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译文精选     
译文精选加压钢板治疗无牙下颌骨骨折84例连续病例回顾分析LuhrHG,etal.JOralMaxillSurg.1996Mar;53(3):250~254目的这是一种简易可重复的无牙下颌骨骨折时萎缩程度的分类方法,并据此对84例连续病例的治疗结果进行...  相似文献   

2.
研究将生物降解,自身加强(self-reinforced)聚丙交酯螺钉用于下颌骨前份骨折Lag-screw固定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使用SR-PLLALag-screws对11例下颌骨前份骨折进行固定。对伴随髁状突骨折的病例进行颌间固定,其中4例固定2周,1例固定1周,1例固定5周。其后进行临床和X光片随访,36%的患者随访半年,64%随访1年。结果 所有下颌骨前份骨折均愈合,无移位,无骨联合延迟。随访期内未见对生物降解螺钉的不良反应。结论 生物降解SR-PLLA螺钉固定治疗下颌骨前份骨是一新的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方法。使用生物降解PLLA螺钉进行下颌骨前份骨折Lag-S…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骨折机理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下颌骨骨折机理的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新鲜颅面标本进行解剖,对咀嚼肌、位进行观察,把下颌骨横断截开,测量各个解剖区全厚骨质厚度。结果:下颌骨各部分骨质厚度:颏部正中(12.4±0.7)mm、颏孔区(10.6±1.1)mm、磨牙区(14.1±0.9)mm、下颌角(6.8±0.5)mm、下颌孔前区(10.1±1.0)mm、下颌孔后区(6.2±0.5)mm。下颌第3磨牙阻生时,骨质变薄。牙缺失时,骨质吸收牙槽突降低。咀嚼肌在下颌骨两侧呈镜面影像,附着于下颌骨的不同部位。牙尖交错位和下颌后退接触位时上下牙列接触,髁状突与颞骨关节面无间隙,下颌姿势位时使上下牙列及髁状突与颞骨关节面之间均有间隙。结论:(1)颏部正中、下颌体部、下颌角、髁突颈部为下颌骨解剖薄弱区域,下骨全厚骨质厚度和骨折无相关性;(2)下颌第3磨牙阻生、缺失牙、颏孔和尖牙窝使下颌骨变薄弱;(3)咀嚼肌的收缩和位的不同可以改变下颌骨骨折的发生部位;(4)下颌骨薄弱区、咀嚼肌和位共同影响下颌骨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室采用ELISA捕获法对孕妇血清作了TOX-IgM、CMV-IgM、RBV-IgM抗体水平的检测共13685人次,其感染率分别为0.84%、0.72%、0.29%,总感染率为1.85%。孕早中期和孕中晚期间各项IgM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5)。同时做了新生儿脐血3831例,CMV-IgM阳性率为0.39%同时有些病例DNA也阳性,证实为宫内感染。说明开展母婴TORCH感染的检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复杂性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多种方法复位,骨折处采用2块钛板固定。结果41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39例,二期愈合2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者36例,错颌5例;开口度正常27例,受限14例;CT检查骨折未见不愈合者。结论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复杂性骨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天然多亚型干扰素-αN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方法用天然多亚型干扰素-αN1(惠福仁)治疗50例慢性乙型肝炎,另50例为对照组,两组临床与实验室指标均有可比性。治疗组用IFN-αN13MuIMqd治疗7d,继用3MuIMtiw治疗11~23周。结果经3个月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分别为84%(4250)和46%(2350),P<0.01;HBeAg阴转率为56.7%(1730)和10.8%(437);HBVDNA的阴转率为36.4%(1233)和5.9%(117),P<0.01。结论IFN-αN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目前疗效比较满意的抗病毒药,且副作用少,适于对其他干扰素疗效不佳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许照东 《医学信息》2009,22(1):18-18,21
目的总结钛板在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钛板坚固内固定,部分病例辅以颌间弹性牵引或钛钉颌间弹性牵引。结果18例中其中7例行颌间弹性牵引,伤口均Ⅰ期愈合,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固定效果好,辅以颌间弹性牵引能使咬合关系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异型钛板在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20例单纯下颌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94例,女性26例,年龄14~51岁,平均年龄29.9岁。用小异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根椐骨折的不同部位和类型14例选择使用辅助颌间牵引固定。结果106例手术未加颌间牵引固定,骨折复位及咬合关系均正常。6例经术前暂时颌间牵引,使手术达到正确复位和固位稳定。8例术后需配合辅助颌间牵引固定,其中6例咬合关系恢复,2例咬合功能改善。120例中有3例骨内固定钛板因创口不愈合出现排异取出,约占总数的3%。结论小异型钛板可用于各种类型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9.
右下颌骨巨大牙源性粘液纤维瘤一例张宝玉翟所龙潘峰患者男,47岁。患者于4年前发现右下颌骨突起一肿物,如小枣大小,无疼痛,渐长大,近一年来增长迅速,无任何不适感。于1997年1月6日入院。查体:面部两侧不对称,右下颌骨向外向下显著膨隆,表面不平、质硬,...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可经口腔的血液循环浸润至下颌骨的网状骨质,这在无牙的牙槽嵴上经副孔播散已有研究,也可经下颌骨其它部位的副孔浸润下颌骨。在1988年张奎启曾对下颌骨无名孔的孔径及不同部位的出现率进行了观测,但对国人下颌骨副孔的研究只在近年来才有报道。本文通过对下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桡骨小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我院自2000.6至2002.6收治5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复位,“鼓式”内固定术,即用钛合金指骨(或掌骨)螺钉环行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1~24月,平均18个月,术后10~12周5例骨折均完全愈合,螺钉位置良好,功能恢复均良好,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 “鼓式”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是一种比较实用却预后较好的手术方法,但正确掌握手术适应征和手术技巧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22例,平均随访6.5个月(5—12个月).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无骨折不愈合或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1.5~3月,平均2月,按照Neer’s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肩关节功能优20例,良2例.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外科颈不稳定性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myc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瘤发生及其与EB病毒LMP基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12例以前作过程EB病毒LMP(潜伏感染膜蛋白)基因原位杂交检测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组织中,c-myc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myc阳性率霍奇金淋巴瘤(HD)为83.67%,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为84.34%,均显著高于淋巴组织良性增生病例c-myc阳性率(54.28%)(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并四肢粉碎性骨折病人四肢骨折的处理。方法:对18例脊髓损伤并四肢骨折病例,急诊行椎管减压、复位及椎弓根钉板系统内固定术,并予激素冲击疗法,四肢骨折同时行切开复位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配合使用促进骨愈合、扩张血管、及保护胃粘膜等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a4个月。18例四肢骨折均获临床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7.6周。无骨不连发生。其中11例已取出内固定,无再骨折。结论:脊髓损伤合并四肢粉碎性骨折的病例,早期在处理脊髓损伤的同时,四肢骨折采用坚强内固定加植骨术,可以预防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发生。便于护理,利于脊髓及肢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囊内型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分析用该手术治疗87例,其中40例行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47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无死亡病例。Harris标准功能评定:单极人工股骨头组优良率75.0%,双极人工股骨头组优良率83.0%。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双极股骨头置换较单极股骨头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甘露醇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附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露醇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的疗效。方法本组共80例骨折病人,在骨折早期及骨折术后早期使用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观察用药后的疗效。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OCS)及严重伤口感染,早期未肿胀病例经预防治疗后无一例发生张力性水泡,未见有严重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结论甘露孵可作为四肢骨折的临床辅助用药,该方法具有简单、安全和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党亮生  樊恩堂 《医学信息》2004,17(10):655-656
目的 介绍一种颌骨骨折的美容复位固定方法。方法 选择了42例合适的病例,口内上下颌牙齿存在,有比较整的可恢复性的咬合关系。特别是颌骨多发性骨折,不能做坚固内固定的病人,在受伤7-10天进行复位固定。定采用上下颌牙齿粘结正畸托槽,上下颌骨的咬合关系用橡皮圈牵引固定的方法。3-4周待骨折基本愈合后,进正畸治疗,解决个别牙齿的错乱,改善咬合关系,达到美观的效果。结果 42例病人对治疗结果均感满意,骨折愈合及咬合关系的恢复理想,达到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结论颌骨骨折的美容复位固定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法,有待于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硬化病人组织相容抗原的分型[俄]/ШирапиеваРК…//КпинМед.-1998,76(1).-19~20检查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病人84例,均为阿塞拜疆族人,男女各42例,年龄23~43岁,病程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28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5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无桡神经损伤。结论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符合微创术式和生物学固定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可降低桡神经损伤风险,无需二次手术,便于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5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46例。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不同时期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3~9年,平均4.2年。本组病例优19例。良14例,中4例,差4例。有5例随访时已死亡。优良率80.5%。X线检查。2例骨水泥周围出现〉2mm的透亮带。1例发现假体下沉,1例出现髋臼磨损,股骨头中心型突出移位。结论 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积极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注意对并存症的治疗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