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ER-β)在成年小鼠脑内的性别差异.方法:成年C57小鼠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ER-β在脑内有广泛的分布,ER-β免疫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但在个别脑区也可在胞质甚至突起内检测到.ER-β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在部分脑区ER-β的表达表现为雄性强于雌性,而在另一些脑区则相反,并且该受体的脑核团定位方面表现出某些性别差异.结论:在不同性别的动物同一核团,ER-β发挥的调节作用可能不一样,这可能是造成脑的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激肽B受体(NK3受体)免疫反应产物在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的分布及其与加压素的共存。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共存研究采用相邻切片染色法。结果致密的NK3受体阳性产物分布于室旁核的后大细胞部和视上核的主部。免疫电镜观察发现NK3受体阳性反应产物出现于室旁核和视上核的胞体和树突内。在相邻切片上观察到室旁核和视上核内有相当数量的NK3受体阳性神经元,同时含有加压素,它们主要分布于室旁核的后大细胞部和视上核的主部。结论根据本研究和以往的机能学的研究结果,推测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内的NK3受体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调控机体内环境改变时下丘脑加压素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外周免疫刺激后免疫性细胞因子受体在下丘脑神经内分泌核团中的表达变化 ,揭示这些核团与神经免疫调节的关系。 方法 小鼠腹腔内给予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或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B ,SEB)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脾脏核增殖抗体 (PCNA)及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Ⅰ型IL 1受体的表达 ,并采用双标记技术观察Ⅰ型IL 1受体阳性神经元和加压素及催产素表达的关系。 结果  1 与对照组比较 ,LPS或SEB引起脾脏核增殖抗体的表达明显增强。 2 Ⅰ型IL 1受体在正常小鼠脑内的表达很广泛。与对照组比较 ,LPS或SEB引起Ⅰ型IL 1受体在小鼠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表达显著增强。 3 在正常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Ⅰ型IL 1受体阳性的神经元既有加压素能的 ,又有催产素能的。 结论 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参与了免疫反应的调节 ,这两个核团中的部分加压素能神经元和催产素能神经元在神经免疫调节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免疫刺激后免疫性细胞因子受体在下丘脑神经内分泌核团中的表达变化,揭示这些核团与神经免疫调节的关系。方法:小鼠腹腔内给予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或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脾脏核增殖抗体(PCNA)及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I型IL-1受体的表达,并采用双标记技术观察I型IL-1受体阳性神经元和加压素及催产素表达的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LPS或SEB引起脾脏核增殖抗体的表达明显增强。2.I型IL-1受体在正常小鼠脑内的表达很广泛。与对照组比较,LPS或SEB引起I型IL-1受体在小鼠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表达显著增强。3.在正常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I型IL-1受体阳性的神经元既有加压素能的,又有催产素能的。结论: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参与了免疫反应的调节,这两个核团中的部分加压素能神经元和催产素能神经元在神经免疫调节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β型受体(estrogen receptorβ,ER-β)在大鼠下颌下腺的定位和分布,为进一步研究ER-β在下颌下腺的可能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细胞、泡心细胞、闰管、颗粒曲管及大于颗粒曲管的各级导管上皮细胞均呈ER-β免疫反应阳性,阳性反应物质主要位于阳性细胞胞质内,核呈阴性反应。结论:大鼠下颌下腺存在ER-β,雌激素可能通过ER-β的介导对下颌下腺功能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6.
吕葆真  丁玉强 《解剖学报》1999,30(2):129-132,I007
研究神经激肽B受体免疫反应产物在大鼠下丘脑旁室核和视上核的分布及其与加压素的共存。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共存研究采用相邻切片染色法。结果致密的NK3受体阳性产物分布于室旁核的后大细胞部和视上核的主部。  相似文献   

7.
大鼠下丘脑内的一氧化氮合酶与雌激素受体双标神经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雌激素受体(ER)在下丘脑诸核团的分布及共存,为揭示雌激素与一氧化氮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法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雌性大鼠下丘脑内NOS阳性神经元、ER阳性神经元以及NOS/ER双染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结果:N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和室周核;ER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诸核团的表达不及NOS阳性神经元广泛;NOS与ER双染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下丘脑的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及室周核;其他区域可见散在分布的双染神经元。结论:NOS与ER双染神经元主要集中分布在视上核的背内侧和背外侧部及室旁核小细胞部腹内侧区,在下丘脑外侧区分布较广但比较分散,室周核呈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8.
人胎盘滋养层细胞雌激素α,β受体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雌激素-α,β型受体(estrogen recoptor α,β)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表达和定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结合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结果:人胎盘及培养的人胎盘绒毛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均呈雌激素α,β受体免疫反应性,雌激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定位于胞核内,细胞质为阴性。结论: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存在雌激素α,β受体,这为研究雌激素对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功能调控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三叉神经感觉核簇内的SP受体及三叉神经节内的SP样阳性终末和SP受体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内的SP受体样阳性胞体和树突主要见于其背侧部和腹侧部。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各亚核内均可见到SP受体样阳性的结构:吻侧亚核的SP受体样阳性胞体和树突主要见于其中央部;极间亚核的周边部仅有少量SP受体样阳性的胞体和树突;尾侧亚核内SP受体样阳性的胞体和树突最密集,且主要位于Ⅰ、Ⅱ层。三叉神经节内可见SP样阳性终末呈丛状或环状包绕在阴性胞体周围,也可见到少量散在的SP受体样阳性的胞体。SP受体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位于阳性胞体和树突的膜上。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前阿黑皮素产生的ACTH、β-END和α-MSH免疫反应阳性胞体及纤维在大鼠下丘脑中的分布。其中α-MSH的分布范围最广,胞体数量最多,可分腹、背两群;ACTH其次,β-END最小。α-MSH免疫反应阳性胞体除分布在弓状核及其邻近地区外,还广泛分布在下丘脑背侧区、未定带及腹侧的未定下核、下丘脑外侧区等处。ACTH免疫反应阳性胞体除分布在弓状核及其邻近地区外,还在室旁核、视上核、视上核视交叉后部及下丘脑外侧区等处见到少量分布。β-END免疫阳性胞体仅分布在弓状核及其邻近地区。三种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在下丘脑中的分布基本相似。本文除在第三脑室室管膜上皮间观察α-MSH、ACTH和β-END免疫阳性纤维外,还在脑底的软膜内观察到上述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及ACTH免疫阳性胞体。  相似文献   

11.
雌激素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如改善老年性痴呆导致的学习记忆缺陷和认知障碍、调节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和突触密度等 ,但是雌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机理尚不清楚。人们一直认为雌激素只有一种受体 ,但这面临着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 1996年 Kuiper等克隆出了一种新的雌激素受体 ,命名为雌激素受体 -β(ER-β,于是“经典”的雌激素受体被更名为 ER- α)。本文应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免疫组化技术研究成年雌雄小鼠脑内 ER-β免疫阳性物质的分布与性别差异 ,结果发现 :1)小鼠脑内 ER- β蛋白基本上只位于神经元的细胞核内…  相似文献   

12.
段丽  田国红  饶志仁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17(2):175-178,T029
为观察大鼠在饮用 3 % Na Cl溶液 2 d和 5 d时的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变化及相互关系。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 ,在脑原位切片同时显示 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酪氨酸羟化酶 (或加压素 )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分布规律。结果显示 :(1)实验组大鼠脑内孤束核、味觉核、臂旁核、蓝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外侧区、上丘中灰层、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视上核、和穹隆下器同时出现 FOS阳性神经元胞核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 (2 )在孤束核、蓝斑、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和视上核出现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 ,在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下丘脑室旁核腹侧部和视上核等出现加压素阳性神经元。(3 )在孤束核、蓝斑、或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视上核的三重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上见到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包绕 FOS阳性和酪氨酸羟化酶阳性 (或加压素阳性 )神经元 ,形成复合体。提示 :脑内相关核团内的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同参与对渗透压的调节 ,并以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复合体作为功能单位  相似文献   

13.
雌激素受体亚型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激素受体广泛分布于妇女生殖系统,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介导大部分的雌激素作用.本文综述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和ER-β)的结构和功能、雌激素受体配体调节基因转录的机制、分布及生理作用等.主要介绍了在妇科肿瘤中二者表达及比例变化与组织细胞的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向垂体后叶注射WGA-HRP,进行逆行追踪并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研究了大鼠垂体后叶中神经降压素(NT)能神经纤维的起源。投射到垂体后叶的NT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下丘脑室旁核小细胞部、室周区,环状核、室旁核大细胞亚核内侧部、视上核背侧部、穹窿后核及下丘脑前区、外侧区。弓状核内未见任何双标记神经元,从而否定了Goedert等用损毁的方法得出的大鼠垂体后叶中NT阳性神经纤维起源于弓状核的结论。一些室周双标记神经元位于室管膜内,距第三脑室腔很近,常挤在室管膜细胞之间。提示这些神元在监测脑脊液的化学变化,调节垂体后叶分泌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雌性成年SD大鼠下丘脑内5-HT1A受体亚型(5-HT1AR)和5-HT2AR免疫阳性结构的分布。结果显示:5-HT1AR免疫阳性神经元在视前区大细胞核、视前室周核、视上核和下丘脑外侧前核等核团内密集分布。在内侧视前核、外侧视前区、下丘脑室周核、下丘脑外侧区、背内侧核、腹内侧核、结节核、结节乳头体核、乳头体内侧核和乳头体外侧核等结构内也有较多的分布;而在正中视前核、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背侧核、弓状核、乳头体上核和乳头体前核等部位有散在的分布。与5-HT1AR不同,5-HT2AR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主要见于纤维和终末,阳性胞体少且染色淡。5-HT2AR阳性胞体见于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腹内侧核、结节核、视前内侧区、外侧区、外侧前核、下丘脑背内侧核等处。另外,在视前区前内侧视前核、视交叉上核背侧和外侧可见围绕血管分布、密集成团簇状、带有大小不同膨体的阳性神经纤维缠结。本文结果提示5-HT1AR阳性结构广泛地分布于大鼠下丘脑,而5-HT2AR在下丘脑分布较为局限。二者不同的分布特点,提示它们可能介导5-HT在下丘脑的不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理涉及免疫系统自身识别的丧失,较易发生于生育期女性。雌激素对SLE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重要影响。雌激素通过与T、B细胞核内表达的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结合进而刺激或调节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的转录。受体结构以及与靶基因相互作用的差异造成了雌激素的异常活动,使得对自身抗原耐受起重要作用的一系列调节通路紊乱,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病如SLE的发生。多种经典和非经典雌激素信号的传导通路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均调控T细胞活化基因的表达,造成SLE患者的T细胞对雌激素应答的敏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对禁水老年大鼠室旁核加压素样神经元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实验老年大鼠室旁核加太素样神经元蛋白质的合成功能活跃,表现为粗面内质网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胞质内神经分泌颗料增多;随着禁水时间的延长,胞质中神经分泌颗粒渐减少,轴突内神经分泌颗粒增多,并聚集成膨大区域。此外,部分神经元胞体间的细胞间隙变窄,甚至有胞膜并例。此外还对上述结果对禁水时老年大鼠室旁核加压素样神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 PAP 技术观察了正常与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大鼠丘脑下部及其附近区域加压素、催产素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特征。加压素、催产素神经元分布在丘脑下部的前连合核,室旁核,视上核,视前区、室周区,副视上核,环状核,穹窿周围区域,和丘脑下部外侧区。另外在丘脑下部以外的区域如终纹床核,丘脑靠近内囊膝处,苍白球腹内侧区,室间孔前壁腹侧份,也有少数这两种神经元的分布。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大鼠,在前连合核和视前区出现较多淡染的加压素神经元。分布在室旁核、室周区的加压素、催产素神经元的突起多伸向第三脑室室管膜下神经毡,有的伸入室管膜上皮内,甚至伸达第三脑室,少数催产素、加压素神经元似居于室管膜上皮细胞之间。  相似文献   

19.
电镜观察了不同禁水时间老龄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神经元,即加压素和催产素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禁水6与12h后,上述两核团中的分泌神经元胞体增大,胞质中粗面内质网(RER)排列紧密且规则,高尔基(Golgi)器的未成熟分泌颗粒及神经分泌颗粒增多,轴突内神经分泌颗粒少见,胶质细胞成份减少,突起回缩;相邻两神经元胞膜直接接触,质膜并列现象及突触增多,而在禁水24h后,神经元胞体内的神经分泌颗粒有减少,轴突中的神经分泌颗粒却增多并聚集成膨大区域,以上结果提示老龄大鼠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分泌神经元在禁水时其合成激素的功能是活跃的,而且催产素神经元的结构变化与加压素神经元结构变化是相似的,胶质细胞的结构变化为神经元质膜并列及突触的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吕葆真  丁玉强 《解剖学报》1999,30(3):199-201
目的研究神经激肽B受体(NK3受体)与机体渗透压调节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高渗刺激采用静脉内注射1.5mol/LNaCl的方法,观察了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内NK3受体阳性神经元在高渗刺激下的Fos表达情况。结果高渗盐水可诱导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内大量神经元表达Fos。在室旁核,双标细胞约占NK3受体阳性神经元的88%,约占Fos阳性细胞的71%;在视上核的主部,双标细胞约占NK3受体阳性神经元的74%,约占Fos阳性细胞的43%。结论室旁核和视上核内NK3受体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大鼠渗透压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