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同时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tC)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相关性、准确性,探讨Cyst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肾脏病科住院09231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其中男126例.女105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48.75±18岁。应用西门子德灵诊断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BNP特定蛋白自动分析系统及试剂盒测定CystC,并同时检测Ccr。结果231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CystC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386,P〈O.01),CystC随着Ccr的下降而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CystC可以单独作为评价GFR的敏感指标.比Ccr更客观地反映肾功能损伤不同时期GFR的功能。为在手术、使用造影剂、调整用药之前等急需了解肾功能状态时,提供了一个简便、准确、敏感地反映GFR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erum cystatin C,Scys C)评价肾功能损伤不同时期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近2年来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146例.根据1992年中华肾脏病学会全国肾小球疾病座谈会制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诊断标准及分期分成肾功能正常组及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终末期.各组同时进行Scys C和血肌酐(Scr)检测,并计算出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结果 本文14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肾功能正常者Ccr正常,Scys C也正常,随着Ccr值逐渐下降,Scys C值随之上升.各组Scys C与Ccr之间均呈高度负相关关系.结论 Scys C可以单独作为评价GFR的敏感指标,而且,比Ccr更客观地反映肾功能损伤不同时期GFR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erum cystatin C,SCysC)评价肾功能损伤不同时期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近2年来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146例。根据1992年中华肾脏病学会全国肾小球疾病座谈会制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诊断标准及分期分成肾功能正常组及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终末期。各组同时进行SCysC和血肌酐(Scr)检测,并计算出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结果本文14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肾功能正常者Ccr正常,SCysC也正常,随着Ccr值逐渐下降,SCysC值随之上升。各组SCysC与Ccr之间均呈高度负相关关系。结论SCysC可以单独作为评价GFR的敏感指标,而且,比Ccr更客观地反映肾功能损伤不同时期GFR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Cyslalin C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肾病内科慢性肾脏病患者73例,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分析法(PETIA)测定患者的Cystatin C,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采用MDRD方程计算GFR,比较各指标与GFR间的相关性。结果:GFR与Cys-tatin C、Scr间呈明显负相关(P<0.01),且与Cystatin C相关程度最为密切,Cystatin C与Scr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tatin C是一个更为准确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对早期诊断各种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变化与血清肌酐(Creatinine Cr)、内生肌酐清除率(Crestinine clearance, Ccr)的相关性,评估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的1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同时测定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并以健康成人检测结果为对照组. 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Cys C检测结果为(4.40±3.11)mg/L,正常对照组为(0.81±0.12)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Cys C与Ccr呈负相关(r=-0.843,P<0.01),与Cr呈正相关(r=0.775,P<0.01). 结论 血清胱抑素C测定可代替血清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牢用以判断肾小球功能.  相似文献   

6.
三种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方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临床上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三种方法在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GFR变化的适用性.方法 选取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体表面积标准化的双血浆法 99mTc-DTPA血浆清除率测定值(rGFR)为参考标准,比较SCr、Ccr、CysC与rGFR的相关性及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48例2型糖尿病患者Ccr、SCr及CysC测定结果均与rGFR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693、-0.524、-0.567,P值均<0.01),CysC判断GFR下降的灵敏度为81.8%(9/11),高于SCr的54.5%(6/11)及Ccr的72.7%(8/11).结论 SCr、Ccr、CysC均能反映GFR变化,但CysC更加灵敏,检测CysC可以更早地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GFR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量胱抑素C(Cystatin C)和其它GFR内源性指标SCr、Ccr以及β2-MG的水平,评价胱抑素C做为GFR内源性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46例肾病患者和73例健康体检自愿人员的胱抑素C水平,同时检测其SCr、Ccr以及β2-MG的水平。结果:血清Cys C与SCr相关系数0.8527,Cys C与Ccr相关系数-0.6866,Cys C与β2-MG相关系数0.8322,P0.01(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ys C、SCr、Ccr及β2-MG的敏感度分别为76.7%、61.6%、63.0%、65.8%。结论:血清Cys C优于其它GFR内源性指标,可作为一种反映GFR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9例各种疾病肾脏损害患者,检测其血清Cystatin C、血肌酐(Scr)水平及肌酐清除率(Ccr)。以99mTc-DTPA清除率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为标准,比较Cystatin C、Scr、Ccr与GFR的相关性及异常率,并采用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评价Cystatin C的可靠性。结果:Cystatin C、Scr、Ccr与99mTc-DTPA清除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0.668、0.753(P值均<0.001)。B组中Cystatin C(82.9%)的异常率显著高于Scr(22.9%)和Ccr(51.4%)(P值均<0.01)。以99mTc-DTPA清除率≤80 ml/min.1.73 m2为判断肾功能减退的依据时,Cystatin C(>1.05 mg/L)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分别为89.9%、85.0%、88.1%,而Scr(>106μmol/L)和Ccr(≤80 ml/min.1.73 m2)则不能同时得到理想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结论:血清Cystatin C是理想的反映GFR的血清标志物,对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24hUAE)分为三组,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24hUAE<30mg)20例;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24hUAE 30~300 mg)22例;C组(大量白蛋白尿组,24hUAE>300 mg)20例.另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测定各组24hUAE、尿NAG活性,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及Cystatin C、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组尿NAG活性、血清Cystatin 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cr显著降低(P<0.01);尿NAG活性、血清Cystatin C水平在糖尿病分组间逐渐升高(P<0.05或<0.01),而SCr增高在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尿NAG活性、血清Cystatin C、24hUAE、SCr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呈正相关(P<0.01),与Ccr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尿NAG活性和血清Cystatin C联合检测阳性率(80.6%,50/62)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8.1%(36/62)和61.3%(38/62)](P<0.05).结论 尿NAG和血清Cystatin C是反映DN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DN早期损害的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邵桂英  辛崇国 《中国保健》2009,(18):808-80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用于判定肾功能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不同程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根据Ccr值分为A、B两组,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清CysC和肌酐(Scr)含量。结果:三组之间Cys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ysC浓度随着肾功能的损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呈正相关。CysC敏感性好于Scr。结论:血清CysC比Scr能更准确、敏感地反映出GFR的变化,是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