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少见病,是胃肠道弥漫性嗜酸细胞(eosinophilic cell,EC)浸润性疾病,出现血性腹水者更少见,现将我们治疗的1例伴血性腹水的EG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少见良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为胃肠道被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可侵及消化道管壁的各层,诊断时应除外其他致嗜酸粒细胞升高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1 6岁。因上腹不适 1 5d ,腹胀 1 2d入院。发病前食过烤羊肉、虾。查体 :全身皮肤无黄染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部膨隆 ,无腹壁静脉曲张 ,左下腹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阳性。辅助检查 :WBC 2 8.1× 1 0 9/L ,N0 .1 8,L 0 .90 ,E 0 .73(计数 2 1 .8× 1 0 9/L) ,Hb 1 35g/L ,便常规无异常 ,未见虫卵 ,肝功能正常 ,乙肝五项、丙抗均阴性 ,血沉 1mm/h。B超示 :肝回声致密、增强 ,腹水 ,脾、肾、胰、胆无异常。CT示 :双侧胸腔积液、腹水。腹水血性 ,李凡他试验阳性 ,白细胞数 1 2 .75× 1 0 9/L ,多…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诊治经历。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1例少见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诊治经验,结合文献综述探讨本病的诊断治疗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简称EB)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基层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有时造成误诊误治。本文报告1例误诊长达10余年的EB病人,以引起临床医生在诊治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8.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临床罕见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反复发作,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现对2006年7月收治1例男性患者,在正确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诊断基础上,通过饮食,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患者很快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9.
报告一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护理,入院后为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消化道症状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疾病相关的知识宣教,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及转归,使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0.
嗜酸性细胞性胃肠炎是累及消化道组织的胃肠道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疾病。本病发病年龄从24岁到77岁都有报道,发病率为1-20例每10万例,具有自限性或对症治疗可缓解治愈。1病例报告案例:患者男性,71岁,因腹胀腹痛10天入院,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症状位于上腹部,呈持续性腹胀,阵发性腹痛加重,症状与饮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68岁,农民,因"腹泻半月伴加重2d"于2012年12月8日以"感染性腹泻"收入院,加重时每天10余次,为黄褐色稀水样便,无发热,无明显腹痛及呕吐,无皮肤瘙痒,既往曾因外伤行开颅术致左侧颞骨部分缺失. 入院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心肺未发现异常,腹软,肝脾未及,上腹部压痛阳性,肠鸣音稍亢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8例EG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访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表现为腹泻和胃肠道梗阻外,余7例均以腹痛为主要表现;所有患者均有外周血嗜酸细胞升高;7例患者内镜发现胃肠道嗜酸细胞浸润,1例通过手术标本病检确诊。7例给予糖皮质激素而1例仅给予抑酸、抗炎治疗,病情均好转出院。结论EG临床上容易误诊或漏诊,腹痛、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和内镜下黏膜活检发现嗜酸细胞浸润是诊断EG的关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良效。  相似文献   

13.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根据EOS浸润胃肠道所累及的深度不同,EG被分为黏膜型、肌层型和浆膜型三种临床类型[1].EG是一种罕见疾病,而浆膜型EG更为罕见,文献报道仅占EG的10%[1-2].我科1990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EG 42例,浆膜型EG仅3例,占7.1%.由于浆膜型EG非常罕见,临床容易被误诊或延迟诊断,现结合我科收治的3例浆膜型EG及相关文献对浆膜型EG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防复发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嗜酸粒细胞性脑膜炎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嗜酸粒细胞性脑膜炎自1944年我国台湾省报道第一例以来,该病的报道已逐渐增多,国内大陆如温州等地曾有流行。本病报告多见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香港及台湾等沿海地区。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共收治25例,短期内在昆明地区爆发性流行还是首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收集的8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消化道内镜、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及治疗预后情况,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儿发病年龄2~13岁,男性2例,女性6例,临床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IgE均明显升高(571~2 000IU/mL),6例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显著升高(13.1%~78.7%),3例患儿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例患儿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内镜下7例患儿胃肠黏膜以充血、水肿及糜烂为主要表现,病理检查提示黏膜组织慢性炎症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8例患儿均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良好,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易漏诊及误诊,多数患儿外周血、腹水和骨髓中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最终确诊需黏膜病理检查,饮食回避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细胞(eosinophilic cell,EC)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引起消化道任一部位管壁嗜酸细胞浸润、水肿及增厚.本病按浸润程度分为黏膜型、肌层型和浆膜型.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做出诊断,极易误诊.现对我院2000年5月~2006年8月收治的6例诊断明确的EG患者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f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细胞(eosinophilic cell,EC)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引起消化道任一部位管壁嗜酸细胞浸润、水肿及增厚。本病按浸润程度分为黏膜型、肌层型和浆膜型。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做出诊断,极易误诊。现对我院2000年5月~2006年8月收治的6例诊断明确的EG患者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57岁.因反复腹痛1个月余入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前1个多月出现中下腹部持续性绞痛,伴大便次数多,混少许红色血液,有里急后重感.  相似文献   

19.
相霞 《职业与健康》2005,21(9):1386-1386
2004年我们接诊1例男性40岁病人,因"腹胀、尿少20余日"入院.现将该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4月对6例门诊或急诊有不同程度腹痛的患者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查。确诊后均应用糖皮质激及对症治疗1~4周。结果均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3例,血IgE增高4例;大便常规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红细胞,大便潜血实验均阳性,大便培养全部阴性,无一例发现寄生虫或寄生虫卵;尿常规、肝功、肾功等均正常。1例腹水常规符合渗出液,但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6例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增高,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满意。结论本病极易与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病例相混淆,易误诊及延误治疗。特殊病例更为少见,但提高警惕,充分利用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检查是筛查或诊断嗜酸性胃肠炎的最简便、最有价值、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