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小儿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特殊需求,患儿对医护人员、医院的环境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近两年来,我们在做好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的基础上,注重护士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培养,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人文护理服务的内涵1.1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护理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人、环境、健康为主要内容,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整体护理,体现了护理学对人们心理和社会因素的重视。护士的职责不仅仅是为患者打针、发药、治病,而是需要向患者、家属及社会的个体和人群提供卫生咨询、…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发展,加之护理从由"功能制"到"责任制"再到"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护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将其融入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期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1]。人文关怀能力逐渐在护理教育、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和老年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回顾总结人文关怀能力在护理领域中的应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亲情服务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文明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医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更重视"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应将人文关怀亲情式服务的理念融入手术  相似文献   

4.
导乐陪伴分娩在产科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求,逻辑终点是为人服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加之近年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科学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改变了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人文关怀作为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核心不断发展起来。医学的人文关怀是指医护过程中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大众越来越关注个体健康问题.人们不仅开始重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而且对于医院所提供的服务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大中型医院纷纷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措施,优化服务环境,力求为大众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医疗服务[1].本文就实施人性化医疗服务的必要性以及人性化医疗服务的内涵的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人文关怀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因此,我院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过程中,注重体现现代医学模式下的人文精神,构建人文关怀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屈良香 《当代护士》2003,(12):45-47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存的质量不断提高,医学模式和服务观念正向着人文医学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为了改变护理模式,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精神在我院得到了重视。门诊小儿输液室平均每天接待患儿约160人次,通过开展人文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健康观念从看病转向保健,治病转向防病。定期的健康体检渐渐成为预防保健的主要方式[1]。这就凸显出医院建立专业化、人性化、信息化的健康体检中心的重要性。如何把健康体检中心做到专业化、人性化、信息化?除了要做到布局合理化、人员专业化、服务人性化、环境温馨化、信息电子化,还要一切从体检者的心理需求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正是我们需要的健康体检中心建设和管理的模式。本文就"一站式服务"的健康体检中心建设与管理模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卫生部于2010年开始要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技术和高水平的人文关怀[1]。新的护理模式和专业发展的趋势凸显出人文关怀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中的重大意义。人文关怀能力应该成为护理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是符合现代化护理与人文护理相融合的趋势,也是护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将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发展及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赵燃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2):1087-1089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也由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逐渐取代功能制护理,如何把心理、精神、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护理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去,已经成为一个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在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技巧为人文关怀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弥补了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中的机械性,更体现出人性化的服务;而尊重是护患双方能更好沟通的基础,它是人文关怀中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人文服务意识。所以,为满足病人对医疗护理多样化的需要,作为护理人员,只有牢固树立人文服务意识,提倡人文精神,才能真正为病人提供系统、全方位的护理,真正地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何春渝 《全科护理》2008,(2):102-103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的职责不仅仅是为病人打针、发药、治病,还要向病人、家属及社会的个体和人群提供卫生咨询、健康指导、医疗服务,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而改变服务观念,更新服务理念。实行人文关怀能全面提升整体护理水平,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是医学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与需求、病人人格和尊严的维护,是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对于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文关怀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因此,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在护理中实施以"尊重生命、理解生命"为理念的人性化服务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佘碧玉 《全科护理》2013,11(23):2177-2177
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重点是重视健康教育、凸显人文关怀、引入循证护理[1]。针对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多元化的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服务要求日益增高的现状,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如何紧跟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重点,做好细节工作,体现现代护理模式的内涵——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从病人身心需要来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2],是亟待  相似文献   

14.
导诊服务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满足人群健康服务需求的产物,是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县以上医院普遍实行了导诊服务,尤其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导诊服务成为医院形象的窗口,反映医院的服务水平,并有力地提升了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力。导诊服务作为医疗服务提供的一种具体形式,其服务提供的基本任务与根本目的应当是对就诊者实施医学人文关怀,给予病人以整体的关怀与照顾。导诊服务离不开医学人文关怀,必须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1导诊服务的内容导诊服务的基本内容是正确地指导病人就…  相似文献   

15.
何琼  江智霞  钱永琴  董红琴 《全科护理》2011,(36):3397-3398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赋予了现代护理服务以新的人文关怀内涵。"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求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需要使得护士不仅要对健康需求者提供身体上的健康照护,还要为他们提供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对护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护士的人文素质。因此,探索一套科学、可操作的培养护士人文素质的继续教育方法成为当今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医学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以"以人为本"为内涵的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逐渐代替了传统医学模式,护理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也在慢慢地发生着转变,人文护理逐渐被护理学界重视并进行剖析研究.张秀伟等[1]认为,人文护理即护理人文关怀,是哲学与护理学的有机结合;王斌全[2]则认为人文护理是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笔者认为人文护理是护理人员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人的本性和生活角度出发,将人文哲学的思想融于护理实践当中,以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对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上的需求为目的所进行的护理服务,现将国内外人文护理发展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导诊服务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诊服务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满足人群健康服务需求的产物,是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县以上医院普遍实行了导诊服务,尤其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导诊服务成为医院形象的窗口,反映医院的服务水平,并有力地提升了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力.导诊服务作为医疗服务提供的一种具体形式,其服务提供的基本任务与根本目的应当是对就诊者实施医学人文关怀,给予病人以整体的关怀与照顾.导诊服务离不开医学人文关怀,必须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及生存期望值得提高,护理人员如何尊重、理解、关爱患者,如何为患者提供温馨的"人性化服务",如何赢得患者的满意、家属的信赖、社会的认可.必须把人文关怀融入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2010-04医院启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科率先展开示范病房工作,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环节,制定高危人群、重点环节的紧急预案,实行护理责任包干制,改变了护理模式,由以往的功能制班次变为现在的把患者"包"给护士,明显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医疗模式下护理人员的理念转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郝立新 《当代护士》2003,(4):29-29,35
20世纪70年代中期,K.Balint博士等人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Patient centered medicine).与"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相比,"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具有明显的时代与人文特点[1].随着整体护理在我国医院的全面推行,如何使每位护理人员,从思想观念到医疗实践中真正掌握我国现代医院改革与发展的脉搏,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建立现代服务理念,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让病人走进医院顺心,离开医院放心,护理管理者应大胆改革,带领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服务质量,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维权意识及健康需求的日渐增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以及服务质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倡导人文关怀的今天,如何将寓心理、精神、文化为一体的人文关怀理念融人日常护患沟通过程中,已成为一个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