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 方法 将3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护肝、支持、抽液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引流积液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首剂2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隔天再引流并给予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 结果 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加快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膜腔内置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规则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经内置引流管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万U 生理盐水20ml/次,对照组常规抗结核加抽液治疗。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置引流管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可加速胸水的吸收,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膜腔内置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规则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经内置引流管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万U 生理盐水20ml/次, 对照组常规抗结核加抽液治疗.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置引流管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可加速胸水的吸收, 方便安全, 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深静脉管并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抗结核治疗下,常规胸腔内留置深静脉管引流胸水,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生理盐水10 ml/次,对照组胸腔内只注入生理盐水10ml/次.结果:治疗组总引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遗留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置引流管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青梅 《陕西医学杂志》2013,(11):1534-1535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抗结核、保肝、口服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每周3次胸腔穿刺,对照组每次向胸腔内注入异烟肼0.3g,地塞米松10mg,治疗组在注入上述药物同时加用尿激酶20万U,纤维包裹溶解后即不再注入尿激酶。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胸膜厚度治疗组为(1.96±0.37)mm,对照组为(3.83±1.24)mm。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能促进胸水吸收及引流,减轻胸膜肥厚、粘连。  相似文献   

6.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凡静 《河北医学》2008,14(10):1193-1195
目的:观察和评价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和胸穿抽液的基础上,尿激酶治疗组于每次抽液后用尿激酶10万IU加10ml生理盐水溶解后注入胸膜腔.结果:治疗组在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胸膜厚度、胸穿次数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以促进胸液吸收,减轻胸膜肥厚、粘连,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夏成  邓建国  罗晓英  张伟  周晓燕 《当代医学》2011,17(19):140-142
目的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儿童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儿科2000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结核性包裹性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抗痨(3HRZ/6HR),并辅以泼尼松1mg/(kg.d)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安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积液、胸腔内注入尿激酶首剂1万单位/k(g总量最大不超过2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隔天再引流并给予腔内注入尿激酶0.5万单位/k(g总量最大不超过2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融隔治疗;对照组在抗痨等治疗基础上则采取每周在彩超定位的情况下,每周穿刺抽液2~3次治疗,直到彩超提示积液减少,无法定位为止。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童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给予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可加快积液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疗效。方法:选择3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均给予抗痨治疗、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组经胸水引流后胸腔注射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次,6周后观察胸水及胸膜肥厚粘连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包裹积液,在正规抗痨、胸水引流的基础治疗上,向胸腔注射尿激酶,可加速胸水吸收,减轻胸膜肥厚粘连,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分为注药组(20例)和非注药(16例),注药组每次抽液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加尿激酶10万U,其它治疗相同。结果两组比较,注药组包裹性胸腔积液吸收快,胸膜肥厚黏连机会减少。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能显著增加胸液引流量,有效降低胸膜黏连、肥厚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席秀娥  王改  史珂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3):1503-1504,1506
目的:探讨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引流胸水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8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2HRZE/6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加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照组患者采用胸穿加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然后进行对比.结果:治疗1个月时,两组的胸腔内分隔消失率分别为82.61%和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时,两组患者胸膜厚度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胸膜厚度减少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个月时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和60.2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腔注入尿激酶可减少分房及分隔,减轻胸膜肥厚,提高疗效.胸腔置管+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是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的最佳方式,且安全、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下,治疗组5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胸穿抽液后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0000U,对照组40例不注射。结果 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规则抗痨下,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可加速胸水的吸收,增加引流量,减轻胸膜增厚度黏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改良胸腔闭式引流,同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照组:应用常规胸穿抽液,同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 结果 治疗组胸水引流彻底,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优于常规胸穿抽液治疗,胸膜粘连及胸膜肥厚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3.
激素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4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激素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8年3月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2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10例)和治疗组(2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并行胸液抽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次胸腔抽液后给予激素和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抽液次数及抽液总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1),积液吸收时间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治疗组胸膜肥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激素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效果较好,同时能减轻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置管注射组(n=34),和对照组(n=34)。置管注射组给予胸腔静脉置管抽液,每次抽液后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每周3次;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3次。两组化疗方案均为2HRZE/4HR。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胸膜厚度及肺功能FEVI%、FVC%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规则抗结核治疗并胸腔置管注入尿激酶加速胸水吸收,减轻胸膜肥厚,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治疗组予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10~15万u(用20 mL生理盐水稀释),对照组予多次胸腔穿刺抽液并口服强的松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积液引流量及预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能使胸腔积液引流较彻底,有效降低胸膜肥厚、粘连的程度,减少了肺膨胀不全、脓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且该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袁冶  聂琦  陶立轩 《中外医疗》2009,28(20):94-94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56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5万U。结果注药后容易抽出胸腔积液,胸膜肥厚明显减轻,患者胸闷喘气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可明显减轻胸膜厚度,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郑强 《海南医学》2007,18(2):45-45,4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 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在包裹积液内注射尿激酶.结果 包裹性胸腔积液吸收加快,粘连及肥厚明显降低.结论 胸腔内注射入尿激酶预防胸膜肥厚及粘连,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微创胸膜腔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胸膜腔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320例结核性胸水患者(无包裹性胸水),按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比较两种引流方法的并发症和疗效.结果 治疗组胸膜粘连肥厚、包裹积液、术后胸痛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胸水排出量、胸水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腔内置入导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水,简便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周以明 《当代医学》2016,(34):33-34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方法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9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治疗组经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对照组经抽吸胸水,不注入尿激酶。对比2组患者胸腔积液变化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抽液总量(4015±395)mL显著多于对照组(2816±296)mL,胸水消失时间(13.6±2.3)d短于对照组(24.4±3.5)d,胸膜厚度(1.02±0.15)mm低于对照组(1.56±0.51)mm,胸腔粘连发生率6.1%低于对照组胸腔粘连率22.4%,肺功能较对照组提高,以上数据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采取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及胸膜肥厚的疗效.方法 对住院患者6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B超定位下胸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尿激酶10u胸腔注入,4小时后开放引流胸水;对照组经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隔日一次;将两组病人的引流胸液量、胸穿刺数、胸水排净时间和胸膜增厚的程度进行对比.结治疗组引流胸液量大,胸穿刺数少,胸水排净时间短,引起胸膜增厚明显减少.结论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能有效引流胸液,减轻胸膜增厚和粘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