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1例血小板无力症(GT)患者进行实验诊断,分析引起血小板膜糖蛋白(GP)缺陷的突变基因。方法通过对先证者凝血常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出血时间、GPⅡb/Ⅲa(CD41/CD61)含量等项目的检测和血涂片中血小板形态及分布的观察,进行临床表型诊断。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合测序的方法,分析先证者GPⅡb/Ⅲa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区及其侧翼序列,家系成员仅在相应突变区域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以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分析,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先证者凝血常规检测和血小板计数正常,但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表现为对多种生理性诱聚剂反应低下,但对瑞斯托霉素反应正常,血块退缩不良;流式细胞术检测CD41、CD61含量显著降低;血涂片中血小板散在,无聚集现象。经测序,发现先证者GPⅡb基因23号外显子存在18183A〉C杂合变异,导致GPⅡb蛋白Q778P替换。与100名健康对照者测序比较,排除基因多态性,证实其为基因突变。结论 GPⅡb基因的Q778P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先证者患GT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例血小板无力症(GT)患者进行实验诊断,分析引起血小板膜糖蛋白(GP)缺陷的突变基因。方法通过对先证者凝血常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出血时间、GPⅡb/Ⅲa(CD41/CD61)含量等项目的检测和血涂片中血小板形态及分布的观察,进行临床表型诊断。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合测序的方法,分析先证者GPⅡb/Ⅲa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区及其侧翼序列,家系成员仅在相应突变区域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以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分析,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先证者凝血常规检测和血小板计数正常,但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表现为对多种生理性诱聚剂反应低下,但对瑞斯托霉素反应正常,血块退缩不良;流式细胞术检测CD41、CD61含量显著降低;血涂片中血小板散在,无聚集现象。经测序,发现先证者GPⅡb基因23号外显子存在18183A>C杂合变异,导致GPⅡb蛋白Q778P替换。与100名健康对照者测序比较,排除基因多态性,证实其为基因突变。结论 GPⅡb基因的Q778P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先证者患GT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的发病原因,阐明其致病机制。方法收集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外周血,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明确致病基因位点;采用PCR定点突变方法制备突变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O-K1),构建体外真核表达系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中血小板αⅡb和β3蛋白的合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膜和胞质αⅡb和β3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突变型CHO-K1中αⅡb和β3的表达及分布。结果该患儿为Ⅱ型血小板无力症。基因测序发现ITGB3基因存在2个突变,且尚未被报道。ITGB3 c.1495 TC错义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499号半胱氨酸被精氨酸代替(p.C499R);ITGB3 c.1728 delC移码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577号丝氨酸开始的氨基酸合成发生改变,并在改变之后的第92个氨基酸终止。免疫印迹法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裂解液中均检测到αⅡb和β3一级结构的合成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表面及胞内β3表达量缺如;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未见β3蛋白亚基的分布。结论 ITGB3 c.1495 TC和c.1728delC突变是该患儿的发病原因,这2个突变并未影响血小板膜β3蛋白亚基一级结构合成,但影响其高级结构的表达和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CD41/CD61)及其在血小板无力症(GT)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以流式细胞术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血小板CD41和CD61的阳性百分率,观察30例正常人、1例血小板无力症疑似患者及其父母的血浆CD41和CD61的阳性表达率。结果:正常人血浆阳性表达率CD41和CD61的均值分别为93·10%和93·87%;患者、患者父亲和母亲CD41、CD6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06%;97·4%、96·6%和98·1%、96·8%。结论: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1和CD61的阳性表达率是检测GPⅡb/Ⅲa的可靠方法,可用于临床血小板无力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1例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表型和基因诊断,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通过血小板计数、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出血时间测定、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进行表型诊断;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α_(Ⅱb)和β_3的含量;PCR法扩增先证者基因组DNAα_(Ⅱb)和β_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采用末端标记双脱氧法进行直接基因测序,对发现的突变位点采用AS-PCR法扩增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和正常人相对应的片段。结果:先证者血小板计数正常、血涂片血小板分散不聚集,出血时间明显延长,凝血象正常,对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的反应基本正常;先证者血小板表面未检测到α_(Ⅱb),β_3阳性血小板仅占8%,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先证者在α_(Ⅱb)基因外显子4存在C470A纯合突变,导致α_(Ⅱb)氨基酸序列Pro126His(P126H)替换。父母为近亲婚配,均为该位点的杂合突变。AS-PCR排除了该突变为基因多态性的可能。结论:整合素α_(Ⅱb)基因外显子4C470A(P126H)纯合错义突变是导致该患者GT的分子机制,是国际上首次报道的一种新的整合素α_(Ⅱb)基因错义突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 thrombasthenia,GT)家系进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GPⅢa)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应用PCR对先证者GPⅡb/GPⅢa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突变基因。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证实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3个家系的先证者PLT均正常,血小板形态分散,出血时间(BT)延长,凝血象正常,对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家系1和家系2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CD41,(GPⅡb)/CD61(GPⅢa)的含量极度降低,分别为0.16%/1.8%、0.9%/3.7%,家系3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GPⅡb阳性血小板为10.1%,GPⅢa阳性血小板为12.8%。免疫印迹法几乎检测不到家系1和家系3先证者的α/Ⅱb。蛋白,家系2先证者的α/Ⅱb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家系1先证者在GPⅡb基因存在T2255G和C2671T复合杂合突变,家系2先证者在GPⅡb基因存在A2334C纯合突变,家系3先证者在GPⅡb基因存在C1750T和69-79del复合杂合突变。结论T2255G和C2671T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1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A2334C纯合突变是导致家系2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C1750T和69-79del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3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8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Ⅲa)临床特性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采用血小板聚集试验观察血小板对各种诱聚剂的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αⅡb和β3的含量;PCR法对先证者GPⅡb/Ⅲa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对突变位点进行直接测序,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 8个家系的先证者PLT计数均正常,血小板形态分散,出血时间(BT)延长,凝血象正常;对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除家系2先证者为Ⅲ型GT和家系6先证者为Ⅱ型GT外,其余家系各先证者均为Ⅰ型GT.基因分析共发现12种不同类型的突变,分别为G10A、G1412T、G1199A、1525delC、G2223T、C2671T、2930delG、IVS15(-1)delG、A2334C、C1750T、69-79del和C470A.家系3先证者在GP Ⅱb/Ⅲa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结论 GPⅡb/Ⅲa基因突变是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主要原因.G10A、69-79del、C470A、G1412T、G2223T、C2671T和1525delC是导致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的新的基因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0.
αⅡbA477P(A446P)--发生于血小板无力症患者的新突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血小板无力症患者的基因缺陷,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理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通过40对引物对GT-57的αⅡb和G3亚基基因的所有45个外显子及其剪接点进行了全长的PCR扩增,然后对PCR产物进行了SSC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发现αⅡb基因的14号和15号外显子(Exon14/15)的PCR扩增产物出现了异常条带,对外显子14/15的PCR产物进行了直接测序。[结果]αⅡb基因外显子14发生了点突变G→C,导致氨基酸密码由GCT→CCT,该突变位于αⅡb亚基cDNA第1430个碱基,导致第477(446)位氨基酸残基由丙氨酸转变成脯氨酸[αⅡbA477P(A446P)]。[结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αⅡbA477P(A446P)突变系国内外第一例报道。 相似文献
11.
单链多聚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检测血小板GPⅡb和GPⅢa基因点突变杂合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链多聚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检测血小板GPⅡb和GPⅢa基因点突变杂合子陈方平90年代以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缺陷大部分为血小板GPⅡb和GPⅢa基因突变[1]。检测点突变杂合子或疾病携带者在人类优生和亲缘鉴定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的发病原因,阐明其致病机制。方法收集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外周血,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明确致病基因位点;采用PCR定点突变方法制备突变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O-K1),构建体外真核表达系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中血小板αⅡb和β3蛋白的合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膜和胞质αⅡb和β3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突变型CHO-K1中αⅡb和β3的表达及分布。结果该患儿为Ⅱ型血小板无力症。基因测序发现ITGB3基因存在2个突变,且尚未被报道。ITGB3 c.1495 TC错义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499号半胱氨酸被精氨酸代替(p.C499R);ITGB3 c.1728 delC移码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577号丝氨酸开始的氨基酸合成发生改变,并在改变之后的第92个氨基酸终止。免疫印迹法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裂解液中均检测到αⅡb和β3一级结构的合成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表面及胞内β3表达量缺如;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未见β3蛋白亚基的分布。结论 ITGB3 c.1495 TC和c.1728delC突变是该患儿的发病原因,这2个突变并未影响血小板膜β3蛋白亚基一级结构合成,但影响其高级结构的表达和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98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及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探讨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患者GPⅡb/Ⅲa基因中5个外显子的9个多态性位点,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结果98例患者中只检测到GP11b基因的第26外显子存在T18809G变异,导致Ile843Ser多态性,产生HPA-3aa/ab/bb血型的3种基因型。此3种基因型均与血小板抗体产生相关,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98例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52.0%,1468袋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77.8%,其中65袋配合性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为83.1%。3种基因型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小板特异性及相关性抗体的存在是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免疫性因素,GP11b基因上的HPA-3多态性与血小板输注无效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三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整合素αⅡbβ3临床特性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经BPC、血涂片、出血时间(BT)、凝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聚集试验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实验检测;用PCR法对先证者αⅡbβ3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排除基因多态性,103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三个家系的先证者BPC正常,血小板不聚集,BT延长,凝血常规指标检查正常,对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家系1和家系3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αⅡbβ3的含量极度降低,家系2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αⅡb阳性血小板为63%,β3阳性血小板为76%.家系1先证者αⅡb基因存在G10A纯合突变,β3基因存在G1412T纯合突变.家系2先证者β3基因存在G1199A和1525delC复合杂合突变.家系3先证者在αⅡbβ3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结论 G10A和G1412T复合纯合突变是导致家系1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G1199A和1525delC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2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G10A、G1412T和1525delC为国际首次报道的突变. 相似文献
15.
自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以其手术简单、安全、迅速应用于临床,但起搏器植入术后可引起一些并发症,研究发现起搏器植入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放射学检查已证实其发生率为30%~50%[1].使用起搏器患者发生血栓的机制,尽管文献有所报道,但至今尚无确切结论.近年来随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增强是血栓前状态的重要标志,而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是通过血小板GPⅡb/Ⅲa所介导,血小板GPⅡb/Ⅲa升高是其黏附和聚集增强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血栓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起搏器植入前后血浆血小板GPⅡb/Ⅲa的变化、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可能机制,为临床防治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3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诊断,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凝血指标检测、血小板(PLT)聚集试验、出血时间测定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明确3个遗传性GT家系的诊断,用PCR扩增先证者的αⅡb及β3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利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序列分析。针对先证者的基因突变位点,对其家系成员进行相应外显子基因检测,同时选择100名健康人对照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 3个家系的先证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检测均正常,而出血时间(BT)延长;血小板对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家系2及家系3先证者为Ⅰ型GT,家系1先证者为Ⅱ型GT。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个家系的基因突变均位于αⅡb基因,分别是17号外显子14502CT导致R(Arg)553X(stop)纯合无义突变;26号外显子18859CT导致Q(Gln)860X(stop)纯合无义突变;15号外显子14103-14104insT、14105AC、14106GC、14107AT导致氨基酸移码突变;其家系部分成员检测到相应位点的杂合突变。结论纯合无义突变18859CT、纯合插入突变14103-14104insT及3个纯合性错义突变14105AC、14106GC、14107AT是导致先证者2及先证者3发生Ⅰ型GT的原因,而14502CT纯合无义突变是先证者1发生Ⅱ型GT的原因。其中,纯合性插入突变14103-14104insT及纯合性点突变14105AC、14106GC、14107AT为国际首次报道的新突变。 相似文献
17.
五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型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5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诊断。方法:通过止血和凝血指标检测、血小板(PLT)聚集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明确5个GT家系的诊断,用PCR扩增结合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的αⅡb基因和β3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证实排除基因多态性。同时选择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分析。结果:5个家系的先证者PLT计数均正常,凝血象正常,而出血时间(BT)延长;PLT对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除家系3先证者为Ⅲ型GT外,其余4个家系的先证者均为Ⅰ型GT。基因分析共发现8种突变,均发生于αⅡb基因,分别为1750C>T(Arg553Stop)、2671C>T(Gln860Stop)、235G>T(Glu48Stop)、1084T>C(Phe331Leu)、1772A>C(Asp560Ala)、69-79del(移码突变)、2333A>C(Gln747Pro)和3060G>C(Lys989Asn)。结论:αⅡb1750C>T和αⅡb2671C>T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1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αⅡb2671C>T和αⅡb235G>T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2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αⅡb1084T>C和αⅡb1772A>C复合杂和突变是导致家系3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αⅡb69-79del纯合突变是家系4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αⅡb2333A>C和αⅡb3060G>C是家系5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235G>T、1084T>C、1772A>C和3060G>C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的发生于αⅡb基因的突变。 相似文献
18.
流式细胞术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IIIa位点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FCM)定量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位点的性能,探讨正常人与白血病患者GPⅡb/Ⅲa位点数及CD41/CD61阳性表达率的关系。方法用FCM检测GPⅡh/Ⅲa位点,以国际标准评价其检测性能;并检测13例正常人和1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GPⅡb/Ⅲa的位点数及CD41/CD61表达率。结果FCM检测GPⅡb/Ⅲa位点的批内CV〈1%、批间CV〈3%及总重复性的CV〈2%;检测线性良好,标本量(血小板数1000~7000)对GPⅡh/Ⅲa位点检测无影响,CV〈2%;GPⅡb/Ⅲa位点检测标准曲线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与位点数间相关性很好(r=0.9998)。同时,正常人GPⅡb/Ⅲa的游离位点数平均为76944,总位点数平均为74432,CD41/CD61平均表达率为98.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GPⅡb/Ⅲa游离位点数平均为64180,总位点数平均为61079,CD41/CD61平均表达率为68.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GPⅡb/Ⅲa游离位点数平均为63634,总位点数平均为58667,CD41/CD61平均表达率为61.6%。经t检验,急性白血病患者的GPⅡb/Ⅲa位点数及CD41/CD61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者(P均〈0.02)。结论流式细胞术可直接、快速、特异地检测血小板GPⅡb/Ⅲa位点数,可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出血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无力症整合素αⅡb,β3和αⅤ,β3表达水平及意义陈方平解勤之赵谢兰蹇在伏我们用单克隆抗体放射受体分析法检测了7例中国人血小板无力症αⅡb,β3和αⅤ,β3的表达水平,同时用单克隆抗体对αⅡb,β3(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作免疫印迹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