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硫酸化八肽胆囊收缩素(sCCK-8)对TNF-α诱导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 IL-6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核因子NF-κB活性,以探讨CCK-8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调控机制。方法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经TNF-α、sC-CK-8、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及溶剂单独或联合应用孵育3 h,用RT-PCR检测细胞IL-6 mRNA的表达,孵育1 h,用电泳迁移率检测NF-κB活性,孵育30 min,用Western blot检测胞浆I-κB蛋白表达。结果sCCK-8(10-8~10-6mol/L)明显增加TNF-α诱导的IL-6 mRNA表达及NF-κB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胞浆中I-κB蛋白水平,并可被丙谷胺所拮抗。结论sCCK-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分泌IL-6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分泌IL-6的调控作用。应用ELISA法观察不同浓度梯度的CCK-8对在TNF-α或IL-1β诱导下的RSC-364分泌IL-6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0^-6mol/L,10^-8mol/L浓度的CCK-8可分别促进TNF-α或IL-1β诱导24h后RSC-364细胞株分泌IL-6,而应用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则可明显抑制这种刺激效应,提示CCK-8可调节滑膜细胞分泌IL-6,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潜在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沙立度胺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和对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于造模同时用沙立度胺10 mg·kg-1·d-1和100 mg·kg-1·d-1灌胃8周。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α-SMA 在肝内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NF-κB p65、IκBα、TNF-α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结果: 高剂量沙立度胺治疗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低于模型组;其ALT、AST水平,HA、LN及羟脯氨酸含量,肝组织细胞核NF-κB p65和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以及肝组织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而PA水平和细胞质中IκBα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沙立度胺可有效地抑制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发展,通过抑制IκB解离和降解从而减弱NF-κB通路对TNF-α表达的诱导可能是它发挥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对IL-17和TNF-α联合诱导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 NF-κB p65活性、STAT3表达及VEGF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穿山龙总皂苷和雷公藤(阳性对照)含药血清;取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经IL-17(10μg/L)和TNF-α(10μg/L)、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雷公藤多甙片含药血清单独或联合应用孵育,孵育24 h,提取各组细胞核蛋白用于TransAMTMNF-κB p65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提取各组细胞总蛋白后应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STAT3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IL-17+TNF-α诱导的细胞模型组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STAT3蛋白表达及VEGF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1,P<0.05);与细胞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含药血清组、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组的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STAT3蛋白表达及VEGF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5),且2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可以抑制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及STAT3蛋白的表达,考虑穿山龙总皂苷通过上述信号转导途径来调控血管新生关键因子VEGF的产生,进而抑制RA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5.
TNF-α对内皮细胞白介素-8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L-8作为一种趋化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内皮细胞内的表达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本文用TNF-α孵育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不同时间后,用RT-PCR法检测内皮细胞内IL-8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内皮细胞内NF-κB的激活。结果发现(1)未用TNF-α孵育的内皮细胞IL-8表达量很少,TNF-α孵育1小时后IL-8表达明显增加,3h进一步增加;6hIL-8表达降低,9h进一步降低至基础水平;(2)未用TND-α孵育的内皮细胞核NF-κBp6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阴性,NF-α孵育1,3h后NF-κBp6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6h时后呈弱阳性,9h后呈阴性。提示TNF-α可诱导内皮细胞表达IL-8并可激活内皮细胞内NF-κB,二者的时相过程基本一致。作者认为TNF-α诱导IL-8在内皮细胞内表达可能与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新雷公藤衍生物雷藤舒[(5R)-5-hydroxytriptolide,LLDT-8]对TNF-α联合IL-17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FLS)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IL-6、IL-8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FLS,TNF-α联合IL-17体外诱导FLS,ELISA法检测FLS上清液中IL-6、IL-8的含量;RT-PCR法检测FLS中IL-6、IL-8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FLS p-p65、p-IκBα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FLS NF-κB p65的核转运。研究发现LLDT-8可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游炎性因子IL-6、IL-8的表达;LLDT-8可抑制FLS NF-κB信号通路的IκBα磷酸化、p65活性;LLDT-8可显著抑制TNF-α联合IL-17诱导的NF-κB p65向FLS核内移位。由此LLDT-8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IL-6、IL-8表达最终达到抗炎作用,将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脂氧素A4(LXA4)拮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白介素(IL)-1β(IL-1β)、IL-6合成的作用。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用不同浓度的LXA4预刺激,再加入TNF-α共同孵育;或单用TNF-α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在孵育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IL-1β、IL-6蛋白表达量;用RT-PCR法检测IL-1β、IL-6的mRNA表达量。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测定核因子-κB(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发现,LXA4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NF-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IL-1β和IL-6蛋白的合成与mRNA表达,抑制NF-κB的DNA结合活性。说明LXA4通过下调NF-κB的DNA结合活性,拮抗TNF-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IL-1β、IL-6合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二醇在骨关节炎病程中对滑膜细胞产生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分离并鉴定滑膜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滑膜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β(ERβ)的情况;而后对滑膜细胞进行分组:空白对照组,10 ng/m L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处理组、雌二醇处理组(用10 ng/m L IL-1β预处理同时,添加10-7mol/L的雌二醇培养)、雌二醇联合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四氢大麻酚(THC)处理组(用10 ng/m L IL-1β预处理同时,添加10-7mol/L雌二醇和10-5mol/L THC),各组处理36 h。实时定量PCR检测滑膜细胞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和IL-6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细胞中IκBα和IL-6的蛋白水平。结果骨关节炎滑膜细胞中有ERβ表达;IL-1β组IL-6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IκBα蛋白水平降低,而mRNA水平升高,同时磷酸化IκBα蛋白水平升高;与IL-1β组相比,IL-1β联合雌二醇组,IL-6、IκBα、p-IκBα蛋白及mRNA水平下降。用IL-1β、雌二醇、雌激素受体阻断剂三者联合组,则可见IL-6、IκBα、p-IκBα蛋白及mRNA水平较IL-1β处理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雌二醇通过结合ERβ抑制NF-κB通路激活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氧化剂和NF-κB对大肠癌细胞IL-8表达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NF-κB在大肠癌细胞IL-8诱导表达中的作用及抗氧化剂对大肠癌细胞IL-8诱导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IL-8 mRNA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培养上清IL-8蛋白含量用ELISA检测,EMSA法测定细胞核内NF-κB结合活性。 结果: 抗氧化剂可阻断大肠癌细胞培养体系TNF-α诱导的IL-8生成及IL-8 mRNA的表达, TNF-α可诱导大肠癌细胞NF-κB的激活并被抗氧化剂阻断。 结论: TNF-α诱导的大肠癌细胞IL-8基因和蛋白表达依赖于NF-κB的激活;抗氧化剂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而阻断IL-8基因和蛋白的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五叶泡醇提物抗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注射尿酸钠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定踝关节肿胀度,进行步态观察及评分,检测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含量;qRT-PCR法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mRNA的表达;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滑膜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五叶泡醇提物中、高剂量组踝关节肿胀度、步态评分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滑膜组织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五叶泡醇提物高剂量组滑膜组织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五叶泡醇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滑膜组织IκBα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五叶泡醇提物能改善滑膜组织病理损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五叶泡醇提物高剂量组比模型组阳性着色细胞减少,染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与IL-β、IL-6、TNF-α mRNA表达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应用NF-κB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NF-κB活性ELISA试剂盒,检测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中NF-κB活性,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两组PBMC中NF-κB mRNA表达及IL-1β、IL-6、TNF-α mRNA表达。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PBMC中NF-κB的活性及NF-κB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精神分裂症组PBMC中IL-1β、IL-6、TNF-α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③在精神分裂症组及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其mRNA表达量无明显相关(均P〉0.05);④在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IL-1β、TNF-α mRNA均呈正相关(均P〈0.05);无论是在精神分裂症组或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IL-6 mRNA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中NF-κB mRNA表达及活性均增高,对NF-κB活性的检测更能反映NF-κB的转录调控功能情况;活化的NF-κB对IL-1β、TNF-α的基因转录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CCK-8降低TNF-α诱导的大鼠RSC-364细胞增殖及p38 MAPK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硫酸化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TNF-α诱导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株RSC-364细胞增殖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38 MAPK活性。结果TNF-α(50μg/L)孵育5 min,p38 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15 min达高峰,2 h恢复基础水平;孵育15 min时,p38 MAPK磷酸化程度随其剂量(10、25、50μg/L)的增大而增加。CCK-8(10-10~10-6mol/L)剂量依赖性降低TNF-α诱导的细胞增殖及磷酸化p38 MAPK的激活,此作用可被CR1409和CR2945拮抗。SB203580(10μmol/L)可抑制TNF-α引起的细胞增殖。结论CCK-8通过降低p38 MAPK磷酸化水平而抑制TNF-α激活的RSC-364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由CCK-A和CCK-B受体共同介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MGB1在TNF-α诱导的大鼠滑膜RSC-364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常规培养的RSC-364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0 μg·L-1TNF-α刺激组,分别于6 h、12 h、24 h收集细胞。RT-PCR检测HMGB1、STAT1和STAT3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MGB1、PCNA、 STAT1和STAT3蛋白表达。结果:① TNF-α能显著上调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PCNA蛋白表达也增强(P<0.05或P<0.01)。② TNF-α 作用12 h 后,ST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24 h表达最高(P<0.01)。③ TNFα 作用6 h-24 h对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④ HMGB1蛋白表达与PCNA 、STAT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STAT1与PCNA蛋白表达亦呈正相关。结论:TNF-α可能通过诱导RSC-364细胞高度表达HMGB1,促进滑膜细胞增殖;STAT1可能参与了其信号转导及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TNF-α诱导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凋亡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SMCs,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F-κB特异性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作为工具药,将ASMCs分为对照组、TNF-α组和TNF-α+PDTC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TGF-β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TGF-β1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CNA、Bcl-2蛋白表达及定位,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微量比色法测定ASMCs增殖,Annexin V/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TNF-α组ASMCs的NF-κB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α+PDTC组NF-κB活性显著低于TNF-α组 (P<0.01)。(2)TNF-α组ASMCs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α+PDTC组的增殖反应显著低于TNF-α组(P<0.01);TNF-α+PDTC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TNF-α组及对照组(P<0.01)。(3)TNF-α组ASMCs的PCNA、Bcl-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α+PDTC组的PCNA、Bcl-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TNF-α组(P<0.01)。(4)TNF-α组ASMCs的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TNF-α+PDTC组(P<0.01)。结论: NF-κB活化可能参与调控TNF-α诱导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TGF-β1的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15.
杨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31(12):1320-1325
 摘 要:目的 观察槐定碱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IKKβ,IκBα,NF-κB P65及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内毒素机制。方法 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槐定碱对照组、LPS组、槐定碱干预组。槐定碱干预组加入LPS100μg/L孵育1h,弃去LPS后加入槐定碱15.63mg/L,作用5、30、60、120min,分别获取细胞与培养液。RT - 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NF-κB等的mRNA与蛋白表达,放免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含量。结果 LPS组各时间点IKKβ、pIκBα、NF-κB P65 mRNA和/或蛋白表达及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 < 0.01);槐定碱干预组以上因子mRNA和/或蛋白表达及TNF-α含量均较同时间点LPS组显著回落(P < 0.01)。结论 槐定碱调控LPS激活的巨噬细胞NF-κB通路IKKβ、IκBα、NF-κB P65等分子的表达,进而抑制下游TNF – α分泌是其抗内毒素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研究通痹胶囊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的治疗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组(0. 01 g/kg)和通痹胶囊低(0. 075 g/kg)、中(0. 150 g/kg)、高(0. 300 g/kg)剂量组,每组8只;使用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大鼠CIA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度均显著升高,通痹胶囊治疗后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模型组滑膜组织增生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关节软骨破坏,通痹胶囊治疗明显改善滑膜组织的增生,降低炎症细胞的浸润;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通痹胶囊处理后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与通痹胶囊高剂量组相比,TLR4激动剂处理显著提高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结论:通痹胶囊可以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性反应,显著改善CIA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 (SSd) 对新西兰黑色品系和白色品系杂交的子一代(NZBWF1)狼疮肾炎小鼠尿蛋白含量及肾组织IL-6、IL-10、TNF-α、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NZBWF1小鼠分为3组:① SSd治疗1组(SSd剂量2 mg·kg-1·d-1);② SSd治疗2组(SSd剂量4 mg·kg-1·d-1);③对照组;共治疗6周。小鼠尿蛋白含量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小鼠肾组织IL-6、IL-10、TNF-α、IFN-γ mRNA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果:实验2周、4周以及6周末,与对照组相比,SSd治疗1组和SSd治疗2组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SSd治疗1组相比,SSd治疗2组尿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实验6周末,SSd治疗1组和SSd治疗2组肾组织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Sd治疗2组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Sd治疗1组(P<0.05)。SSd治疗1组、SSd治疗2组和对照组相比,肾组织TNF-α、IFN-γ mRNA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d可以降低NZBWF1狼疮肾炎小鼠尿蛋白含量并抑制肾组织IL-6、IL-10 mRNA的表达,而对肾组织TNF-α、IFN-γ mRNA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栀子苷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感染所致的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s7,TLR7)及其介导的细胞内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及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6释放的影响,以探讨栀子苷干预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甲型流感病毒H3N2作为刺激因素,利用双荧光素酶顺式报告系统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栀子苷对NF-κB转录活性及NF-κB核转位的影响.RT-PCR法进一步验证栀子苷对NF-κB上下游靶基因TLR7、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通过NF-κB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感染的细胞中NF-κB荧光素酶报告活性明显升高;与病毒损伤组比较,栀子苷治疗组NF-κB荧光素酶报告活性明显受到抑制.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核转位变化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的细胞中NF-κB磷酸化水平及人核率明显升高;与病毒损伤组比较,栀子苷治疗组NF-κB磷酸化水平及入核率明显受到抑制.RT-PCR结果显示栀子苷能明显抑制病毒诱导的TLR7、TNF-α和IL-6 mRNA的高表达.结论 栀子苷可拮抗甲型流感病毒H3N2感染细胞中TLR7介导的细胞内转录因子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并可抑制其下游靶基因TNF-α和IL-6 mRNA的高表达水平来发挥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TNF-α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细胞NF-κB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细胞p65-NF-κB和ΙκBα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NF-κB核移位的变化。结果 TNF-α刺激不同时间后p65-NF-κB蛋白在滑膜细胞核内表达增加,而在胞浆表达减少,30 min时最明显;同时,免疫荧光显示TNF-α可促使NF-κB向滑膜细胞核内移位;TNF-α刺激20 min后ΙκBα蛋白降解明显增加。结论TNF-α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活化,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炎症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20.
探讨草木犀流浸液片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大鼠肺VEGF及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①正常对照组20只;②假手术组20只;③对照组20只;④治疗组20只。假手术组只开腹,不行CLP;对照组和治疗组建立CLP脓毒症模型。术前2h治疗组给予草木犀流浸液片20mg/kg,每8h一次,24h处死各组大鼠大鼠,观察肺组织VEGF mRNA、NF-κB mRNA、NF-κB p65及血清VEGF-a、TNF-α、IL-6、IL-1β、IL-8、IFN-γ、IL-10、IL-12的变化;同时测定肺组织通透性(EB)、湿/干重比(W/D)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GFmRNA、NF-κB p65mRNA、NF-κB p65、VEGF、TNF-α、IL-6、IL-1β、IL-8、IFN-γ、IL-10、IL-12在假手术者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显著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EGF mRNA、NF-κB p65mRNA、NF-κB p65、VEGF、TNF-α、IL-6、IL-1β、IL-8显著降低,IFN-γ、IL-10、IL-1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 mRNA与NF-κB mRNA、VEGF与NF-κB p65分别具有正相关性(r=0.852,P<0.05;r=0.794,P<0.05)。病检也发现,治疗组肺病病理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果提示:草木犀流浸液片能够抑制CLP脓毒症大鼠肺组织NF-κB mRNA、VEGF mRNA的表达,降低血清VEGF、TNF-α、IL-6、IL-1β、IL-8水平,促进IFN-γ、IL-10、IL-12的产生,显著降低脓毒症大鼠肺组织微血管通透性,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