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雄性Wistar鼠静脉注阿霉素5mg/kg后观察2~4周造成肾病模型,用含铬的硅胶注入肾微血管后测定肾小球毛细血管直径,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减少(P〈0.005及0.01)。再摘取50个肾小球用中子活化测肾小球毛细血管表面积,发现实验组观察4周者较对照组减少(P〈0.05)。因为肾小球超滤系数Kf=K×S,由此推测实验组的Kf也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给雄性Wistar鼠静脉注阿霉素5mg/kg后观察2~4周造成肾病模型,用含铬的硅胶注入肾微血管后测定肾小球毛细血管直径,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减少(P<0.005及0.01)。再摘取50个肾小球用中子活化测肾小球毛细血管表面积,发现实验组观察4周者较对照组减少(P<0.05)。因为肾小球超滤系数K_f=K×S,由此推测实验组的K_f也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临床所谓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Chronic Glomorulonephrits)是指肾炎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等迁延不愈超过1年以上或伴有肾功能减退音。在病理分类上包括系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等。根据资料统计,在我国一般以系膜增殖性肾炎最多见,其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4.
报告并分析67例经住院确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提示:全组67例中继发贫血者占79.1%;贫血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临床病程、肾炎类型和肾功能状况等因素有关,与患者的血浆蛋白水平无相关。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继发贫血的原因、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路学文  李永军 《医学综述》1995,1(6):264-265
随着科学的发展,药物综合治疗的改进,以及透析技术的应用和肾移植的成功,使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存活期有了明显的延长。近来研究报道肾脏病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至50ml/min,脂质代谢已出现异常[6]。慢性肾炎患者高脂血症不但使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加,还能导致肾脏病变加重、肾功能减退[5]。为了探讨载脂蛋白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我们测定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患者血清APOAI、APOB的水平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慢性肾炎患者均为我院内科肾病组住院病人,男21例,女9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38岁,…  相似文献   

6.
内皮素是一类由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和升血压作用,它在肾功能及细胞增殖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必需氨基酸加组氨酸(肾安注射液)在治疗3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前、后血浆中内皮素,以及肾功能相关指标β2-MG、Bur、Scr的变化。提示肾安在慢性肾炎治疗中,对肾功能异常考,有加重肾功能损害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与尿白蛋白片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肾活检诊断明确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修饰型白蛋白可能的病理生理和临床意义.[方法] 46例经肾活检诊断明确,并除外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脑血管损害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标本,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尿白蛋白片断 (uAF)的阳性率.[结果] 病理损害 I级患者 uAF阳性率 25%,Ⅱ级 29%,Ⅲ级 60%,Ⅳ级 88% (P< 0.01);具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uAF阳性率 100% ;无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阳性率 42%,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结论]尿中修饰型白蛋白与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uAF可以作为判断肾脏损害程度及疾病预后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
9.
慢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慢性肾炎。可发生在不同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主要临床表现为浮肿、高血压、尿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和肾功能减遐。本病病程长,轻者只有少量蛋白尿;重者可出现贫血,严重高血压,并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患者除了积极地中西医药治疗外,做好适当的护理工作,对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肾功能不全患病人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控制蛋白质入量.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系指以蛋白质、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特点,起病方式不同,病情迁延,病程进展缓慢,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内皮素-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患者分四组:Ⅰ组(Ccr≥50ml/min),Ⅱ组(20ml/min≤Ccr<50ml/min),Ⅲ组(10ml/min≤Ccr<20ml/min),Ⅳ组(Ccr<10ml/min).Ⅰ组中根据尿蛋白量分为Ⅰ A与Ⅰ B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ET-1,同时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组血浆ET-1显著升高(P<0.05,P<0.01,P<0.01,P<0.01),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63.04,P<0.01).在Ccr相似情况下,尿蛋白多者(Ⅰ B组),血浆ET-1水平较高.血浆ET-1与Scr、MAP、AⅡ和ALD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60(P<0.001)、0.3057(P<0.05)、0.2846(P<0.05)和0.6235(P<0.001).结论ET与肾功能、血压及紧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关系密切.血浆ET-1水平可反映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聂永胜  颜晓勇 《海南医学》2005,16(12):141-142,175
目的探讨尿内皮素-1(ET-1)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患者分为四组:Ⅰ组(Ccr≥50ml/min),Ⅱ组(20ml/min≤Ccr<50ml/min),Ⅲ组(10ml/min≤Ccr<20ml/min),Ⅳ组(Ccr<10ml/min).Ⅰ组中根据尿蛋白量分为Ⅰ A与Ⅰ B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尿中ET-1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组尿ET-1显著性升高(P值均<0.01),各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F=66.17,P<0.01).在Ccr相似情况下,尿蛋白多者(Ⅰ B组),尿ET-1较高.尿ET-1与24小时尿蛋白量、Sc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58(P<0.005)、0.8046(P<0.001).结论检测尿ET-1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慢性肾炎的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ET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 ,对 3 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空腹取静脉血用RIT法测定ET水平 ,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表明 :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 .0 0 1) ,2 4h尿蛋白≥ 3 g者ET水平显著高于 2 4h尿蛋白 <3 g者 ( P <0 .0 0 1) ,重度水肿ET水平高于轻度水肿 (P <0 .0 0 1) ,轻度水肿又显著高于无水肿者 (P <0 .0 0 1)。认为血浆ET水平增加可作为肾小球、肾小管受损的标志 ,ET水平与尿蛋白量、水肿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内皮素(ET)是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组血管多肽,近年来肾小球疾病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ET在急性肾小球肾炎(AGN)中的作用,我科对1996年9月~1997年7月收治的17例AGN患儿血和尿ET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为一组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损害,但由于不同的病理类型及病程阶段不同,疾病表现可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赵振昌教授以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赵振昌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多由虚损、湿浊、瘀血导致:以脾肾不足为起病的根本,病机关键为气阴两虚,湿浊和瘀血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也是重要的促进因素.在临床上常相互夹杂致病,形成气阴两虚兼夹浊瘀证.因此,在治疗方法 上应以益气养阴、泄浊通络为主,自...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盖铭英北京协和医院(100730)妊娠合并的慢性肾脏疾患中,最常见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其它有肾病综合征、先天性多囊肾等。本文重点讨论妊娠合并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患者是否可以妊娠?妊娠对肾炎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肾炎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肾炎方,治疗56 d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尿常规、肾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浆血管内皮血管因子(VEGF)、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3(C3)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3%,对照组有效率8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显著降低尿红细胞、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GF-β1、VEGF、IgA,提高IgG、IgM、C3水平,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肾炎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