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对近5年来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优缺点进行探索分析。方法:整理相关临床报道,分别从针刺结合中药内服、穴位注射以及外治法方面进行总结。结果:针药结合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肩手综合征在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的同时,在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观察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针刺配合自拟通络活血汤内服.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Fugl-Meyer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以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同时符合脑梗死和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西药组给予改善循环、脑细胞保护、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针药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两组均采用CSS、FMA、VAS评分标准对试验对象评价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CSS、FMA、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较西药组各评分量表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两组经治疗后CSS、FMA、VAS评分均有所升高,但针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7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方;针刺组40例给予表里两经并刺法;针药组50例口服中药同时行针刺疗法;对照组40例给予康复疗法。4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肩关节活动度及运动功能。结果:针药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运动功能变化均明显优于其余3组(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比较浮针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针刺组,每组50例。在患肢被动和主动康复训练基础上,浮针组采用浮针疗法,在距离肌筋膜触发点(MTrP点)5~10cm处确定进针点,于皮下进行运针、扫散,持续2min;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穴取肩前、肩髃、肩髎等,均隔天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14天。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简式McGill疼痛量表(SF-MPQ)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的损伤程度、疼痛症状、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HSS评分、SF-MPQ评分、FMA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浮针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针刺组(均P0.05);浮针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优于针刺组的90.0%(45/50,P0.05)。结论:浮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满意,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结合康复训练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观察针刺激痛点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差异,为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激痛点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30例。在患侧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刺激痛点组采用0.35 mm×50 mm毫针,斜45°刺入并贯穿激痛点结节,提插至出现针感后留针30 min,传统针刺组选取肩髃、肩髎、肩贞等,应用0.35 mm×50 mm毫针直刺,提插捻转至出现针感后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连续3周。两组在治疗15天后,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cGill)、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作为观察指标,以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的疼痛症状、损伤程度、运动功能指数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激痛点针刺组愈显率30%(9/30),优于传统针刺组愈显率13.3%(4/30)(P<0.01),治疗后两组McGill、SHSS、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1);且针刺激痛点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传统针刺组(均P<0.05)。结论:针刺激痛点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总结近10年体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选穴规律,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体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文献,统计穴位的频次,分析穴位的使用规律。结果共纳入168篇文献,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选穴主要以患侧十四经穴为主,结合经外奇穴,尤其是手三阳经穴使用最多,三阳经中,又以手阳明大肠经为最;使用频次在1%以上的20个穴位可视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处方用穴的重要经穴;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肩痛患者的治疗上,多采用肩部穴位、经外奇穴或阿是穴;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手功能障碍的选穴,除常规选穴外,多配合经外奇穴八邪穴或上八邪穴。结论体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选穴治疗仍遵循古代"治痿独取阳明"理论,同时,结合当今病症特点又有所创新发挥。但是,也存在无相关统一标准等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组(观察组)30例和康复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还同时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4周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对减轻肩-手综合征关节水肿、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在上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康复疗法与单纯针刺、康复治疗中风后肩一手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结合康复组(针康组)、针刺组、康复组各40例。针康组取肩髑、肩前、肩醪等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以康复训练;针刺组单纯采用针刺疗法;康复组单纯采用运动疗法。通过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判断其疗效。结果:针康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针刺组的67.5%和康复组的65.0%(P〈O.01);针刺结合康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上肢疼痛及关节活动度,与单纯针刺和单纯康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报道,为今后科研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单穴针刺、多穴针刺、针药并用、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耳穴按压、皮内针疗法、闪罐疗法、综合疗法及其他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报道。结论:认为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操作简便,治疗无痛苦,费用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其实验性研究及临床作用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40例、中药组40例和针灸组40例。采用记分法,通过评定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同时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内皮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5.0%,中药组总有效率77.5%,针灸组总有效率82.5%,针药组和中药组、针灸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针药组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内皮素等指标的改变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单纯中药、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3.
通过检索近20年来针灸治疗多汗症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针灸治疗的不同方法及疗效。针灸治疗多汗的疗法从传统的针灸到针灸与火罐、中药等的结合疗法及耳针、穴位注射、敷贴、刺络放血等新的方法。虽针灸疗法多样,但均疗效确切,且针灸结合疗法较单纯的针刺疗效更显著。针灸治疗多汗症具有独特的疗效,且操作简单安全,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疑难眼病临床经验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仁 《中国针灸》2008,28(2):137-139
疑难眼病病因复杂,病情顽固,治疗棘手,已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对针刺治疗眼病的规律及穴位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标本兼顾、穴随症选,巧施诸技、精选效穴,中西合参、针药并举等扶正祛邪措施,进行立法、选穴,临床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现就成功临床经验及思路,进行认真、系统地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对该疾病的治疗还无明显突破,相对而言,针药结合在治疗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文献显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药物组,但该结合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其治疗的规律性尚不十分清楚。为此,探索性地提出了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思路:①超早期(6h内)应以溶栓药物为主,神经保护剂与针灸为辅;②急性期(48h内)治疗应神经保护剂与针灸并重;③恢复及后遗症期(48h后)治疗应以针灸为主,改善大脑代谢药物及中药为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针药结合对绝经后女性生存质量及生殖内分泌水平影响.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针药组,针刺组23例,针药组24例,3个月为一观察疗程.采用简明SF-36中文版问卷方式,对各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调查,同时,采用放免技术,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总体比较差异显著,针药组优于针刺组(P<0.01);针药组E2含量提高较针刺组显著(P<0.05),FSH、LH含量变化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刺、针药皆能改善绝经后女性的生存质量及提高患者明显低下的E2含量水平,针药治疗对患者的生存质量、E2含量提高较针刺治疗显著,提示针刺、针药皆能改善绝经后女性的症状、体征及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生殖内分泌环境,针药结合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药结合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针药组40例、中药组40例和针灸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针药组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改变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结论:针药结合对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黏、聚状态优于单纯中药、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配合益智饮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观察6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针药组给予针刺疗法配合益智饮治疗,西药组给予吡拉西坦(脑复康)片口服,每次0.8g,每天3次,疗程为1个月.结果:针药组临床痊愈1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100%;西药组临床痊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配合益智饮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结合药物治疗输尿管结石 80例 ,并设单纯药物组和针刺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结论 针药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药物组和针刺组 (P<0 .0 5 ,P<0 .0 1) ,药物组与针刺组比较 ,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治疗女性痤疮的最佳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8例)、针刺组(32例)和中药组(34例).针药组取穴以循经远取与局部近取相结合,同时给予中药芩参粉刺清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为单纯针刺组与单纯中药组.结果:患者皮损改善,针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及中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后血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均有下降,尤以针药组肝肾阴虚型T水平改善明显.结论:针药结合法是治疗女性迟发性与持久性痤疮的有效方法,并有调节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性激素与细胞因子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