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勇福  刘波  蔡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570-571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沿大转子弧形切口,显露挛缩带,暂不行松解;继续分离至大转子后缘,再向上分至挛缩带,直视下分解臀肌筋膜挛缩部,切除约2cm挛缩组织。松解完毕后,曲伸肢体,髋关节内收、内旋各达10°,由伸直可屈曲至120°,即达到要求。结果手术治疗38例,2年随访,优35例,良3例。结论臀肌挛缩症是臀肌筋膜及肌纤维挛缩,一经发现应及时手术治疗,术中松解要彻底,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小切口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臀肌挛缩症,又称臀肌纤维化。我科自1994年以来共收治臀肌挛缩症15例,28个髋关节。均采用小切口挛缩带切断术,术后采用弹力兜外固定,手术创伤小,出血小,减少粘连,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3~15岁,平均6.5岁,双侧13例,单侧2例;13例有明显  相似文献   

3.
臀肌挛缩症临床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臀肌挛缩症临床治疗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对89例臀肌挛缩症合并施行大切口及纤维挛缩带切除;对96例臀肌挛缩症患者施行小切口纤维带切断。结果:大切口优63例,良26例。差0例;小切口优76例,良20例,差0例。结论:小切口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重症臀肌挛缩症治疗中重建盆三角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重症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中重建盆三角的意义,分析17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采用臀股后外侧切口,“Z”形松解延长臀大肌与阔筋膜张肌间挛缩的纤维束带,“Z”形松解延长臀大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臀小肌,松解完全成功后,将“Z”形松解延长的束带断端重叠部分横向缝合2-3针,重建盆三角。结果:本组17例随访1-2年,平均1年2个月,疗效达优者13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7.1%。重建盆三角恢复其正常的肌臀动力转矩、收缩性、延展性及稳定性是重症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 我院自95年收治臀肌挛缩症11例21个髋关节。用挛缩带部分切除,臀肌松解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4—10岁,单侧1例,双侧10例,均有不同程度臀部肌肉泞射史。21个髋均行手术切除部分挛缩带彻底松解臀肌。术中见臀大肌前缘及臀中肌纤维化,病变组织呈灰白色,失去正常肌肉弹性,与正常肌肉分界不清,臀中肌纤维与臀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松解配合中药、体疗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臀肌挛缩症的患儿采用侧卧位,大转子上后方小弧形切口,松解切断挛缩臀肌及筋膜紧张束带,辅以术后服用活血舒筋汤及功能锻炼.结果随诊6~18个月,患儿步态正常,双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手术松解切断挛缩臀肌及筋膜紧张束带是本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大转子上后方小弧形切口手术操作简便,术野显露清楚,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辅以体疗及内服活血舒筋汤达到消除血肿,减轻炎症渗出,防止术后粘连复发的目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乳晕切口胸大肌后间隙隆乳纤维包膜挛缩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减少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的产生,提高隆乳术的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乳晕切口、胸大肌间隙隆乳术150例资料。结果 术后纤维包膜挛缩12例。结论 术后血肿是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的首要原因,术中操作轻柔,减少出血和术后引流十分必要。剥离腔隙不充分是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的重要条件。早期按摩对预防包膜挛缩是有益的,如形成包膜挛缩需行手术切除松解。  相似文献   

8.
臀肌挛缩症是因臀大肌纤维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患,多见于儿童,由双侧臀部多次反复注射药物引起。我科自1994年7月~1997年8月收治62例,全部手术治疗。采用大粗隆上弧形切口,较之沿髂脊切口、臀上倒“U”形切口、臀上斜切口[1],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可行较深在的挛缩松解等优点。62例皆随访,结果满意,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均为双侧性,男37例,女25例,年龄5~17岁,平均年龄9岁。多为步态异常或双下肢不能并腿下蹲,或坐位时双下肢不能膝上交叉(搁腿)而来门诊…  相似文献   

9.
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显杰  鲁开化  艾玉峰  韩岩 《医学争鸣》1999,20(11):994-995
目的:允注式假体,经乳晕切口胸在肌后间隙隆乳术纤维包膜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我科自1992-12~1995-06共行充注式假体、乳晕切口胸大肌是隙隆乳术130例。结果:发生纤维包膜挛缩12例。结论:认为术后血肿是发生纤维包挛缩的首要原因,所以术中操作要轻柔,减少出血和术后引汉十分必要。其次剥离腔不充分是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的重要诱因。此外早期按摩对预防包膜挛缩是有益的如形成包膜挛缩则需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岳平  徐朝峰 《浙江医学》1996,18(2):111-111
自1978年国内首次报道注射性臀肌挛缩症以来,各地报道的病例逐渐增多,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小儿发病率达2.49%,应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我院近4年来,采用小切口作股骨粗隆上松解术治疗42例中、重型臀肌挛缩症,均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5~14岁。8例为单侧,余均为双侧。均未发现伴有其它部位肌肉挛缩。按孙新一等的分型标准,均为中型或重型。主要症状及体征为:双足呈外“八”字样步行,尤以上坡及奔跑时明显,坐时双膝不能并拢;下蹲时下肢出现“划圈”动作,严重者出现“蛙腿征”,有时可出现髋关节弹响。体检时能发现臀部外上方扁平,严重者可见皮肤凹陷。局部可触及与臀大肌纤维行走方向一致的硬而韧的束带。本组双大腿交叉试验、并膝下蹲试验、屈髋试验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粗隆部短弧型切口实施松解术治疗中、重度臀肌挛缩症的可行性、方法及优点。方法: 对46例双侧发病的中、重度臀肌挛缩症患者施行粗隆部短弧型切口臀肌挛缩带松解术,术中充分显露髂胫束、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挛缩带及挛缩的后关节囊,同时实施彻底松解。结果: 46例均取得随访,时间6~26个月,按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优76侧,良12侧,可4侧,差0侧,总体优良率95.6%。结论: 该术式能充分显露各个挛缩带,松解彻底,同时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孙新一  彭明惺 《中国医刊》1989,24(12):24-26
近几年来,随着对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在人群中的患病情况、病理解剖、病情轻重程度、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进一步观察,寻找对本病更加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已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1987年6月以来,我们行小切口,在股骨大粗隆顶点横断臀肌挛缩带与髂胫束连接部的方法,治疗轻重型病儿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手术方法双臀同时消毒,氯胺酮全麻。分别左或右侧卧位。以股骨大粗隆顶点为中心,沿挛缩带后缘作纵形切口,长3~4cm。充分显露挛缩带与髂胫束的连接  相似文献   

13.
臀肌挛缩症多因长期臀部肌注 ,臀部肌肉硬结挛缩所致。以农村儿童患者为多 ,我院 1年收治该病 80例以上。我们对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 ,进行术后 1年随访疗效评价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制定出统一的查体标准 ,使查体标准更具体化、度量化 ,减少人为误差。编制统一的查体表格。  对我院 1998~ 2 0 0 0年手术后满 1年的患者进行了随访78例。年龄 3~ 12岁 ,其中双侧手术 75例。术中均达到屈膝屈髋 90°,两膝并拢无张力。手术方式分为 :1臀部大切口挛缩组织切断术 (切除术 ) ;2小切口挛缩带切断术。3小切口挛缩组织止点切断术。手…  相似文献   

14.
不同手术方法对小儿重度臀肌挛缩症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重度臀肌挛缩症最佳的手术方法.方法:将小儿重度臀肌挛缩症47例94臀分为A、B、C 3组,分别做"直"、"横"、"弧形"小切口松解,并对比其疗效.结果:术中横、弧形切口在屈髋内收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张开,达3~6 cm,术后26侧横、弧形切口延迟愈合,切口疼痛时间3~6个月,而直切口在屈髋内收时无张开,无延迟愈合,术后疼痛时间2~4个月,髋关节恢复正常下蹲平均时间:A组(直切口组)112.57 d;B组(横切口组)164.81 d;C组(弧形小切口组)153.67 d.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B、C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切口能彻底松解纤维束带,术后疼痛少,符合小儿对疼痛恐惧的特性,有利于小儿臀肌挛缩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掌腱膜挛缩于1832年由Dupuytren首先报道描述[1],故又称Dupuytren挛缩症。病理是由于掌腱膜及手掌部皮下组织广泛纤维增生所致,以皮下结节和纤维束带其显著特征,并可延伸侵犯手指筋膜,最终导致掌指及指间关节挛缩,影响手关节外观及功能。我院骨科自2000-2013年收治掌腱膜挛缩症21例,采用部分掌腱膜切除术,得到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臀肌挛缩症(contrature of gluteal muscles)因为臀大肌纤维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患,多见于儿童。现将我院1998年6月—1998年12月,治疗的48例臀肌挛缩症的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双侧挛缩者45例,单侧挛缩者3例。年龄4—21岁,平均11.2岁。农村患者38例,占臀肌挛缩症的89.6%。1·2 临床症状 患者行走时出现呈“外八字步”,特  相似文献   

17.
三角肌挛缩症是因三角肌纤维挛缩致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临床极为少见。本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患男,6岁,因“右上臂外展畸形月余”就诊。既往有三角肌反复注射药物史,其胞姐有臀肌挛缩症。查体:患肩略低。外展约30°,肩胛骨呈翼状翘起,肩关节内收时三角肌后部可见一斜行软组织凹陷带,带内可触及一坚韧紧张的条索状物,  相似文献   

18.
郭亚飞 《吉林医学》2011,(6):1188-1188
目的:探讨安全小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4例患者使用本科自创安全小切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随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5年,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组病例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后,所有病例立即达到充分松解,总有效率为100%;术后优良率达97%。结论:此切口使期在手术中可安全的避开坐骨神经,选择性的切断挛缩束带,保护正常肌肉,避免肌肉剥离时出血及坐骨上切迹处臀上动脉的损伤。小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臀肌挛缩症一般认为是由于反复臀大肌肌肉注射抗生素等药物所致的肌肉纤维性挛缩。该病明确诊断后一般需手术治疗。现将我科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0例臀肌挛缩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12~16岁,平均13.8岁。患者均有反复臀大肌  相似文献   

20.
三角肌挛缩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三角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致使关节功能受限为特有体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传统治疗采用三角肌纤维条索近端切除 ,常常使肩部圆弧形态丧失 ,局部残留明显间隙 ,以及松解不完全[1~ 4 ] 。我们采用近端三角肌松解治疗三角肌挛缩症 2 0例病人 2 8肩 ,评价其临床效果并对病因进行分析。1 资料和方法   1989年 2月~ 1998年 10月间 ,2 0例三角肌挛缩症患者 ,其中 18例病人挛缩原因为反复肌肉注射止痛药或抗生素 ;2例为先天性三角肌挛缩 ,既无产伤史 ,亦无其他先天性异常。  手术时平均年龄 39岁 (15~ 6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