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e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方法2000年5月~2010年5月,78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行四孔法LC,全麻,术前、术后加强保肝治疗。结果76例成功完成LC,手术时间20~110min,平均37min;术中出血量10~200ml,平均35ml。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完成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胆囊床渗血6例、肝功能障碍12例、感染13例。74例平均随访13个月(6~24个月),症状消失,无胆道并发症发生,14例有慢性腹水等肝功能不全表现,内科治疗好转但易复发。结论对肝功能ChildA、B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施行LC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普外三科收治的55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5例中血吸虫性肝硬化29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3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均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MEDL<14分有44例,20分>MELD≥14分有11例。结果 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胆囊49例,胆囊次全切除5例,1例因术中胆囊床出血而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31.2±8.8)min,术中出血(52.3±5.85)mL,住院时间(7.6±0.7)d。术后肝下引流管引流大量腹水2例,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无肝功能衰竭、肺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结论 术前准确评估肝硬化分级,针对性地进行保肝治疗;术者手术熟练,术中谨防出血,LC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时由于特殊的解剖和病理生理改变,使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变得困难与复杂。笔者行LC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16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代谢紊乱易发生胆囊结石,在肝硬化病人中胆囊结石的发生率约为正常人群的2~5倍。二病并存的手术难度及危险性大大增加。我院自1996年8月~2002年12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31例伴有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病人。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胆囊结石并肝硬化行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4年25例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患者,其中13例行LC,12例行OC。结果13例LC患者1例出现肺部感染;12例OC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渗液4例,尿路感染3例;术中出血量LC组明显少于OC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LC组明显短于OC组P<0.0.5。结论LC治疗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症,具有明显的优点,与OC相比,LC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在肝硬化ChildA鄄B级病人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9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88例,中转开腹4例,平均手术时间40 min,术中出血40~200 ml。术后胆囊床积液6例,腹水6例。术后肝功能出现肝酶谱改变和低蛋白血症,经积极治疗,全组均治愈出院。结论掌握好腹腔镜手术操作要点、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血吸虫性肝硬化并胆结石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 1年10月我院9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88例,中转开腹4例,平均手术时间40 min,术中出血40~200 ml.术后胆囊床积液6例,腹水6例.术后肝功能出现肝酶谱改变和低蛋白血症,经积极治疗,全组均治愈出院.结论 掌握好腹腔镜手术操作要点、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血吸虫性肝硬化并胆结石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院于1999年7月~2002年7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的肝硬化患者共33例,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的肝硬化患者有25例。现予回顾总结,旨在探讨对伴有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特点和优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7月~2002年7月我院共对58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的患者实施了胆囊切除术,其中33例为腹腔镜切除(LC组):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8月至2009年8月为73例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胆囊70例,平均手术时间35min,术中出血50~100ml,3例中转开腹,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行LC安全可行,但要掌握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技巧、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剖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72例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症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LC组38例,0t2组34例。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51.7±12.7)min、(98.6±25.5)ml、(6.2±2.9)d,OC组分别为(75.7±23.8)min、(134.6±36.6)ml、(9.2±3.7)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LC组较OC组低(P〈0.05)。结论对Child分级为A级和B级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病人采用LC治疗是相对安全的,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症状性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总结症状性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手术治疗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18例症状性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8例,其中2例中转开腹;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一期胆囊切除10例,其中1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资料提示,对肝功能代偿良好者,可首选LC;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者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同时行一期胆囊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成功完成了LC,2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出血,无肝功能衰竭、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掌握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解剖特点,LC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3.
血吸虫病肝硬变伴症状性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吸虫病肝硬化伴症状性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来我院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伴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265例的临床资料。行LC的74例,与常规开腹手术(OC)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LC组为63min,OC组为53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LC组为1.2d,OC组为8.9d;平均手术出血量LC组为15.6ml,OC组为85ml;LC组中转手术6例(8.1%),无1例发生并发症;OC组术后胆漏1例。结论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胆结石患者只要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适应证,采取正确的手术操作方法,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73例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5年12月对73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伴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7例胆囊结石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n=75)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n=72)。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总费用、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较于OC组,LC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但总的住院费用较高;反映肝功能指标的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以及Child-Pugh评分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更小,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ICU入住率、Child-Pugh分级术前术后的改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能Child-Pugh A、B级的胆囊结石伴肝硬化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LC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对肝功能影响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病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62例合并肝硬化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62例中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54例,胆囊次全切除术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均为腹壁戳孔活动性出血。住院天数5~12d,平均6~7d。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ChildA级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4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异常且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并发症较无肝硬化患者高得多。我院于1996年7月~2007年9月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使用超声刀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行胆囊切除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均成功完成胆囊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6min,术中平均出血15ml,无术后出血、胆管损伤、胆漏、腹腔感染、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4d,均顺利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对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具有止血彻底、出血少、肝功能损害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症有效、安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代谢紊乱诱发胆囊结石 ,二者合并存在发生率较高 [1] ,外科处理难度大 ,并发症多 ,尤其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难度更大 ,我院自 1996年至1997年间实施 L C152 8例 ,其中合并肝硬化 4 6例 ,本文选择同期病人 72例进行对照临床观察 ,探讨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 LC治疗特点。1 临术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合并肝硬化组 4 6例 ,男性 19例 ,女性 2 7例 ,最小年龄 2 2岁 ,最大年龄 6 7岁 ,平均年龄 4 7.4岁 ;肝硬化合并轻度脾大 8例 ,肝硬化不伴门脉高压症 38例 ;术前 B超均诊断胆囊结石 ,B超诊断合并肝硬化 18例 ,合并萎缩性胆…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肝硬化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疾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18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Child肝功能分级A级76例,B级42例。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胆囊85例(72·1%),胆囊次全切除28例(23·7%),1例因结石嵌顿胆囊三角胆囊动脉出血,4例(4·2%)因胆囊床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2·6±15·2)min,术中出血(75·5±20·7)mL。术后腹壁戳孔处出血3例,腹腔引流出大量腹水14例。无腹腔感染、肺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7·5±2·4)d。结论对肝硬化(ChildA、B级)合并胆囊疾患的病人行LC手术是可行的,但如何控制术中出血特别是胆囊床部位的出血是手术难点,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为减少并发症,应适当放宽中转开腹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