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探讨两种药物复合应用的安全性。方法9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即B组(0.15mg/ml布托啡诺)、F组(20阻洲芬太尼)和BF组(0.1mg/ml布托啡诺+10μg/ml芬太尼)。在手术缝合皮肤前接镇痛泵,记录手术后1、4、8、12、24和48h患者镇痛评分、镇静评分、Bp、HR、R、SpO2、按压次数、镇痛药物消耗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等。结果B组患者在术后1、4、8和12h的镇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与BF组镇痛评分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B组和BF组1、4、8和12h镇静评分较高,但无过度镇静的发生。从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调查看,B组满意度最低,BE组最高,F组略低于BE组。F组患者发生皮肤瘙痒(16.7%)、恶心呕吐(23.3%)的比例较高,B组的镇痛效果较差,但B组及BF组均无皮肤瘙痒的发生。结论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开胸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布托啡诺适度的镇静作用成为患者满意度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芬太尼与布托啡诺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芬太尼、布托啡诺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应。方法将80例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与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40例:A组镇痛液为芬太尼1 mg、格拉司琼3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镇痛液为布托啡诺8 mg、格拉司琼3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均采用负荷量+持续量+自控量(LCP)模式给药(负荷剂量分别为0.05 mg芬太尼和0.5 mg布托啡诺,持续量2 ml/h,自控镇痛量为1 ml,锁定时间为15 min),记录相应时点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结果A组与B组镇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未出现呼吸抑制及镇静过度。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呕吐、呼吸抑制及皮肤瘙痒,恶心、头晕发生率均低于15%。结论芬太尼、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对烧伤整形患者术后自控镇痛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拟行烧伤整形手术患者66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2),术后接电子镇痛泵分别用芬太尼(A组),布托啡诺(B组)以及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C组)行自控静脉镇痛(PCA)。记录三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即刻及镇痛后1、8、24 h患者VAS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及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发生率。结果 B组在镇痛后1、8、24 h VAS评分和SS镇静评分均高于A组(p<0.05),而C组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烧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单纯使用芬太尼或布托啡诺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江恬  黄红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288-4289,4291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单独以及联合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9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B组(布托啡诺组):布托啡诺4μg/kg/h;S组(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0.05μg/kg/h;B+S组(布托啡诺+舒芬太尼):布托啡诺2μg/kg/h+舒芬太尼0.025μg/kg/h。在手术结束前30min,B组给予负荷量布托啡诺30μg/kg,S组和B+S组给予负荷量舒芬太尼0.2μg/kg。记录术后4,8,12,24,48h患者的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镇痛效果(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h=1.000,F8h=0.818,F12h=1.909,F24h=1.615,F48h=1.286,P﹥0.05)。B组4h内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B+S组(F4h=13.154,P﹤0.01)。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B+S组(F=13.303,P﹤0.01)。[结论]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并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在预防和治疗开胸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三组,每组40例,即B组(布托啡诺组)、F组(芬太尼组)和N组(对照组).在缝合皮肤前静脉注射拟观察的药物,观察患者在拔管即刻和在苏醒室的躁动及镇静评分、药物不良反应、拔管时间及缓解情况等,N组患者若发生躁动则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kg.结果 三组患者在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组拔管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F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镇静评分较高,但是没有过度镇静或苏醒延迟的发生,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苏醒室F组追加芬太尼后躁动缓解率为50.0%(8/16),而B组追加布托啡诺后躁动缓解率为100.0%(6/6).N组发生躁动的患者经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后躁动缓解或减轻率为88.0%(22/25),F组8例患者追加芬太尼后有5例出现一过性的呼吸抑制,而B组及N组均无呼吸抑制的发生.结论 布托啡诺是预防和治疗术后躁动的理想选择,而芬太尼并不能有效防治术后躁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镇痛效果评价。方法需行引产术产妇60例,分B,F两组行PCEA,B组(布托啡诺组)注入0.04 mg/ml酒石酸布托啡诺+0.178 8%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8 ml。F组(芬太尼组)注入2 ug/ml芬太尼+0.178 8%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8 ml。两组接PCA泵,设置参数为(LCP模式)持续量6 ml/h,PCA自控量3 ml/次,锁定时间15 min,监测BP、HR、SpO2,胎儿胎盘娩出后,清宫时注入混合液6~8 ml。术毕拨管。同时记录VAS评分,Ramsay评分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相似(p>0.05),B组Ramsay评分高于F组(p<0.05),F组皮肤搔痒和恶心呕吐高于B组(p<0.05),B组总体满意度稍高于F组。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成瘾性低,不良反应少,产妇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牛洪章 《中国校医》2019,33(6):445-447
目的探讨应用布托啡诺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某医院应用静脉自控镇痛的手术患者84例归入本项研究中,以所用静脉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分组,布托啡诺组、芬太尼组,每组均42例,统计2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并记录镇痛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2组术后各时间段内疼痛评分十分接近,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12h时间段中布托啡诺组镇静评分显著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48h时间段中,2者镇静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总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7.14%(3/42);芬太尼组不良反应整体发生率为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在静脉自控镇痛中镇痛效果相差无几,但布托啡诺镇静性更强,用药更为安全,可考虑为临床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子宫切除术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即B组(0.2 mg/ml布托啡诺)和BK组(0.2mg/ml布托啡诺+2 mg/ml氯胺酮混合液)。手术结束时接上镇痛泵,参数设置:负荷量1 ml,背景剂量1 ml/h,指令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术后4、8、12、24 h疼痛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布托啡诺总用量以及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BK组术后4、8、12、24 h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BK组术后24 h布托啡诺总用量较B组减少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嗜睡发生率分别为BK组10%、B组18%。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能增强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并减少副作用,无明显氯胺酮相关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酒石酸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临床观察组(酒石酸布托啡诺组30例):酒石酸布托啡诺8嘴+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ml;对照组(芬太尼组30例):芬太尼1.0rag+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ml,选择负荷剂量加维持剂量即微泵连续给药方式行静脉镇痛(持续注药速度为2.0ml/h,单次PCA剂量为1ml,锁定时间30min)。结果酒石酸布托啡诺组与芬太尼组相比,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托啡诺在预防和治疗开胸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三组,每组40例,即B组(布托啡诺组)、F组(芬太尼组)和N组(对照组)。在缝合皮肤前静脉注射拟观察的药物,观察患者在拔管即刻和在苏醒室的躁动及镇静评分、药物不良反应、拔管时间及缓解情况等,N组患者若发生躁动则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kg.结果三组患者在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组拔管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F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镇静评分较高,但是没有过度镇静或苏醒延迟的发生,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苏醒室F组追加芬太尼后躁动缓解率为50.0%(8116),而B组追加布托啡诺后躁动缓解率为100.0%(6/6)。N组发生躁动的患者经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后躁动缓解或减轻率为88.0%(22/25),F组8例患者追加芬太尼后有5例出现一过性的呼吸抑制,而B组及N组均无呼吸抑制的发生。结论布托啡诺是预防和治疗术后躁动的理想选择,而芬太尼并不能有效防治术后躁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地佐辛复合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下肢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20~5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术毕按三种方案施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每组用地佐辛0.2mg/kg分别复合布托啡诺0.14,0.16,0.18mg/kg加0.9%氯化钠稀释至100ml。在术后2,4,8,12,24h观察并记录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评分、PCIA给药次数、不良反应,计算出综合满意度。结果B组和C组PCIA方案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B、C组在术后4,8,12hVAS和Ramsay评分均优于A组(P〈0.05),A组在术后4,8h按压PCIA次数多于B、C组(P〈0.01),C组嗜睡人数多于A组和B组。B、C组满意度高于A组(P〈0.01)。结论地佐辛0.2mg/kg复合布托啡诺0.16mg/kg可以较好地用于下肢术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应用及单独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行上肢骨科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芬太尼0.02mg/kg;B组,芬太尼0.015mg/kg;C组,芬太尼0.015mg/kg加氯氨酮2.0mg/kg;D组,芬太尼0.015mg/kg加氟比洛芬酯100mg。各组均加生理盐水至100ml,持续输注量2ml/h。记录术后6、12、24、48h VAS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6、12、24,48h时A、C、D组的VAS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6、12h时A组SS高于其他三组(p<0.05),12h后四组间的SS差异无统计学差异。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加入少量氯氨酮或者加入少量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30~70岁拟行乳癌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及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药组(B组),每组15例。术毕使用PCIA,并分别记录患者苏醒后2 h(T1),5 h(T2),和24 h(T3)3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PI)、疼痛缓解程度(PAR)、镇静评分(SS)、24 h用药量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在所有时间点,PI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AR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的镇静度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可减少用药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30~70岁拟行乳癌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及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药组(B组),每组15例。术毕使用PCIA,并分别记录患者苏醒后2h(T1),5h(T2),和24h(T3)3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PI)、疼痛缓解程度(PAR)、镇静评分(SS)、24h用药量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在所有时间点,PI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AR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的镇静度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可减少用药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孔明健  陈欢  吴震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226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下肢骨折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急诊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入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组(K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9例。术后行PCIA:负荷剂量(0.1ml/kg)+持续背景剂量(2 ml/h)+自控镇痛(PCA)(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镇痛泵配方:KF组,氯胺酮3 mg/kg+芬太尼20μg/kg+氟哌利多5 mg;F组,芬太尼20μg/kg+氟哌利多5 mg。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记录镇痛期间患者循环、呼吸情况;术后8、12、24、48 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静评分、PCA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48h内恶心、皮肤搔痒、精神症状的发生率。结果镇痛期间两组患者循环、呼吸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24、48 h KF组VAS评分、PCA按压次数均低于F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KF组镇痛满意度优于F组(P〈0.05);48 h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能增强下肢骨折病人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增加镇痛满意度,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小儿骨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于术毕接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给予芬太尼8μg/kg(Ⅰ组)、10μg/kg(Ⅱ组)和12μg/kg(Ⅲ组),分别观察给药后4、8、12、24、48h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I组各时点的镇痛评分均高于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各时点之间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各时点镇静评分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45%)高于Ⅰ、Ⅱ组(分别为5%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用于小儿骨科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安全有效剂量以10μg/kg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肺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术毕分别施行不同配方胸段硬膜外镇痛:0.2%罗哌卡因(Ⅰ组);0.15%罗哌卡因/芬太尼4μg/ml(Ⅱ组);0.1%罗哌卡因/芬太尼4μg/ml(Ⅲ组)。观察术后HR、BP变化,VAS评分,总按压次数与实际进药次数之比(D/D),恶心、呕吐、搔痒和尿潴留的发生率,动脉血PaCO2。结果VAS评分Ⅰ组>Ⅱ、Ⅲ组(p<0.01),Ⅱ、Ⅲ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压总数和实进数Ⅰ组>Ⅲ组>Ⅱ组(p<0.01),D/D比值在0~2之间以Ⅱ组最多(p<0.05)。结论0.15%罗哌卡因/芬太尼4μg/ml配方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年龄31~67岁.随机分为A(n=20)、B(n=20)两组:A组,芬太尼1.2mg 0.9%NaCl共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 芬太尼0.6mg 0.9%NaCl共100ml.术后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 Invenous Analgesia,PCIA).术后48h内行VAS和OVRS疼痛评分,记录PCA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5、12、24、48h VAS和OVRS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8h内PCA泵按压次数B组显著高于A组(P=0.046).不良反应中,B组嗜睡发生率显著少于A组(P=0.035),A组呕吐发生率高于B组,但差异不显著(P=0.212).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胆囊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