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督脉命名别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督脉”一语,《素问》凡六见,《灵枢》有五处。“督”字也有“督脉”义。《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郭庆藩集释引王夫之曰:“身后之中脉曰督。”其脉所以命名为“督”,多据其功能,取其“督率”义。如《素问·骨空论》王冰注:“所以谓之督脉者,以其督领经脉之海也。”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人对疾病的认识源于一种直接的感觉。甲骨文中的病名多是根据某一部位生理功能失常命名的,如疾首、疾耳、疾口、疾齿、疾自(鼻)等等。《说文解字》对某些病症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其中记录了许多种疾病,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及流行病等,仅《说文解字·疒部》就解释了102个与疾病相关的文字。《说文解字·疒部》:“疒,倚也。人有疾痛也,象倚箸之形”,是病痛或患病的表征;“疾,病也”;“病,疾加也” 〔1〕。英文用disease表达各种各样的“疾病”,如心脏病heart disease。从字源来说,dis 有“相反”之义,ease则为“安乐”之义,所以disease义为“不安乐”。从前指“不愉快的事情”,后来特指“疾病” 〔2〕。用disorder (dis + order) 表达身体、精神的“失调”,即轻微的疾病或身体不适。  相似文献   

3.
(四) [原文]: 由其显而具见,此形之名;则其实而有阂,此质之评。体取其形貌之可测,躯取其小大之可明。骸义存于众骨,身义取于象形。兹举其概请言其精首圆法天足方则地圆奇而特;方偶而并。  相似文献   

4.
在何裕民主编的《差异、困惑与选择》一书中,专门有一章“符号系统的差异”,由副主编邱鸿钟执笔(沈阳出版社,1990年版)。文中讨论“象形与拼音文字”,提出汉字许多缺点。其中“中医部分字形义”一段文字很值得商榷。文中说:“阴阳二字都从‘阝’,而‘阝’从‘邑’,象用‘卩’卫国,故‘阝’有国、府、集团、集合等意义。”还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神明之府也”文,说是“仍保留有这种语义”。殊不知“阴”、“阳”等字左旁的“阝”原字是“阜”,而不是象“郑”、“邹”等字右旁的“阝”原字是“邑”,字形的区…  相似文献   

5.
浅议血证     
一、血证的定义关于“血”字,最早记载于甲骨文,其字形有二种。随着历史的变革,“血”字依次演变为小篆、隶书,直至今天所通用的“血”字,即血液之血。关于血证的定义,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天津市中医医院编著《中医内科》认为:“血证,是不同部位出血的总称。如鼻出血、牙出血、咳血、吐血、尿血、便血、皮下出血、妇女崩漏等症。”江苏新医学院编《中医内科学》认为:“血证  相似文献   

6.
释『井』     
“井”字中的一点,究竟指什么?学术界颇多争议。《文汇报》2004年4月20日,流沙河《说井》一文认为是“天光投影”。而同年5月11日《文汇笔会》王振复《也说“井”》文中解释为“象征井田公有之所在,是对公田的强调”。这一问题,以往早有争论。有人理解其中一点是指井中的水(见《古文字诂林》井字条引文)。也有人说,这“·”是后加之义,未必象罋也(见《甲骨文诂林》井字条)。笔者从饮水卫生史和陶瓷发展史等科技史角度分析,提出不同于上述诸说的看法,和同好探讨,不知是否能自圆其说,请专家和读者指正。“天光投影”如指太阳,只是近中午短暂时…  相似文献   

7.
唐雪梅 《中医杂志》1998,39(4):200-202
“病在中,傍取之”,出自《素问·五常政大论》,为《内经》“气反”治法之一。对其含义,历代注家大多将之解释为针刺治法。然考“傍”字,亦作“旁”,《说文解字注》云:“傍,近也……亦假旁为之。”《礼记·聘义》有“孚尹旁达”,孔颖达《疏》:“旁者,四面之谓也。”由此可见,与“中”相对而言,上下左右皆可称“傍”。从人体内外来说,“中”是指内在脏腑,“傍”是指躯体、四肢;从五脏来看,“中”可指脾胃,“傍”则指心、肺、肝、肾四脏。且观《五常政大论》,在此段文字前后均  相似文献   

8.
疾病     
徐文兵 《东方养生》2010,(9):150-150
“疾”、“病”两字都带病字头,其实病字头本。义是床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很形象,是竖起的床的样子,指人生病卧床。“疾”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矢,指人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所以“疾”本义指急性病。  相似文献   

9.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20,(3):284-285
美,甲骨文字形■好像人头上戴着花枝和草叶;金文■把甲骨文字形花草的形象写成似羊非羊的■,篆文把上部的形象进一步简化,成为■,与"美"现在的写法已非常接近。《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段玉裁注:"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  相似文献   

1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这里的“病之逆从”,其义不难理解,然因其注家及今之《内经》教材对“病”字多略而不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第25条原文龙‘取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挂枝场如前法。”本条因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怅‘太阳病,取桂枝场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故王氏特撰文认为“大汗出,脉洪大”为邪已传阳明,当与白虎汤为是。《伤寒论讲义》则仅凭未见大热烦渴而断为病仍在太阳之表,对“大汗出,脉洪大”之理未予阐述,使初学者莫衷一是。笔者有感于此,对本条机理浅释如下。1大汗出因服枝枝汤非热盛迫津大汗出多被理解为阳明里热迫津外泄所致,但细推仲景原文,“大汗出”紧接“服枝枝汤”之后,可知此大汗出为服桂枝场所致。服…  相似文献   

12.
胡澍,字荄甫,一字甘伯,号石生,安徽绩溪人。生于清·道光五年,卒于同治十一年,终年48岁。曾从师学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顾炎武《音学五书》、江永《四书切韵表》诸书,通声音训诂之学。后见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之书,益笃嗜之,昼夜玩索。中年多病,因治医术,撰《素问校义》。惜其寿不永,草创未就,仅编撰了39条,义例略如王念孙之《读书杂志》。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角度、历史角度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进行分析论证,认为伤寒之“寒”字释“正”为合法,义改邪归正,即正伤而致诸病,否则会使“伤寒”狭隘化,违背仲景“伤寒”之本义。  相似文献   

14.
近读于智敏先生《“毒”的本义和引申义考辨》,受益匪浅。《考辨》主要从中医药学的角度,对毒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研究,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不揣浅陋,稍加补正,敬请方家学者批评。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词义中辨别词的本义?主要依据字形。由于目前尚未见“毒”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因而许慎《说文解字》所提供的小篆和古文字形,仍是今天用来分析“毒”字本义的主要依据。《说文·屮部》:“毒,厚也。害人之,往往而生。从屮,从毒。古文毒从刀、。”案:上述许书原文,诸家所引略有差别,值得重视。因为这不仅存在版本和校勘的问题,而且直接反映了…  相似文献   

15.
五版《伤寒论讲义》(以下简称《讲义》),将助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鞋者,可与大承气扬;不硬者,不可与之”句中的“微”字,作衍文讲。其理由是,去其句中的微字,“不鞋者,不可与之”,正与“大便鞋者,可与大承气扬’倘文字对勘。此有悻原文旨义。考鞋字,准与硬是古今字,但准与梗尚是通假字。《讲义》所以视“微”字为衍文,是将条文中应读梗音的鞋字,误读成硬字所致。“鞋”字,自古就有二个读音,一读硬(ging),一读梗(geng)。读如梗音时,音义均同使,乃阻塞之义,这在《中华大字典》、《中医字典》、《古医籍词义》…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年第1期所载《〈伤寒论〉“不可余药”新见》一文(以下简称《新见》),认为“余”(“馀”)字在古代有“以后”的意义,因而得出“不可余药”就是“不可以后药之”的结论。对此见解余不敢苟同。盖《新见》虽经旁证博引证实了“余”字具有“以后”这一古义,但他却忽略了语法知识和上下文确定词义的原则。从语法上看,“余”作“以后”解,与现代汉语“解放以后”、“饭后”、“三十年后”等“后”(包括“以后”)的用法一致,“后”字在这儿是方位词,它常放在其他实词之后,构成表时间的方位词组。《新见》所援引的全部例句都证明了这一点。由于作“以后”解的“余”字,无单独使用之例,因而将“不可余药”解作“不可以后药之”,从语法上看是不妥的。再从上下文内容来看,病人有蓄血证候,治当攻逐瘀血,由于病势较抵当汤证为缓,宜丸不宜汤,须用抵当丸治疗。这就是原文“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的基本含义。正如《新见》所说,“有是证用是方”,仲景随义行文,顺理成章,不一定别有深义。而“余”字在《伤寒论》凡数见,皆取“其余”、“剩  相似文献   

17.
《伤寒杂病论》栀子豉汤证,其方后服法均有“得吐后、止后服”六字。因这个“吐”字,古今无人作注解析,长期争论不休。有主涌吐剂者,有调和解剂者,有取折衷论者,至今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此“吐”字,应训为“舒”字。理由如下: 其一,《说文》曰:“吐,写也。”写、泻是古今字。引伸为抒发、消除义。故《增韵》直释吐字为“出也,舒也。”舒乃舒展、舒畅的意思。此训诂有据者。  相似文献   

18.
刘世桢,字昆湘,湖南浏阳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卒于1943年。自幼禀父志于医,初师事同邑蔺斗杓先生,从游数载,粗有所得。后读《伤寒》见序云:“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学医之志愈决。世桢曾游江西,得张某家藏古本《伤寒杂病论》,归与好友刘仲迈一起习而绎之,历十余年著成《伤寒杂病论义疏》,  相似文献   

19.
所谓形借 ,指的是由字形结构相近 ,而在读音和意义上又无必然联系且相互借用的文字现象。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则借“守”为“宇” ,胡澍说 :“守当作宇。宇 ,居也。”“守”与“宇”在音、义上没有必然联系 ,只是由于字形结构相近而借用。形近通借和同音、近音通借 ,皆本有正字而不用 ,则借用另一个字来表正字之音义。所不同的是音借以读音相同或相近作为其法则 ,而形借则以字的形体相近作为借用条件。就形近可以借用这一说法 ,最初是由清末学者吴承志提出的 ,其《通斋文集·古书假借举例》中曰 :“其形同而互…  相似文献   

20.
从较早提出“取类比象”概念的《中医学概论》(南京中医学院编著),到最近《中医杂志》2005年第9期“肝与血脉别论”,一直在使用这个词,沿用了快50年,总觉得不妥。最近再读《内经·素问》,发现卷第二十三《著至教论》、《示从容论》、《疏五过论》、《徵四失论》,其中不下十数次提到“比类”,由此想到所有一切临床思维活动,莫不从细致搜索症状开始,即所谓的“取象”,再将思维深化向结论来推理和认识,也就是所谓的“比类”。因此不难看出,“取象”在先,“比类”随之。其实,这涉及到认识论的方法论问题。本质的东西往往无法直接感知,但又脱离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