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不同部位两面针药材中两面针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守尧  姚育法  刘楚峰 《中药材》2001,24(9):649-650
目的测定两面针药材各部位的两面针碱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0.02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6634),检测波长为328nm.结果两面针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24%,1.83%.根中的两面针碱含量最高.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两面针的质量控制,根为合理用药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两面针栽培品与野生品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差异,为规范化种植两面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氯化两面针碱含量。结果两面针野生药材氯化两面针碱含量为0.048%~0.21%;栽培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含量为0.013%~0.198%,氯化两面针碱含量与栽培年限成正比关系,栽培时间越长,氯化两面针碱含量就越高。结论野生品中氯化两面针碱含量只有1个批号略高于栽培品,故栽培两面针的质量优于野生两面针。  相似文献   

3.
氯化两面针碱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传统中药两面针的主要有效成分氯化两面针碱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作为基础,综述了氯化两面针碱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氯化两面针碱的理化性质清楚,提取、分离、含量测定有多种方法,具有抗肿瘤、强心、降血压、抗真菌等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别是抗肿瘤活性方面具有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守尧  王桂芳  邹恒琴 《中草药》1998,29(7):445-446
建立了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的HPLC测定法,方法简便、准确。加样回收率为97.7%,RSD=0.82%,最低检测浓度0.8μg/mL,可用于两面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两面针中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和氯化两面针碱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订了两面针中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和氯化两面针碱的HPLC测定.方法:以1 mmol/L庚烷磺酸钠-乙腈(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2 nm.结果:加样回收率乙氧基白屈菜红碱RSD=2.6%;氯化两面针碱RSD=2.5%;方法重现性好,RSD为1.4%和1.5%.可用于两面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两面针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作为优选因素,以两面针中所含的氯化两面针碱提取量和出膏率为定量指标,确定合理的醇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为70%,加醇量为10.8倍,提取两次,第1次提取60min,第2次提取45min,出膏率及有效成分提取率较高,重现性好。结论: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合用于两面针镇痛缓释片的制备。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两面针药材中氯化两面针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钢  黄秋洁  赖茂祥 《中草药》2007,38(10):1576-1577
两面针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常用中药,也是广西大宗主产优势中药材之一,其植物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由于两面针具有良好的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作用,故为常用药物,广泛应用于中医处方、中成药及精细化工产品中,两面针药材及其相关产品所属产业已经成为振兴广西经济的特色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两面针药用资源,本实验对不同月份生长期两面针药材中有效成分氯化两面针碱的量进行考察,探讨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成分的变化规律,以便对两面针药材的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1仪器…  相似文献   

8.
氯化两面针碱的体内抑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氯化两面针碱对S180荷瘤小鼠的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荷瘤小鼠实体瘤瘤重为实验指标评价氯化两面针碱对S180移植性肉瘤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p53、Bcl-2和Bax蛋白.结果 氯化两面针碱 2.5,5和10 mg·kg-1剂量对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95%,27.3%和42.9%,p53、bcl-2蛋白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ax蛋白表达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氯化两面针碱对小鼠S180肉瘤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癌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长期栽培甘草的产量及有效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确定甘草的最适宜采收期 ,研究了不同生长期栽培甘草的产量及有效成分甘草酸、总黄酮、多糖的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的含量 ,苯酚 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显示 :1、2、3年生甘草产量分别是 30 0 0~ 375 0kg/公顷、6 4 5 0~ 84 0 0kg/公顷、12× 10 3 ~ 15× 10 3kg/公顷 ;甘草酸的含量分别为 1 4 76 1%、1 7310 %、5 4 4 0 8% ;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 1 31%、1 32 %、2 17% ;多糖的含量分别为 11 87%、11 0 7%、7 88%。结论 :栽培乌拉尔甘草随生长期增长 ,其产量增加 ;甘草酸及甘草总黄酮在甘草中的动态积累 ,生长期 3年可达较高值 ;而甘草多糖则随生长期的增长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氯化两面针碱对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氯化两面针碱对肝癌HepG2裸小鼠移植瘤的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氯化两面针碱对肿瘤重量、体积的影响,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改变,TUNEL法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氯化两面针碱2.5,5,10mg.kg-1剂量对肝癌HepG2的抑制率分别为12.06%,35.63%和60.91%,电镜下可见NC给药组肿瘤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并边缘化,核碎裂,胞浆空泡化;TUNEL染色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凋亡指数为(27.5±3.6)%。结论氯化两面针碱可以抑制肝癌HepG2的生长,其机制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酶解法辅助浸渍提取两面针中总生物碱的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的种类、加酶量、pH、酶解温度及时间对酶解工艺的影响;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乙醇体积分数对两面针总生物碱浸渍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酶解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与底物质量比均为1∶250,4倍量pH 5缓冲液,室温(30℃)下酶解30 min;最佳浸渍提取工艺为以12,4,3倍量60%乙醇溶液(盐酸质量浓度5 g·L-1)室温下浸渍3次,每次2 h,总生物碱提取率85.22%。结论:该优选的工艺简单高效、节能环保,为工业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品种橘皮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对白及基因组DNA进行提取,比较提取质量的差异,找到一种最适于白及基因组的DNA提取方法,以满足白及DNA条形码研究的需要。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碱裂解法和经本文改良的CTAB法提取白及叶片基因组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及PCR扩增效果检测所提DNA的质量。结果:CTAB法、SDS法和改良CTAB法均能从白及中提取到基因组DNA,而碱裂解法几乎提取不到。其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和完整度均高于其他方法,PCR扩增效率达到100 %,且扩增条带明亮清晰。结论:经本文改良的CTAB法是提取白及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该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适用于DNA条形码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花椒与青椒挥发油组成成分,评价不同产地、不同基源花椒药材的内在质量差异,以期为花椒药材的质量标准和品质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Kováts保留指数(RI)定性两者的挥发油组成成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GC-MS分析4批次花椒共定性62种化合物,含量由高到低的前5个依次为芳樟醇,乙酸芳樟酯,α-松油醇,(-)-4-萜品醇,柠檬烯。4批次青椒共定性32种化合物,含量由高到底的前5个分别为爱草脑,大根香叶烯D,柠檬烯,芳樟醇、石竹烯。结论:不同基源和不同产地的花椒药材挥发油组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不同基源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两面针非药用部位果壳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为两面针植物更深入地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LTQ/Orbitrap-MS采集数据后,对各色谱峰的质谱图高分辨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进行解析,与文献数据库进行对比,对各色谱峰进行结构推测和确认。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自由基能力法及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两面针果壳样品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从两面针果壳中共鉴定了2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为异喹啉类生物碱(两面针碱、鹅楸掌碱、木兰箭毒碱),吡咯类生物碱(别隐品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喹啉类生物碱(木兰花碱、氯化两面针碱),有机胺类生物碱(γ-山椒素)。DPPH清除自由基能力法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抗氧化活性均随着试样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该文对两面针果壳进行了化学成分及活性的研究,研究证明其具有多种生物碱类成分,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两面针植物更深入地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生育期山东产黄芩各部位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HPLC测定山东莱芜和平阴两地2年生黄芩不同生育期地上和地下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 两地黄芩地上部位的野黄芩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5.46,11.83 mg·g-1。地下部分,莱芜黄芩所含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在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最高含量在展叶期,分别为173.60,34.31 mg·g-1,平阴黄芩所含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则出现2个最高含量,分别为176.40,212.94 mg·g-1和28.93,34.21 mg·g-1。两地黄芩的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分别有2个高峰期,莱芜黄芩所含黄芩素在始花期和采收期达到高峰,分别为8.05,9.49 mg·g-1;汉黄芩素含量分别在始花期和采收期达到高峰,分别为1.94,3.75 mg·g-1。平阴黄芩所含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在展叶期和成熟期达到高峰,分别是12.80,8.27 mg·g-1和2.70,1.48 mg·g-1结论: 野黄芩苷以地上部位较高,而黄芩苷则以地下部位为高;地下部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从展叶期到采收期)基本呈"M"型变化趋势,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基本呈倒"N"型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曾英港  王柳萍  奉建芳  唐丹丹  蒙泔竹 《中草药》2023,54(13):4186-4201
目的 考察入山虎Zanthoxylum nitidum var. tomentosum不同提取部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作用及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考察入山虎不同提取部位对人RA成纤维样滑膜MH7A细胞增殖活性和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通过对大鼠足趾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RA大鼠模型,测定大鼠体质量、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足跖肿胀度、脏器系数、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以评价入山虎不同提取部位的抗RA活性作用。采用UPLC-Q-TOF-MS/MS分析入山虎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 入山虎中的氯仿及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部位在体内外对RA均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在体外,能够抑制MH7A细胞的增殖(P<0.05、0.01),减少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7A、IL-1β的分泌(P<0.01);在体内,入山虎的提取部位可不同程度降低RA大鼠的足跖肿胀度、全身评分及关节炎评分(P<0.05、0.01),改善踝关节的病理改变,缓解RA大鼠的炎症反应,还能减少促炎因子IL-6、IL-17A、IL-1β的分泌(P<0.01),增加抗炎因子IL-4、IL-10的分泌(P<0.01)。对入山虎的提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入山虎的提取物含有的化合物比较相似,含有生物碱、黄酮、香豆素等其他化合物,以生物碱类居多,主要包括呋喃喹啉类、苄基异喹啉类、原小檗碱类、阿朴啡类、苯并菲啶类、酰胺类等。结论 入山虎中的氯仿及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水部位在体内外对RA均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入山虎提取物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香豆素等其他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刘天竹  王维宁  郝延军 《中草药》2015,46(10):1533-1535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并比较分析藤合欢中山柰苷的量。方法采用甲醇超声处理方法提取藤合欢,HPLC法测定山柰苷的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冰醋酸水溶液(40:60:1.5)等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线性范围在0.092 7~0.926 7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RSD为1.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藤合欢质量控制;不同产地的藤合欢样本质量存在差异,贮藏时间越久,其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越少。  相似文献   

18.
刘保财  黄颖桢  赵云青  陈菁瑛 《中草药》2016,47(9):1589-1594
目的进一步认识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花粉粒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法采用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粒活性,并应用"3414"试验设计对培养条件:蔗糖质量分数、硼酸(HBO3)质量浓度、氯化钙(Ca Cl2)质量浓度3个因素进行筛选,同时与碘-碘化钾(I2-KI)、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花粉活性的方法比较,建立测定花粉活性的适宜方法。然后应用所建立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保存方法、保存时间对花粉粒活性影响。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大小、形态等特征。结果 I2-KI染色法、TTC法2种方法不适合两面针成熟花粉活性的测定。离体萌发法中最佳的组合为10%蔗糖+0.1 mg/m L硼酸+0.1 mg/m L氯化钙,测定萌发率可达66.67%。两面针花粉活性24 h内最高,4℃的低温条件下可保持约15 d,而冷冻和常温条件不太适合其保存。花粉粒形态为长椭球形,具有3个萌发沟,表面有网状纹饰。结论初步建立了两面针花粉粒活性测定方法、贮藏条件,为了解两面针花粉粒生理特性、品种选育及分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苦豆子中苦豆碱的HPLC法;对苦豆子药材不同部位中苦豆碱含量进行考察,确定药材最佳采收部位.方法:采用Kromasil NH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水溶液(70:1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5 nm,柱温25℃,流速1.0 mL· min-1.结果:苦豆碱的线性范围为11.21 ~224.20 mg·L-1(r=0.9999),平均回收率(n =6)98.18% (RSD 4.1%);苦豆子叶、茎中苦豆碱含量分别为0.38%,0.02%,豆荚、花及种子中不含苦豆碱.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苦豆子中苦豆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苦豆碱在叶子中含量最高,可以将叶子作为提取分离苦豆碱的最佳药材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舞草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VP-ODS C18(4.6 mmx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3%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50 nm.结果:舞草中的木犀草素含量测定方法在0.0407 2 ~0.6515 2进样量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100.35%,RSD 0.80%.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舞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