性达99.99%。47份不同脂血程度血样抗干扰试验一次判读正确率100%。溶血干扰试验在Hb≤20g/L时,对梯形微板法试验结果无明显影响,在严重溶血情况下(Hb>20g/L),对凝集端无影响,对非凝集端有影响。对11份特殊血样均有较好的检出能力。结论梯形微板法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普通血样ABO反定型的检测,还具有提高对弱凝集血样检测灵敏度的优势,进而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血站检测前过程的工作效率与血站检测整体的自动化水平。方法引进1台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随机处理本站2019年3-5月采集的13 625人(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的7 121个标本的交接、扫码、离心、冷藏、挑选、开盖、转移载架等环节(全自动化组);同时采用传统手工法随机处理6 504个标本(手工组)。比较2组工作流程各环节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等。结果血站检测前过程各环节实现了全自动化的自动化组较手工组:工作人员(数)为1 vs 2,标本平均查找时间(s)为30±10 vs 120±10,完成1批次平均耗时(min)50±10 vs 60±10。结论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的应用使血站实验室自动化检验过程前移,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设备不断升级,更新换代,推动检测全过程自动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玉碧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6):415-415,417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检测ABO血型的准确度以及对AB0亚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能力。方法通过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POSEIDON全自动数字血型仪梯形微板法与手工试管离心法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对血型判读准确率均为100%,梯形微板法对亚型的检出率为0.022%(3/13555),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037%(5/13555);手工试管离心法对亚型的检出率为0.015%(2/13555),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007(2/13555)。结论两种方法对ABO血型判读准确率均为100%,但微板法对亚型和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高于手工试管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3种常用溶液配制ABO反定型红细胞悬液进行比较。方法利用生理盐水、低离子溶液、Sysmex血液分析仪用稀释液3种溶液制备2%的红细胞悬液,(4±2)℃冰箱保存,每天对红细胞的凝集强度、红细胞数量和质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进行观察,每3天监测一次细菌生长情况等。观察用3种溶液制备的反定型红细胞的有效期限。结果用Sysmex血液分析仪专用稀释液配制的反定型红细胞有效期仅6 d,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反定型红细胞有效期不到24 h,低离子溶液配制的反定型红细胞当天溶血。结论用Sysmex血液分析仪专用稀释液可制备简便的ABO反定型红细胞,有效期6 d;低离子溶液不适用于配制的反定型红细胞;生理盐水配备的反定型红细胞应每天配制。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In the past 10 years, PCR-based methods have been described to allow the detection of gene polymorphisms responsible for many blood group antigens. These methods are routinely used to test samples of fetal origin and to resolve serologic discrepancies. Another interesting application of blood group genotyping could be the extended typing of blood donors for minor antigens to facilitate the procurement of compatible blood for alloimmunized patients. STUDY DESIGN AND METHODS: PCR-based tests have been modified to allow multiplex amplification of specific fragments of blood group genes and the convenient detection of hybridized amplicons by ELISA in a microplate format. RESULTS: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fragments of the Rh (D, c, C, e, E), Kell (K, k), Duffy (Fya, Fyb), and Kidd (Jka, Jkb) genes could be amplified along with controls in multiplex PCR reactions. Labeling of amplicons with digoxigenin allowed their solid-phase detection in microplate wells previously coated with individual blood group-specific oligonucleotides. A comparative study performed with 100 individuals showed a 99.7 percent concordance between genotypes and phenotypes for the 11 antigens assayed, with only three discrepant Fyb genotypes. CONCLUSION: Extended genotyping could be performed once on regular donors and confirmed when needed by standard serologic RBC assays. The format of these tests will allow easy automation of the procedure including the interpretation and downloading of the results with existing ELISA softwar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法(MGT)检测ABO疑难血型的敏感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MGT)法检测38 600例患者的ABO血型,同时用试管法进行复查对照,对正反定结果不一致的血标本,增加离心或37℃孵育时间去除血清中的纤维蛋白和冷凝集素,对血型抗原明显减弱或抗体效价降低者,采用增加定型血清或被检血清的剂量,预先将抗原抗体混合置37℃反应15-30 min,然后采用(MGT)法检测.结果 MGT法检测ABO血型抗原明显减弱或抗体效价降低者的敏感性高于试管法.MGT法检测ABO血型,对正反定结果不一致者35例,其中患者血浆含纤维蛋白9例、血清蛋白异常增高4例、高效价冷凝集素5例、血型抗原明显减弱8例、抗体效价降低9例.结论 纤维蛋白、高效价冷凝集素、血型抗原减弱或抗体效价降低均可干扰ABO血型鉴定结果.增加离心或37℃孵育时间去除定型血清或患者血浆剂量血清中的纤维蛋白和冷凝集素,增加定型血清或患者血浆的剂量,预先将抗原抗体混合置37℃反应15-30分钟,然后采用MGT法检测,可提高ABO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类型标本血糖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2-5月于南京市栖霞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及体检者的末梢血及静脉血标本104例。比较罗氏血糖仪检测的末梢血(末梢血POCT组)、静脉全血(全血POCT组)、静脉血浆(血浆POCT组)、静脉血清(血清POCT组)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浆(血浆生化仪组)、静脉血清(血清生化仪组)的血糖水平;验证罗氏血糖仪的精密度及线性范围。结果3台罗氏血糖仪的批内CV和批间CV均小于7.5%,符合判定标准。罗氏血糖仪检测的静脉全血血糖水平在1.1~24.4 mmol/L呈线性,R 2>0.95;静脉血清血糖水平在0.6~25.3 mmol/L呈线性,R 2>0.95,均符合线性要求。血糖水平<6 mmol/L的检测结果中,全血POCT组血糖水平低于其余各组(P<0.05);血糖水平为6~10 mmol/L的检测结果中,全血POCT组血糖水平低于血浆POCT组、血清POCT组、血浆生化仪组及血清生化仪组(P<0.05)。各组检测的血糖水平两两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99,P<0.05)。结论罗氏血糖仪检测精密度高,具有良好的线性,末梢血、静脉血浆、静脉血清等标本在血糖仪上的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罗氏血糖仪检测静脉全血时需进行一定程度的校正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输血相关检测中血型鉴定正反不符与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检出情况及分布,并与非肿瘤患者群体比较分析。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在输血科进行备血的16 760例患者结果资料,分成肿瘤患者组与非肿瘤患者组,对其中血型鉴定正反不符与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阳性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O血型正定型与反定型不一致的结果共27例,肿瘤患者组的发生率为0.65%,非肿瘤组发生率为0.08%,;不规则抗体阳性共49例,肿瘤患者组有18例,发生率0.74%,非肿瘤者31例,发生率约为0.22%。显示肿瘤患者ABO血型正反不符及抗筛阳性的发生比例均高于非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对于肿瘤患者组还是非肿瘤组,引起血型鉴定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均为抗体减弱,其次为自身抗体等;引起抗筛鉴定阳性的原因在两组中均主要为特异性抗体。结论肿瘤患者疾病特征更加容易引起ABO血型正反不符和抗筛检测阳性,在工作中要对其检测结果提高重视,避免漏检,提高鉴别能力,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